誠實媽媽經|帶小孩出國旅遊值不值得?(從嬰幼兒時期多次旅遊經驗分享)

王小姐-avatar-img
發佈於王小姐 說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要不要帶小孩出國旅遊?

想起疫情以前每次帶小孩出國都會被說:「他那麼小以後不會記得啦!」

(疫情前小孩未滿兩歲)

他記不記得真的不重要啊!

帶小孩出國,那些回憶是屬於全家人的,他記不記得不是重點,重點是身為爸媽的我們永生難忘。

第一次帶小孩出國是他八個月大的時候,當時我們選了很chill的清邁。因為沒經驗讓他喝了飛機上的過濾水,他還沒下飛機就一路拉了三天,弄髒了好幾件衣服弄髒了飯店床單,我們塞了不少小費給房務人員,還跑去清邁超市買了一袋尿布(原本帶的不夠了)。除了買三餐幾乎待在飯店裏,直到小孩不再拉肚子。當時他活力都很好我們比較不擔心,也覺得不出門沒關係。

旅行本來就不會事事按照我們的想像發展,重點是全家人在一起。背著小小的他走在清邁街頭跟百貨公司,他跟我們搶泰奶的樣子也永遠不會忘記,一生能有幾次背著小孩旅行?

現在的他就要五歲,還會拿著相機到處拍我們,過年去韓國旅遊,他每天跟我們一起走一萬多步、一直問東問西、明確的說自己想吃什麼不想吃什麼、也會一起評論餐廳好不好吃。

帶小孩旅遊的確有很多未知數,也會遇到很多小孩暴衝大人理智斷線的時刻,但是,經濟有餘力的話,不要放棄帶小孩出國旅遊的機會,那是很難得的。

去年11月帶小孩去日本拜訪親戚,到雲場池賞楓的時候跟小孩說我們以前來過。牽著手逛雲場池的時候小孩對我說:「我不記得我來過這裡!」我跟他說:「對啊你那時候很小,但沒關係。」

小孩太小帶他們出國很浪費嗎?

對我來說的浪費是沒有被珍惜的當下。很多事情不是用金錢衡量的,人有多少錢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啊,過得舒心就好。帶小孩出國的每一趟對我們都是彌足珍貴,即便帶他出國非常疲憊,但他能在身邊的感受還是很踏實的。

跟先生每次自己出去玩,話題常常圍繞小孩,也會想著他會不會很想我們。


帶小孩出國心得分享

常有人問我們帶小孩出國的相關問題,把這幾年我們帶小孩到處旅行的心得分享給大家。基本掌握以下四點:

✔️餐桌禮儀

第一次去清邁的前面4天,每天早餐我們都遇到一個白人爸爸自己帶了2個小孩吃早餐,一個約3歲、一個不到1歲,連4天都是爸爸一人1打2,推小的帶大的去拿早餐然後帶他們吃完,中間還有空檔還餵小的吃副食品,從頭到尾大的都自己乖乖的吃、小的也乖乖坐在兒童餐椅不吵不鬧,當時的我真的是很震撼,更堅定我貫徹小孩坐在餐桌好好吃飯這件事。

目前小孩快五歲了,從小的習慣養成讓他吃飯時間都能好好坐在位置上,雖然不見得會很認真地吃飯,至少能坐著一頓飯的時間,對於旅行也是非常幫助的。

✔️小孩吃食

2歲以下:備妥奶粉及副食品(果泥+寶寶粥)

2歲以下的幼兒腸胃比較敏感,出門旅遊要特別注意吃食,出門前準備好平常使用的奶粉與副食品是最好的。過去我們因為方便,寶寶粥與蔬果泥都是購買常溫真空保存的商品,無論是回長輩家或者旅行都非常方便,長時間離家也不會有吃不習慣的問題。

以副食品來說,過去我家小孩喜歡吃已經停產的英國Ella's kitchen 的果泥(iherb買種類多,方便又便宜)跟農純鄉寶寶粥(我在momo買組合組)帶出國超級方便。現在寶寶產品琳琅滿目,大家可以多方嘗試選擇喜歡的即可。

另外帶2歲以下小孩出門建議自備習慣使用的餐具及食物剪刀,方便小孩用餐。


2歲以上:外食餐廳選擇

大部分2歲以上小孩會跟大人一起吃飯,旅行時選擇餐廳不需要完全遷就小孩,但要確定餐廳內有小孩能吃的餐食。

例如:

  • 日本壽司店,小孩可以吃玉米壽司、豆皮壽司、鮮蝦壽司(熟的)、玉子燒、茶碗蒸。
  • 韓國烤肉店,小孩可以吃白飯、烤肉不沾醬、蒸蛋、不辣小菜。
  • 泰式料理店,小孩可以吃白飯、蝦餅、煎蛋。


✔️搭飛機

出國旅行大家最擔心的就是小孩搭飛機會不會有什麼狀況,根據我們多次搭機經驗:

  1. 在飛機起降的時候餵小孩喝奶或喝水,進行哄睡儀式,降低因為起將壓力改變造成的不適感。
  2. 強烈建議搭機時隨身帶上平常小孩習慣用的被子跟安撫玩偶(最好出門前不要洗有他習慣的味道),不要準備會讓他玩到很興奮的玩具。
  3. 2歲以下幼兒泡奶的水,在搭機前先裝好裝滿(可以多準備幾個保溫杯),盡量不要使用飛機上的過濾水(上面分享過我們的慘痛經驗)。
  4. 多準備一些小孩愛吃的點心(大人的也酌量準備,太煩躁可以吃),如果小孩不睡,可以持續餵食。


✔️差不多父母

第一次當父母真的有很多地方都會比較謹慎,但出去旅行讓我意識到,差不多父母才可以活得更easy,不需要事事都講求完美,只要全家人舒心自在。

行程少一點,步調慢一點,可以充分體驗到旅行的美好。


祝大家都能擁有美好家庭旅遊的回憶!

第一次去清邁旅遊的照片

第一次去清邁旅遊的照片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點擊小愛心,鼓勵我持續寫作。我會將文章持續更新在《王小姐說》,歡迎您追蹤我的專題,贊助或用一杯大熱拿訂閱。祝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fe捧烹
30.7K會員
231內容數
從2021年開始頻率不一的更新文章,集結我在各方面的心得。 在各個專題分類中,紀錄著我對各種不同事物的熱情與努力,希望這份熱情與溫暖能夠透過文字傳遞給更多人。 你好,我是王小姐,一個老新竹人。
Life捧烹的其他內容
2024/01/25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Thumbnail
2024/01/25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Thumbnail
2022/12/13
很常聽到人說:「唉唷他還小,不懂啦!」其實小孩都懂,只是沒有說出來。正在育兒的你,千萬不要抱有這樣的心態。
Thumbnail
2022/12/13
很常聽到人說:「唉唷他還小,不懂啦!」其實小孩都懂,只是沒有說出來。正在育兒的你,千萬不要抱有這樣的心態。
Thumbnail
2022/11/30
這篇文章想分享一下如何陪伴小孩一起學習注音,上正音課回家之後,要怎麼陪伴小孩練習。
Thumbnail
2022/11/30
這篇文章想分享一下如何陪伴小孩一起學習注音,上正音課回家之後,要怎麼陪伴小孩練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3.11.22~26,我們帶著孩子一起去了趟東京。 這是第一次,一家四口的長途旅行。 哥哥滿2歲前,當時只有他一個小孩、疫情未起、機票便宜(小孩的)、玩心正盛(我們的),我們帶著哥哥去了日本3次。 第一次和朋友一起,四大兩小,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當時哥哥1歲3個月。 第二次和娘家人
Thumbnail
2023.11.22~26,我們帶著孩子一起去了趟東京。 這是第一次,一家四口的長途旅行。 哥哥滿2歲前,當時只有他一個小孩、疫情未起、機票便宜(小孩的)、玩心正盛(我們的),我們帶著哥哥去了日本3次。 第一次和朋友一起,四大兩小,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當時哥哥1歲3個月。 第二次和娘家人
Thumbnail
女兒滿兩歲後就陸續帶出國旅遊數次,除了因為父母兩人本來就愛玩,也希望在她從小累積的記憶裡,可以替自己將來的人生歲月有些許想法,就算現在年紀還小,但我相信這些點點滴滴都是成長的養分,內化轉變成肌肉記憶,未來某刻就會產生行動和應變的能力。也曾有朋友這麼分享:「就算孩子不記得,但只要我記得就足夠。」
Thumbnail
女兒滿兩歲後就陸續帶出國旅遊數次,除了因為父母兩人本來就愛玩,也希望在她從小累積的記憶裡,可以替自己將來的人生歲月有些許想法,就算現在年紀還小,但我相信這些點點滴滴都是成長的養分,內化轉變成肌肉記憶,未來某刻就會產生行動和應變的能力。也曾有朋友這麼分享:「就算孩子不記得,但只要我記得就足夠。」
Thumbnail
台北幼齡記憶想必模糊 離開台北的時候;小兒子才一歲半左右。因為還小,對於台灣的親朋關係互動想必是沒什麼概念。對於移居新加坡這件事,所有的動盪;和親友的惜別過程,應該也沒給他留下什麼印象。他應該只知道第一次要搭飛機,可以看到龐大的飛機,在機場休息室有好吃好喝的。雖然得飛四個多小時,對他而言;包括小睡
Thumbnail
台北幼齡記憶想必模糊 離開台北的時候;小兒子才一歲半左右。因為還小,對於台灣的親朋關係互動想必是沒什麼概念。對於移居新加坡這件事,所有的動盪;和親友的惜別過程,應該也沒給他留下什麼印象。他應該只知道第一次要搭飛機,可以看到龐大的飛機,在機場休息室有好吃好喝的。雖然得飛四個多小時,對他而言;包括小睡
Thumbnail
大家許久不見,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這一個多月,我回香港過年,久違地跟家人聚會。離開香港後,又跟家人短遊日本,再自行回台,過了一個為期7日的獨遊。不得不說,這一陣子過得非常充實。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連回顧都來不及就進入再次忙碌的生活。所以這次我想借著文字,把回憶好好記錄下來。
Thumbnail
大家許久不見,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這一個多月,我回香港過年,久違地跟家人聚會。離開香港後,又跟家人短遊日本,再自行回台,過了一個為期7日的獨遊。不得不說,這一陣子過得非常充實。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連回顧都來不及就進入再次忙碌的生活。所以這次我想借著文字,把回憶好好記錄下來。
Thumbnail
每一段外出我都視為和孩子的旅行,然而這段過程,當媽媽的人都知道,隨身物品開始增加,妳戴的不只是錢包與手機….
Thumbnail
每一段外出我都視為和孩子的旅行,然而這段過程,當媽媽的人都知道,隨身物品開始增加,妳戴的不只是錢包與手機….
Thumbnail
早在幾個月前就在規劃過年家族旅行,其實早一年前就要成行,因為疫情攪局只好延後,所以今年無論如何一定要成行,不過想像都是美好的,真正成行時,才是考驗耐心、愛心、毅力的開始,還有時不時的突發狀況隨堂考,完全就是激發潛能訓練,尤其因為已在 PM 寫作,一方面要帶團、一方面要找路、一方面找寫作題材
Thumbnail
早在幾個月前就在規劃過年家族旅行,其實早一年前就要成行,因為疫情攪局只好延後,所以今年無論如何一定要成行,不過想像都是美好的,真正成行時,才是考驗耐心、愛心、毅力的開始,還有時不時的突發狀況隨堂考,完全就是激發潛能訓練,尤其因為已在 PM 寫作,一方面要帶團、一方面要找路、一方面找寫作題材
Thumbnail
要不要帶小孩出國旅遊?想起疫情以前每次帶小孩出國都會被說:「他那麼小以後不會記得啦!」(疫情前小孩未滿兩歲)他記不記得真的不重要啊!帶小孩出國,那些回憶是屬於全家人的,他記不記得不是重點,重點是身為爸媽的我們永生難忘。
Thumbnail
要不要帶小孩出國旅遊?想起疫情以前每次帶小孩出國都會被說:「他那麼小以後不會記得啦!」(疫情前小孩未滿兩歲)他記不記得真的不重要啊!帶小孩出國,那些回憶是屬於全家人的,他記不記得不是重點,重點是身為爸媽的我們永生難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