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彌撒的禮儀年曆和專用經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Deducam imbrem in tempore suo: pluviae benedictionis erunt. Et dabit lignum agri fructum suum, et terra dabit germen suum, et erunt in terra sua absque timore.

Ezekiel 34 :26b-27a

 我會按照時節降下水露:那將會是祝福的雨水。田野的樹木會產出果實,大地會生出物產,而他們會在屬於自己的土地上,沒有恐懼。

厄則克耳卅四26b-27a[1]

 

我們在這裡簡短介紹禮儀年曆是什麼,以及專用經文有哪些。因為這個介紹的目的主要是幫助不熟悉傳統禮儀的朋友認識禮儀年曆和專用經文跟新禮的差別,我們不會真的很完整地介紹整個禮儀年所有部分的意義,那會太長了。我們主要會指出傳統禮儀和新禮不一樣的地方。本文主要有三個部分:禮儀時節本身的意義、傳統禮儀的禮儀年架構以及專用經文的內容。

  

一、禮儀時節的意義


教會禮儀的年曆幫助我們了解基督信仰的實踐並不是一個絕對抽象和靜態的單一圖像,而是隨著季節變動而更換禮儀顏色、經文、裝飾和信仰生活步調。但即便太陽與地球轉動所帶來的季節變化影響著禮儀時節,我們卻不要認為這是某種宗教自然主義的表現,彷彿這是對某種宇宙性力量的自然崇拜融合進了基督信仰當中。實際上,整個基督信仰禮儀朝拜的對象是這個宇宙—空間和時間—的創造者,使之從虛無到存在的創造者。並不是自然季節的轉變,而是生於永恆的天主之子進入受造的時間當中,以祂的降生、受難、死亡和復活撞擊、主宰整個寰宇和時間。整個禮儀年因此是以從耶穌基督生活的奧秘之展現而形成的。Dom Guéranger在其《禮儀年》的序言中說道:

 

因此,耶穌基督自己就是禮儀的源頭和對象;因此,我們在這部作品所探討的,教會的禮儀年,不多不少就是耶穌基督及其奧秘在教會以及在信友靈魂當中的開顯。這是一個神聖的循環,在其中,天主所有的工程都按照自己的次序一一出現:七日的創世;猶太民族的逾越節以及五旬節;那無可言喻的,降生成人的聖言來到人間;祂的祭獻和勝利;聖神的降臨;神聖的感恩祭獻;卒世童貞天主之母無與倫比的光榮;天使的偉大;諸聖人的功勞和凱旋。(Guéranger, 2000:9-10)

 

也因此我們在禮儀年中既有將臨期在懷抱希望中承受的刻苦,也有聖誕光榮的潔白,有紀念煉獄靈魂的黑色祭衣,也有聖神降臨瞻禮和殉道聖人的火紅。在每個不同的主日時節和聖人瞻禮中,教會給我們一套不同的專用經文,引導我們去默想基督生活的某一個階段或奧秘,或者某位追隨了耶穌的聖人,或是精修或是殉道。這些不同的時節所引起的心境、節奏和祈禱的方向,就是教會的禮儀祈禱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紫色的祭衣代表哀傷、悔改和刻苦。主要是用在將臨期、七旬主日時期和四旬期這三個時節。(來源:Wikimedia, Andrewgardner1)

紫色的祭衣代表哀傷、悔改和刻苦。主要是用在將臨期、七旬主日時期和四旬期這三個時節。(來源:Wikimedia, Andrewgardner1)

二、傳統彌撒禮儀年的開展

 

  • 將臨期—聖誕與主顯節期—主顯節後期

和新禮一樣,禮儀年的開端是將臨期。將臨期是12月25日聖誕節前的四週。今年會是從12月3日開始。將臨期的意義是期待耶穌的來臨,是對聖誕節的準備,同時也是對世界終末之審判的緊醒,是一個刻苦和悔改的時節。禮儀顏色是紫色的。

從聖誕節開始就是聖誕與主顯節期。和新禮一樣,聖誕節也有一個八日慶典。聖誕和主顯節期會一路延續到1月6日的主顯節(Epiphany)後的第二個主日(在2024年是1月14日)之前。這段時期的禮儀顏色都會是白色的,是喜慶的時期。

從主顯節後第二主日開始就跟新禮不一樣了。新禮從主受洗節開始進入「常年期」,然後一路就走到聖灰星期三,開始四旬期。然而,傳統禮儀並沒有常年期,而是進入「主顯節後時期」。從主顯節後第二主日開始,禮儀顏色變成綠色。今年的主顯節後時期比較短,只有到主顯節後第三主日,就結束了。

  • 七旬時期—四旬期(封齋期)—苦難期—復活期

主顯節後期結束後,開始進入新禮中也不存在的「七旬主日」(Septuagesima)、「六旬主日」(Sexagesima)和「五旬主日」(Quinquagesima)這三個禮拜(2024年是從1月28日開始)。這個時期被稱為「封齋預備期」,它實際上就是聖灰星期三的前三個主日。所以稱他們為五、六、七「旬」其實不是太準確,因為它們之間並不是10天的關係,但傳統上就這樣使用了。在這個時候禮儀顏色就已經轉變為紫色了。雖然還沒有正式開始四旬期的守齋,但是這三個主日算是一個預備時期。

之後在五旬主日的那週內,就會有「聖灰星期三」(2024年是2月14日,看來情人節要完了),開始四旬期。四旬期就是復活節以前的四十天,我們模仿耶穌在傳道之前在曠野的四十天,用比較強烈的刻苦去悔改自己的罪過,並且改正自己,效法耶穌。四旬期跟新禮在時間和意義上大致一樣,不過在習慣上有一些差異[2]。在四旬期或封齋期,教友特別注重刻苦、祈禱和為窮人奉獻,以這些善工準備參與耶穌的復活。

接下來的苦難期是四旬期的最後兩週:由「苦難主日」和「聖枝主日」組成。苦難週是是聖週耶穌受難的預備,從聖枝主日開始就是聖週。從苦難主日開始,教堂所有的聖像都會用布包裹起來,一直到聖週五和聖週六才會逐漸打開。

在聖週四、五、六的三日慶典之後就是復活主日,也就開始了復活期,禮儀的顏色轉為白色,慶祝基督復活的喜悅。復活節本身會有一個八日慶典,復活期一共為時五十天,和新禮是一樣的。

  • 聖神降臨後主日

復活節五十天後就是聖神降臨節(2024年是5月17日),也稱為五旬節。教會在這一天慶祝聖神降臨到宗徒身上,也標誌著教會的誕生和傳教使命的開始。與新禮不同的是,在傳統禮儀中,聖神降臨節也有一個八日慶典,且這八日的禮儀顏色都是紅色的。在聖神降臨的八日慶典結束之後,禮儀的顏色才會回到綠色。然而這裡仍然不是新禮習慣的「常年期」,而是叫做「聖神降臨節後主日」。這個意思是說明,教會現在已經經歷過了聖神降臨,開始了福傳、宣講、聖化的使命了,是一個被派遣的教會。聖神降臨節後一共有二十四個主日,之後才會再回到將臨期,結束一整個禮儀年[3]

簡而言之,新禮和傳統禮在禮儀年上最主要的差別是「常年期」這個新的時期、聖神降臨節八日慶典的消失和「七旬主日」這個時期。在過去,禮儀顏色是綠色的時節,分別是主顯節後時期,以及聖神降臨節後時期。主顯節後的主日表達耶穌作為一個平凡的青年逐漸長大的時節,而聖神降臨節後則表明教會被派遣傳播福音。除此以外,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當中還有特殊的齋期(拉丁文叫做Quattuor Temporum,四季。英文叫做Ember Days,我以前一直以為是跟灰燼有關,但其實有蠻有趣的字源來源,等冬季齋期來的時候,也就是將臨期第三主日週,會介紹)。除此以外和新禮的差別不是很大,在聖人和節日的安排上有一些不同,這些我們都會在將來的文章中介紹。

這是十四世紀末的日課經裡面的禮儀年表的一頁,表示的是4月份。我們可以看到金色的大A應該就是表明有大節日,照數字看起來是主日的樣子。畫中兩位女士看起來在採花,是適合四月的勞作。另一面在採花女的旁邊有金牛座的圖像(來源:UNT Digital Library)

這是十四世紀末的日課經裡面的禮儀年表的一頁,表示的是4月份。我們可以看到金色的大A應該就是表明有大節日,照數字看起來是主日的樣子。畫中兩位女士看起來在採花,是適合四月的勞作。另一面在採花女的旁邊有金牛座的圖像(來源:UNT Digital Library)



三、專用經文有哪些?

 

專用經文就是指所有跟隨著禮儀時節和聖人瞻禮或者一些特殊意向的彌撒而變動的部分。我們在這裡簡單說明和新禮不太一樣的地方。

首先,專用經文具體說來,有:(1)進堂詠,(2)集禱經,(3)書信,(4)默思聖詠,包括臺階經、連唱詠和阿肋路亞三種,(5)福音,(6)奉獻詠,(7)密禱經,(8)頌謝詞,(9)領主詠和(10)領聖體後經。以上名稱我基本取自1956年香港的《每日彌撒經文》的用法,但是那些在新禮中存在的部分比如Introitus,我就直接用新禮的正式名稱。

(1)進堂詠從禮儀一開始就給我們今天彌撒節期的內容,它的形式是對經+一段聖詠+聖三光榮頌+對經。在傳統彌撒中,進堂詠是不會被其他教友自己寫的聖歌代替的,因此在每個主日一定會聽到詠唱教會的禮儀年曆給我們的聖詠。不過,在彌撒中,進堂詠是神父在念完臺前經後,也念完懺悔的經文後,走上祭臺,才自己念的。如果是大禮彌撒(High Mass),那麼聖詠團會在神父頌念臺前經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唱進堂詠。

(2)集禱經(Oratio/Collect)是司鐸在禮儀中第一次帶領全體信眾所做的祈禱,也點明今日時節的主題。它在傳統禮跟新禮差別不大,都是在光榮頌之後,或是在沒有光榮頌的時節,在垂憐經之後頌念。

(3、4、5)在傳統彌撒中沒有讀經一和讀經二等,而是大部分時候就是讀《新約》中的一封書信片段以及福音。書信(Epistula/Lectio)之後,視禮儀時節而定,會念陞階經(Graduale),以及連唱詠(Tractus)或者阿肋路亞(Alleluia)。這些1956年香港《每日彌撒經文》稱為默思聖詠的,在今日就是答唱詠和阿肋路亞[4]。在四旬期,不唱阿肋路亞,而是唱連唱詠。

在讀經的內容方面,傳統彌撒比較簡單一些,沒有主日甲、乙、丙三年,平日單、雙數年那麼多的變化。整個禮儀年的讀經就是單純的一年,每一年我們都可以聽到一樣的聖經,不是過了兩年才聽到一次。此外,平日讀經方面,在沒有聖人節慶的情況下,也沒有每日不同的讀經,而是每個平日都是重複誦讀當週主日的讀經。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將平日真正地視為主日的延續,或者說,主日的慶典和內容完全呈現在整個一週的禮儀當中,到下一個主日才轉換。

(6)奉獻詠雖然在名字上和新禮類似,但它是以聖詠的形式出現的。通常就是進堂詠的聖詠的一部分,所以比較短。它是在奉獻餅酒之前頌念的。它也可以在奉獻餅酒的時候被詠唱,在這個意義上它比較像新禮彌撒中的奉獻曲,只是新禮這個部分是由教友自己選擇歌曲。

(7)和新禮的「奉獻經」比較相似的是「密禱經」,在頌謝詞之前頌念。它是低聲頌念的。它的內容和新禮相似,是將今天的時節所紀念的與祭獻的觀念結合。之所以叫作「密禱經」(或按吳經熊譯本:默禱經),是因為彌撒最神聖的部分即將開始,我們要擺脫俗務的噪音,進入深沉的靜默,好能合宜舉行聖祭。

(8)頌謝詞和新禮完全一樣,只是沒有那麼多選擇。頌謝詞的原文是praefactio,是在舉行這個祭獻最核心的部分之前的感謝與讚頌之詞。

(9、10)領主詠和領聖體後經在實踐上和新禮也沒有什麼區別。領主詠也是在領聖體時可以詠唱,主禮依舊會頌念。

總而言之,除了讀經的部分,傳統彌撒的專用經和新禮的差異不是非常大。我們甚至可以說,新禮的常用經文雖然比較短,但是專用經方面反而是傳統彌撒比較簡單,因為變化沒有那麼多,而且每年就是很固定地重複,是一個完整的禮儀年,沒有分成不同年的讀經。本篇內容有一點長,但應該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接下來的系列中會出現什麼樣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有什麼不盡完美的部分,也請大家指正!

這是Rorate Mass,在將臨期特別敬禮聖母的一台彌撒(在四季齋期的週三)。教堂的燈光會關掉,只留下蠟燭,非常美!(來源:OnePeterFive blog, "The Rorate Caeli Mass: An Advent Tradition Honoring Our Lady"

這是Rorate Mass,在將臨期特別敬禮聖母的一台彌撒(在四季齋期的週三)。教堂的燈光會關掉,只留下蠟燭,非常美!(來源:OnePeterFive blog, "The Rorate Caeli Mass: An Advent Tradition Honoring Our Lady"





 



[1] 思高版:按時降雨,那是滿帶幸福的雨;因此田間的樹木要結果,地要有出產;他們將安居在本鄉。

[2] 禮儀改革以前,這個時期在華人世界往往被稱為封齋期,因為在這整個四旬期當中,除了主日以外,每一天都要守大齋(依據1917年法典,就是一天一餐,除此了早或晚可多一點小食),而每週五和六要守小齋(不吃肉)。新禮的規範只有聖灰星期三和聖週五要大齋,除此以外沒有特別齋戒了。

[3] 不過,我們知道每年的復活節日期都不一樣,如果某年(比如2023)的復活節比較早,從聖神降臨節到聖誕節前4週之間超過24週,該怎麼辦呢?傳統禮儀會做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主顯節後主日本來有七個,她會把那些沒有「過完」的主顯節後主日的經文拿來用在聖神降臨節後第廿三主日後面,一路填到最後一個主日,才回來用聖神降臨後第廿四主日來完成禮儀年。這個作法看似奇怪,但其實是有道理的,我們之後到了那個時節可以再說明。

[4] 實際上,即使是在新禮當中,這些聖詠也還是可以用,答唱詠並不一定要是現在通行的經書裡那樣一唱一答的作法(參見《羅馬彌撒經書總論》第48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stin Wu的沙龍
17會員
42內容數
在本系列中,我會從將臨期第一主日開始,譯介天主教傳統拉丁彌撒中的專用經文(proprium Missae)中的主日和大節慶部分。希望透過這些介紹,我們可以更豐富地了解到傳統禮儀的美,以及對我們的信仰生活有所助益。這裡譯介的是1962年版的羅馬彌撒經書。
Justin W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2
Ero quasi ros, Israël germinábit sicut lílium, et erúmpet radix eius ut Líbani. 我對以色列將如甘露;她將開花如百合,扎根如在黎巴嫩一般 歐瑟亞先知書十四章6
Thumbnail
2024/09/22
Ero quasi ros, Israël germinábit sicut lílium, et erúmpet radix eius ut Líbani. 我對以色列將如甘露;她將開花如百合,扎根如在黎巴嫩一般 歐瑟亞先知書十四章6
Thumbnail
2024/08/11
Quoniam melior est misericordia tua super vitas, labia mea laudabunt te 因為祢的慈悲遠勝生命,我的唇舌將讚美祢 聖詠六十二章四節
Thumbnail
2024/08/11
Quoniam melior est misericordia tua super vitas, labia mea laudabunt te 因為祢的慈悲遠勝生命,我的唇舌將讚美祢 聖詠六十二章四節
Thumbnail
2024/07/21
Itaque qui se exístimat stare, vídeat ne cadat 所以,凡自以為站得穩的,務要小心,免得跌倒 格林多人前書十章十二節
Thumbnail
2024/07/21
Itaque qui se exístimat stare, vídeat ne cadat 所以,凡自以為站得穩的,務要小心,免得跌倒 格林多人前書十章十二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日節氣交立秋。關於節氣,一年有四立...
Thumbnail
今日節氣交立秋。關於節氣,一年有四立...
Thumbnail
簡單介紹傳統禮儀中與農事相關的特別祈禱日(Feriae in Rogationibus)
Thumbnail
簡單介紹傳統禮儀中與農事相關的特別祈禱日(Feriae in Rogationibus)
Thumbnail
在易經的思維,陰陽不斷流動之下,平衡的態勢也只有維持一天...
Thumbnail
在易經的思維,陰陽不斷流動之下,平衡的態勢也只有維持一天...
Thumbnail
一個新的禮儀季節的開始:七旬時期
Thumbnail
一個新的禮儀季節的開始:七旬時期
Thumbnail
甲辰(2024)年 農曆過年重要拜拜、習俗 日程表     2024/1/26       農曆 十二月十六日   尾牙 → 拜土地公、地基主 2024/2/3       農曆 十二月二十四日       送神 → 拜眾神明、拜灶神 2024/2/3       農曆 十二月二十四日
Thumbnail
甲辰(2024)年 農曆過年重要拜拜、習俗 日程表     2024/1/26       農曆 十二月十六日   尾牙 → 拜土地公、地基主 2024/2/3       農曆 十二月二十四日       送神 → 拜眾神明、拜灶神 2024/2/3       農曆 十二月二十四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