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經營者(十五)雜牌軍對陣正規部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隊伍整理好,就可開進戰場,實際短兵相接。在商戰煙硝紅火之前,來看一下兩軍陣容的比較。

對手團隊是有歷史的部隊

對手,賣方的業主是創辦者第二代,企業經營自年少接班直到退休年齡。對手聘請的律師隸屬中大型當地名牌律師樓,銀行關係更是歷經兩代半個世紀。會計師就不在話下了。

買方團隊是因緣組合

我方,買家的我個人,當時沒有創業經驗,只有跨國企業高管經驗近二十年。我聘請的律師是聖誕節隔天車禍巧遇的共同受害者。後來了解,該名律師雖是法學教授,但他經營的律師樓只有五名執業律師,規模和對手相比;雖不是天壤之別,基本上是;小巫見大巫。專業程度的高低差異是不難理解的。

約定參與的銀行是高爾夫球敘認識的銀行經理,還有;在當地還不足半年的新住民身份,能夠取得的金融服務; 必定多所侷限,也是意料中事。對於買賣規模還不清晰的狀態,作為買方的我,揮灑的空間必定有限。唯一之途,就是必須採取極度保守的戰略思維。換句俗話,口袋沒大錢,卻不能讓賣方看扁了。怎麼做?只能自己想了。

給出“Letter Of Intent”“合同意向書”之後,很快就取得賣方三年的所有財務報表,由我自己進行估價。一般在西方世界的大型買賣,這樣的併購其實是會委託給專業的管理顧問公司,進行包含估價和接手經營有關的所有事宜。這家顧問公司扮演著統包的職責。我的團隊並沒安排這個角色,統領指揮和協調的人就是我自己。

回頭再清點一下必備的專業團隊成員。一般來說,這樣的股權收購;必須要有一家主導併購價格估算和經營細節的管理顧問公司,以及負責併購程序和文件的律師樓。還有,接手瞬間,無縫接軌的財務金流平台。

最後,還差一帖藥,就是併購過程的會計師/公司法人秘書,以便順利接手成交後財務會計的審計和稅務對口等等繁瑣行政事宜。

可能又是一件瘋狂創舉 - 考慮延用賣方長期聘用的會計師事務所

無論如何,我都必須在談判之前;決定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當時的我;實在沒有熟悉的會計師。我考慮過請律師樓或是銀行朋友幫我介紹,但是;還是不能確定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幾番思前想後;我再度提出我原先的想法。我想延聘該公司配合數十年的原用會計師事務所。我才開口想再解釋,我的委託律師馬上回我一句:

“這個太奇怪了,前所未聞。再說,買賣雙方使用同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形同左手賣給右手,要如何操作呢?”

我們兩人顯然是完全的意見相左了。我其實想好了的,使用同一家事務所,但是主辦的執業會計師換另一位,整件事就變得可操作了。我加碼說服;說;

‘’這件併購;除了社會的和工業的潛伏債務必須仔細查核以外,還有流動資產包含庫存的正確性比對。此外,該公司的歷年稅務合法與否,最為清楚熟練的要算現任的會計師事務所了。‘’

我接著說;

‘’如果承接的公司法人裡頭埋著‘’地雷‘’,或是殘留的法律訴訟,那麼;接手的會計師要嘛幫我先排雷,要不就以後出事了,他們得自負專業的責任。對我而言,這是比較安全的安排。您覺得如何?‘’

這位受託律師的經驗和專業意見看來是被生意決定取代了。他哪裡會了解我這委託人的難言之隱。總的說來,這些明快的決定對律師在文件上的起草是有幫助的。而我也須開始討價還價的進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3/12/10
沿用被併購公司的會計是高招也是險招。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1
Angela Chen 一點都沒錯,但還是做了😊
氣泡水-avatar-img
2023/12/10
沿用賣方的會計師事務所,真的是高招,是否也有點些許 “制衡” 的意味?就像買東西,即使沒有買得比較便宜,但至少不會被敲竹槓。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1
氣泡水 對了,價格問題他們不過問的。
神獸-avatar-img
2023/12/11
Oh...開始[真三國無雙八帝王傳]城府頗深的勾心鬥角✓權力鬥爭「壓制策」開戰了!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1
潔希李 哈,不比肉搏熱戰,商戰並非零和之爭。過程,戮力磋商。結局,各取所需。終戰,握手,各奔前程。
國王 K-avatar-img
2025/03/17
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7
國王 K 倒不是這樣講。生意本身就是風險,而買來的生意,是資產和負債一起買,其中,如何有效查核,不留下後患,是很重要的。律師一定會比當事人小心,也會盡到告知的責任。這內涵,非常複雜,沒法三言兩語說得清。 對了,謝謝國王K回頭讀這主題前面的章節,感恩。我《職海浮沉》剛印書完成,總計八十篇,看連載和看書,感覺真的不一樣。😊
carol. Kao-avatar-img
2023/12/11
哈!這也會運用在家庭、學校系、所教育觀念(正規科班、名校、系~)代表血統純正???會氣到牙癢癢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1
carol. Kao 文章裡的比喻是在形容團隊實力的高低,歷史已經有很多實例,對陣雙方最後輸贏;並不在軍容壯盛與否,而在決心的強弱和策略的高低。
avatar-img
安立格的沙龍
212會員
227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安立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我接手這兩家同名的紐澳公司已經六年多,儘管期間歷經多次波折,我仍然在不受公司日常瑣碎事務影響的情況下,無日不在為了公司的轉型而努力。 目標始終不變,就是在和原廠的雙邊關係上,維持最高的影響力,同時努力走出我們自己的路,避免公司未來的命運操控在原廠手上。我們必須盡快擴大其他產品線路的生意,進入更
Thumbnail
2025/03/29
我接手這兩家同名的紐澳公司已經六年多,儘管期間歷經多次波折,我仍然在不受公司日常瑣碎事務影響的情況下,無日不在為了公司的轉型而努力。 目標始終不變,就是在和原廠的雙邊關係上,維持最高的影響力,同時努力走出我們自己的路,避免公司未來的命運操控在原廠手上。我們必須盡快擴大其他產品線路的生意,進入更
Thumbnail
2025/03/11
在澳洲創業之前,為洋人公司打工長達十七年。原來自以為很了解洋人文化,特別是歐系國家的職場,應該游刃有餘、應付自如才是。 沒想到,想像和現實的差距真的很大,尤其像澳洲那樣的經濟體,既屬於發達國家,卻又在濃濃的「社會福利國家」樣態下運作。職場文化確實和我熟悉的一般工業發達國家差異頗大,也是我頭一遭
Thumbnail
2025/03/11
在澳洲創業之前,為洋人公司打工長達十七年。原來自以為很了解洋人文化,特別是歐系國家的職場,應該游刃有餘、應付自如才是。 沒想到,想像和現實的差距真的很大,尤其像澳洲那樣的經濟體,既屬於發達國家,卻又在濃濃的「社會福利國家」樣態下運作。職場文化確實和我熟悉的一般工業發達國家差異頗大,也是我頭一遭
Thumbnail
2025/03/09
接近二十年的職場經驗,從最開始,商業技能的學習,到有能力獨立作業、聽命行事、使命必達,絕大多數都是「勞力」的。當然也是要動腦思考,但也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以便有好表現。 成為經理人之後,事實的需要,也有幸經過多位前輩的指點,逐步由付出「勞力」的工作,轉型成了絕大部份「勞心」的工作型態
Thumbnail
2025/03/09
接近二十年的職場經驗,從最開始,商業技能的學習,到有能力獨立作業、聽命行事、使命必達,絕大多數都是「勞力」的。當然也是要動腦思考,但也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以便有好表現。 成為經理人之後,事實的需要,也有幸經過多位前輩的指點,逐步由付出「勞力」的工作,轉型成了絕大部份「勞心」的工作型態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