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隱形經營者(六十七)山雨欲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接手這兩家同名的紐澳公司已經六年多,儘管期間歷經多次波折,我仍然在不受公司日常瑣碎事務影響的情況下,無日不在為了公司的轉型而努力。


目標始終不變,就是在和原廠的雙邊關係上,維持最高的影響力,同時努力走出我們自己的路,避免公司未來的命運操控在原廠手上。我們必須盡快擴大其他產品線路的生意,進入更多的其他產業,以便降低傳統生意的比重,進而減少傳統生意對我公司可能產生的「致命性」。


不過,現實的情況又是如何呢?套句當下的詼諧流行語,「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也就是說,我們的努力只能算成功了一半。我們公司的傳統產品生意量,對原廠而言,還是紐澳地區的絕對大宗。也就是說,我們的購買力,是這家歐洲原廠在澳洲最大的利益來源,而他們的產品線也是我們賴以維生的重要營收組成,我們雙方是實質的互相需要。


這種現象是既弔詭,又蠻諷刺的。打從我接手這生意的第一天,原廠的區域生意團隊就不斷的努力,想要削弱我公司的重要性,甚至還一度想要連根拔起,把我的公司逐出他們的經銷網絡之外。


這無疑是我公司面對的「灰犀牛」樣態危機。在我收購這公司之前,整個團隊,對這危機確實是「視而不見」。我接手之後,在內部做出最嚴肅的宣示。而且,始終牢記在心底,也隨時敦促團隊必須自立自強,化為動力,融入日常的各業務領域。也正因為這樣的生意政策和團隊的合作,使得行銷策略更為有效,自然的加大了對原廠利益的貢獻。同時,我們更強化的銷售能力,也有效弱化了他們團隊在其他產業「進攻」的成果。其結果是,我們兩方的共同利益竟然進一步擴大了。


發展成這樣的局面,表面上,若彼此失去對方,對個別公司都會是營收上的災難。明眼人都可以一眼看出,我們雙方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當然,這僅僅是專業角度的衡量。但是「人」的世界,若放進複雜的人性考量,觀點和做法就會和其他的人間事一樣,千奇百怪了。


這個情況,正好是我那幾年極力想要避免的。可是,直到那個時候,我們還是沒法做到我幾年來訂定的目標,那就是,若有朝一日,公司被迫失去了半世紀以來的傳統生意,公司也不會受到生存的威脅。


這雖不全然是一個失敗,但說是我的一大挫折,並不為過。這景況,對於我這位身處異國他鄉的企業主而言,心中不但是不踏實,還有些古詩裡「...悠悠涉長道。四顧何茫茫,.....所遇無故物....盛衰各有時......」所描繪的蒼涼感。


話說那幾年的辛苦經營,對應的原廠框架已經是我離開老東家之後的新團隊主導。幸好提議我在紐澳收購當地經銷商的老執行長高升為集團主席,我也因此能夠在一次重大危機降臨之前,得以即時獲得化解。雖然我方的步步為營,也是驚險過關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若缺少了那樣的關鍵人脈元素,怕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如今,我那位老執行長朋友的兒子接棒,擔任了新的執行長,看來整體情勢是會有一定程度的變化。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相信集團內部的人事一定會有大幅度的更動。那麼,他們的全球佈局是不是也會有一片新氣象?


就從新任執行長的這一次澳洲行,怎麼這號大人物的行程安排,竟然不是通過新加坡的印太區域中心來做,而是由他的秘書直接和我聯繫,這個現象是不是暗藏玄機?


單看這麼一著,我的想像空間就可以無限大了,也讓我回想起幾年前我的義大利科莫湖 (Lake Como)行程。那一趟,我拜訪的是這位新任執行長的父親。同為雙方企業的兩位「隱形經營者」,三天的私人老友相聚,其結果挽救了我公司免於走向絕境的厄運,也讓原廠集團保住了紐澳兩個市場的「市占率」。


而即將到來的這一次,原廠的新任最高領導人,雖然是新的世代,卻也是我二十年的老友。如今,即將重逢,兩人的身份已和當年青澀年代時不一樣了。兩人都各自負責個別公司的生意,也都不在日常的團隊經營圈裡。相聚的幾天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我沒有辦法預測。唯一可以確定的,同為兩家公司的「隱形經營者」,一起做出的任何改變,都會影響雙邊個別公司的前途發展。


對於「大鯨魚」般集團負責人的他,對他而言,任何變化都只會是岸邊礁石上激起的浪花。而相對脆弱「小蝦米」的我公司,稍有個應對失當,或閃失,對公司的未來都將產生無法轉圜的後果。


身為紐澳兩家公司「隱形經營者」的我,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仔細衡量局勢,冷靜、沉著的迎向新世代的來臨,做出最合適的因應,那也是我責無旁貸的職責。





avatar-img
197會員
298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國王 K-avatar-img
1 天前
安立格-avatar-img
3
一邊需要右手一邊又想砍掉右手的感覺🤔 朋友變成不明的利害關係的感覺🤔
安立格-avatar-img
3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2
國王 K 人世就是複雜,世事就是難料。
2
Carry Kuo-avatar-img
19 小時前
安立格-avatar-img
2
雖然說經營者都要有大局觀,但不是每個人的大局範圍都相同,還是得拉進利益關係~
安立格-avatar-img
2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10 小時前
1
Carry Kuo 就是這樣沒錯。太過主觀的判斷,很容易鑄成大錯。所謂,一步錯,導致滿盤輸,不可不慎。
1
雅米-avatar-img
1 天前
安立格-avatar-img
2
盡心盡力,危機是否真是轉機?
安立格-avatar-img
2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雅米 嗯啊,總的來說,人的潛能是不可限量的。✌
責無旁貸的職責 佩服安大承擔的勇氣!!!
安立格-avatar-img
2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10 小時前
1
林燃(創作小說家) 我是有看到燃妹的潛質啦!😊
1
宇牛-avatar-img
1 天前
安立格-avatar-img
2
怕你功高震主!
安立格-avatar-img
2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2
宇牛 人性難測,不遭人嫉是庸才,也許。
2
安立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澳洲創業之前,為洋人公司打工長達十七年。原來自以為很了解洋人文化,特別是歐系國家的職場,應該游刃有餘、應付自如才是。 沒想到,想像和現實的差距真的很大,尤其像澳洲那樣的經濟體,既屬於發達國家,卻又在濃濃的「社會福利國家」樣態下運作。職場文化確實和我熟悉的一般工業發達國家差異頗大,也是我頭一遭
接近二十年的職場經驗,從最開始,商業技能的學習,到有能力獨立作業、聽命行事、使命必達,絕大多數都是「勞力」的。當然也是要動腦思考,但也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以便有好表現。 成為經理人之後,事實的需要,也有幸經過多位前輩的指點,逐步由付出「勞力」的工作,轉型成了絕大部份「勞心」的工作型態
與經銷品牌上游重新形塑的雙邊關係,幾乎可以確定,那和我的上一次歐洲行有直接關係。我向他們的最高層揭露了他們員工在市場的離譜作為,最重要的是,我的訴求有機會得到接納。因而,原廠總公司高層勢必做了完整的調查,應該也驗證了我的各項指控,因而有了後來的大幅度政策修正。 從已經發生的表面狀態來看,它是產
終於,我們收到了第一份有關大洋洲市場的文字資訊,那是來自新加坡「印太區域中心」對市場發佈的新聞稿 ( Press Release )。他們對外通知,原任的大洋洲區域市場的負責經理,因個人生涯規劃,決定辭去該職務。有關這個區域的業務聯絡事宜,暫時由新加坡的行銷部經理暫代。 那位仁兄是自願請辭,或
當天一早, 老先生打電話來告知,他清晨就出發回瑞士總公司。他簡短提到昨天打完球後和新加坡的通話,他隱約暗示,他們談得不是很愉快。 從他的語調判斷,我的猜測,可能他已經得知了一些真相,甚至老先生也可能為此動怒了。他要求今天中午前召開視訊會議,總部還有執行長和行銷總監參加。他沒有進一步說明,只有道
科莫湖畔的第二天早晨,我獨自在湖邊散步,看著眼前這浩瀚的大湖,平靜無波,活像一個鑲著綠框的大鏡子。湖畔隨處可見的矮牆、花團和中古時代的路燈,好不浪漫! 不過,我心裡記掛的還是遠在南半球的紐澳事業。這一趟的真實任務和重要性只有總經理知道,臨行前我們做了各式各樣的沙盤推演。唯一沒做的是,假如「求援
在澳洲創業之前,為洋人公司打工長達十七年。原來自以為很了解洋人文化,特別是歐系國家的職場,應該游刃有餘、應付自如才是。 沒想到,想像和現實的差距真的很大,尤其像澳洲那樣的經濟體,既屬於發達國家,卻又在濃濃的「社會福利國家」樣態下運作。職場文化確實和我熟悉的一般工業發達國家差異頗大,也是我頭一遭
接近二十年的職場經驗,從最開始,商業技能的學習,到有能力獨立作業、聽命行事、使命必達,絕大多數都是「勞力」的。當然也是要動腦思考,但也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以便有好表現。 成為經理人之後,事實的需要,也有幸經過多位前輩的指點,逐步由付出「勞力」的工作,轉型成了絕大部份「勞心」的工作型態
與經銷品牌上游重新形塑的雙邊關係,幾乎可以確定,那和我的上一次歐洲行有直接關係。我向他們的最高層揭露了他們員工在市場的離譜作為,最重要的是,我的訴求有機會得到接納。因而,原廠總公司高層勢必做了完整的調查,應該也驗證了我的各項指控,因而有了後來的大幅度政策修正。 從已經發生的表面狀態來看,它是產
終於,我們收到了第一份有關大洋洲市場的文字資訊,那是來自新加坡「印太區域中心」對市場發佈的新聞稿 ( Press Release )。他們對外通知,原任的大洋洲區域市場的負責經理,因個人生涯規劃,決定辭去該職務。有關這個區域的業務聯絡事宜,暫時由新加坡的行銷部經理暫代。 那位仁兄是自願請辭,或
當天一早, 老先生打電話來告知,他清晨就出發回瑞士總公司。他簡短提到昨天打完球後和新加坡的通話,他隱約暗示,他們談得不是很愉快。 從他的語調判斷,我的猜測,可能他已經得知了一些真相,甚至老先生也可能為此動怒了。他要求今天中午前召開視訊會議,總部還有執行長和行銷總監參加。他沒有進一步說明,只有道
科莫湖畔的第二天早晨,我獨自在湖邊散步,看著眼前這浩瀚的大湖,平靜無波,活像一個鑲著綠框的大鏡子。湖畔隨處可見的矮牆、花團和中古時代的路燈,好不浪漫! 不過,我心裡記掛的還是遠在南半球的紐澳事業。這一趟的真實任務和重要性只有總經理知道,臨行前我們做了各式各樣的沙盤推演。唯一沒做的是,假如「求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五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一位商業大樓保全懂得五國語言,遇上了大樓內一家公司秘書的困境,因緣際會下,他們準備合作大展拳腳。
Thumbnail
在等待時機處理公司高層人事議題的同時,也為了不要太固定的停留在雪梨總公司,我除了花時間照顧家裡,接送小孩上下學以外,我也做了幾趟澳洲國內旅行,前往設有分公司的其他州。 那些都是“快閃之旅”,主要去和當地團隊聊一聊,給他們打打氣,順便看看會不會聽到他們對總公司有沒什麼怨言,或是冤情待申? 跑了幾趟
Thumbnail
併購這家公司時,交易內容已經協議附加一條款,就是前任總經理必須在換手之後任滿半年才可以離職。換句話說,這家公司會空出一個日常管理的“執行總裁”職缺。因此,除非是由我自己披掛上陣,或是對外招聘,否則,由內部擢升就成了唯一的選項。 為了安定軍心,我第一次召集大部份同仁的談話會時,就告訴大家,原任總經理
國峰事業真的越做越大,整個忙到暗無天日,一個多月以來,進公司不到三次,就在某一天的晚上,國峰只是要回公司拿忘記的充電器,路過三樓收發時,偶然看見綺綺自己在工作,這人專心在寫企劃案,專心到有人站在他身後都沒發現,看樣子是主管交代,國峰心想第一自己變那麼多,應該不會被認出,第二只要不說就不會洩漏身份。
Thumbnail
近一年來,我回台北不過三次,和經營團隊的實際面對面互動,準確來說,就是兩次。有幾次出差亞洲市場都採過境方式前往目的地,也就是過家門而不入。 我和團隊常態的遠端互動,使得管理模式和領導風格,無形中起了變化。我無法對團隊成員做太細部的督導,更無法提供最即時的貼身支援。譬如,重大客戶投訴,我不可能當天或
Thumbnail
搬家,這陣子公司搬家,一切都來的好突然。   月初某天下午,老闆進來走到經理的座位,就開始聊起來,因為公司沒有什麼秘密,所以大家都聽到了。等到老闆走進他的辦公室後,大家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公司要搬家嗎?」「搬去哪裡?蛤,世貿那附近???」「好遠耶。」然後,大家討論起之後的路程。唯獨我幾乎都沒說話
昨天才說走藍猴年十分容易被戲耍 當天晚上就遇到了 與某公司確認可入職時間 因為對方說如果我確定要過去,打個電話跟小姐說就好 而且還給我小姐的手機號碼這不就是等我考慮清楚做回覆嗎? 由於是上週面試,於是希望我這週可以回覆 所以我週一的昨天回覆希望入職時間 結果小姐跟我說「喔,因為現在還有其他需要
Thumbnail
這是一篇有關拜訪某創業公司的故事,故事中記錄了創辦人的表演技巧以及產品發展的疑點。
Thumbnail
開啟幕後決策 思考安排公司經營團隊的同時,我花很多時間和Mike一起工作,主要是就近觀察他和同事互動的方式,和溝通內容。為了加快決策機制的移轉,他基本上不再獨立下決斷,而是交給我在幕後做決定。 總公司的見習到一個段落之後,我選擇先到九百公里外位於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州分公司。由於維多利亞州是澳洲的兩
Thumbnail
集團設立分支機構對於本地幾個現有的經銷商來說;無疑是一記春雷巨響,接下來等的是何時迎來一場春天的暴雨。 看似先禮後兵 在這個時間點,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就是我。還記得我新加坡來的主管;帶著我去見幾家多年代理的經銷商,介紹我和各家負責人認識,同時說明集團往後的遠大目標云云。我只覺得人家的眼神和笑容都是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五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一位商業大樓保全懂得五國語言,遇上了大樓內一家公司秘書的困境,因緣際會下,他們準備合作大展拳腳。
Thumbnail
在等待時機處理公司高層人事議題的同時,也為了不要太固定的停留在雪梨總公司,我除了花時間照顧家裡,接送小孩上下學以外,我也做了幾趟澳洲國內旅行,前往設有分公司的其他州。 那些都是“快閃之旅”,主要去和當地團隊聊一聊,給他們打打氣,順便看看會不會聽到他們對總公司有沒什麼怨言,或是冤情待申? 跑了幾趟
Thumbnail
併購這家公司時,交易內容已經協議附加一條款,就是前任總經理必須在換手之後任滿半年才可以離職。換句話說,這家公司會空出一個日常管理的“執行總裁”職缺。因此,除非是由我自己披掛上陣,或是對外招聘,否則,由內部擢升就成了唯一的選項。 為了安定軍心,我第一次召集大部份同仁的談話會時,就告訴大家,原任總經理
國峰事業真的越做越大,整個忙到暗無天日,一個多月以來,進公司不到三次,就在某一天的晚上,國峰只是要回公司拿忘記的充電器,路過三樓收發時,偶然看見綺綺自己在工作,這人專心在寫企劃案,專心到有人站在他身後都沒發現,看樣子是主管交代,國峰心想第一自己變那麼多,應該不會被認出,第二只要不說就不會洩漏身份。
Thumbnail
近一年來,我回台北不過三次,和經營團隊的實際面對面互動,準確來說,就是兩次。有幾次出差亞洲市場都採過境方式前往目的地,也就是過家門而不入。 我和團隊常態的遠端互動,使得管理模式和領導風格,無形中起了變化。我無法對團隊成員做太細部的督導,更無法提供最即時的貼身支援。譬如,重大客戶投訴,我不可能當天或
Thumbnail
搬家,這陣子公司搬家,一切都來的好突然。   月初某天下午,老闆進來走到經理的座位,就開始聊起來,因為公司沒有什麼秘密,所以大家都聽到了。等到老闆走進他的辦公室後,大家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公司要搬家嗎?」「搬去哪裡?蛤,世貿那附近???」「好遠耶。」然後,大家討論起之後的路程。唯獨我幾乎都沒說話
昨天才說走藍猴年十分容易被戲耍 當天晚上就遇到了 與某公司確認可入職時間 因為對方說如果我確定要過去,打個電話跟小姐說就好 而且還給我小姐的手機號碼這不就是等我考慮清楚做回覆嗎? 由於是上週面試,於是希望我這週可以回覆 所以我週一的昨天回覆希望入職時間 結果小姐跟我說「喔,因為現在還有其他需要
Thumbnail
這是一篇有關拜訪某創業公司的故事,故事中記錄了創辦人的表演技巧以及產品發展的疑點。
Thumbnail
開啟幕後決策 思考安排公司經營團隊的同時,我花很多時間和Mike一起工作,主要是就近觀察他和同事互動的方式,和溝通內容。為了加快決策機制的移轉,他基本上不再獨立下決斷,而是交給我在幕後做決定。 總公司的見習到一個段落之後,我選擇先到九百公里外位於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州分公司。由於維多利亞州是澳洲的兩
Thumbnail
集團設立分支機構對於本地幾個現有的經銷商來說;無疑是一記春雷巨響,接下來等的是何時迎來一場春天的暴雨。 看似先禮後兵 在這個時間點,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就是我。還記得我新加坡來的主管;帶著我去見幾家多年代理的經銷商,介紹我和各家負責人認識,同時說明集團往後的遠大目標云云。我只覺得人家的眼神和笑容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