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小百科:哪種死法最不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一次寫自殺是談自殺遺族,行文的路線會以感性面居多。今天用比較科學的角度來談自殺這件事,如果你在搜尋引擎輸入自殺這兩個字,一定會找到的一條關鍵字就是-哪種自殺比較不痛。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農藥

黑暗農藥!所有自殺中我覺得最糟糕的就是喝農藥了,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沒有在網路上看過服巴拉刈自殺的新聞。農藥自殺最可怕的是喝下去的人意識清醒,但生命卻會在數天內漸漸凋零。這種沒有救也沒有人生重來槍的狀況下,不只自己痛苦,對家人更是折磨。

跳樓

提到跳樓就讓我想到以前看過的地獄梗,關於跳樓的兩種狀況:

第一種是:啊~~~~~~~~~~~~~~~~碰!

第二種則是:碰!啊~~~~~~~~~~~~~~~~!

不少跳樓沒死成的人都表示非常的痛,當然啦,全身骨折臟器受損怎麼可能不痛呢。而且跳樓的屍體大多死的非常難看,有偶包的人建議不要跳樓。

燒炭

燒炭的人睡一睡就死了,應該不會不舒服吧。這樣想的人要讓你們失望了,燒炭也超痛苦的。大家應該有在中秋節烤肉過吧,想像一下把烤肉的煙放大10倍,然後不要憋氣大口的吸那些煙味。光想的就超不舒服吧,所以不少燒炭的人會搭配安眠藥,讓自己不要太痛苦。但是如果沒死成的話,會因腦部缺氧過久。未來留下四肢無力、認知混亂、記憶力變差、大小便失禁和手抖等後遺症。

自焚

自焚應該不用介紹吧,死意超級堅決才會想用這種死法。想想被熱湯燙到大家就哀哀叫了,高溫灼燒身體會帶來超劇烈疼痛,呼吸時更會灼傷。慢慢的神經燒到壞死後才會進入感覺喪失期,最後昏迷死亡。

割腕

很多人說割腕不會痛,但有沒有感受到這句話的弔詭之處?很多人說代表這些人都沒死成阿!因為大多數割腕的人都只淺淺的割到靜脈,若想透過割腕尋死,至少要割到動脈。但上帝在創造人體時一定設下了周全的反自殺機制,因為要割到動脈前一定會先割到正中神經。割到正中神經有多痛我不知道,但有兩個資訊可參考。一是割腕致死的人不多,二是許多割腕的人最後都因為太痛自己叫救護車。

上吊

有偶包的朋友這段可以跳過不用看了。上吊痛嗎?大家應該都看過電影中上吊的人,腳在那邊踢呀踢的掙扎。如果不會痛的話何必掙扎呢?更糟糕的狀況是繩索的位置沒喬好,死亡時間變長,痛苦也延長了。至於為什麼說有偶包的可以跳過,因為上吊死的人會眼球暴凸、屎尿失禁、舌頭吐出來甚至勒斷整個頸椎。另外,上吊死亡的男性會因為血液流向下半身而勃起,也有人稱為死亡勃起或天使的慾望。

先介紹幾種常見的自殺方式,這系列應該會有第二篇吧。我不願意批評這些有意尋死的人,因為有這念頭代表他們已經想不到別的選擇了。但有不少自殺的人擔心麻煩到他人,所以會避開跳樓、自焚等方式。

但細數上面的自殺手法:

農藥可能會毒到醫護人員跟警消。
跳樓會壓到別人,想想當年的燒肉粽事件。
燒炭會變凶宅影響房東。
自焚如果火勢蔓延可能燒到別人。
割腕撒在地上的血很難清理,麻煩到命案現場清潔人員。
上吊也會麻煩到警消,還要讓法師來送肉粽化煞。

我絕對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但倘若你真的擔心麻煩到他人,相信我不管哪種自殺方式都會麻煩到別人。不如試著活下去看看,畢竟自殺的勇氣跟衝動只有幾秒,但活下去的勇氣值得驕傲一輩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番茄炒蛋-avatar-img
2023/12/06
死其實很簡單,可活著並精彩卻很難願大家得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生」
金麟生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1
番茄炒蛋 雖然很多自殺的人就是一時的想不開,事發後過多的苛責有落井下石之嫌。但從另一方面想,其他勇敢地活著,繼續為生存這件事奮鬥的每一個人都是生命鬥士。
每一種都好痛苦啊!
金麟生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1
泰曼勝女的紓壓圈 沒錯,我相信沒有一種死法是不痛的,更何況還會將痛轉嫁到愛著自己的親友身上!
還是勇敢的活著比較不痛🤣
金麟生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1
花咪的抗癌日常🌻🌻 是阿,而且不少瀕死者在經歷過瀕死危機後都非常珍惜生命呢!
天啊!這麽恐怖!
金麟生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1
林燃(創作小說家) 事實上不管怎麼死都很可怕,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整天活在戰亂和疾病中尚且掙扎求生。反觀一些物質生活豐腴的人們卻選擇自殺結束生命,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3/12/07
謝謝金麟生命的鼓勵,希望大家看了都有覺悟,一定要勇敢地好好地活著!
金麟生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1
陽台觀察者 沒錯,不管是為自己又或是為了摯愛的親人,活下去至少能抓住渺茫的機會。但死掉就真的一切歸零什麼機會都沒有了!
avatar-img
金麟生命的沙龍
47會員
137內容數
齁-是當你接到一屁股鳥事的時候會發出的嘆息。黑-是在看見人性陰暗時黑化的過程。給自己一個機會記錄下殯葬業的見聞,也讓大家了解這些英挺西裝背後藏著的故事。
金麟生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Thumbnail
2025/04/25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Thumbnail
2025/04/24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Thumbnail
2025/04/24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Thumbnail
2025/04/17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Thumbnail
2025/04/17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上一次寫自殺是談自殺遺族,行文的路線會以感性面居多。今天用比較科學的角度來談自殺這件事,如果你在搜尋引擎輸入自殺這兩個字,一定會找到的一條關鍵字就是-哪種自殺比較不痛。
Thumbnail
上一次寫自殺是談自殺遺族,行文的路線會以感性面居多。今天用比較科學的角度來談自殺這件事,如果你在搜尋引擎輸入自殺這兩個字,一定會找到的一條關鍵字就是-哪種自殺比較不痛。
Thumbnail
以下文章分享,來文照登: 前段時間剛經歷一位親戚的喪事,那位親戚是自殺死掉的,在周圍也傳的沸沸揚揚。死前幾年她的狀態就不是很對,像是被什麼干擾了心智一樣。一個挺開朗、愛說話的人突然得了抑鬱症。後來慢慢好轉很多了,已經像一個正常人一樣願意多出來走動,和人講話也越來越像從前。當周圍人都慢慢覺得沒有事的時
Thumbnail
以下文章分享,來文照登: 前段時間剛經歷一位親戚的喪事,那位親戚是自殺死掉的,在周圍也傳的沸沸揚揚。死前幾年她的狀態就不是很對,像是被什麼干擾了心智一樣。一個挺開朗、愛說話的人突然得了抑鬱症。後來慢慢好轉很多了,已經像一個正常人一樣願意多出來走動,和人講話也越來越像從前。當周圍人都慢慢覺得沒有事的時
Thumbnail
在前幾天,聯合國國際審查委員針對近年台灣人輕生比例提高作出關心,並向台灣政府詢問是否有對此作研究,了解其緣由為何,是否是壓力等其他的因素。 而衛福部心裡健康司司長對此作出的回應如下:『這五年大家可以看到,在青年、青少年自殺率突然地增加。但是如果扣除跳樓的因素,其實就沒有那麼明顯。那也就是說,這十年來
Thumbnail
在前幾天,聯合國國際審查委員針對近年台灣人輕生比例提高作出關心,並向台灣政府詢問是否有對此作研究,了解其緣由為何,是否是壓力等其他的因素。 而衛福部心裡健康司司長對此作出的回應如下:『這五年大家可以看到,在青年、青少年自殺率突然地增加。但是如果扣除跳樓的因素,其實就沒有那麼明顯。那也就是說,這十年來
Thumbnail
我前天跟那位幾天前鬧自殺的朋友見面了。所幸他還活著。但就在我離開他家的當天,他真的就給我採取行動自殺。聽聞他自殺的過程,我一方面覺得很生氣,但更多時候是覺得荒謬得有些好笑。
Thumbnail
我前天跟那位幾天前鬧自殺的朋友見面了。所幸他還活著。但就在我離開他家的當天,他真的就給我採取行動自殺。聽聞他自殺的過程,我一方面覺得很生氣,但更多時候是覺得荒謬得有些好笑。
Thumbnail
「曾經有想過以什麼方式傷害自己嗎?」 「有,割手。」 「會有自殺的念頭嗎?」 「會。」 「有想過用什麼方式嗎?」 「上吊和跳樓。」 這是在一次去看身心科醫師,問診時的對話。 我告訴醫師,自己沒有嘗試過割手或自殺什麼的,後來才發現我說了謊。
Thumbnail
「曾經有想過以什麼方式傷害自己嗎?」 「有,割手。」 「會有自殺的念頭嗎?」 「會。」 「有想過用什麼方式嗎?」 「上吊和跳樓。」 這是在一次去看身心科醫師,問診時的對話。 我告訴醫師,自己沒有嘗試過割手或自殺什麼的,後來才發現我說了謊。
Thumbnail
「自殺」這兩個字,簡直如影隨形的跟在我的人生當中。直至目前我也沒有停止過自殺這個想法。 我真的很好奇「在我看來一文不值的世界,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因為快樂而選擇活著?」但是我在等待,那個屬於我的快樂。 我想與你分享,如何與「自殺」兩個字共處的活著。
Thumbnail
「自殺」這兩個字,簡直如影隨形的跟在我的人生當中。直至目前我也沒有停止過自殺這個想法。 我真的很好奇「在我看來一文不值的世界,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因為快樂而選擇活著?」但是我在等待,那個屬於我的快樂。 我想與你分享,如何與「自殺」兩個字共處的活著。
Thumbnail
歡迎來到這一世 神沒談心世有鑑於這半年來 搜尋自殺的人太多了 在看了一些網友的回饋之後 我有義務「重新製作」這個主題 給搜尋「自殺方法」的人 多一個思考的角度 我還是要先打針一下 這只是我一個路人甲的觀點 一個憂鬱症患者曾想尋短的經驗談 不是大愛頻道,也不是專業心理師 你若聽到你不舒服的內容
Thumbnail
歡迎來到這一世 神沒談心世有鑑於這半年來 搜尋自殺的人太多了 在看了一些網友的回饋之後 我有義務「重新製作」這個主題 給搜尋「自殺方法」的人 多一個思考的角度 我還是要先打針一下 這只是我一個路人甲的觀點 一個憂鬱症患者曾想尋短的經驗談 不是大愛頻道,也不是專業心理師 你若聽到你不舒服的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