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林業運輸的見證:池南森林遊樂區漫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花蓮的鯉魚潭在政府的宣傳推波助瀾下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欣賞山光水色,或是搭船遊湖,成為當地的知名觀光景點。不過在湖的南側卻有一處遠離塵囂的遊樂區,不只是收藏了各地林業鐵道的車輛,還有最平易近人的運材索道遺跡,這裡過去曾是木瓜山林場轉運重鎮,今日則是林業署轄下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池南森林遊樂區過去是木瓜山林場的一號索道著點,現地也重建了索道頭讓遊客遙想山後的伐木歲月

池南森林遊樂區過去是木瓜山林場的一號索道著點,現地也重建了索道頭讓遊客遙想山後的伐木歲月

20世紀最後的運材鐵道

木瓜山林場的範圍從海拔約60公尺的鯉魚山,一路向西到海拔3600公尺的奇萊山連峰,涵蓋了高低落差超過3000公尺的木瓜溪流域。雖然早在1918年台灣總督府營林局技師就發現了木瓜溪流域豐富的針葉林蘊藏,甚至認為有官方投資開採的價值。無奈即使台東線鐵道北段當時已通車,但聯外海運及陸地交通仍十分不方便,一直到1931年才有民間公司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向總督府申請開採木瓜山事業地的林木,並在1934年完成運材系統投入開採。

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的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東臺灣木材合資會社,過去的主力是林田山一帶的林木開採及運輸業務,尤其是受惠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原物料上漲,該公司的業績蒸蒸日上。但好景不常,大戰結束之後美國木材低價傾銷讓臺灣木材市場價格低落,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歷經多次增資、改變經銷策略後好不容易才存活下來。隨著林田山一帶的事業地即將結束開採,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遂決定將事業重心轉往木瓜山。

當時堀田式索道技術發展成熟,林業開採不再需要像阿里山一樣經由鐵道長距離輸送,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在木瓜山設置了三段總長3643公尺的索道,以及總長10107公尺的山地軌道,將林木從海拔近2000公尺的高山送到鯉魚潭南岸的池南土場。木材到了土場經過初步加工之後,在藉由平地鐵道路線轉運至池南驛(今平和車站),銷往臺灣或是日本。運材系統在1934年8月正式啟用,隨後搭上花蓮港港開港的順風車(延伸閱讀:東臺灣的海上門戶:花蓮港的過去與現在),工廠、宿舍等建築木材使用量大增,讓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又再迎接一段事業榮景。

二戰後木瓜山林場先是由花蓮縣政府接收,之後在1958-1960年間陸續將剩餘財產轉由林產管理局,並在1960年隨林務局改制時劃歸木瓜林區管理處,包含木瓜山、林田山事業區內的29個林班地均由知亞干山附近的哈崙工作站統籌伐木計畫。然而在1989年林業政策轉向保育優先,哈崙工作站因此被裁併入南華工作站,在山間留下了27.48公里的運材主線、霸嶺支線6.75公里、武陵支線13.585公里等等,總長近50公里的山地軌道。哈崙工作站是林務局在20世紀最後結束伐木的事業區,山裡的工作站、鐵道遺跡至今仍是登山客尋幽訪勝的標的,不過由於路途遙遠,一般人能夠親近的就只剩下由池南轉運站轉型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哈崙工作站的運材系統十分龐大,可惜的是路途遙遠讓一般人難以親近(圖片來源:二萬五千分之一經建版地形圖(第一版))

哈崙工作站的運材系統十分龐大,可惜的是路途遙遠讓一般人難以親近(圖片來源:二萬五千分之一經建版地形圖(第一版))

從伐木到運材機械大集合

索道的載人車廂空間狹小,人多時只能站著,貨物則放在外頭的鐵籠內

索道的載人車廂空間狹小,人多時只能站著,貨物則放在外頭的鐵籠內

從花蓮市區搭乘往鯉魚潭方向的公車,大約只要40分鐘的時間就能抵達山腳下的池南公車站,在步行約15分鐘就能到園區的大門。池南遊樂區的前身是木瓜山林場的池南轉運站,因此運材索道、集材機等木材運輸工具自然是展示的重點。位於伐木機具展示館後方就是過去一號索道著點的位置,早年木材就靠著鋼索綑綁在材丁車上,從高山上順著索道懸空而下,來到運輸系統中的土場進行初步整理和加工。索道除了載運木材之外,同時也懸掛著簡陋的木造車廂載送往來平地和山區的工人與眷屬,看了頗讓人心驚膽顫。

雖然過去哈崙工作站的運材軌道都在深山林內,但為了讓遊客能夠體驗搭乘軌道車輛,早期園區內還鋪設一條短短數百公尺的軌道,讓製造於1972年的內燃機關車牽引景觀車廂行駛。可惜這條蹦蹦車鐵道很早就已經停駛,至今也沒有復駛的跡象,只剩蹦蹦車停在車庫前供遊人憑弔。除了退役的蹦蹦車之外,園區中還可以看到一輛小小黃色的KATO製汽油機關車,後頭還連結著一輛木製的材丁車,模擬過往時代的樣子。不過身為1930年代以較進步的索道大幅取代鐵道運輸的林場,除了黃色的汽油機關車之外,竟然還陳列了羅東林鐵和阿里山林鐵的蒸汽機車,令人感到相當奇怪。

池南遊樂區曾是最後的伐木據點,再加上蒐羅的各種木材搬運工具,不論是作為認識哈崙運材索道/鐵道的入口,抑或是快速認識不同時代林業交通工具的運用,都是很不錯的自然教育景點。可惜的是從蹦蹦車停駛到KATO機關車的陳列,主事者似乎對於園區的經營相當消極,難以讓參觀遊客對林業交通有系統性的認識。隔壁的鯉魚潭則是另一個方面的觀光淺碟化案例,近期隨著一年一度的雙子座流星雨即將到來,場長原本暗算著來拍攝流星倒影,殊不知近年即使是深夜鯉魚潭周邊仍是燈火通明,甚至不時還有燈光水舞秀,讓純粹的自然景觀弄得像是夜店一樣花枝招展。一個地方是否有能足以打動人的故事,吸引著遊客一來再來,一直是推廣深度觀光旅遊的重點。但我走在湖畔回想著眼前紀錄的這一切, 臺灣社會對於如何說好自己的故事似乎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鯉魚潭的湖光山色

鯉魚潭的湖光山色

參考資料:
王鴻濬、張雅綿,《1922無盡藏的大發現:哈崙百年林業史》(2016)
古庭維、鄧志忠,《台灣舊鐵道散步地圖》(2010)
【時光土場】東臺灣的海上門戶:花蓮港的過去與現在


探訪時間:2022.12.
完稿時間:2023.12.

avatar-img
44會員
182內容數
隨著日本進入令和時代,日本國鐵分拆民營化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這段期間不少國鐵時代的路線與車輛一一退場,成為我這個平成人類未曾參與到的旅行經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日本旅行,我希望能在旅途中回味那些逝去的鐵道元素,抓住過去的鐵道風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光土場 的其他內容
時序進入秋季,臺灣的各個高山地區都陸續進入楓葉季,為一整年蓊鬱的山頭增添了點橘紅色。在楓葉季我幸運地搶到太平山莊的一個背包客床位,於是計畫了一趟搭客運到太平山森林遊樂區的兩天一夜旅程。但除了飽覽高山楓葉景緻之外,曾經是臺灣三大官營林場之一的太平山也留下了豐富的林業文化資產,例如本文的太平山俱樂部。
阿里山林鐵本線自2008年中斷至今已經15年,期間還遭遇八八風災(2009年)與杜鵑颱風(2015年),讓路線全通的希望一再破滅。讓路線全通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在前述的後兩次風災中一再發生大坍方的屏遮那前後路段。趁著上山拍火車的機會,場長走訪了從過去到現在都頗為神秘的屏遮那車站,記錄下今日的現況。
位於塔山東側的塔山裏線有著許多神秘傳說,有人說裏頭埋藏著黃金,也有人說藏著阿里山林鐵下落不明的蒸汽火車。藉著阿里山林鐵處舉辦《再建祝山─祝山車站改建紀念活動》的機會,時光土場與長期合作夥伴《鐵道情報》便一同上山進行踏查,接下來就跟著場長的腳步一揭阿里山林鐵廢棄路線的神秘面紗。
近年來,行政院積極推動開放山林政策,大幅簡化了入山手續,越來越多人往山上出發。昔日被中國遊客塞滿的阿里山在外國人來不了之下,今日則被大量的國內遊客取而代之。要說阿里山眾多景點中最受歡迎的「秘境」景點,大概非眠月線莫屬!在出發前往這段秘境鐵道跡之前,不妨跟著場長的腳步來神遊這段秘境吧!
阿里山林業鐵道被稱作是台灣的國寶級鐵道,除了從平地到高山72公里的盤山展線之外,還有美國以外仍可動態運轉的Shay蒸汽機車。在阿里山的木材運輸歷史中,以鐵道作為運輸主力,甚至分岔出多條支線,可說是相當有趣的地方。因此這次趁著追火車的空檔,場長我就跑去踏查了一段當年的林內鐵道。
時序進入秋季,臺灣的各個高山地區都陸續進入楓葉季,為一整年蓊鬱的山頭增添了點橘紅色。在楓葉季我幸運地搶到太平山莊的一個背包客床位,於是計畫了一趟搭客運到太平山森林遊樂區的兩天一夜旅程。但除了飽覽高山楓葉景緻之外,曾經是臺灣三大官營林場之一的太平山也留下了豐富的林業文化資產,例如本文的太平山俱樂部。
阿里山林鐵本線自2008年中斷至今已經15年,期間還遭遇八八風災(2009年)與杜鵑颱風(2015年),讓路線全通的希望一再破滅。讓路線全通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在前述的後兩次風災中一再發生大坍方的屏遮那前後路段。趁著上山拍火車的機會,場長走訪了從過去到現在都頗為神秘的屏遮那車站,記錄下今日的現況。
位於塔山東側的塔山裏線有著許多神秘傳說,有人說裏頭埋藏著黃金,也有人說藏著阿里山林鐵下落不明的蒸汽火車。藉著阿里山林鐵處舉辦《再建祝山─祝山車站改建紀念活動》的機會,時光土場與長期合作夥伴《鐵道情報》便一同上山進行踏查,接下來就跟著場長的腳步一揭阿里山林鐵廢棄路線的神秘面紗。
近年來,行政院積極推動開放山林政策,大幅簡化了入山手續,越來越多人往山上出發。昔日被中國遊客塞滿的阿里山在外國人來不了之下,今日則被大量的國內遊客取而代之。要說阿里山眾多景點中最受歡迎的「秘境」景點,大概非眠月線莫屬!在出發前往這段秘境鐵道跡之前,不妨跟著場長的腳步來神遊這段秘境吧!
阿里山林業鐵道被稱作是台灣的國寶級鐵道,除了從平地到高山72公里的盤山展線之外,還有美國以外仍可動態運轉的Shay蒸汽機車。在阿里山的木材運輸歷史中,以鐵道作為運輸主力,甚至分岔出多條支線,可說是相當有趣的地方。因此這次趁著追火車的空檔,場長我就跑去踏查了一段當年的林內鐵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這是散步的好去處,跟朋友約好在這裡碰面,羅東林場的貯木池是過去太平山林場集運木材的最終站,如今已轉型為生態文化園區,是宜蘭知名的觀光景點。 貯木池由人工挖掘而成,面積約為1.5公頃,池中原本存放著大量從太平山上伐下的原木,如今已清空,僅留下一片碧綠的水池。貯木池周圍環繞著木棧道,遊客可以沿著木棧道
Thumbnail
大鹿林道東線是臺灣北部橫跨新竹縣與苗栗縣的林業經營用道路,途經大霸尖山登山步道和重要野生動物棲息地。本文涵蓋了作者與夥伴騎行體驗、登山行程以及電輔登山車使用建議,以及途中的注意事項和回程感想。希望能給其他山友及騎乘愛好者提供參考和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臺灣北部觀霧地區的大鹿林道,包括林道的由來、各部分的特色、開放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進入大鹿林道東線以及遊客需要注意的事項。文章內容詳細描述了大鹿林道的主線、東線和西線路線,以及登山和騎乘活動的行程安排和準備物品。此外,也分享了作者個人的探勘經驗,提供了一些警示和建議。
Thumbnail
日治時期台灣有三大官營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其中太平山林場是比較晚開發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即為日治時期羅東出張所及貯木池舊址。這裡是木材出口轉運站、日治時期台灣經濟出口這裡是個重要位置。
2024.03.27 交通部 為推動舊山線鐵道觀光旅遊,交通部王國材部長今日會同立法委員陳超明、苗栗縣長鍾東錦,並率臺鐵公司杜董事長微及觀光署勘查。 今(27)日現勘舊山線勝興車站、魚藤坪鐵橋及大安溪花樑鋼橋等地,經與苗栗縣政府及臺鐵公司現勘討論,指示臺鐵公司就今日所提舊山線發展策略簡報,先將軌
Thumbnail
台東池上旅遊住哪裡?台東池上火車站民宿推薦有哪些?位於台灣東岸的台東縣,蘊含豐富的大自然資源。其中與花蓮縣相鄰的池上鄉,為全台稻米產量數一數二的鄉鎮。到當地旅遊除了必嘗遠近馳名的池上便當之外,更不能錯過每年6月夏收和10月秋收前的大片黃金稻浪美景;1~2月則是池上的油菜花季,放眼望去一片黃澄澄美不勝
Thumbnail
在前一天逛鐵花村夜市集,車停在體育館旁,錯車時要停我原來車格的當地人一聽我來觀光又愛山野登高,特地推薦旁邊鯉魚山,要我白天來走走,隔天晏起未食就來此一遊。 從博愛路忠烈祠鳥居入口走上山,順著階梯古道走一圈,山上有幾處觀景台可以看台東市區,這小山標高只有75公尺,步道算是輕鬆級且有綠蔭,縱然如此,一
Thumbnail
【鐵道文化園區】 一館舊稱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是早期的花東鐵路總指揮所,但整修後以多元文化休閒園區的概念再利用,目前被譽為台灣僅存最完整的窄軌鐵道基地遺址。
Thumbnail
「羅東林鐵」為太平山林業時期所興建的一條平地線森林鐵路,從太平山土場到羅東鎮竹林車站,全長36.4公里,沿途設有十座車站,1924年全線通車,以五分車運輸木材,也載送旅客,後因太平山林木禁伐、交通發展及颱風破壞等因素,1979全面停駛,結束56年營運,停駛至今已有45年歷史!(參考導覽資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這是散步的好去處,跟朋友約好在這裡碰面,羅東林場的貯木池是過去太平山林場集運木材的最終站,如今已轉型為生態文化園區,是宜蘭知名的觀光景點。 貯木池由人工挖掘而成,面積約為1.5公頃,池中原本存放著大量從太平山上伐下的原木,如今已清空,僅留下一片碧綠的水池。貯木池周圍環繞著木棧道,遊客可以沿著木棧道
Thumbnail
大鹿林道東線是臺灣北部橫跨新竹縣與苗栗縣的林業經營用道路,途經大霸尖山登山步道和重要野生動物棲息地。本文涵蓋了作者與夥伴騎行體驗、登山行程以及電輔登山車使用建議,以及途中的注意事項和回程感想。希望能給其他山友及騎乘愛好者提供參考和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臺灣北部觀霧地區的大鹿林道,包括林道的由來、各部分的特色、開放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進入大鹿林道東線以及遊客需要注意的事項。文章內容詳細描述了大鹿林道的主線、東線和西線路線,以及登山和騎乘活動的行程安排和準備物品。此外,也分享了作者個人的探勘經驗,提供了一些警示和建議。
Thumbnail
日治時期台灣有三大官營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其中太平山林場是比較晚開發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即為日治時期羅東出張所及貯木池舊址。這裡是木材出口轉運站、日治時期台灣經濟出口這裡是個重要位置。
2024.03.27 交通部 為推動舊山線鐵道觀光旅遊,交通部王國材部長今日會同立法委員陳超明、苗栗縣長鍾東錦,並率臺鐵公司杜董事長微及觀光署勘查。 今(27)日現勘舊山線勝興車站、魚藤坪鐵橋及大安溪花樑鋼橋等地,經與苗栗縣政府及臺鐵公司現勘討論,指示臺鐵公司就今日所提舊山線發展策略簡報,先將軌
Thumbnail
台東池上旅遊住哪裡?台東池上火車站民宿推薦有哪些?位於台灣東岸的台東縣,蘊含豐富的大自然資源。其中與花蓮縣相鄰的池上鄉,為全台稻米產量數一數二的鄉鎮。到當地旅遊除了必嘗遠近馳名的池上便當之外,更不能錯過每年6月夏收和10月秋收前的大片黃金稻浪美景;1~2月則是池上的油菜花季,放眼望去一片黃澄澄美不勝
Thumbnail
在前一天逛鐵花村夜市集,車停在體育館旁,錯車時要停我原來車格的當地人一聽我來觀光又愛山野登高,特地推薦旁邊鯉魚山,要我白天來走走,隔天晏起未食就來此一遊。 從博愛路忠烈祠鳥居入口走上山,順著階梯古道走一圈,山上有幾處觀景台可以看台東市區,這小山標高只有75公尺,步道算是輕鬆級且有綠蔭,縱然如此,一
Thumbnail
【鐵道文化園區】 一館舊稱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是早期的花東鐵路總指揮所,但整修後以多元文化休閒園區的概念再利用,目前被譽為台灣僅存最完整的窄軌鐵道基地遺址。
Thumbnail
「羅東林鐵」為太平山林業時期所興建的一條平地線森林鐵路,從太平山土場到羅東鎮竹林車站,全長36.4公里,沿途設有十座車站,1924年全線通車,以五分車運輸木材,也載送旅客,後因太平山林木禁伐、交通發展及颱風破壞等因素,1979全面停駛,結束56年營運,停駛至今已有45年歷史!(參考導覽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