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遷徙分佈的幕後推手 – 氣候環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底部可以聽文章mp3)

恐龍三大類群的地理分佈(Chiarenza, A. A., Mannion, P. D., Farnsworth, A., Carrano, M. T., Varela, S. (2022))

恐龍三大類群的地理分佈(Chiarenza, A. A., Mannion, P. D., Farnsworth, A., Carrano, M. T., Varela, S. (2022))

在中生代大部分時間裡,非鳥類恐龍(以下簡稱恐龍)在全世界都有著極高的數量與多樣性,牠們擁有著各式各樣的形態,廣泛的體型分佈,還演化出功能各不相同的生理系統。考慮到恐龍各個類群之間的差異,研究人員認為氣候很可能是在塑造不同恐龍類群演化與地理分佈上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過去對恐龍的研究顯示出恐龍在非熱帶地區的較高緯度區域達到了多樣性的頂峰,而其中蜥腳類在緯度上受到的限制高於鳥臀類跟獸腳類,沒有任何化石紀錄顯示在南北半球上有蜥腳類曾經分佈在古緯度大於65°的地區,相較之下鳥臀類與獸腳類的分佈高峰卻是在南北緯的較高緯度上,這可能顯示蜥腳類與其他恐龍存在著廣泛的生理差異。

然而過去並沒有人研究氣候環境對恐龍全球分佈範圍的影響,為此本篇研究的團隊利用全球恐龍化石出土點的資料集與古環境氣候資料相結合,評估恐龍在地理分佈上與氣候影響的相關性。

在分析前,研究團隊對資料集進行審查後確定了共有12939個化石點為可信的,其中包含6019個鳥臀類化石點、2154個蜥腳類化石點和4766個獸腳類化石點。之後再利用板塊模型將現今化石點的座標反推回其生存年代的古座標。

分析結果顯示出在侏儸紀的提通期(約1.54億年前至1.45億年前)三大恐龍類群的分佈都還受到限制,其中鳥臀類與蜥腳類皆未分佈到極地地區。到了白堊紀的阿爾布期(約1.13億年前至1億年前)鳥臀類與獸腳類的分佈範圍涵蓋了大部分區域,但蜥腳類依然被排除在高緯度地區以外。最後白堊紀晚期的馬斯垂克期(約7千兩百萬年前至6千6百萬年前)獸腳類與鳥臀類基本上已經達成全世界分佈,而蜥腳類在高緯度地區依然不見蹤影。其中比較特別的一點是蜥腳類的分佈模式更接近現代大部分動物類群的模式,從熱帶高峰開始往兩側極點逐漸減少多樣性,鳥臀類與獸腳類則是在熱帶多樣性較差,直到南北緯40°至50°左右才開始大幅度增加,形成雙高峰的分佈。

從以上可以看出來蜥腳類的分佈與獸腳類和鳥臀類有較大的不同,這顯然說明了蜥腳類比起鳥臀類和獸腳類更受到溫度的限制,而且就算在溫暖時期蜥腳類也幾乎沒辦法往高緯度地區擴散。而溫度因素也可能就是蜥腳類從北半球消退的原因,同時期南半球大部分的岡瓦納大陸,包含印度、南美洲、非洲,幾乎都在蜥腳類的適居範圍內。

在結合氣候資料後,可以發現蜥腳類在半乾旱環境通常擁有最高的多樣性,這顯示出鳥臀類與獸腳類的分佈佔據著更多的高降水量區域,也說明了比起另外兩類恐龍,蜥腳類的耐旱能力更好。

在分析過程中研究團隊發現蜥腳類的分佈與鱷形超目相似,而溫度一直都是影響鱷形超目分佈範圍的主要因素,鑑於現存鱷形超目(即鱷魚)是變溫動物,研究團隊認為這可能代表著蜥腳類有著類似的體溫調節方式,考慮到蜥腳類的高代謝率,研究團隊認為蜥腳類應該是屬於中溫動物(使自身溫度高於環境溫度,但沒有恆定體溫),另外鱷魚的體型大小與環境溫度呈正相關,這似乎也能解釋蜥腳類在不同時期的體型範圍,白堊紀阿爾布至森諾曼期全球氣溫升高,此時就出現了那些體型最大的蜥腳類恐龍,而坎帕期至馬斯垂克期全球氣溫降低,則出現了那些體型嬌小的蜥腳類恐龍。

由於獸腳類恐龍、鳥臀類恐龍、翼龍都擁有羽毛這一幫助保持恆定體溫的構造,因此恆溫模式可能早在恐龍出現之前就已經演化出來,而蜥腳類是後來才丟失了恆溫模式,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蜥腳類恐龍喪失此一特徵目前尚不清楚,這點還需要未來更多的材料與研究。

以往認為白堊紀晚期長期的氣候波動被認為是恐龍多樣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不過這次分析發現過去劇烈的氣候變化並沒有對恐龍種群多樣性造成大規模或長期的負面影響,這顯示出了恐龍對長期的氣候變化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而這種適應性只會受到瞬間的環境變化破壞,比如白堊紀末的隕石撞擊事件。

最後本次研究演示了一個新的分析方式,這或許可以為一些長期的爭論(如暴龍為何沒擴散至南美)提供一個新的解釋,此方法將化石發現點與地球系統相結合,提供一個對生物擴散的驅動力研究的新方向。


作者:白稜


參考資料:

Chiarenza, A. A., Mannion, P. D., Farnsworth, A., Carrano, M. T., Varela, S. (2022). Climatic constraints on the biogeographic history of Mesozoic dinosaurs. Current Biology.



你對古生物了解多少呢?在進入這個領域之前這裡提供古生物學的基本認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多鳥類鮮豔誇張的外表對於生存並沒有多大的幫助,色彩鮮艷易於遭受天敵的發現,長贅的羽毛容易成為逃生的絆腳石。然而這些特徵在現生鳥類中屢見不鮮,你可能會認為這樣的狀態為何沒有從演化歷史中淘汰卻綿延不絕。原因在於這現象並非天擇所帶來的結果,而是性擇。性擇是在異性擇偶下,選擇了吸引自己目光的對象繁衍下一代
當初沒有預期到這期的內容會太過於解剖學,所以可能很多人都看不懂我在講什麼,大概看個概念就好。這週六會再上傳平時的科普文章。 先給個無關的恐龍繪圖刷刷眼睛~ (以下正文) 埃及法尤姆窪地發現始新世晚期大型畸齒鬣獸新物種的牙齒化石 埃及的法尤姆窪地(Fayum Depression)出土許多
迷惑龍的膝關節病變 研究人員在挖掘來自懷俄明州莫里遜層的迷惑龍股骨標本(化石編號:UWGM 7213)時注意到其外髁與外上髁有著向內侵蝕的病變痕跡,經過初步的判定認為該病變是源自於軟組織的糜爛導致的發炎反應,進一步刺激破骨細胞的活性從而對骨骼造成影響。而這種膝關節的病變模式是第一次發現在蜥腳類恐龍
當你在想像恐龍叫聲時,腦中浮現的是侏儸紀公園裡經典的恐龍叫聲嗎?鳥臀目恐龍的一項研究可能會打破你原有的概念。留存恐龍發聲器官的化石非常罕見,到目前為止我們對恐龍的叫聲以及發聲器官的演化幾乎沒有線索。現代四足動物的發聲器官除了今顎鳥類(Neognathae)是硬骨外,多以軟骨所組成,而軟骨形成化石的機
輻鰭魚與肉鰭魚是現今硬骨魚類當中最重要的兩大分支,其中輻鰭魚更是現今魚類當中最為繁盛,多樣性最高的類群,在過往的研究中推測肉鰭魚與輻鰭魚的分化時間為志留紀中晚期(早於4億1千萬9百萬年前),但輻鰭魚的化石紀錄在志留紀乃至接下來的整個泥盆紀都非常稀缺,並且僅限於當時的低緯度地區。比較過往的泥盆紀化石紀
鳥類演化曾經在白堊紀出現過兩大支系,其一為真鳥類(euornithes, ornithuromorpha),現生所有鳥類皆屬於此支系的後代;另一則為反鳥類(enantiornithes),於白堊紀結束後全數滅絕。所有真鳥類的肩胛骨是以凸面接合凹面烏喙骨,而反鳥類則肩胛骨為凹面,烏喙骨為凸面,因其相反
許多鳥類鮮豔誇張的外表對於生存並沒有多大的幫助,色彩鮮艷易於遭受天敵的發現,長贅的羽毛容易成為逃生的絆腳石。然而這些特徵在現生鳥類中屢見不鮮,你可能會認為這樣的狀態為何沒有從演化歷史中淘汰卻綿延不絕。原因在於這現象並非天擇所帶來的結果,而是性擇。性擇是在異性擇偶下,選擇了吸引自己目光的對象繁衍下一代
當初沒有預期到這期的內容會太過於解剖學,所以可能很多人都看不懂我在講什麼,大概看個概念就好。這週六會再上傳平時的科普文章。 先給個無關的恐龍繪圖刷刷眼睛~ (以下正文) 埃及法尤姆窪地發現始新世晚期大型畸齒鬣獸新物種的牙齒化石 埃及的法尤姆窪地(Fayum Depression)出土許多
迷惑龍的膝關節病變 研究人員在挖掘來自懷俄明州莫里遜層的迷惑龍股骨標本(化石編號:UWGM 7213)時注意到其外髁與外上髁有著向內侵蝕的病變痕跡,經過初步的判定認為該病變是源自於軟組織的糜爛導致的發炎反應,進一步刺激破骨細胞的活性從而對骨骼造成影響。而這種膝關節的病變模式是第一次發現在蜥腳類恐龍
當你在想像恐龍叫聲時,腦中浮現的是侏儸紀公園裡經典的恐龍叫聲嗎?鳥臀目恐龍的一項研究可能會打破你原有的概念。留存恐龍發聲器官的化石非常罕見,到目前為止我們對恐龍的叫聲以及發聲器官的演化幾乎沒有線索。現代四足動物的發聲器官除了今顎鳥類(Neognathae)是硬骨外,多以軟骨所組成,而軟骨形成化石的機
輻鰭魚與肉鰭魚是現今硬骨魚類當中最重要的兩大分支,其中輻鰭魚更是現今魚類當中最為繁盛,多樣性最高的類群,在過往的研究中推測肉鰭魚與輻鰭魚的分化時間為志留紀中晚期(早於4億1千萬9百萬年前),但輻鰭魚的化石紀錄在志留紀乃至接下來的整個泥盆紀都非常稀缺,並且僅限於當時的低緯度地區。比較過往的泥盆紀化石紀
鳥類演化曾經在白堊紀出現過兩大支系,其一為真鳥類(euornithes, ornithuromorpha),現生所有鳥類皆屬於此支系的後代;另一則為反鳥類(enantiornithes),於白堊紀結束後全數滅絕。所有真鳥類的肩胛骨是以凸面接合凹面烏喙骨,而反鳥類則肩胛骨為凹面,烏喙骨為凸面,因其相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科學家利用化石糞便分析恐龍飲食與生態適應,揭示其從三疊紀小型生物進化為地球霸主的過程。研究強調恐龍的多樣性、適應性與幸運因素,並為現代生態學提供重要啟示。
Thumbnail
在大家的印象裡,中生代的海洋是什麼樣子呢?是充滿像滄龍那樣巨大兇猛巨龍的白堊紀海洋,還是調皮的魚龍和蛇頸龍伴游的侏儸紀海洋。但如果要我評價最多奇葩海生爬蟲類的時代,那非三疊紀莫屬了。如果各位讀者有幸乘坐時光機回到三疊紀的淺海,大概率會看到一群類似烏龜的怪異海爬。這群海爬長著類似龜殼的構
Thumbnail
恐龍曾經主宰地球,但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完全滅絕。科學家通過化石證據確定了這一點。現代鳥類被認為是恐龍的後代,隨著盤古大陸的分裂和生態位的多樣化,恐龍在不同大陸獨立演化。小行星的撞擊被認為是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並引起了劇烈的環境變化。本篇文章探討了恐龍的演化歷史及其滅絕原因。
Thumbnail
科莫多「龍」(Varanus komodoensis ,Komodo dragon )其實是蜥蜴,屬於巨蜥科,是印尼科莫多等數島的特有種。成年的科莫多龍可達3公尺長,重量可達150公斤。 科莫多龍是頂級掠食者,最近的研究發現,牠們真的是「鐵齒」!
Thumbnail
這一陣子我出門都小心翼翼,偶有四腳蛇在庭院出沒,身長大約一公尺。 巨蜥,大馬華人俗稱四腳蛇。印尼的科莫多龍,是世界體型最大的蜥蜴,身形可達三公尺、一百多公斤,個性兇猛,不時發生攻擊人類的意外。馬來西亞水巨蜥,體型稍小一號,體長兩公尺以上的不多,七、八十公分倒是常見,還好性情溫馴,見人就躲。第一次
Thumbnail
牠變成一種神獸或卡通怪獸,變得太過強壯帥氣。查網路才發現牠本尊虛弱得要命。台灣人喜歡把黑熊和雲豹畫成Q版,很少把蝌蚪或蝸牛畫成戰士。 因為牠長得可愛,像總是在笑的小恐龍,所以就算瀕臨絕種,原生的湖裡一隻也不剩,卻被改良成膚色明亮粉紅的寵物。 全世界的水族店裡有數百萬隻,榮登分布最廣的兩棲類,雖然牠
Thumbnail
大家一定知道,英語中龍是dragon。但是,實際上並不是所有長得像超大飛行蜥蜴的幻想生物,都會歸類在dragon的範疇。現今不同文化的傳說流傳到整個世界,因而也吸收了大量不同文化的類龍生物。比如說,東亞龍和西方龍就有明顯的差別。除了正港的龍以及東亞龍以外,讓我們來看看其他常見的分類龍的詞彙吧!
Thumbnail
來養一只龍龍陪伴活個半世紀 守宮~是可以活到40歲 活化石 鱷類與鳥類的關係更親近 現代爬行動物棲息於每個大陸養爬蟲類好處:
Thumbnail
養了爬爬5年 也不是對所有物種很了解我家寵物都是冷到不行天氣接回來 特好養 照顧幼體龜要2.3年才穩定蜥類渡一個冬季就很穩避免養沙漠型蜥 . 南美洲爬爬的跟台灣氣候比較搭 我們家的南美蜥 兩種保溫方式溫度不要低於20度 維持消化, 據說母蜥懷孕會維持比環境還高溫 大蜥蜴
Thumbnail
說到猛禽,嗯!所有的猛禽在沒看鳥的人口中就都是叫做老鷹。傳統分類上屬於隼形目包含鷹科、新大陸禿鷲( Cathartidae)等。較早期的形態學分類中,隼形目包含鷹科、美洲鷲科、鶚科與蛇鷲科等肉食猛禽。當然,後來依照分子生物分類,推翻了以前所認為的類緣關係。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科學家利用化石糞便分析恐龍飲食與生態適應,揭示其從三疊紀小型生物進化為地球霸主的過程。研究強調恐龍的多樣性、適應性與幸運因素,並為現代生態學提供重要啟示。
Thumbnail
在大家的印象裡,中生代的海洋是什麼樣子呢?是充滿像滄龍那樣巨大兇猛巨龍的白堊紀海洋,還是調皮的魚龍和蛇頸龍伴游的侏儸紀海洋。但如果要我評價最多奇葩海生爬蟲類的時代,那非三疊紀莫屬了。如果各位讀者有幸乘坐時光機回到三疊紀的淺海,大概率會看到一群類似烏龜的怪異海爬。這群海爬長著類似龜殼的構
Thumbnail
恐龍曾經主宰地球,但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完全滅絕。科學家通過化石證據確定了這一點。現代鳥類被認為是恐龍的後代,隨著盤古大陸的分裂和生態位的多樣化,恐龍在不同大陸獨立演化。小行星的撞擊被認為是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並引起了劇烈的環境變化。本篇文章探討了恐龍的演化歷史及其滅絕原因。
Thumbnail
科莫多「龍」(Varanus komodoensis ,Komodo dragon )其實是蜥蜴,屬於巨蜥科,是印尼科莫多等數島的特有種。成年的科莫多龍可達3公尺長,重量可達150公斤。 科莫多龍是頂級掠食者,最近的研究發現,牠們真的是「鐵齒」!
Thumbnail
這一陣子我出門都小心翼翼,偶有四腳蛇在庭院出沒,身長大約一公尺。 巨蜥,大馬華人俗稱四腳蛇。印尼的科莫多龍,是世界體型最大的蜥蜴,身形可達三公尺、一百多公斤,個性兇猛,不時發生攻擊人類的意外。馬來西亞水巨蜥,體型稍小一號,體長兩公尺以上的不多,七、八十公分倒是常見,還好性情溫馴,見人就躲。第一次
Thumbnail
牠變成一種神獸或卡通怪獸,變得太過強壯帥氣。查網路才發現牠本尊虛弱得要命。台灣人喜歡把黑熊和雲豹畫成Q版,很少把蝌蚪或蝸牛畫成戰士。 因為牠長得可愛,像總是在笑的小恐龍,所以就算瀕臨絕種,原生的湖裡一隻也不剩,卻被改良成膚色明亮粉紅的寵物。 全世界的水族店裡有數百萬隻,榮登分布最廣的兩棲類,雖然牠
Thumbnail
大家一定知道,英語中龍是dragon。但是,實際上並不是所有長得像超大飛行蜥蜴的幻想生物,都會歸類在dragon的範疇。現今不同文化的傳說流傳到整個世界,因而也吸收了大量不同文化的類龍生物。比如說,東亞龍和西方龍就有明顯的差別。除了正港的龍以及東亞龍以外,讓我們來看看其他常見的分類龍的詞彙吧!
Thumbnail
來養一只龍龍陪伴活個半世紀 守宮~是可以活到40歲 活化石 鱷類與鳥類的關係更親近 現代爬行動物棲息於每個大陸養爬蟲類好處:
Thumbnail
養了爬爬5年 也不是對所有物種很了解我家寵物都是冷到不行天氣接回來 特好養 照顧幼體龜要2.3年才穩定蜥類渡一個冬季就很穩避免養沙漠型蜥 . 南美洲爬爬的跟台灣氣候比較搭 我們家的南美蜥 兩種保溫方式溫度不要低於20度 維持消化, 據說母蜥懷孕會維持比環境還高溫 大蜥蜴
Thumbnail
說到猛禽,嗯!所有的猛禽在沒看鳥的人口中就都是叫做老鷹。傳統分類上屬於隼形目包含鷹科、新大陸禿鷲( Cathartidae)等。較早期的形態學分類中,隼形目包含鷹科、美洲鷲科、鶚科與蛇鷲科等肉食猛禽。當然,後來依照分子生物分類,推翻了以前所認為的類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