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遺物整理師《閱讀書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作者在這本書分享了他的工作[遺物整理師]紀實內容,每天社會角落裡不斷地有悲歌發生,絕大多的孤立者和貧窮是劃上等號。我們可以省思,進而多關心周遭的人,也不將自己孤立,那麼這世界是否會溫暖許多,遺憾減少很多呢~~~

我是遺物整理師    作者:金完

死者的軀體並不像電影或電視劇中呈現的那樣,睡著了一樣維持完整狀態。若是因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管疾病,或像肺栓塞之類的肺部疾病而死亡,只要放二、三天,就會從體內湧出大量血液及體液。如果是上吊自殺,在停止呼吸之後,直立的四肢會失去調節肌肉的力量,身體像鬆脫的閘門般,各種污物也會排泄出來。曾有人說過:「人體就像有機的化工廠」,真是非常好的比喻。人死了之後細菌增生,各種器官會膨脹,像氣球一樣越來越大最後爆炸,腹部爆開後會將所有液體流到體外。以成年男性為基準,體內水分所估的比重高達百分之六十五。人體內的有機物質和水分一起湧出體外後腐爛,越過窗戶和牆壁滲透出去,連巷口都飄散這悲劇性的氣味。

所謂的安樂死,終歸也是因為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所以委託醫療人員之類的第三者殺死自己。雖然在韓國對於「中斷維持生命的延命醫療」,逐漸傾向允許的方向修改法律,但對於積極性的助力自殺,「受囑託和承諾殺人的相關刑法」依然嚴格禁止。荷蘭、瑞士、加拿大等國家從很早之前就制定了各種規範和條件,將安樂死合法化。美國俄勒岡州從一九九七年開始允許安樂死,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約百分之七十的美國人贊成「自我選擇」的助力自殺。在允許安樂死之前,社會學家們曾擔心,在公共保險基礎設施中被冷落的高齡經濟弱勢者會集結,但實際上反而是具有經濟能力的高學歷者蜂擁而至。一個人生活很難,一個人要死也很難,這就是我們的人生。

沒有別人的幫助,我們都無法活下去。人類存在的諷刺,是我們總背負著死亡而活。凡是有生命的存在,都必然會面臨死亡,誰也沒有例外。生與死就像硬幣的兩面只有單面是不成立的。也許我們一直以來只關注「生」,因為這是在我們面前展開的方向,從來就沒有機會看看背後。從出生的瞬間開始,我們就走向死亡,這就是我們的人生、人類存在的諷刺。

一直以來,我們的社會對死敬而遠之、嚴肅以待,認為把「死亡」拿出來討論是無禮的,所以或許這本書裡的紀實內容,算是比較激進的呈現吧。

別因為窮困艱苦而讓自己太沉重。有智慧的賢者會明白沉重是一種損失。不管是錢包扁了、餓肚子了,只要此刻正在笑,這一瞬間就是幸福,就像人都會死,是絕對不會改變的事實。

英國探險家,在一九二四年第三度挑戰攀登母峰時喪生。他在被問及為何想要攀登聖母峰時回答,「Because it is there. 因為它就在那裡。」成為至今經常被引用的名言。
有「莊嚴的收成者」之意,形容身穿黑長袍、手持鐮刀的骷髏。《聖經》中將信徒喻為麥子,待時候到了就會被收割(上天堂),因此鐮刀為死神的象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喵什麼都不懂的沙龍
19會員
47內容數
2024/04/03
分享書中對我在投資股票上有益的觀念 挑出穩賺的100%獲利公式,專買「一年漲倍」的爆賺小型,3萬本金在10年滾出3000萬! 作者:遠藤洋 出版日:2022年9月 註解:以下的10萬日圓,皆換算為差不多的台幣數值3萬元,1百萬日圓則為30萬元,1千萬日圓為300萬元,1億日圓則為3千萬元。
Thumbnail
2024/04/03
分享書中對我在投資股票上有益的觀念 挑出穩賺的100%獲利公式,專買「一年漲倍」的爆賺小型,3萬本金在10年滾出3000萬! 作者:遠藤洋 出版日:2022年9月 註解:以下的10萬日圓,皆換算為差不多的台幣數值3萬元,1百萬日圓則為30萬元,1千萬日圓為300萬元,1億日圓則為3千萬元。
Thumbnail
2024/03/01
分享這本書我最喜歡的一部份,就是重新認識阿茲海默症,大腦退化&照顧&安樂死,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的問題。也許當我們去了解這個症狀是如何發生和進行,心理上的負擔和惶恐就能因此減輕許多! 作者: 迪克.斯瓦伯
Thumbnail
2024/03/01
分享這本書我最喜歡的一部份,就是重新認識阿茲海默症,大腦退化&照顧&安樂死,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的問題。也許當我們去了解這個症狀是如何發生和進行,心理上的負擔和惶恐就能因此減輕許多! 作者: 迪克.斯瓦伯
Thumbnail
2024/02/29
如何報名? 有全國檢定和即測即評兩種方式應考。 全國檢定一年三個梯次,只有報名截止時間,學科和術科的考試日期都是後續通知,我這次11/5學科考試,隔年的2/16才進行術科考試,間隔太久等待的時間實在是煎熬。我朋友是報名即測即評,學.術科同一天完成,成績當天就出爐,且直接發證相對的省時又方便。
Thumbnail
2024/02/29
如何報名? 有全國檢定和即測即評兩種方式應考。 全國檢定一年三個梯次,只有報名截止時間,學科和術科的考試日期都是後續通知,我這次11/5學科考試,隔年的2/16才進行術科考試,間隔太久等待的時間實在是煎熬。我朋友是報名即測即評,學.術科同一天完成,成績當天就出爐,且直接發證相對的省時又方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ㄧ直很關心跟老年的相關議題,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日本有1位年輕的作者,因從事遺物整理師及特殊現場清理的工作的關係,目睹過很多死亡現場,其中,有很高的比例,都是死亡後1~3個月,因味道或害蟲增加,才被鄰居發現。於是,她透過製造及展示孤獨死現場模型屋,希望能讓大家更正視這個問題….
Thumbnail
ㄧ直很關心跟老年的相關議題,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日本有1位年輕的作者,因從事遺物整理師及特殊現場清理的工作的關係,目睹過很多死亡現場,其中,有很高的比例,都是死亡後1~3個月,因味道或害蟲增加,才被鄰居發現。於是,她透過製造及展示孤獨死現場模型屋,希望能讓大家更正視這個問題….
Thumbnail
  死亡,是古往今來人類無法逃離的永恆困境,所有生命不管再如何長壽,最終都會走向乾癟、虛弱以至於腐敗。正因為死亡代表著對於在世的割裂,它大多時候都乘載著某種負面形象,陰森恐怖的骷髏頭、代表不祥的黑袍、可以將人攔腰斬斷的鐮刀……人們大多避談死亡,這事畢竟總帶著一些淚水和遺憾。
Thumbnail
  死亡,是古往今來人類無法逃離的永恆困境,所有生命不管再如何長壽,最終都會走向乾癟、虛弱以至於腐敗。正因為死亡代表著對於在世的割裂,它大多時候都乘載著某種負面形象,陰森恐怖的骷髏頭、代表不祥的黑袍、可以將人攔腰斬斷的鐮刀……人們大多避談死亡,這事畢竟總帶著一些淚水和遺憾。
Thumbnail
你好,我是殯儀館的接體員。 我們這裡冰了很多都是比較窮苦的人,或是無名屍跟有名無主的。許多人都以為在殯儀館工作會遇到很多靈異事件,老實說並不多,倒是因為常常接觸屍體,看多了死亡面前所展露的人性,讓我對「人類」這種生物,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Thumbnail
你好,我是殯儀館的接體員。 我們這裡冰了很多都是比較窮苦的人,或是無名屍跟有名無主的。許多人都以為在殯儀館工作會遇到很多靈異事件,老實說並不多,倒是因為常常接觸屍體,看多了死亡面前所展露的人性,讓我對「人類」這種生物,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Thumbnail
隨著時代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人口增加的同時,死者佔據的墓地也威脅到活人的生存空間。 在中國,城鄉差距變大也讓貧富差距在殯葬產業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三四線城市購置骨灰宅,充當陰宅使用。中國政府推出環保葬的補助措施,以減緩骨灰宅產業的發展。
Thumbnail
隨著時代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人口增加的同時,死者佔據的墓地也威脅到活人的生存空間。 在中國,城鄉差距變大也讓貧富差距在殯葬產業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三四線城市購置骨灰宅,充當陰宅使用。中國政府推出環保葬的補助措施,以減緩骨灰宅產業的發展。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