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何清涟:中国为何对“中国威胁论”的提倡者敞开大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余案:說「越来越受欢迎」,大概也是因爲「近20年以来在中国」朝野一片熱火朝天,希望看到美帝鼓吹「威脅」的頭面人物頭破血流吧?何清漣將「和平崛起」跟「威脅論」對立起來討論,似乎將赤納的兩手策略信以爲真全盤照收了。米氏將此層面紗挑開,之所以沒讓牠們惱羞成怒,恐怕也是有恃無恐吧?用當年那個翟東升躊躇滿志的描述來說,牠們恐怕是真的有米氏輸定了的判斷。故此所謂「受歡迎」多半是爲了看笑話。說「威脅」就威脅怎麽啦?你書生之見有誰來搭理呀。俺們上面的人手握權柄又財大氣粗。那其實是貓戲老鼠式的「歡迎」。坊間流傳過赤納軍頭如何深謀遠慮,早在幾十年前就打算用超限戰征服美國的故事。就算撇開諸如此類的陰謀論,鄧小平四個堅持所透露的敵對意識跟「和平崛起」兩不相關。人家早就打定主意,用亡我之心的藉口,來掩蓋亡你之心的決策。看看最終到底鹿死誰手而已。】

何清涟:中国为何对“中国威胁论”的提倡者敞开大门?

https://www.rfa.org/mandarin/pinglun/heqinglian/hql-12072023100545.html

最近,在权力殿堂活跃了大半个世纪的美国国际关系大师、前国务卿基辛格在百岁高龄去世,很多人都在问:现实主义外交政策是否会回到美国华府决策圈?鉴于当前的国际形势与美国现状,这当然是指对华外交是否会实行现实主义外交政策。该理论严词批评1990年代后的新自由主义(理想主义)外交政策“民主和平论”,并极力主张国家在决策时权力与利益的考量,高于理想或道德。这让我想起一个极有趣的现象:现实主义外交理论当中的进攻型现实主义理论的提倡者、被视为“中国威胁论”的代表人物米尔斯海默,近20年以来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他自己也认为中国学界同行最懂得他。探讨一下其中原因,很长知识。

米尔斯海默与“中国威胁论”

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与刚去世的前国务卿基辛格年龄相差24岁,算是美国两代国际关系领域的代表人物,基辛格退出政界是在1970年代末,米尔斯海默一生著作甚丰,多在国际社会享有盛名。他在《大国政治的悲剧》(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2001年,以下简称《悲剧》) 中提出的“中国威胁论”世所瞩目。2010年9月,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理查德·K·贝茨(Richard K.Betts)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杂志发表《冲突还是合作?重温三个愿景》(Conflict or Cooperation? Three Visions Revisited),称《悲剧》与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1992)、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塑》(1996)这三本书,是后冷战时期最为重要的三本著作。2018年9月,米尔斯海默出版了《大幻觉:自由梦想与国际现实》(The Great Delusion: Liberal Dreams and International Realities ),在美国引起了激烈争论。英国《金融时报》将其列为2018年最重要著作。
中美关系交恶之后,人们更是意识到他在《悲剧》一书中曾对此有过精准的预言。俄乌战争以来,米尔斯海默更是成了热门人物,人们突然想起,他在2015年6月那场视频演讲中成功地预测过俄国一定会对乌克兰下手,尽管他对冲突的起因分析美乌皆不喜欢,却无损这一预测“神准”。

【余案:此處何故語焉不詳?之所以「皆不喜欢」,是米氏早就判定美烏蓄謀已久要通過拖普京俄羅斯下水來弱化這個冷戰剩下的敵國,以完成白左全球一體化赤納大一統的世界圖景。米氏作爲右派跟普京心有靈犀。知道普京肯定不會坐以待斃。反而會借力打力,趁機重新規劃歐洲的前景。跟一衆白左妄言普京心心念念想擴大版圖重建沙俄帝國的讕言不同,蘇爾科夫提出的南北兩世界願景,恐怕更加符合米氏的「进攻型现实主义理论」吧。】

中国对米尔斯海默敞开大门
米尔斯海默在《悲剧》一书中提出了进攻性现实主义主张,在论证大国之间权力竞争的源头时,列出了五个当今国际体系的基本现象:1、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2、大国本身具备某些用于进攻的军事力量,为其彼此伤害甚至摧毁提供必要的资本;3、一个国家永远无法把握其他国家的意图;4、生存是大国的首要目标;5、大国是理性的行为体。这五点成了米尔斯海默的论述核心,即世界上并不存在“好国家”与“坏国家”之分,作为国际体系内的主权国家就会依照国际体系的规则去行动。基于这些,大国之间必须保持力量平衡,由此延伸,米尔斯海默得出了中国为何无法和平崛起的核心观点。

【余案:「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恐怕也是可以藉此扮無辜說,俺本意是「和平」呀。偏偏你美國佬說「无法」呢。於是俺也順應歷史潮流對吧?】

米尔斯海默指出,任何一个大国虽然无法建立全球霸权地位,但是基于安全的考虑,一个大国会不断的追求权力,从而建立地区霸权,但当今世界只有美国能够成功地建立地区霸权。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在追求并建立西半球的地区霸权地位的过程中,也多次扮演了“离岸平衡手”的角色,也就是说,美国无法容忍另一地区出现地区霸权,当一个地区出现潜在的地区霸主时,美国就会开始进行干涉和遏制。支持米尔斯海默这一观点的核心论据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冷战中分别对于威廉德国,纳粹德国-日本,苏联的遏制。
在预测中国的时候,米尔斯海默直言:“一言以蔽之,我的观点是,中国经济如果继续增长,就会像美国支配西半球一样支配亚洲。美国却要全力以赴阻止中国取得地区霸权。而中国的大部分邻国包括印度,日本,新加坡,韩国,俄罗斯和越南会联合美国遏制中国权力。结果将是激烈的安全竞争,战争颇有可能。说简单些,中国崛起之路大概并不平坦。”
《大国政治的悲剧》于2001年10月在美国出版以后,便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和新闻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作者指出在一个没有国际权威统治他国的世界里,大国一律损人利己,追逐权力,并成为支配性国家,在此过程中大国间必然产生冲突。在冷战后理论界一片“历史终结论”、“大战过时论”和“民主和平论”的声音中,米尔斯海默的声音显得如此不合时宜。对中国来说,2001年10月还未加入WTO,正处在希望叩开WTO的大门的紧要关头,对这本书极感兴趣,2003年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中译本,2003年10月28日,米尔斯海默应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邀请,开始为期12日的第一次访问中国之旅,期间在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进行了演讲和研讨活动,并访问了中国外交部。此后20年间他数至中国,与中国学界辩论的重点也日渐深入。

【余案:不必事事陰謀論。彼時中國言禁尚未達到今天一樣的極緻,學術界讀書界還是有很多勤於學敏於思的人。米氏作爲學界巨擘受到重視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中国比较喜欢外国学者赞美中国,不少批评者会拿不到签证。为何提出“中国威胁论”的米尔斯海默不仅没被排斥在外,反而受到各大学这种半官方机构的热烈欢迎?
中国学界对“中国威胁论”从误读到“最懂”
在今年4月28日的一段采访视频中,记者要求米尔斯海默解释一下,他为什么在中国很受欢迎。米尔斯海默言简意骇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首先,我认为中国非常理论化。他们非常关注理论的运作。过去的对话中,中国的精英们会谈到经济相互依赖理论,作为对我现实主义世纪观的挑战。
“喜欢我的第二个原因是我认真对待中国。我说中国将上升到与美国竞争的阶段,我认为中国想听到这个。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我将美国描述为一个无情的强国。他们会告诉我,终于有一个美国人说出了美国的真相。
“第四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喜欢我,认为我的论点中蕴含着一种力量。他们明白,随着他们越来越强大,一场安全竞争不可避免。好几个对话者告诉我,他们想听听我的理论,好弄明白它为什么是错的,以及他们如何证明,中国可以和平崛起。我总是告诉他们,你无法击败我的理论,中美之间注定要进行激烈的安全竞争。但直到2018年,我的大多数对话者都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他们认为川普入主白宫后,中美关系恶化是个例,当拜登上台时,很多人以为中美关系会回到过去,回到单极世界。但我告诉他们回不去了。”

【余案:這個恐怕是米氏的認知誤區。以爲赤納並不樂見美中關係惡化。須知彼地歷來有朝野之分。民間或許良善,朝廷中的主事者不會據此來決定方針大計。牠們處心積慮弱化美帝的動機,從來都是伺機而起,給予其致命一擊。如果正視翟東升有關東昇西降的自白可知,誰誰上臺對牠們「有利」之處,實在並非聽天由命的被動。而是臺底交易之後的確定。「吃定」你了。問題在於,等敗不能一手遮天。牠可以尋找機會來推波助瀾,卻並不能無中生有呼風喚雨一錘定音。這幾天俄烏戰場的局面好像有些弔詭。善良人往往以爲國會象黨會通過扼住等敗錢袋子來滅火。我卻更加憂慮。生怕反墮入牠的陷阱。真的擔心牠們會藉機擴大戰事。甚至直接引發核大戰。從而作爲戰爭總統來躲過明年的大選,甚至徹底推翻美國憲政。】

米尔斯海默的这种总结,从他历年与中国学者的对话、接受媒体采访中有迹可循。在最初几次与中国学者阎学通等人的对话中,双方辩诘的焦点就是:中国方力辩中国和平崛起不会形成对世界的威胁。之所以如此,中国那时刚加入WTO两年,还在韬光养晦阶段,不希望被美国看作国际安全的威胁。为了打消西方尤其是美国的顾虑,原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2003年11月博鳌亚洲论坛的一次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了 "和平崛起”这个概念,美国极为注意,外交事务于2005年发表了郑必坚的《中国和平崛起走向大国地位》(China’s “Peaceful Rise” to Great-Power Status)但其间经过小布什、奥巴马两任总统,中美一直维持着高层战略对话,两国的关系在战略伙伴关系与重要的合作伙伴之间游移。
2018年确实是个关键年份。2017年1月川普入主白宫之后,拥抱熊猫派在美国对华外交中失宠,在准备一年左右后,针对中国先后出击:公布301条款调查报告(3月),打击千人计划抓捕四位华人教授(8月)、美国司法部宣布加强《外国代理人登记法》的执行力度(9月),北京从中感受到丝丝寒意。紧接着就是2019年3月开展的对华贸易战。当时中国实行的是以拖待变,希望换个总统之后中美关系回到过去,结果未能如愿,两国关系恶化到前所未有,摩擦性外交成了拜登与习近平二位当政美中时期的主调。
从2001年《大国政治的悲剧》到2018年《大幻想》出版,这17年间国际社会发生了极大变化。中国学界与米尔斯海默的接触,始于要论证“中国和平崛起”以驳斥“中国威胁论”,经历过自2018年以来的中美关系剧变,终于承认米尔斯海默对中美关系乃至世界局势的判断富有前瞻性。在《中国对米尔斯海默的八个误解》当中,作者罗列了他认为的所有误解。也因此,米尔斯海默半开玩笑地戏说:他喜欢去中国,因为最懂他的人在中国。

【余案:「玩笑」有之,「戏说」則肯定不是。說「最懂他的人在中国」並非無中生有之説。2021年米氏在《外交》雜誌上發表《不可避免的對抗(Inevitable Rivalry)》一文。文章甫一推出就在中國引起注意。毛左重要陣地「觀察者網」立即組織翻譯發表。這是白左勢力甚囂塵上的臺灣望塵莫及的(頂多做個轉載)。米氏説「最懂」,當然並非說最「認同」他的觀點。而是在某種程度上有點「正中下懷」的意思。好,接招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sTong的沙龍
3會員
24內容數
歷年來一些隨機寫作或者藉題發揮的電影評論
MsT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3
年頭年尾搭住上,暖風偏吹冷梅香。帘捲斜照落日處,幾多新芽爭短長。
Thumbnail
2025/02/03
年頭年尾搭住上,暖風偏吹冷梅香。帘捲斜照落日處,幾多新芽爭短長。
Thumbnail
2024/12/01
九九歸一氣象新,十一有五報佳音。新年未至人先至,老川還朝駕祥雲。
Thumbnail
2024/12/01
九九歸一氣象新,十一有五報佳音。新年未至人先至,老川還朝駕祥雲。
Thumbnail
2024/11/12
看到一本正經的胡説八道,有時也是一件賞心樂事。下面就是一個絕佳例子
Thumbnail
2024/11/12
看到一本正經的胡説八道,有時也是一件賞心樂事。下面就是一個絕佳例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國際關係的學術界,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其「攻勢現實主義」理論聞名,並且以「悲觀」的視角解析世界局勢。他的著作《大幻象》正是一部批判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我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因為八旗出版社前總編輯富察曾在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聊過此書。
Thumbnail
在國際關係的學術界,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其「攻勢現實主義」理論聞名,並且以「悲觀」的視角解析世界局勢。他的著作《大幻象》正是一部批判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我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因為八旗出版社前總編輯富察曾在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聊過此書。
Thumbnail
【余案:說「越来越受欢迎」,大概也是因爲「近20年以来在中国」朝野一片熱火朝天,希望看到美帝鼓吹「威脅」的頭面人物頭破血流吧?何清漣將「和平崛起」跟「威脅論」對立起來討論,似乎將赤納的兩手策略信以爲真全盤照收了。米氏將此層面紗挑開,之所以沒讓牠們惱羞成怒,恐怕也是有恃無恐吧?用當年那個翟東升躊躇滿志
Thumbnail
【余案:說「越来越受欢迎」,大概也是因爲「近20年以来在中国」朝野一片熱火朝天,希望看到美帝鼓吹「威脅」的頭面人物頭破血流吧?何清漣將「和平崛起」跟「威脅論」對立起來討論,似乎將赤納的兩手策略信以爲真全盤照收了。米氏將此層面紗挑開,之所以沒讓牠們惱羞成怒,恐怕也是有恃無恐吧?用當年那個翟東升躊躇滿志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中國1978年至今45年的改革開放可說是計劃經濟轉型市場經濟的進程,本文討論了價格改革、所有制結構、及民主和法治改革。中國若能加速政治改革為民主政治和法治國家,才真正打贏了威權/民主的意識形態戰爭。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中國1978年至今45年的改革開放可說是計劃經濟轉型市場經濟的進程,本文討論了價格改革、所有制結構、及民主和法治改革。中國若能加速政治改革為民主政治和法治國家,才真正打贏了威權/民主的意識形態戰爭。
Thumbnail
本文批判進入21世紀仍有些人番炒冷戰時代的反共八股,將大陸中國描寫成魑魍魍魉的世界,雖然過了1970年代以後已經缺乏說服力。這裡並非單指法輪功,而是台灣的"史學"著作,雖然目的是助長台獨,但繼承的卻是國民黨時代的反共八股。
Thumbnail
本文批判進入21世紀仍有些人番炒冷戰時代的反共八股,將大陸中國描寫成魑魍魍魉的世界,雖然過了1970年代以後已經缺乏說服力。這裡並非單指法輪功,而是台灣的"史學"著作,雖然目的是助長台獨,但繼承的卻是國民黨時代的反共八股。
Thumbnail
美國兩位當下最重要的國際關係學者的大作 《Danger Zone》(高危熱區) 把美中為何註定走向衝突,中共到底是怎麽受惠於那些因素快速崛起 ,但暴起的日子過完後陷在那些嚴重的挑戰中,在找不到出路又激起周邊國家警覺下越來越有機會鋌而走險和美國開戰 ,做了完整又論點堅實的分析,本次將仔細介紹此好書。
Thumbnail
美國兩位當下最重要的國際關係學者的大作 《Danger Zone》(高危熱區) 把美中為何註定走向衝突,中共到底是怎麽受惠於那些因素快速崛起 ,但暴起的日子過完後陷在那些嚴重的挑戰中,在找不到出路又激起周邊國家警覺下越來越有機會鋌而走險和美國開戰 ,做了完整又論點堅實的分析,本次將仔細介紹此好書。
Thumbnail
生存在於一個宣稱民主終結,由民粹主導輿論戰火,中國崛起,歐盟體系日漸崩解的紛雜時代,我們的世界被形述地動蕩不安,更別提讓人類無所遁逃的疫情虎視眈眈著。然而,正因位處於紛亂,我們不應被恐懼主導,保持思考,認識世界局勢是我們可以做的。
Thumbnail
生存在於一個宣稱民主終結,由民粹主導輿論戰火,中國崛起,歐盟體系日漸崩解的紛雜時代,我們的世界被形述地動蕩不安,更別提讓人類無所遁逃的疫情虎視眈眈著。然而,正因位處於紛亂,我們不應被恐懼主導,保持思考,認識世界局勢是我們可以做的。
Thumbnail
說到中國這個詞,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但不論你喜歡或討厭,希望大家都可以稍微把情緒放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國家的學者們,對於中國未來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有什麼看法吧!
Thumbnail
說到中國這個詞,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但不論你喜歡或討厭,希望大家都可以稍微把情緒放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國家的學者們,對於中國未來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有什麼看法吧!
Thumbnail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至今沒有失效,愛因斯坦的學說現在也還在被不斷證實,胡適和魯迅對中國社會和政治的看法到今天還經常被引用和學習,他們的理論和思想毫無疑問可以列入「優秀」的行列。但如果一個理論的提出,僅僅有不到10年的壽命,很快就被證明是錯誤的,甚至是錯得離譜的,這樣的理論就不是理論,而是嘩眾取寵了。
Thumbnail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至今沒有失效,愛因斯坦的學說現在也還在被不斷證實,胡適和魯迅對中國社會和政治的看法到今天還經常被引用和學習,他們的理論和思想毫無疑問可以列入「優秀」的行列。但如果一個理論的提出,僅僅有不到10年的壽命,很快就被證明是錯誤的,甚至是錯得離譜的,這樣的理論就不是理論,而是嘩眾取寵了。
Thumbnail
不久之前,因著政經社會情勢的惡化、貧富差距的加大,臺灣出版業敏銳地嗅出社會的氛圍,開啟了一波出版馬克思相關經典的熱潮,其中聯經、木馬等出版社紛紛出版與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相關入門書籍與經典。 法蘭西斯.昆恩這本《遊蕩世界的幽靈:馬克思,《資本論》的誕生》,正是這波出版潮中的一本入門好書。
Thumbnail
不久之前,因著政經社會情勢的惡化、貧富差距的加大,臺灣出版業敏銳地嗅出社會的氛圍,開啟了一波出版馬克思相關經典的熱潮,其中聯經、木馬等出版社紛紛出版與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相關入門書籍與經典。 法蘭西斯.昆恩這本《遊蕩世界的幽靈:馬克思,《資本論》的誕生》,正是這波出版潮中的一本入門好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