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理論的壽命有多長?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曾經何時,關於中國模式的討論在西方甚囂塵上。各種希望、憧憬、讚賞甚至是吹捧,幾乎成為西方學界在討論中國問題時的主流意見。

盛極一時的理論觀點

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美國政治風向標《外交》(Foreign Affairs)在 2013 年第一期刊出了耐人尋味的封面:主題文章〈Can America Be Fixed? The New Crisis of Democracy〉與另一篇文章〈The Life of the Party: The Post-Democratic Future Begins in China〉;前者出自美國時事評論家 Fareed Zakaria;後者則是近年賣力宣揚「中國模式」的華裔創投家李世默。從題目上,你就可以想像這兩篇文章的基本觀點。
《外交》(Foreign Affairs)
2013 年一二月刊封面
現在拿出當年——而且不是很久之前的當年——一些學者的理論觀點來回顧,並對比今天中國的現實,會讓人覺得非常有趣。讓我們試舉幾例:
加拿大學者 貝淡寧(Daniel Bell) 曾經指出:中共重制度有效性先於純潔性,目前已將「賢能政治」納入建制,即上層選拔、中層實驗(即地方政府創新)及基層選舉,正因不拘泥於形式,績效優於民主;反觀「選舉式民主」未有充分考慮政治涉及專業比任何工種都複雜,事前沒有機制可考驗,單憑選民道聽途說判斷,往往選出平庸之輩,「賢能政治」正好堵塞民主缺憾。(註1)
英國經濟學者 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 說:論合法性,中國比西方更大,民意滿意度高;民主本身不保證合法性,義大利就要長期投票,因半數民眾不信政府;論執政能力,中國高鐵網很快長過全球總和、國企具競爭力、連一孩政策都執行到。(註2)
美國未來學家 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 說:中國式「縱向民主」更具應變力,他們相信集體意識,所以政治運作不依靠政黨、政客,從政者得以從選舉解放出來,制定長遠戰略計劃,與西方企管很相似。
當然也少不了台灣的那些「中國研究專家」們,例如台大政治系教授朱雲漢就曾經發表過關於中國崛起的演講,把中國的崛起定位為「過去 300 年來,人類歷史中少數的幾個重大改革」,稱它「會帶動非西方國家的全面推展」,是「21世紀整個世紀最重要的事情。」

對「中國研究」的反思

這些理論觀點放在今天,恐怕會貽笑大方,但是曾一度炙手可熱。我羅列出來,並不是針對這些「專家」個人,打他們的臉。而是針對「中國研究」的理論問題,有幾點感想:
第一,我覺得歷史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紀錄,而紀錄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逼迫人們不斷進行反思、和修正重要的反思。不知以上這些學者對於過去自己發表的明顯已經被證偽的理論,現在是否有所反思在我看來,願意反思和修正自己觀點的學者,才是真正的學者。
第二,檢驗理論的除了實踐之外,還有個東西,就是時間。一個理論多久被推翻是一個重要標準。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至今沒有失效,愛因斯坦的學說現在也還在被不斷證實,胡適和魯迅對中國社會和政治的看法到今天還經常被引用和學習,他們的理論和思想毫無疑問可以列入「優秀」的行列。相反,如果一個理論的提出,僅僅有不到10年的壽命,很快就被證明是錯誤的,甚至是錯得離譜的,這樣的理論就不是理論,而是嘩眾取寵了。
最後,凡是吹捧中國模式的理論,往往也會樹立一個對立面,那就是西方的民主。他們曾經努力論證中國的民主發展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正在茁壯成長,而西方的民主正在衰敗。我們總是很容易對自己的社會多所批判,這是很正常的,畢竟生活在其中,利益攸關;為此我們很容易過於美化其他的社會,作為批判自己的社會的參考。而在這個過程中,為了批判自己的社會,就會忽略對比的社會的問題,而誇大其成就。這樣的思維謬誤在網路上討論中所在多有,而那些偉大的學者,看來也似乎沒有高明到哪裡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89會員
247內容數
作為一個寫作者,「王丹隨筆」這個空間,能夠讓我書寫的內容不被媒體的意識形態或流量給綁架,不需為了追求點擊而譁眾取寵,真正深入書寫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每位讀者。除此之外,我希望在這裡不是單純的「我寫你看」,能有更多機會與讀者們互動,接受讀者的要求,批評。(當然,表揚也可以XD)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份檔案披露的事情其實並不令外界意外,只是進一步坐實了外界長期以來對李嘉誠的反共情結的猜測和分析而已。於此同時,我們也知道,雖然內心如此強烈反共,但是李嘉誠與中共合作無間,與中共高層私交甚篤。他的聰明之處不僅在於這樣的「現實主義」,更在於他在這種合作和友誼之間其實給自己留有後路。
聯合國,這個「二戰」後至今一直扮演國際秩序維護者角色的國際組織,是否已經不再能繼續執行應有的功能了?國際秩序的框架是否也該要與時俱進,到了重組的時候了?最近,兩件新聞,使得這樣的質疑,得到越來越多的呼應。
美國副總統彭斯(Pence)於10月4日在華府智庫發表了一篇關於中國政策的演講,被外界認為是1949年以來美國對中國最嚴厲的批評。這個演講明確地把中國認定為美國的頭號敵人,標誌著中美關係進行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中國幫助這些國家進行大規模基礎建設,在印度洋發展對其友善的港口,用意很明確,那就是希望通過串連港口網絡,作為勢力擴張的立足點,最終目的就是建立強大的軍事影響力以確保中國的勢力範圍和利益,這被稱為中國的「珍珠鏈戰略」(String of Pearls)。
自居傾向是民族自我陶醉的心理學基礎,即個人從「民族的偉大」中獲得自信心的心理學基礎。用一句網路上的話說,這就是「吃地溝油的命,操國家的心」;對於這樣的「群眾」來說,他們對切身利益的關注熱情,遠遠低於對於所謂「國家」和「民族」這樣龐大而模糊的結構的關注熱情。
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儲蓄是他們安置自己的家庭財產的唯一渠道。一旦金融危機爆發,如果銀行無法提供充足的資金供應,對很多普通家庭來說是滅頂之災。
這份檔案披露的事情其實並不令外界意外,只是進一步坐實了外界長期以來對李嘉誠的反共情結的猜測和分析而已。於此同時,我們也知道,雖然內心如此強烈反共,但是李嘉誠與中共合作無間,與中共高層私交甚篤。他的聰明之處不僅在於這樣的「現實主義」,更在於他在這種合作和友誼之間其實給自己留有後路。
聯合國,這個「二戰」後至今一直扮演國際秩序維護者角色的國際組織,是否已經不再能繼續執行應有的功能了?國際秩序的框架是否也該要與時俱進,到了重組的時候了?最近,兩件新聞,使得這樣的質疑,得到越來越多的呼應。
美國副總統彭斯(Pence)於10月4日在華府智庫發表了一篇關於中國政策的演講,被外界認為是1949年以來美國對中國最嚴厲的批評。這個演講明確地把中國認定為美國的頭號敵人,標誌著中美關係進行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中國幫助這些國家進行大規模基礎建設,在印度洋發展對其友善的港口,用意很明確,那就是希望通過串連港口網絡,作為勢力擴張的立足點,最終目的就是建立強大的軍事影響力以確保中國的勢力範圍和利益,這被稱為中國的「珍珠鏈戰略」(String of Pearls)。
自居傾向是民族自我陶醉的心理學基礎,即個人從「民族的偉大」中獲得自信心的心理學基礎。用一句網路上的話說,這就是「吃地溝油的命,操國家的心」;對於這樣的「群眾」來說,他們對切身利益的關注熱情,遠遠低於對於所謂「國家」和「民族」這樣龐大而模糊的結構的關注熱情。
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儲蓄是他們安置自己的家庭財產的唯一渠道。一旦金融危機爆發,如果銀行無法提供充足的資金供應,對很多普通家庭來說是滅頂之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國人不希望生活在民主國家嗎? 作者 : 霍納斯·瓦格納-反對所有假新聞的人,MAGA 麻省理工學院SICP理學學士- 電腦程式的結構與解釋(書籍) 中國很奇怪。 當你研究它的歷史時,你會發現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古代中國沒有太大區別。因為中國很早就實行*科舉制度*。他們通過考試選拔官員。
Thumbnail
人都是趨利的,只要有利可圖,風險高也有人想試試看。我們要找到的是驅動力,從這邊切入就能明白,以中國有很多人口,故可以填補一切的思維,為何打一開始就弄錯方向。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2003/6/7 自由帝國主義頗能代表美英戰略。世界秩序有兩種:帝國霸權或權力平衡。對美歐日,權力平衡已不復適用。現在只有三種國家—民主體制的西方「後現代國家」、國家主義的中俄印等「現代國家」,以及內戰頻仍的失敗國家。後兩者式對自由民主構成了威脅。但難以援用權力平衡,營造帝國霸權就成為唯一的出路。
Thumbnail
這本書深入分析了21世紀中國的政治現實。作者指出學界對中國經濟成就存在誤解,忽略了專制政府的管制策略及體制下的黑暗面。他將書分為五個部分,探討領導人、政府言行、行動、生產、及中國本質。書中指出黨國體制是核心,意識形態是合理化權力的關鍵。習近平時代的中國面臨權力集中和未來展望的挑戰。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在閱讀完胡昌智博士的《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的第一個章節後,深感胡博士在章節末尾對1980年代台灣(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思慮是非常當下也非常發人省思的。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Thumbnail
2000/12/25 日前貴報刊載旅美學人童振源關於以「未來一個中國」去「各自表述一個中國」的建議;甚能兼顧各方立場。...要中共接受基本教義派的「獨立」,與要台灣接受中共版的「一國兩制」可能性都是零。然而未來一中的中間路線,則無限寬廣,就看智略、格局如何。此偉業之價值決不亞於「玉碎」的悲壯...
Thumbnail
2024/1/18 柯林頓、雷克等東擴派天真以為推進民主是善意,但乘弱勢的俄國葉爾欽之危的結果,卻是累積莫斯科的反感。2014年烏克蘭「廣場事件」的政變後,莫斯科不得不與發起「一帶一路」旗艦型地緣戰略的中國更加靠近。以米氏的角度回頭看蘇利文提倡的「戰略決策」,當年華府持續壓縮俄國,是重大的決策失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國人不希望生活在民主國家嗎? 作者 : 霍納斯·瓦格納-反對所有假新聞的人,MAGA 麻省理工學院SICP理學學士- 電腦程式的結構與解釋(書籍) 中國很奇怪。 當你研究它的歷史時,你會發現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古代中國沒有太大區別。因為中國很早就實行*科舉制度*。他們通過考試選拔官員。
Thumbnail
人都是趨利的,只要有利可圖,風險高也有人想試試看。我們要找到的是驅動力,從這邊切入就能明白,以中國有很多人口,故可以填補一切的思維,為何打一開始就弄錯方向。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2003/6/7 自由帝國主義頗能代表美英戰略。世界秩序有兩種:帝國霸權或權力平衡。對美歐日,權力平衡已不復適用。現在只有三種國家—民主體制的西方「後現代國家」、國家主義的中俄印等「現代國家」,以及內戰頻仍的失敗國家。後兩者式對自由民主構成了威脅。但難以援用權力平衡,營造帝國霸權就成為唯一的出路。
Thumbnail
這本書深入分析了21世紀中國的政治現實。作者指出學界對中國經濟成就存在誤解,忽略了專制政府的管制策略及體制下的黑暗面。他將書分為五個部分,探討領導人、政府言行、行動、生產、及中國本質。書中指出黨國體制是核心,意識形態是合理化權力的關鍵。習近平時代的中國面臨權力集中和未來展望的挑戰。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在閱讀完胡昌智博士的《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的第一個章節後,深感胡博士在章節末尾對1980年代台灣(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思慮是非常當下也非常發人省思的。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Thumbnail
2000/12/25 日前貴報刊載旅美學人童振源關於以「未來一個中國」去「各自表述一個中國」的建議;甚能兼顧各方立場。...要中共接受基本教義派的「獨立」,與要台灣接受中共版的「一國兩制」可能性都是零。然而未來一中的中間路線,則無限寬廣,就看智略、格局如何。此偉業之價值決不亞於「玉碎」的悲壯...
Thumbnail
2024/1/18 柯林頓、雷克等東擴派天真以為推進民主是善意,但乘弱勢的俄國葉爾欽之危的結果,卻是累積莫斯科的反感。2014年烏克蘭「廣場事件」的政變後,莫斯科不得不與發起「一帶一路」旗艦型地緣戰略的中國更加靠近。以米氏的角度回頭看蘇利文提倡的「戰略決策」,當年華府持續壓縮俄國,是重大的決策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