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當世界席捲而來:在自由與民主的困局中,中國如何想像世界?當代西方思想編年考》

2021/06/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生存在於一個宣稱民主終結,由民粹主導輿論戰火,中國崛起,歐盟體系日漸崩解的紛雜時代,我們的世界被形述地動蕩不安,更別提讓人類無所遁逃的疫情虎視眈眈著。然而,正因位處於紛亂,我們不應被恐懼主導,保持思考,認識世界局勢是我們可以做的。
  《當世界席捲而來》是一本非常適合作為迅速認識西方政治變動的工具好書。就我在政治系時所受訓練,會將學生分成三類專業選修組,分別是國際關係、比較政治、公共行政組。作者劉擎專攻領域以西方政治思想為主,因此我在讀這本《當世界席捲而來》,頓時有種在上國際關係通識課的感覺。裡面以2003至2020為年度劃分,簡單講評該年度發生的西方政治勢變,有趣的是,雖然劉擎專長是政治,書中仍收錄了跨領域(如:科技、宗教、文化)文章做一番評論。並不能保證這是一本足以用「全面」評價的政治思想討論集,然而它確實拋出足以進一步討論釐清的重點議題,勾引讀者自行探索之熱情。
  舉幾個我讀了很喜歡、別有收穫的討論:
  2013年〈新老左派的交鋒:喬姆斯基對壘齊澤克〉:這兩位都是知名左派學家,然而我不曉得是因為台灣需要閱讀這類書種的讀者少,亦或左派理論在台灣就是不易發展,任何有關喬姆斯基或齊澤克的著作只能找到簡體版,故,若非本科生,對喬、齊不熟也可理解。而說來慚愧,我對齊澤克的認識還是經歷史系友人介紹,看了幾則他的演說影片才真正認識這位性情古怪(本篇文章也是源自於喬姆斯基批評齊澤克等年輕左派是「譁眾取寵、裝模作用的江湖騙子」)的演說家。對此評論齊澤克反批喬姆斯基才是在自己的錯誤經驗上重蹈覆徹者,戰火因此點燃,二者的問題分歧在於所受傳統智識訓練不一,所看待問題形式也未盡然相同。諷刺的是,任憑左派討論再怎麼激烈,在資本大旗賣力揮動的時代,左思往往是被當作一群邊緣人在自嗨取暖的小圈圈罷了。
  2016年〈民粹主義的威脅〉:民粹問題在疫情發酵後,受到疫苗施打分配影響,更輕易地成為煽動民眾的利器之一。在該篇文中,普林斯頓大學政治理論教授穆勒,於等報刊中重申民粹核心及其見解:
民粹主義的「界定性特徵」不是反對菁英,而是對「人民」代表性的壟斷:民粹主義者們宣稱,他們而且只有他們才代表「真正的人民」及其意志意味著信奉「人民主權」原則,因此民粹主義與民主政治具有令人迷惑的相似性,也總是如影隨形。⋯⋯在根本上,反多元主義的結構性特徵使民粹主義不僅是反自由的,最終也是反民主的。
  這裡可以延伸閱讀時報出版,同樣在這本書內有提及的《解讀民粹主義》。民粹可視為一種對反對立場妖魔化的攻擊武器,這種意見不合的操弄反倒使對話造成阻礙,而以民粹為討論主題正是因川普成功地製造話題,化裂人民輿論,強化支持與反對川普者對政府的批判愈發強烈。以美為借鏡,民粹勢必輕易地萌發於任何已經開始發病之民主政體,就連我們都得自身檢討,貿然全盤接收側翼資訊,是有一定程度將會威脅至健全民主發展,作為其中一員的我們必然得體認自己是否已經當了棋子還毫無自覺。
  2018年〈科學探索與政治正確的爭論〉:這是一篇很有意思,並且回應我前面提到跨領域的文章討論。劉擎挑了於同年美國公共電視網播放的紀錄片《解碼華生》,藉由這名「DNA之父」的偉人成就,回顧這段套用於現代可說已「政治不正確」的思想邏輯,並由親訪華生,讓本人重申曾遭批判的觀點——「黑人與白人間的平均智商存在差異」。他曾因此番言論離開長年駐守的實驗室,而重新上映的受訪影片卻引發另一評論認為:追求政治正確難道可以凌駕在真理之上?我們必須承認:
社會生活中使用的種族分類,是文化和政治塑造的概念(所謂「社會建構」),並不具有對應的生物學依據。
差異本質存在並無錯誤,重點應是歧視所產生的特定闡釋與行動,然而我們也都明白,真正的平等一直以來,並不好落實。
  這本大書並不好寫摘要與心得,是因為它匯聚的資訊量之大,難以取其捨彼,怎麼篩選都不足以去整頓出適合它的一篇文章,也因為如此,它的可讀性我樂於大力推薦給所有處在這紛亂世代的任一人。多種面向的資訊可以作為認識世界之橋樑,需要一點拓展視野耐性,將會為你帶來一想不到的收穫。(只是整個包裝跟厚度確實會讓人卻步)
76會員
148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