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中的親子關係】:我也愛媽媽呀——《利刃少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世上,講述父母愛小孩的故事尤其多,為什麼都沒有講述小孩的故事呢?
(節錄自〈利刃少女・165話〉)

家庭中雙向的愛

父母的愛

「憑什麼由你來判斷!」

「因為我是你媽媽!!而你是我女兒⋯⋯!你是我在這世上最珍貴的寶貝女兒啊。你以後要是長大為人母了,就會明白我的心情。我這麼做都是因為愛你啊。」

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不乏孩子和家長意見相左的時候。漫畫中的女孩是因為媽媽替她篩選朋友而感到憤怒(當然更複雜的理由得親自去看漫畫!),女孩認為嗎在阻止對方與自己聯絡時,至少應該和自己討論,或知會自己一聲。媽媽則認為他們的家庭已經無力再處理那些人的聯繫,自己只是想要保護女兒,不再受到壞朋友的影響而受到傷害。

就像漫畫中看到的,父母和孩子的認知落差往往來自於經驗落差。我想傳達的「經驗落差」倒不是年資上的差異,而是在處理事情所累積下來的經驗。雖然世代之間有相似的生活軌跡,每個家庭也會有獨特的生活方式,但因為所見所聞不同,難免會產生經驗上的差別。這樣的差別導致孩子和父母對於「重要的事」有不一樣的看法。

父母在自己的孩提時期也面臨過許多挫折與困境,因此曾走過那段路的人會希望子女避開不必要的險境,或是走上舒坦的康莊大道。父母當時沒有長輩的指引,自己跌跌撞撞走了許多冤枉路,不希望孩子再走一次;甚至,因為孩子還沒有健全的判斷能力,所以父母事實的介入和決策似乎相當重要。然而,記得那些挫敗與成功,是否也記得自己懵懂無知時的心情呢?


孩子的愛

父母愛孩子,以致願意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人脈讓孩子在人生的軍備競賽中旗開得勝。無論是在教養書籍、教育書籍,乃至國文課本上的選文,在在描述出父母對孩子的愛與關注。

我無意駁斥父母愛孩子的心,不過,作為孩子而非父母的我也曾疑惑,為什麼都沒有講述小孩的故事呢?

「只有媽媽愛我嗎?我也⋯⋯愛媽媽啊。」 為什麼我們愛父母則會被看作是在報答自己從他們身上得到的愛? 你讓我痛苦,我也依然愛你。 你不懂我的心,我也依然愛你。 你離我而去,我也依然愛你。 就算你不完美,我也依然愛你。

「就算媽媽的愛為我帶來痛苦,我果然還是很愛媽媽。」

孩子在成家立業後感謝父母的愛,一切都像童話故事般感人。然而,親子關係不該像投資或競賽,只為了最後一刻的勝利或返利,孩子在成長、叛逆的過程中,也都愛著父母。孩子不離開父母,有時不是單單因為無法經濟獨立,而是因為在被愛的過程中,孩子也一直都愛著父母,不是因為要報答父母的愛,而是像愛孩子的父母一樣,純粹的愛著父母。

小孩子常犯錯,因此需要父母的指教和原諒;人無完人,父母也會犯錯,而孩子也在過程中學會接受和原諒。孩子是第一次當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

小時候,媽媽偶爾對我食言,偶爾把我不可告人的秘密分享給其他人,偶爾在我受到傷害的時候只叫我換位思考。有時候我因為她的行為痛苦無比,每次都氣到覺得「我再也不要跟她和好了!」但沒幾天,甚至沒到幾小時就破功了,而她從來不會知道我的糾結。


親子間的敘事

孩子對父母的愛是相當深刻的。孩子在學習愛任何人事物之前,就先學會了愛父母。許多人格解析或心理學說都認為家庭教育會影響一個人的人格發展,甚至影響到一個人的交際與生活方式。許多人強調這之中「教養」的重要性,然而我看見的更多是作為一個孩子,父母如何讓我對自己的處境有所定義。

這和一般的教育、溝通有一定程度的差別。孩子在家庭中學習和長輩、父母、兄弟姐妹相處的方式,也學習如何是「乖孩子」。

家是很有趣的地方。無論是作為避風港,或是某些的人風暴中心,家總是伴隨著一在的忍讓與妥協。家長不會因為一次吵架就把孩子拋棄,孩子也不會因為一次意見不合就離家。在不斷的溝通和磨合中,親子間都在學習調整自己的底線,只為了和對方一直長久生活。


孩子的愛哪裡去了?

隱匿的愛

孩子的愛不常被關注,或許也跟表達能力有關。孩子一直都很愛父母,但那些父親節、母親節卡片總是很私人的,當孩子有能力在公開場合發表意見,都已經到了感謝父母的時候了。另外,在中華傳統下,總是特別強調父母的養育之恩,因此無論在作文考試中或課本上,往往都積極呈現著年幼者對年長者的敬愛與感謝,或是為人父母看著孩子成長的感概之情。就這樣,孩子本人對於父母的愛隱匿在感謝父母的聲浪中,本來就因為「害羞」而說不出口的「我愛你」,就這樣被忽視。


重新再愛

我聽過太多抱怨父母的同學,然而一到假日,大家還是迫不及待地回家。

孩子口中的大人總是不合時宜,而自己也對此無能為力。反覆地說著父母的缺陷,但卻總是在最後的底線捍衛父母。要恨父母是很困難的。我不排除個體差異帶來的經驗差異,不過我周遭幾乎沒有討厭父母到要切八斷的程度。

有時我會覺得親情帶來的愛很「廉價」。即使我不是優秀的小孩,父母也會愛護我;反之,即使父母有時不可理喻,孩子也會愛著父母。我才明白親子間的愛不是「廉價」,而是「純粹」。一個新生命的誕生,總是伴隨著一起誕生的愛。

--------------------------------------------------------------------------------------------

後話

雖然總是用「父母」這個說法,但我清楚教養者和被教養者有許多多元性,這部分就姑且看看吧!

還有,這篇文章是看到 webtoon 上的漫畫作品《利刃少女》有感而寫的。漫畫裡面談論很多親子關係、家庭的議題,而且畫風超美!歡迎去看看唷!

紀錄一些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雜思和手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什麼除了我之外,大家都活的這麼自由自在?」 從新一季的《我們這一家》窺見柚子如何成長與看待周圍的人!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也是這樣的人,他們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呢?
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感謝,而孩子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 十六歲時,我第一次坐在父母面前,理性的討論他們教養我的方式。 我是第一次當小孩,而他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我們都會犯錯,都會讓對方失望或不滿意。
「為什麼除了我之外,大家都活的這麼自由自在?」 從新一季的《我們這一家》窺見柚子如何成長與看待周圍的人!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也是這樣的人,他們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呢?
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感謝,而孩子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 十六歲時,我第一次坐在父母面前,理性的討論他們教養我的方式。 我是第一次當小孩,而他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我們都會犯錯,都會讓對方失望或不滿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有段時間,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她是我的母親,我是她的女兒,我不是她的拯救者,我也救不了她。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父母要放手的故事,從筆觸與文字,我感受到為人母親的掙扎。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是這樣,又想保護孩子,又想孩子長大。 我常常有感,繪本既照亮孩子的路,也溫暖媽媽的心。我們都試過愛孩子愛到一個地步,是不容有失。但原來,
Thumbnail
希望媽媽就像愛孩子一樣,能把自己放在世界的第一位來疼愛。
Thumbnail
家族人孩子和荒野狼孩子需要的愛是不同的,透過瞭解孩子的通道特質,可以更有效地表達愛。不要自責或懷疑,要相信,妳是擁有妳所需要的能力的,而妳的孩子也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有段時間,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她是我的母親,我是她的女兒,我不是她的拯救者,我也救不了她。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父母要放手的故事,從筆觸與文字,我感受到為人母親的掙扎。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是這樣,又想保護孩子,又想孩子長大。 我常常有感,繪本既照亮孩子的路,也溫暖媽媽的心。我們都試過愛孩子愛到一個地步,是不容有失。但原來,
Thumbnail
希望媽媽就像愛孩子一樣,能把自己放在世界的第一位來疼愛。
Thumbnail
家族人孩子和荒野狼孩子需要的愛是不同的,透過瞭解孩子的通道特質,可以更有效地表達愛。不要自責或懷疑,要相信,妳是擁有妳所需要的能力的,而妳的孩子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