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由的假象與現實的落差

美國:自由的假象與現實的落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美國,長久以來被視為自由與夢想的化身,對無數人來說,是追求更好生活的理想之地。但當我們細看其對外政策,特別是近年來針對中國的技術禁令,這種自由的假象似乎開始現出原形。

戰爭所使用的武器不再是熱兵器而是經濟

戰爭所使用的武器不再是熱兵器而是經濟

自由市場與政治操控

美國在全球推廣自由市場和資本主義,然而其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封鎖顯示了一種政治操控的趨勢,這似乎與其一貫的自由貿易原則背道而馳。這種矛盾暴露了一個現實:自由之國只是假象,只要出於利益考量,可以進行各種干預。

國家安全的藉口

美國對中國技術的限制常被解釋為國家安全的需要。但這種做法引起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只要打著國家在追求自身安全,便可以犧牲各種原則,全球經濟的自由原則?也不過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政策的實施,不僅影響了中國,也對全球科技產業鏈造成了深遠的影響。當然,也包括台灣。

美國自由主義的假面

美國的自由主義有著多面:表面上是對內的自由與多元,提供個人追求夢想的廣闊空間;對外的戰略利益,有時會以保護主義的面目出現。但這其實只是一個虛偽的外殼,當其感受到危機時,各種政策開始出檯。就連各種公司企業都在其管制之內,像是早期的武器管制,高級加工機具便以其可能被用於生產武器,限制出口至特定國家。如今的半導體管制則更是誇張,說是國家安全考量,其實就是利用其影響力,壟斷科技競爭,所謂的美國企業也成為其中的犧牲品,為了這個虛偽的假面,犧牲許多市場。

虛偽的自由與現實的箝制

移民美國的夢想背後,實則是一個複雜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自由只是幻想,現實則存在各種控制。對於那些尋求在美國生活的人來說,理解這種複雜性至關重要,因為它涉及的不僅是個人的生活選擇,更與全球經濟和政治動態緊密相連。

以前我反對資本主義,是因為我反對過度消費,而現今更發現其實那不過是美國用以招攬各種資源的幌子。其真正的實體是經濟帝國主義,活生生的掠奪,只不過武器從“兵器”變成“經濟”如此而已。

avatar-img
龍阿迪的沙龍
36會員
98內容數
現在資訊流通速度越來越快,雖然有很多資訊來源,但是如果仔細閱讀文章的人,一定不難發現,很多時候,即使是大型資訊網站,也常是抄來抄去,而許多鬼扯的內容也跟著被抄來抄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龍阿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徵才網站上對於提示詞工程師(召喚師)職位的低需求量引起了一些討論,特別是在過去這一職位曾經風靡一時,開出高薪吸引眾多專業人才的背景下。這樣的現象引發了一個問題:提示詞工程師的角色及其在當代技術領域中的地位是否正在經歷某種轉變?事實上,這一職位的核心價值可能比表面上看起來的更加深刻且基本。
在心靈的深處,就像一個小宇宙,裡面充滿了無盡的慾望和無數的夢想。這些慾望像是一群野馬,經常衝動、難以馴服。但是,在這個混亂中,只有理性與智慧能解決,並帶來渴望平靜和理解的需求。
最近因為參與兒子學校家長會,因為會長的推薦而接觸了志工,雖然還沒開始志工的工作,但是在受訓的期間,就覺得感受到滿滿的志工感。 最近有看到關於影業大罷工的事,讓我有更深的感觸,多數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無所不用其極。非法姑且不論,即使在合法範圍也不乏各種利益的爭奪,從過往常見的資方壓榨勞方,到後來的
今天和內人有了一些齟齬,雖說沒什麼,最後也解決了。但是也說到了一件重要的事,知難行更難。在一系列的育兒困境中,其實都是我遇到的困難,並試著去找尋解方。有些並不困難,有些卻也是讓我困擾許久。然而不管答案簡單不簡單,最難的是執行。中庸難、難上青天…有些是要在兩者間找到平衡,說起來容易但平衡有這麼簡單嗎?
今天大兒子又對著弟弟"一頓嘴砲輸出",很明顯看的出來就是在模仿我,然而模仿的是我的斥喝、而不是說教…因為他的知識量以及邏輯能力,仍不足以支持他對弟弟"說理"。然而我只能對哥哥說:以他的能力,以及和弟弟的關係,還不足以充當弟弟的"教育者",充其量只能是提醒的角色,而不該具有"管理"的權限。
前幾天因為發生一些事故,家裡籠罩著低迷的氣氛,或許是如此內人因而寄情在小女兒身上,然而短短的一天,女兒的反應讓我驚覺,是不是一直以來我都錯了。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不該對孩子太過寵溺,當孩子發脾氣時,應該要讓他有時間空間冷靜,而不是馬上就去哄他。 但是就在那一晚,在內人一整晚的“寵溺”下…
最近徵才網站上對於提示詞工程師(召喚師)職位的低需求量引起了一些討論,特別是在過去這一職位曾經風靡一時,開出高薪吸引眾多專業人才的背景下。這樣的現象引發了一個問題:提示詞工程師的角色及其在當代技術領域中的地位是否正在經歷某種轉變?事實上,這一職位的核心價值可能比表面上看起來的更加深刻且基本。
在心靈的深處,就像一個小宇宙,裡面充滿了無盡的慾望和無數的夢想。這些慾望像是一群野馬,經常衝動、難以馴服。但是,在這個混亂中,只有理性與智慧能解決,並帶來渴望平靜和理解的需求。
最近因為參與兒子學校家長會,因為會長的推薦而接觸了志工,雖然還沒開始志工的工作,但是在受訓的期間,就覺得感受到滿滿的志工感。 最近有看到關於影業大罷工的事,讓我有更深的感觸,多數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無所不用其極。非法姑且不論,即使在合法範圍也不乏各種利益的爭奪,從過往常見的資方壓榨勞方,到後來的
今天和內人有了一些齟齬,雖說沒什麼,最後也解決了。但是也說到了一件重要的事,知難行更難。在一系列的育兒困境中,其實都是我遇到的困難,並試著去找尋解方。有些並不困難,有些卻也是讓我困擾許久。然而不管答案簡單不簡單,最難的是執行。中庸難、難上青天…有些是要在兩者間找到平衡,說起來容易但平衡有這麼簡單嗎?
今天大兒子又對著弟弟"一頓嘴砲輸出",很明顯看的出來就是在模仿我,然而模仿的是我的斥喝、而不是說教…因為他的知識量以及邏輯能力,仍不足以支持他對弟弟"說理"。然而我只能對哥哥說:以他的能力,以及和弟弟的關係,還不足以充當弟弟的"教育者",充其量只能是提醒的角色,而不該具有"管理"的權限。
前幾天因為發生一些事故,家裡籠罩著低迷的氣氛,或許是如此內人因而寄情在小女兒身上,然而短短的一天,女兒的反應讓我驚覺,是不是一直以來我都錯了。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不該對孩子太過寵溺,當孩子發脾氣時,應該要讓他有時間空間冷靜,而不是馬上就去哄他。 但是就在那一晚,在內人一整晚的“寵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