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東華大學特殊選才反思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學習銜接 #特殊選才

東華大學不分系的結果微慘,我個人覺得東華不分系這是個指標科系,但今年的狀況有點多揣,五個學生有投,五個都進二階,但最後只有兩個備取,看起來只有一個備取名次前面有機會上岸。

問題都卡在佔比12分的筆試都有點低分

而這次的筆試題目完全仰賴學生對於學校的掌握度還有書寫能力,扣除其中一個學生本來書寫就有嚴重的困境外,另外四個學生都因為準備太多學校,到了被排在比較後面的東華時,已經精疲力竭所以準備力度也大幅下降。當然更重要的是前期準備的狀況,都太晚開始準備,畢竟今年到了年終才臨時收的學生比較多,再加上無界塾的學生在我離開後有點半被放生,學生在缺少導引與督促的結果就是綜合實力會比較弱,接下來就看對手和與教授的眼緣,特選結果就會大起大弱,不像去年要上就幾乎同領域科系都穩上,事後再挑選學校。

raw-image

認真來看這五年特殊選才的報名人數真的在逐漸減少,但前端的準備因為有越來越多的經驗傳承,應該是越來越競爭。另外體制內學校越來越重視研究方法與專題,能拿出東西的學生數雖然緩慢,但仍舊持續成長。反觀實驗學校的教學很常不夠踏實,簡報漂亮、很會分享,但對於該領域的投入不夠深入將會是致命問題。大學教授才不在乎漂亮的排版、看起來很高級的經驗,提早準備、把研究能力充分提升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方向我在2020年就提出,但在體制外就是發展艱難,還是得自己組成不錯的教師群來幫助學生培養能踏實做專題做數據分析的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浩宏老師(野唗. 溦浪)的沙龍
14會員
3內容數
我是浩宏,是位社工、冒險教育嚮導也是一位老師、主編,目前在無界塾擔任專任教師,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幫助拿了一手爛牌的孩子面對人生,穿梭於教師與社工兩個身份之間,專注於開發協助孩子將生涯規劃與個人素養結合於學習中的工作,挖掘孩子的潛力與特質。幫助學生為自己定向,且讓自我試探與自主學習成為個人的素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許多會考成績很好的孩子,高中升學之際,不選擇去名校,卻選擇到人數相對較少的社區高中,多半是衝著『繁星推薦』而來,多半啦~ 但就像是天有不測風雲這樣的原理, 繁星推薦這條升學的路,路上也是有許多"測不準原理"的, 例如, 繁星推薦比的是全學年各科平均成績 在校成績看的是全學年各科目的平均,所
Thumbnail
許多會考成績很好的孩子,高中升學之際,不選擇去名校,卻選擇到人數相對較少的社區高中,多半是衝著『繁星推薦』而來,多半啦~ 但就像是天有不測風雲這樣的原理, 繁星推薦這條升學的路,路上也是有許多"測不準原理"的, 例如, 繁星推薦比的是全學年各科平均成績 在校成績看的是全學年各科目的平均,所
Thumbnail
即將成為學測戰士的你,面對新制學測: 1.因少子化競爭人數變少,各頂大校系的錄取人數轉變,對你有何影響? 2.校系採計科目從五取四降至五取三,應試規劃如何調整才能提升競爭力? 3.國文、英文考試機會只有一次,且分科測驗同時採計,你將如何應對? 4.除學測成績外,你有沒有懂該科系的學習歷程又該
Thumbnail
即將成為學測戰士的你,面對新制學測: 1.因少子化競爭人數變少,各頂大校系的錄取人數轉變,對你有何影響? 2.校系採計科目從五取四降至五取三,應試規劃如何調整才能提升競爭力? 3.國文、英文考試機會只有一次,且分科測驗同時採計,你將如何應對? 4.除學測成績外,你有沒有懂該科系的學習歷程又該
Thumbnail
12年國教以來加上這幾年的108課綱教育政策,都一再的強調所謂「適性揚才」,讓孩子依循自己的特質、興趣、能力、志向等,提供適切的學習環境與資源,讓學習這件事能真正產生功效。在班級經營裡相信多數的老師也更能欣賞每位學生的優點與長才,「唯有讀書高」的思想在現代社會中應已漸漸的式微…
Thumbnail
12年國教以來加上這幾年的108課綱教育政策,都一再的強調所謂「適性揚才」,讓孩子依循自己的特質、興趣、能力、志向等,提供適切的學習環境與資源,讓學習這件事能真正產生功效。在班級經營裡相信多數的老師也更能欣賞每位學生的優點與長才,「唯有讀書高」的思想在現代社會中應已漸漸的式微…
Thumbnail
升私中考試真的很殘害學生腦細胞,今年有三個學生參加考試,因為去年小桃子考試失利,家長的緊張,我一邊要安撫家長,一邊學生的狀況也很不好,我的內心一直自我懷疑,這樣的填鴨考試也太痛苦了吧! 但是我知道不能放棄學生,拉長遠看,這只是人生一個小片段。 考題很制式化,有兩位學生有參加 補習班的模擬考行程,
Thumbnail
升私中考試真的很殘害學生腦細胞,今年有三個學生參加考試,因為去年小桃子考試失利,家長的緊張,我一邊要安撫家長,一邊學生的狀況也很不好,我的內心一直自我懷疑,這樣的填鴨考試也太痛苦了吧! 但是我知道不能放棄學生,拉長遠看,這只是人生一個小片段。 考題很制式化,有兩位學生有參加 補習班的模擬考行程,
Thumbnail
如今國中生在畢業之前接受「會考」,高中、高職、私校等升學管道都看這個成績,比起以往,對學生、家長與學校都減輕許多負擔。然則,往昔的高中聯考是甚麼模樣呢?且聽筆者道來。
Thumbnail
如今國中生在畢業之前接受「會考」,高中、高職、私校等升學管道都看這個成績,比起以往,對學生、家長與學校都減輕許多負擔。然則,往昔的高中聯考是甚麼模樣呢?且聽筆者道來。
Thumbnail
台灣的教育體制經過各種的變革與進化。 在改革上,皆是以降低學生的考試壓力為出發點。從2007年為保障「區域均衡」的繁星推薦,到2015年提供「特殊經歷學生」入學的特殊選材,再到後來基測轉換成會考,學測指考轉換成五選四及分科測驗,以及強調多元學習的「108課綱」。
Thumbnail
台灣的教育體制經過各種的變革與進化。 在改革上,皆是以降低學生的考試壓力為出發點。從2007年為保障「區域均衡」的繁星推薦,到2015年提供「特殊經歷學生」入學的特殊選材,再到後來基測轉換成會考,學測指考轉換成五選四及分科測驗,以及強調多元學習的「108課綱」。
Thumbnail
申請入學每位考生最多可以申請六個校系,第一階段怎麼填悠關到能夠通過幾個校系,槓龜的話,就要考分科測驗。
Thumbnail
申請入學每位考生最多可以申請六個校系,第一階段怎麼填悠關到能夠通過幾個校系,槓龜的話,就要考分科測驗。
Thumbnail
新課綱如火如荼的上路已經兩年了,而第一屆新課綱的高中生所要面對的111學年度考招新制,卻有許多很重要、關鍵的細節都還在研議當中,而近日招聯會公告了一個對考生來說極為重要的資訊──111學年度分科測驗(即原來的「指考」)後辦理的「登記分發」管道,各大學校系對於「數學」考科的相關參採資料。
Thumbnail
新課綱如火如荼的上路已經兩年了,而第一屆新課綱的高中生所要面對的111學年度考招新制,卻有許多很重要、關鍵的細節都還在研議當中,而近日招聯會公告了一個對考生來說極為重要的資訊──111學年度分科測驗(即原來的「指考」)後辦理的「登記分發」管道,各大學校系對於「數學」考科的相關參採資料。
Thumbnail
學測成績揭曉了,幾家歡樂幾家愁,但這只是開始;收拾好心情後要開始準備 #個人申請 該做的事項: ◉#選填志願: 1.先弄清楚簡章檢定標準、篩選倍率、成績採計方式、加權等規則。 2.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自己有興趣的校系為優先。 3.充分理解欲選填的校系。 4.勿排斥任何地區。 5.與父母充分溝通。 6
Thumbnail
學測成績揭曉了,幾家歡樂幾家愁,但這只是開始;收拾好心情後要開始準備 #個人申請 該做的事項: ◉#選填志願: 1.先弄清楚簡章檢定標準、篩選倍率、成績採計方式、加權等規則。 2.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自己有興趣的校系為優先。 3.充分理解欲選填的校系。 4.勿排斥任何地區。 5.與父母充分溝通。 6
Thumbnail
其實將筆試成績做為門檻,多年來已逐步在推動,從當初聯考滿分七百分分計較,到PR值為一百等分,學測級分的十五等分,甚至現在國中的會考分為三等級,概念就是不斷模糊考試成績。 今年高中學測成績公布,數學科題目太簡單,滿級分的人數太多,高分群考生的鑑別度不足,負責出題的大考中心主任因而請辭下台。  我理解那
Thumbnail
其實將筆試成績做為門檻,多年來已逐步在推動,從當初聯考滿分七百分分計較,到PR值為一百等分,學測級分的十五等分,甚至現在國中的會考分為三等級,概念就是不斷模糊考試成績。 今年高中學測成績公布,數學科題目太簡單,滿級分的人數太多,高分群考生的鑑別度不足,負責出題的大考中心主任因而請辭下台。  我理解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