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捨不得丟掉東西?

2023/12/2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的都市菜園之前就想要把一些植物進行換大盆的動作,可是一個大型塑膠花盆加上培養土和資材,隨便動輒上千元。這和我勤儉持家的本性相違背,所以也就沒有進行換盆的動作。最近我住的社區進行了園藝整修的工程,淘汰了一些大型花盆以及土壤,那我就理所當然的撿來廢物利用了。

raw-image



經過一番整理之後,我發現我的菜園已經趨近於我理想中的樣態,所以一些囤積的舊花盆也就沒有用處,所以我開始淘汰一些舊的陶瓷花盆。


這樣簡單的行為和過程,我又陷入了沉思。


為什麼我以前會囤積那些花盆?現在為為什麼又會捨棄他們?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心態的轉變?


我以前常常會撿一些免費的家具或是物品,因為覺得東西好好的,丟掉很浪費,撿來放著,要用就會有,這些東西放在那邊,總會有用到的時候。

這樣的行為甚至表現在房地產上面。房地產在一些偏遠地區,價格可能很便宜(比如最近有一間沒有土地持份的花蓮80坪透天只要賣12萬元?),我就會思考到底該不該買起來放?一個東西如果零成本,比如日本的偏遠地區的免費房子,我們就會思考這樣的東西我們可以拿來做什麼?有人要送一個物品,因為我們不用花錢持有,所以我們會思考可以撿來做些什麼...同樣的,當我們身邊有些東西要丟,可是捨不得,因為這些東西對我們來說是零成本,因為是舊的,用不到的,丟掉也沒關係,可是我們就會覺得哪時候會用到,萬一要用怎麼辦...然後就持續的屯積。


而我的菜園為什麼我沒有繼續囤積那些陶瓷花盆呢?經過思考之後,我覺得是因為我感到"滿足"了。我的菜園空間有限,當我經過幾次的調整,目前已經是最好的配置,再多的東西在野放不下去,也不需要更好的東西,所以在這個狀態下,我不需要更多了。就算免費的花盆送給我,也無法替換我目前的任何現有花盆。所以在這個所有狀態都滿足的情形下,我以前囤積的陶瓷花盆這時候就變成了"多餘"。以前我的菜園還沒"滿足"的時候,那些陶瓷花盆成為我"可能用來滿足"的物品。譬如我將來的某個植物"可能"可以放在這些陶瓷花盆上,我的菜園某個位置"可能"可以再放這些花盆...當沒有滿足,還有"可能"存在的時候,我就會囤積一些東西,去應付,去滿足那些"可能"。當"可能"的條件去除,呈現"滿足"的狀態的時候,那些囤積來應付"可能"的東西,這時候都變成了多餘。

這是我想了幾天之後的心得。我們不捨得丟掉什麼,是因為我們不滿足。


舉個例子,有小孩的父母都會囤積一些小孩子成長過程的使用物品,比如衣服、學步車、玩具、嬰兒床...零零總總一堆東西。這些東西隨著小孩長大之後,變成了多餘用不到的東西。如果父母捨不得丟棄,是什麼原因呢?這些東西小孩長大再也用不到,所以不存在"未來可能會用到"的情境。有的人會丟棄,是因為家裡沒有空間。家裡沒有空間,呈現的是一種被迫滿足的狀態。因為家裡空間"滿足",沒有多餘的空,所以這些用不到的嬰兒用品,就變成多餘,就被迫棄置。

而家裡如果沒有空間問題,持續囤積,有可能會覺得"以後可以給其他父母",變成"恩典牌"物品轉送給他人。當轉送給別人的時候,彷彿內心的那份做善事的感覺被滿足,所以我們願意把東西送給他人,不願意當垃圾棄置。所以這時候體現的是內心那份想要物盡其用,環保愛地球,善待資源,我是善人之類的心理狀態"不滿足"。


所以我們只要自身處在"滿足"狀態,我們就"能捨",也不會有"欲求"了嗎?


我最近在"模仿慾望"這本書看到的觀點是,我們人滿足安全和生存的條件之後,人生就剩下了慾望的追求。慾望表示我們永遠不滿足,如果我們什麼都滿足那就沒有慾望,沒有慾望之後我們的生剩下了什麼?


所以又回到了該追求什麼樣的慾望的問題。在模仿慾望這本書中,提到了深厚慾望和淺薄慾望。

淺薄慾望很容易理解,就是表面的,容易得到的東西。名牌包,iphone手機,雙B名車,這些都是具體有機會達成的目標。這目標是社會上大家認同的,你模仿別人而覺得是你的慾望的目標。以名牌包為例子,20年前大家的目標是LV,10年前大家的目標是香奈兒,現在大家的目標是愛馬仕。我們看著別人的目標,而模仿他們,把他們的目標當成是自己的目標。這種目標會不斷達成,不斷改變,無法有滿足的一刻。


而深厚慾望是以美好的人生為出發點,抱持著"希望"去追求的那個慾望。每個人對於自己美好人生的定義不同,所以目標都不同。而我覺得那個"希望",是很關鍵的要素。希望,代表的是我們人生所追求的那個不容易達到的東西,而我們又不放棄追求的東西。如果人生沒有"希望",那們會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努力,甚至覺得人生絕望。就像現在社會新鮮人可以用EXCEL表算出他一生的收入,然後扣掉花費,得到自己老年剩下的金錢。他的一生都可以在這個EXCEL表得到體現,沒有任何變化和希望,那他得到的結論就是沒有希望,人生沒有意義。


東西方哲學都有提到"中庸"這個概念。這概念代表的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論,而是有中間的可能。我們追求慾望,不必像佛教徒苦行僧那樣斷絕一切自身的慾望來得到滿足,我們也不必不要追求無止境的慾望,我們應該追求適當的慾望,好的慾望,那些值得我們花一輩子去追求的慾望。反之,認清那些淺薄慾望,適時的滿足就好,不要無止境的追求,讓我們花多一點時間追求身後慾望,追求那些需要靠"希望"才能得到的東西,追求真正讓我們人生可以更美好的東西,那才是好的慾望。


所以理財上,我們不斷地囤積金錢,代表的是我們對於金錢的不滿足。而金錢的不滿足,有很多原因,也體現在很多狀況。有人花錢如流水,當然就會資金缺乏,不滿足。有人很節省,可是對於未來的金額花費感到恐懼,所以心理上不滿足,所以囤積金錢。所以要如何對於金錢感到滿足?我自身的作法,是體現在我對於金錢的規劃。先控制自己的生活型態,讓生活費固定在某種花費金額,那就能估算未來的金額數量。再把人生各種的變數計算進去,比如醫療、長照、養生村等等花費都考慮,都有金額去對應各項花費的時候,自然覺得不匱乏。所以只有靠理性去理解金錢的用途,那就能控制感性的心理恐懼。


有人或許會說,我又沒那麼多錢,那我該怎麼辦?

我想,那又是另一種需要探討的問題。因為這篇文章是在探討"為什麼會捨不得"的問題。"為什麼會賺不到的錢"的問題,又是另一種問題了。


372會員
389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