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影、次文化、熱門舞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臺灣電影課堂上到了學期尾聲,經常選放的是奪2010年金馬最佳紀錄片獎的《街舞狂潮》(2010)。不僅是因為這部作品少見的活力,也因為它可謂至今僅有的探討台灣青少年次文化的本土紀錄片。


《街舞狂潮》難得之處還在於,片中同時藉年長世代的見證,道出戒嚴時期台灣看待次文化的典型姿態:自居冠冕堂皇道德制高點的貶抑拒斥。從街舞、流行音樂,可一路延伸到漫畫、電玩、綜藝,皆可作如是觀。


然後想起前陣子接連看的幾部1980年代出品、和舞蹈有關的經典好萊塢作品,像是《渾身是勁》(Footloose, 1984)、《閃舞》(Flashdance, 1983),加上更早之前偶然間重溫的《熱舞十七》(Dirty Dancing, 1987),便玩味起一個問題:次文化形式何其多,為什麼以次文化為題材的電影,往往著眼在舞蹈,或更精確地說,熱門舞蹈?


當然,就次文化題材來說,也有像《街頭痞子》(8 Mile, 2002)以嘻哈音樂為題材而且相當出色的作品,但普遍來說熱門舞蹈依然是、並且似乎始終是電影取材次文化的主要代表。而且類似例子還很多:《週末夜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 1977)、《早餐俱樂部》(Breakfast Club, 1985)、《留住最後一支舞》(Save the Last Dance, 2001)到晚近的《舞力全開》系列,不一而足。而這許多以熱門舞蹈為次文化表現形式的商業片,也都伴隨著一個故事主旋律:熱門舞蹈是年輕世代表達叛逆、反抗成人權威的鮮明標記。


哪怕是並非以舞蹈為主題、但扮演重要元素的歌舞片,如《火爆浪子》(Grease, 1978)或相隔整整六十載的前後兩部《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 1961 & 2021),都看得到少年男女盡興歌舞而遭象徵年長威權的執法人員或校方喝斥、約束的片段。熱門舞蹈代表的次文化、年輕、自由、解放,正對比年長世代所象徵的正統、威權、保守與桎梏。


身體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舉凡迪斯可、嘻哈、街舞等熱門舞蹈,都關乎自由奔放、更無拘束的肢體擺動。這有別於正典或傳統舞蹈的姿態、對於嚴格規矩或紀律的講究。這種熱門舞蹈裡,肢體擺動與自由、解放等視覺與政治符號的連結,也變成某種現代性的連結。而年輕、自由、叛逆與解放,也彷彿總是和現代性之間存在某種神秘的聯繫。整個二十世紀文化與運動,小從次文化、大至革命,大約都延用相同的一組語言和符號。


或許也正是這種神秘的聯繫,熱門舞蹈與自由奔放的擺動肢體,變成「現代」這概念最鮮明可辨的視覺意象。熱門舞蹈也就成為大銀幕上的次文化理想代表。


當然,從1970年代的迪斯可、1980年代的霹靂舞、到2000年以降的嘻哈街舞,還牽涉到冷戰、新自由主義與資本消費文化、少數族裔與階層等差異政治及文化脈絡。熱門舞蹈所標示的青春與自由解放的身體,在《名揚四海》(Fame, 1980)或《早餐俱樂部》(Breakfast Club, 1985)那時代的影像裡,教室裡或街頭恣意擺動的身體,是一種專屬於年輕世代的自由宣言;那種叛逆帶有解放與抗爭的色彩,要從舊世代手中奪回空間與聲音的權力。這是那些作品充滿力量的基礎。


到了《舞力全開》系列,也隨好萊塢電影工業的演變,反抗和解放似乎讓位給更具市場性格的消費和享樂。力量仍是有的,但越來越不是二十世紀晚期的那種富政治氣息的力量了。這或許是當代歌舞片彷彿總少了點力道的原因:當電影工業著重包裝、行銷與周邊商品再消費,所有的類型公式都變得完全可預期,真正需要(重新)解放的,可能是電影本身。

avatar-img
3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論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陳玉勳的首部劇情長片《熱帶魚》,在1990年代的台灣電影後新浪潮—或台灣新電影「第二波」—堪稱異數:它不僅是陳玉勳首部執導的劇情長片,也讓身兼編劇的他奪得該年金馬最佳原著劇本獎,更是台灣新電影運動餘波中極罕見的喜劇片。
蔡崇隆首奪金馬獎的紀錄片作品《九槍》,探討台灣社會不太特意關注的移工權益。
《之前的我們》,以跨越24年的時間與半個地球的空間,講海聖與娜英青梅竹馬絲縷般的戀情。
《恐怖份子》(1986)裡,「外國妞」偷了攝影師的相機去變賣,店老闆操著台語出價,旁邊的跟班小弟一搭一唱,兩人語氣兇惡、江湖味十足。後來我注意到店老闆的嘴形,從頭到尾講的卻是國語。
193期的《電影欣賞》雜誌刊登的〈站著說故事102年:廖桑的Moviola立式剪接機〉介紹堪稱寶島僅此一台的電影立式剪接機的二三事,也訪問到廖慶松本人現身說法。文章提到經典電影的「慢風格」與今日電影的快,剪接在其中扮演的作用。剪接與電影今昔的快慢,有必然的關聯嗎?
當(32)期的《攝影之聲》雜誌封面是極為討喜的燦笑兔子圖案,歡愉和樂之際卻有一處不相襯:兔子胯下騎著一枚炸彈。這是繪製在一架美國F-111戰機上的圖案,呼應的是本期雜誌專題「戰爭機器」。 「戰爭機器」專題收錄文章多元,從攝影技術應用在軍事科技、監視技術的演進與戰場、視覺文化於戰時開發各式「愛國」產品
陳玉勳的首部劇情長片《熱帶魚》,在1990年代的台灣電影後新浪潮—或台灣新電影「第二波」—堪稱異數:它不僅是陳玉勳首部執導的劇情長片,也讓身兼編劇的他奪得該年金馬最佳原著劇本獎,更是台灣新電影運動餘波中極罕見的喜劇片。
蔡崇隆首奪金馬獎的紀錄片作品《九槍》,探討台灣社會不太特意關注的移工權益。
《之前的我們》,以跨越24年的時間與半個地球的空間,講海聖與娜英青梅竹馬絲縷般的戀情。
《恐怖份子》(1986)裡,「外國妞」偷了攝影師的相機去變賣,店老闆操著台語出價,旁邊的跟班小弟一搭一唱,兩人語氣兇惡、江湖味十足。後來我注意到店老闆的嘴形,從頭到尾講的卻是國語。
193期的《電影欣賞》雜誌刊登的〈站著說故事102年:廖桑的Moviola立式剪接機〉介紹堪稱寶島僅此一台的電影立式剪接機的二三事,也訪問到廖慶松本人現身說法。文章提到經典電影的「慢風格」與今日電影的快,剪接在其中扮演的作用。剪接與電影今昔的快慢,有必然的關聯嗎?
當(32)期的《攝影之聲》雜誌封面是極為討喜的燦笑兔子圖案,歡愉和樂之際卻有一處不相襯:兔子胯下騎著一枚炸彈。這是繪製在一架美國F-111戰機上的圖案,呼應的是本期雜誌專題「戰爭機器」。 「戰爭機器」專題收錄文章多元,從攝影技術應用在軍事科技、監視技術的演進與戰場、視覺文化於戰時開發各式「愛國」產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言: 只要電影裡有出現跳舞的畫面,不論長短,或是跳的好與爛,我都會給予這部電影大大加分,因為跳舞是電影中最純粹的動感,只要短短的三秒鐘,就可以讓你完全感受到電影的魅力,就像瞬間吸住你的眼睛一樣。好萊塢黃金時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因有聲電影的出現,大家都很想把舞台劇搬上大銀幕,令人意外的是,在平面
Thumbnail
臺灣八點檔從過去昔日政教宣傳、武俠、瓊瑤色彩的大中華文化,轉變到今日的社會寫實、泛政治、苦情媳婦、大河劇型、當代企業家族糾紛。然而,隨著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八點檔成為了年輕人們之間的邪典文化,推動著迷因潮流的發展。其間,演員和藝人也在八點檔中找到了發揮演技舞臺的機會,展現了豐富多樣的演藝風貌。
Thumbnail
《Shall we ダンス? 我們來跳舞》是周防正行執導,於1996年上映的日本浪漫劇情電影,由役所廣司、草刈民代等人主演。本片描述中年上班族每天過一樣的日子,妻兒皆有的他看似幸福,其實希望人生有點變化,有一天終於鼓起勇氣到有年輕女教師的國標舞教室上課,並透過學舞找回人生熱情。   本片獲得
沒有想過自己會喜歡看街舞,看了一檔很好的街舞節目,學到很多,不斷有驚喜。
Thumbnail
舞蹈是一種自由、放鬆又舒暢的方式,現代舞更是沒有特定動作的形式,讓人可以根據當下的感受隨心所欲地舞動。本文介紹了作者對現代舞的喜愛和成就感,並分享了最喜歡搭配的音樂。音樂和舞蹈的結合,讓每一場表演都成為獨特的體驗。
Thumbnail
夢見我跟一群台灣太太在鐵道旁邊,看著露天電影。 這個露天電影院前面有一個樂團,隨著電影的演出,會穿插現場演奏。有時會和現場群眾一起玩波浪舞。有時會有一些滑稽的表演,讓群眾可以參與。 一邊表演與遊戲的過程,讓我想起之前我在台灣去夜店跳舞玩樂的情緒。現在回到美國,這些熱力四射、勁歌熱舞的日子已經距離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跳脫傳統框架 「現代舞」秉持身體教育的精神 可加進各種例如武術和街舞等 現代專業素材 為現代舞蹈更席捲一股新的風暴 #寫作練習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臺灣90年代出生的孩子成長時所面臨的親子教育觀念,以及青春期男女之間的相處情形。同時也提出了臺灣教育中缺乏人際互動和兩性關係教育的問題。
Thumbnail
"人們為什麼想看脫衣舞?因為人們想要看女人的裸體!"電影裡的男主角這樣說。 今天在臉書上看到同學分享的一篇脫衣舞女的專訪,讓我想到這部電影"她在夢中跳舞",就讓我來介紹一下這部令我印象深刻的電影吧。 那篇專訪的受訪舞女提供的照片中,有好幾禎都是在"廣島第一劇場"拍攝的,而廣島第一劇場就是這部電影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言: 只要電影裡有出現跳舞的畫面,不論長短,或是跳的好與爛,我都會給予這部電影大大加分,因為跳舞是電影中最純粹的動感,只要短短的三秒鐘,就可以讓你完全感受到電影的魅力,就像瞬間吸住你的眼睛一樣。好萊塢黃金時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因有聲電影的出現,大家都很想把舞台劇搬上大銀幕,令人意外的是,在平面
Thumbnail
臺灣八點檔從過去昔日政教宣傳、武俠、瓊瑤色彩的大中華文化,轉變到今日的社會寫實、泛政治、苦情媳婦、大河劇型、當代企業家族糾紛。然而,隨著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八點檔成為了年輕人們之間的邪典文化,推動著迷因潮流的發展。其間,演員和藝人也在八點檔中找到了發揮演技舞臺的機會,展現了豐富多樣的演藝風貌。
Thumbnail
《Shall we ダンス? 我們來跳舞》是周防正行執導,於1996年上映的日本浪漫劇情電影,由役所廣司、草刈民代等人主演。本片描述中年上班族每天過一樣的日子,妻兒皆有的他看似幸福,其實希望人生有點變化,有一天終於鼓起勇氣到有年輕女教師的國標舞教室上課,並透過學舞找回人生熱情。   本片獲得
沒有想過自己會喜歡看街舞,看了一檔很好的街舞節目,學到很多,不斷有驚喜。
Thumbnail
舞蹈是一種自由、放鬆又舒暢的方式,現代舞更是沒有特定動作的形式,讓人可以根據當下的感受隨心所欲地舞動。本文介紹了作者對現代舞的喜愛和成就感,並分享了最喜歡搭配的音樂。音樂和舞蹈的結合,讓每一場表演都成為獨特的體驗。
Thumbnail
夢見我跟一群台灣太太在鐵道旁邊,看著露天電影。 這個露天電影院前面有一個樂團,隨著電影的演出,會穿插現場演奏。有時會和現場群眾一起玩波浪舞。有時會有一些滑稽的表演,讓群眾可以參與。 一邊表演與遊戲的過程,讓我想起之前我在台灣去夜店跳舞玩樂的情緒。現在回到美國,這些熱力四射、勁歌熱舞的日子已經距離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跳脫傳統框架 「現代舞」秉持身體教育的精神 可加進各種例如武術和街舞等 現代專業素材 為現代舞蹈更席捲一股新的風暴 #寫作練習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臺灣90年代出生的孩子成長時所面臨的親子教育觀念,以及青春期男女之間的相處情形。同時也提出了臺灣教育中缺乏人際互動和兩性關係教育的問題。
Thumbnail
"人們為什麼想看脫衣舞?因為人們想要看女人的裸體!"電影裡的男主角這樣說。 今天在臉書上看到同學分享的一篇脫衣舞女的專訪,讓我想到這部電影"她在夢中跳舞",就讓我來介紹一下這部令我印象深刻的電影吧。 那篇專訪的受訪舞女提供的照片中,有好幾禎都是在"廣島第一劇場"拍攝的,而廣島第一劇場就是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