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有姊】中年女性的新選擇:超越生育與職業的二選一困境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在尋求職業與家庭平衡的道路上,中年女性面臨著許多挑戰。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在職場和育兒之間找到平衡點,並提供實用的建議和見解。


在永齡女力論壇中探索女性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2023年12月底,我非常榮幸參加了由永齡基金會舉辦的「2023永齡女力論壇」,這是一個專注於討論女性職場議題的重要場合。

這場論壇的主題是「Listen to HER,傾聽女性的聲音」,通過三大面向:「Healthcare 身心健康」、「Empowerment 自我賦權」和「Redefinition 重新定義」,來探討未來在產、政、學層面上,如何支持職場中的女性。每一個主題都邀請了涉及政策倡議、社會文化、職場支持的三位講者分享見解,我則參與了「Redefinition 重新定義」這一議程。

在永齡女力論壇中探索女性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在永齡女力論壇中探索女性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從創業到育兒:我的職場挑戰

作為一名女性創業者,我曾是台灣最大美食評論網站的創辦人之一。在事業發展和生育之間的抉擇中,我最終選擇了離開職場,成為一名全職母親。當我準備重返職場時,我也面臨了許多二度就業婦女普遍遭遇的挑戰,這些挑戰不僅包括重新找到工作的難度,還有在家庭和職業之間尋求平衡。


女性重返職場:數據揭露真實挑戰

我想分享一些在論壇上討論到的關鍵數據,這些數據揭示了女性在重返職場時所面臨的真實挑戰。根據104人力銀行於2023年3月進行的調查,不同年齡層的女性有著不同的擔憂。例如,39歲以下的女性最擔心生育對職業生涯的中斷,而30至49歲的女性則更擔憂工作與家庭之間的平衡。這些數據反映了女性在職場上面臨的壓力常被低估。

再提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數字:所有全職媽媽如果要重返職場,平均至少需要花費54個月的時間來爭取到就業機會。這顯示了對於全職母親來說,重返職場的路途遠比預期艱難,這一點在職場規劃和支持系統中應當得到更多關注。

女性重返職場:數據揭露真實挑戰

女性重返職場:數據揭露真實挑戰

重塑職場定義:從過去到未來的轉變

上面這些數據揭示了一個重要主題:女性重返職場需要的不僅僅是機會,而是深層次的自我角色覺察。什麼是自我角色的覺察呢?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打破傳統對「重返職場」的固有框架,重新思考職場的真正定義。

在傳統觀念中,工作往往被視為一種全職且基於僱傭關係的模式。但對於許多有孩子和家庭責任的女性來說,她們的責任並不僅限於職場。當需要全身心投入工作時,傳統的職場模式往往無法提供必要的彈性和多樣性。

實際上,組織和職場關係的發展歷史並不長,但人與工作、人與組織之間的關係卻有著廣闊的多元發展空間。特別是針對女性角色,她們面臨的挑戰和責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複雜。

因此,我開始提倡將「尋找一份工作(Find a job)」的思維轉變為「尋找工作方式(Find a work)或尋找任務(Find a task)」,以更好地適應女性對於多元和彈性工作模式的需求。這樣的思考不僅適用於女性,也適合現代職場的所有人。

當我們看向全球趨勢,例如「零工經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以自雇形式工作,創造價值。麥肯錫公司的研究顯示,美國和歐洲約有30%的勞動力選擇這種工作方式,而在台灣,這一比例則約為7%。面對全球化、超高齡化和少子化的挑戰,企業和組織必須重新思考人、工作和組織之間的合作模式,以真正解決當前的缺工問題。


raw-image

多元與彈性工作模式的實踐範例

在104高年級平台上,我們已經見證了多種多元和彈性的工作模式範例。例如,YF老師從外商公司的中高階主管轉型,透過改變服務方式,發現了新的職業熱情。另一位案例是余淑華老師,她從教官成功轉型為園藝治療師,利用自己的興趣創造了新的價值。

無論是像YF老師那樣延伸原有職能的專業,改變提供專業服務的模式來創造價值,還是像余淑華老師一樣去探索和發展全新的技能與興趣,這些轉型都使她們在新領域中發光發熱,進一步提升了她們的價值。這些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當人們從事他們熱愛和喜歡的事業時,不僅能夠為自己創造價值,而且還能獲得持久的職業滿足感,這與單純為了生計而工作大相逕庭。

這些案例只是眾多真實故事中的一部分。實際上,類似的多元和多重彈性工作模式的典範正在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透過轉變職業路徑或發掘新的工作方式,實現了個人和職業生活的平衡。這不僅體現了個人對職業發展的積極態度,也反映了百歲人生時代下職場的變化趨勢,其中包括追求個人熱情、發展多樣化技能,以及尋找更符合個人生活節奏的工作模式。


百歲人生下,中年後職業轉型與第二條曲線

這些典範故事的個案們都提醒我幾個重要的事實。首先,我們絕不應低估自己的潛力。並且,在這個被稱為百歲人生的時代中,人生的第二條曲線是非常需要提前準備和持續的培養。

正因如此,我加入了104集團的高年級事業部。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們在2024年組建了一個專門小組,旨在協助中年後的工作者進行成長和轉型。這個小組專注於協助中年的發展第二條職涯曲線,整合多元工作管道,讓更多中年後的工作者,特別是那些因照護責任而暫時離開職場的女性,能夠發揮自己的專長或興趣,通過自己所熱愛的事業來提供服務與創造價值。

我堅信,隨著越來越多多元多重工作典範的出現,不僅能讓中年後的工作者,尤其是女性,對自己廣義的職涯道路懷抱更大的信心。同時,這些成功典範也將激勵企業重新思考包括用人策略在內的經營方式,創造一個更加包容和多元的工作環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中年,有姊 |Erica Yeh的沙龍
4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身為全職媽媽,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妳整天都在家,不會很無聊嗎?」 問這個問題的人,百分之百都是女性,而且年齡層從30歲到75歲,都是孕育過小孩的女性,以一種羨慕但又輕蔑的姿態,彷彿在家帶小孩不僅對家庭沒有貢獻,而且還有著很廢的刻板印象。 尤其當他們得知小孩竟然還去上課的時候,更是用一
Thumbnail
身為全職媽媽,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妳整天都在家,不會很無聊嗎?」 問這個問題的人,百分之百都是女性,而且年齡層從30歲到75歲,都是孕育過小孩的女性,以一種羨慕但又輕蔑的姿態,彷彿在家帶小孩不僅對家庭沒有貢獻,而且還有著很廢的刻板印象。 尤其當他們得知小孩竟然還去上課的時候,更是用一
Thumbnail
現代女性身兼多職,無論是全職媽媽或職場媽媽,每日都在職場、家庭,照顧長輩、照顧子女、分擔家計多頭燒,面對睡眠不足、經濟問題、親子關係、婆媳關係、妯娌關係等壓力,身心疲憊不堪。觀音山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凝聚僧俗七眾與全球法友的力量,法會殊勝功德。參加普桌登記立即迴向,消災化劫,改變我們的命運!
Thumbnail
現代女性身兼多職,無論是全職媽媽或職場媽媽,每日都在職場、家庭,照顧長輩、照顧子女、分擔家計多頭燒,面對睡眠不足、經濟問題、親子關係、婆媳關係、妯娌關係等壓力,身心疲憊不堪。觀音山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凝聚僧俗七眾與全球法友的力量,法會殊勝功德。參加普桌登記立即迴向,消災化劫,改變我們的命運!
Thumbnail
曾聽過一段話,它的內容大概是這樣說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 不用羨慕別人的時區, 你會在你的時間表裡面開花結果…… 有時候我們會在我們人生的每個階段裡問自己: 我要繼續或改變目前的生活嗎? 我下個階段要做什麼? 這本『主婦的斜槓人生』 也許可以提供家庭主婦有各種可能性發展的機
Thumbnail
曾聽過一段話,它的內容大概是這樣說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 不用羨慕別人的時區, 你會在你的時間表裡面開花結果…… 有時候我們會在我們人生的每個階段裡問自己: 我要繼續或改變目前的生活嗎? 我下個階段要做什麼? 這本『主婦的斜槓人生』 也許可以提供家庭主婦有各種可能性發展的機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Thumbnail
1.在生小孩前做好職涯和生活的調整和規劃很重要,例如減少出差頻率。 2.有了小孩後,更會精準分配時間,利用零碎時間專注工作,工作效率反而提高。 3.夫妻要好好溝通和分工,彼此支援,不要有內疚感尋求外援。 4.帶小孩到工作場合或產地,讓小孩了解父母的工作內容。 5.適當放鬆自己,找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Thumbnail
1.在生小孩前做好職涯和生活的調整和規劃很重要,例如減少出差頻率。 2.有了小孩後,更會精準分配時間,利用零碎時間專注工作,工作效率反而提高。 3.夫妻要好好溝通和分工,彼此支援,不要有內疚感尋求外援。 4.帶小孩到工作場合或產地,讓小孩了解父母的工作內容。 5.適當放鬆自己,找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這幾天每日持續跟著書中做練習,今日檢視自己的骨盆模式,看看在以下議題上,自己是如何詮釋與定義 對女性角色既定期待:照顧家庭、包辦大小事、犧牲、奉獻、包容 社會上:附屬於能力比較好的男性,女人不重要(自覺現在女性力量逐漸連結合作之力) 養育孩子:女人的職責,失去自由,孩子發展好壞和女人大有關係。
Thumbnail
這幾天每日持續跟著書中做練習,今日檢視自己的骨盆模式,看看在以下議題上,自己是如何詮釋與定義 對女性角色既定期待:照顧家庭、包辦大小事、犧牲、奉獻、包容 社會上:附屬於能力比較好的男性,女人不重要(自覺現在女性力量逐漸連結合作之力) 養育孩子:女人的職責,失去自由,孩子發展好壞和女人大有關係。
Thumbnail
在尋求職業與家庭平衡的道路上,中年女性面臨著許多挑戰。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在職場和育兒之間找到平衡點,並提供實用的建議和見解。 在永齡女力論壇中探索女性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2023年12月底,我非常榮幸參加了由永齡基金會舉辦的「2023永齡女力論壇」,這是一個專注於討論女性職場議題的重要場合
Thumbnail
在尋求職業與家庭平衡的道路上,中年女性面臨著許多挑戰。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在職場和育兒之間找到平衡點,並提供實用的建議和見解。 在永齡女力論壇中探索女性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2023年12月底,我非常榮幸參加了由永齡基金會舉辦的「2023永齡女力論壇」,這是一個專注於討論女性職場議題的重要場合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有關全職媽媽的心路歷程文章 親身經歷後有一些心得分享 這段三年多的陪伴短暫育兒人生時光 也許在外人看來好像封閉 但其實我要說這是我人生當中難能可貴的內省與改變的階段 這樣階段性的角色,讓我至少有七點學習: 1 照顧者的全面操練(安排與直接實作幼兒的吃喝拉撒睡玩)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有關全職媽媽的心路歷程文章 親身經歷後有一些心得分享 這段三年多的陪伴短暫育兒人生時光 也許在外人看來好像封閉 但其實我要說這是我人生當中難能可貴的內省與改變的階段 這樣階段性的角色,讓我至少有七點學習: 1 照顧者的全面操練(安排與直接實作幼兒的吃喝拉撒睡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