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遊昆明西南聯大舊址─烽火中的精英淬鍊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呂偉白

raw-image

因緣

我一直對昆明有著特殊的感覺,倒不是受到昆明四季如春的吸引,而是因著昆明與西南聯大的之間的連結。而西南聯大又與我何干呢?因為我年輕時讀了小說「未央歌」,深受書中所描述的理想國般的氛圍所吸引。未央歌是作家陸橋的作品,於1967年出版,和我年紀相仿的4、5年級生應該都讀過這部小說。小說的年代背景是從抗日戰爭時期到政府遷台的這段時間,受到日本侵華的影響,北方的三所大學南渡到昆明並共同籌建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而故事就是發生於昆明的西南聯大。

raw-image

雖是如此,我這次川滇自由行的名單中原先並沒有西南聯大,因為那似乎已經是一個歷史名詞,應該沒有實體的位址存在吧!吸引我去昆明的是想去訪昆明石林。飛到昆明之後,和當地人聊天時,得知現在的國立雲南師範大學的前身就是西南聯大,大感興奮。一查網路,又發現雲南師範大學校園中有個西南聯大博物館,這當然是一定要加碼去參觀的。但到了雲南師範大學的呈貢主校區,才發現西南聯大博物館並不在目前的主校區呈貢,而是在五華區的西南聯大舊址中。難怪我在呈貢校區找了一個早上都找不到西南聯大博物館。不過也因此得以同時參觀了兩個校區:在新校區中造訪大陸高等教育的建設以及在舊校區中回顧西南聯大的歷史。

國立雲南師範大學

當天一早,我乘地鐵1號現到聯大街站,然後換4號線到吳家營站,再走路約20分鐘到6號大門。大陸的大學雖對外開放,但要刷身份證件進去。因為正值寒假,我幾乎包場整個校園,晚一些時才出現了兩、三個遊客。沒能看到學生在校園中的活動覺得有些遺憾,但能恣意的四處在清幽校園中走動、拍照,也算是假期來訪的好處吧!呈貢校區的校園設計很明顯的刻意強調和西南聯大之間連結。進校園的大道兩側放著一個個當時對於對於西南聯大教學有貢獻的教授。大多是我十分熟悉的學者。其中有一些學者如梅貽琦以及蔣夢麟雖然做了不同的政治選擇,但是仍然給予相當的尊重,除了立牌介紹,也塑了雕像紀念。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校園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地標,那就是「紅燭廣場」,廣場一側有聞一多的雕像,還有刻著紅燭詩文的紅色的半圓形牆。這是紀念當時西南聯大文學院院長也是詩人的聞一多。我對於聞一多並不熟悉,讀了牆上的紅燭,只想這首詩寫得真好,要到下午參觀博物館時才知道這位教育家及詩人在西南聯大的學者政治立場分離的初期,就已經不幸犧牲了。

詩人聞一多

詩人聞一多

紅燭廣場

紅燭廣場


新校區中也仿做了一個西南聯大的大門,以及一些紀念西南聯大的裝置。但是我把校區幾乎走遍了,也沒看到一個有類似博物館建築的地方。走到腳酸要坐下休息時,剛好一位女士從圖書館中走出,趕緊跑上前去問,這才知博物館是在頗遙遠的另一個校區。為了節省時間,出了校園攔了一部計程車又趕到一二一大街的西南聯大舊校區。

呈貢校區中仿西南聯大的紀念大門

呈貢校區中仿西南聯大的紀念大門

打卡點

打卡點

呈貢校區校園一景

呈貢校區校園一景

呈貢校區校園一景

呈貢校區校園一景

呈貢校區校園一景

呈貢校區校園一景

在介紹西南聯大博物館之前,我想先介紹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產生的時空背景,這樣,對這樣背景不熟悉的讀者才能對博物館的介紹比較有感。

動亂之中萃煉出的寶石: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自從盧溝橋事件發生以後,北平、天津相繼淪陷于日軍手中。當時國民政府的教育部遂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三校聯合商定,在長沙成立「長沙臨時大學」,這也是日後「西南聯合大學」的前身。長沙臨時大學設立後,以北大校長蔣夢麟、清大校長梅貽琦、南開校長張伯苓為常務委員,並南下籌措辦學事務。長沙臨時大學的運作時間不長,在1937年12月南京淪陷,長沙也進入日軍的空襲範圍,於是常務委員會決議將學校遷至距離前線較遠的雲南昆明。

師生分兩路南渡,一路搭火車經香港、安南海防,由滇越鐵路入昆明。一路為身體狀況較佳的300名學生和11名老師,組成「湘黔滇旅行團」跨越湖南、貴州、雲南三個省分,歷時68天,徒步1600公里,最終抵達昆明。長沙臨時大學至此正式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西南聯大校徽

西南聯大校徽

西南聯大校訓

西南聯大校訓


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學校決定北遷復員。1946年5月4日,西南聯合大學的歷史任務正式結束,各學院學生北返。而為了感謝南渡期間昆明所提供的種種協助,決定將教育學院留在昆明,更名為國立昆明師範學院,後於1950年更名為昆明師範學院,再於1984年更名為國立雲南師範大學。

西南聯大紀念亭

西南聯大紀念亭

國立昆明師範學院紀念碑

國立昆明師範學院紀念碑


位於西南聯大舊址的雲南師範大學舊區校門

位於西南聯大舊址的雲南師範大學舊區校門

西南聯合大學雖然僅僅存在八年零八個月,但在培養出的8000多名學生中,日後有多位有極大成就。根據中國大陸的統計,共出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振道)、8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兩彈一星是中國大陸對核彈、飛彈和人造衛星的簡稱)、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100多位中國兩院院士。

位於呈貢校區的傑出西南聯大學生功績牆

位於呈貢校區的傑出西南聯大學生功績牆

這樣的成就被堪稱為中國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蹟!這樣的成功是否能夠複製?這是教育學家所關切的。綜合資料中的評論,我歸納為三點:其一,南渡至昆明的三校:北大、清大、南開,都是當時全中國最頂尖的大學,學生素質本來就優秀,而西南聯大傳承了三所學校的優良學風和傳統,形成獨特的辦學理念和精神。其二,抗戰時期,在眾多聯合辦學的大學中,西南聯大是唯一聯合到底的學校。其中蔣夢麟、梅貽琪、張伯苓三位校長的精誠團結是最大關鍵。蔣夢麟與張伯苓不求名位,輔助梅校長長期治理校務。其三,是網羅全中國最優秀的人才於教授群中,下面是當時教授群的名單每一位都是重中之重的近代最知名學者:

吳大猷、周培源、王竹溪、陳寅恪、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劉文典、陳省身、王力、朱自清、馮友蘭、吳有訓、沈從文、陳岱孫、聞一多、錢穆、錢鍾書、潘光旦、費孝通、華羅庚、朱光潛、吳宓等等。

我自己在高等教育場域服務過,我認為第二項和第三項是最困難達成的,上位者如何能放下私心?如何能識才?在在都考驗著人性!而當時國難當頭所激發出的良善人性,恐怕也是促成西南聯大產出顆顆寶石的主因之一吧!(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這一篇「西南聯大知識份子群的形成與衰弱」)

西南聯合大學博物館

西南聯大博物館網站:https://bwg.ynnu.edu.cn/index.htm

西南聯大博物館位於雲南師範大學舊址之內,進入校園大門需刷碼進入,雖然是免門票但在參觀前須事先上網登記。當然,我又因為我的台胞兼長者VIP身份無須預約而長驅直入。當天入校園參觀的遊客非常多,讓我有些意外,因為我想西南聯大這段歷史,應該只有我這樣的老人會感興趣吧!但是環顧四周,老老少少都有,許多看起來還跟我一樣是從外地來的,臉上都帶著興奮的表情,這個博物館的重要性,似乎比我想像的要高。走完館內和館外,不得不承認西南聯大博物館的設計,非常的用心。裡面提供了非常豐富也非常詳細的西南聯大這一段史料,提供了許多口述歷史。而展示的史實,有血淚的、有柔情的;所陳述的故事,有國事、有家事。從抗日到國共之爭,我們且撇開政治立場,這一段我們所不熟悉的歷史,是有著太多太多能夠讓後人省思的題材。而故事中那些西南聯大的大師級教授們的風骨,真的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何謂「典範在夙昔」。那真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西南聯大博物館建築外觀

西南聯大博物館建築外觀

博物館入口

博物館入口

raw-image
raw-image
梅貽琦和雲南省政府主席合影

梅貽琦和雲南省政府主席合影

舊址中保存了兩間教室的原貌,可以看出當時學校經濟的困窘,一棟是鐵皮屋頂,一棟是茅草屋頂,而這兩棟十分簡陋的建築設計,竟是出自知名的建築家也是西南聯大的教授林徽因和梁思成,這真的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授及學生生活也十分清貧,飽學的吳大猷曾為生計養豬,狷介的聞一多也為了餬口為人刻印!

raw-image
raw-image
教室中的設備

教室中的設備

聞一多的刻印

聞一多的刻印


我乘計程車過來時,那位女司機說了好幾次一二一:「歐!你到一二一是吧?」「一二一到了!」我搞不清楚一二一是什麼,後來才知是街名,為什麼會有這麼奇怪的街名呢?參觀博物館的後半部就得到解答了,原來一二一是指1945年雲南昆明西南聯合大學、雲南大學、中法大學等校學生及教授所發起的反內戰罷課示威,最後演變為流血事件。因為發生於12月1日,因此被稱為「一二.一事件」。在軍隊鎮壓之下,造成四名學生死亡,11名學生重傷,14名學生輕傷。這四名學生被共產黨封為烈士,並安葬於於校園中的墓地,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另外,「李聞血案」也是館中展出的重點之一。李聞是指李公朴和聞一多,李公朴是中國民主同盟的發起人,聞一多如前所介紹,是西南聯大文學院院長及著名詩人,兩人當時的言論都是反對國民黨支持共產黨的,只相隔四天先後於1946年被據稱為國民黨的特工刺殺。我個人對於國共內戰瞭解很少,很難評論這兩個事件的真相是否如館中所示,不過由館中設計對這兩個事件的重視,可以感受這兩個事件的發生對於國共勢力的消長,可能佔著不小的份量。為政者不可忽視來自學界不論是學者或是學生的力量!

一二.一事件

一二.一事件

李聞血案

李聞血案

舊址校園中聞一多的紀念雕像

舊址校園中聞一多的紀念雕像

聞一多之衣冠塚

聞一多之衣冠塚

館中有一個廳中放映著當時文人對於昆明的描述,其中有一首有關翠湖的詩很美,因此我從館中出來之後,看看天色還是亮著的,就往翠湖的方向走去,大約半個鐘頭的路程。有些失望的是翠湖已經不似詩人所寫那樣幽靜,變得俗氣了,不過還是拍了幾張好照片。翠湖出來搭了公車回到高鐵站附近的旅館。

入口的大象俗氣了些!

入口的大象俗氣了些!

遙想西南聯大時代的翠湖

遙想西南聯大時代的翠湖

景區內已經非西年聯大文人筆下的幽靜原貌了。

景區內已經非西年聯大文人筆下的幽靜原貌了。

仍然可以找到幾個拍照的點

仍然可以找到幾個拍照的點

翠湖景區外滿滿的人潮

翠湖景區外滿滿的人潮


第二天去滇池旅遊的時候,遇到一位旅人,聊起了西南聯大,他推薦我一套書「南渡北歸」,說是裡面有提到當年西南聯大的學者因為不同的政治理念而做了不同的選擇,後來的命運也因此有很大的不同。這套書有三大冊:「南渡」、「北歸」、「離別」。我回臺灣之後先買了南渡這一冊的電子書,才讀了起頭,還沒真正讀到南渡的過程,若有心得,以後再分享了。

raw-image

未央歌中的美麗新世界

最後,再回到我第一段中的陳述,為什麼未央歌中的西南聯大是我心目中理想國的原型呢?相隔超過40年,我其實已經不記得小說中的細節,連裡面的幾個主角也只有對小童這個角色還有些印象。但是小說中當時大學生那種純真、有理想的的氛圍,我只要想到未央歌就能感受到。由於我手頭已經找不到這本小說,於是查網路瞭解一下小說中是哪些情節或人物吸引著自己。看了維基百科中的評論,我想這說明了一切:「這部作品描寫了年輕學生的生活和理想的故事。書中人物個性鮮活,情節感人,風格清新、活潑,情調自信樂觀。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和真摯情感,譜成了一個真、善、美的永恆篇章。不以重大的題材,不以曲折的情節來吸引讀者,而是以樂觀的情調和親和的哲理來感染讀者,是《未央歌》重要的藝術成就」。這不是美麗新世界的藍圖嗎?

raw-image
raw-image
口述歷史貢獻者的照片

口述歷史貢獻者的照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呂偉白的忘機書房
6會員
72內容數
這一生,有過很多「可以說嘴說一生」的旅遊經驗,但是很慚愧因為生活總是在忙碌中,不論是參團或是獨行,事前事後都沒對景與人有更深刻的瞭解。為了不辜負我這些年來一些難得的行腳體驗,決定認真的筆記下來,就當作這些經驗帶給我的感動的一項感恩。由於想要認真的連結這些旅遊點的歷史與地理,因此將專題名稱取為「行腳筆記」。
2025/04/05
去年五月來到稻城亞丁轉山時,就聽說九寨溝的高鐵要通了。這真是好消息,過去遊九寨溝的遊客總要面臨到底是要坐大巴還是坐飛機的兩難抉擇,坐大巴費時8小時,而坐飛機擔心海拔陡升而導致高反(九寨溝海拔2000-3600公尺)。去年八月份高鐵開通了,可以乘坐高鐵,約兩個鐘頭就到黃龍九寨站,然後再轉乘公交車約
Thumbnail
2025/04/05
去年五月來到稻城亞丁轉山時,就聽說九寨溝的高鐵要通了。這真是好消息,過去遊九寨溝的遊客總要面臨到底是要坐大巴還是坐飛機的兩難抉擇,坐大巴費時8小時,而坐飛機擔心海拔陡升而導致高反(九寨溝海拔2000-3600公尺)。去年八月份高鐵開通了,可以乘坐高鐵,約兩個鐘頭就到黃龍九寨站,然後再轉乘公交車約
Thumbnail
2025/03/29
三星堆古文物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英國媒體稱讚三星堆文物比秦始皇兵馬俑「更為不同凡響」。但也给世人留下了諸多待解之謎:三星堆文明源於何處?𤔡什麼會突然消失?大量出土的象牙來自哪里?那些或造型精巧,或體積龐大的青銅如何鑄造?
Thumbnail
2025/03/29
三星堆古文物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英國媒體稱讚三星堆文物比秦始皇兵馬俑「更為不同凡響」。但也给世人留下了諸多待解之謎:三星堆文明源於何處?𤔡什麼會突然消失?大量出土的象牙來自哪里?那些或造型精巧,或體積龐大的青銅如何鑄造?
Thumbnail
2025/03/24
我的2013年過得並不順遂,至今回想起來,支撐我度過那段艱困時期的是一個手機App—圓仔App。圓仔是第一隻在臺灣出生的大熊貓,2013年7月她出生時可是全臺灣關注的焦點,新聞熱度持續了好幾個月。當時一位熱心的圓仔粉絲開發了一個非營利的教育與熊貓觀察的app, 裡面蒐集了「圓仔」出生之後的所有紀錄與
Thumbnail
2025/03/24
我的2013年過得並不順遂,至今回想起來,支撐我度過那段艱困時期的是一個手機App—圓仔App。圓仔是第一隻在臺灣出生的大熊貓,2013年7月她出生時可是全臺灣關注的焦點,新聞熱度持續了好幾個月。當時一位熱心的圓仔粉絲開發了一個非營利的教育與熊貓觀察的app, 裡面蒐集了「圓仔」出生之後的所有紀錄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林傳甲所撰的京師大學堂講義對於「文學史」一詞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於中國人撰寫的第一本中國文學史由林傳甲所著,其第一本的地位在1930年代的文學史論述中有著基本共識。  
Thumbnail
林傳甲所撰的京師大學堂講義對於「文學史」一詞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於中國人撰寫的第一本中國文學史由林傳甲所著,其第一本的地位在1930年代的文學史論述中有著基本共識。  
Thumbnail
作者:亨德里克-房龍 譯者: 丁偉 出版社:好讀 出版日期:2005/06/15
Thumbnail
作者:亨德里克-房龍 譯者: 丁偉 出版社:好讀 出版日期:2005/06/15
Thumbnail
記憶是種調味過的東西。人們對於事物的印象容易被當時的心境所影響,事實在我們腦中不斷重建,來符合我們心目中的樣式。
Thumbnail
記憶是種調味過的東西。人們對於事物的印象容易被當時的心境所影響,事實在我們腦中不斷重建,來符合我們心目中的樣式。
Thumbnail
參加由趨勢滙流人文書院舉辦的國家圖書館活動,題目是「焦慮時代-人文的追尋」,聆聽楊儒賓老師和紀金慶老師的精彩講座,深入探討新人文精神、人文的創造性,還有科學革命的誕生及其對現代世界的影響。活動心得分享在下方文章內容中。
Thumbnail
參加由趨勢滙流人文書院舉辦的國家圖書館活動,題目是「焦慮時代-人文的追尋」,聆聽楊儒賓老師和紀金慶老師的精彩講座,深入探討新人文精神、人文的創造性,還有科學革命的誕生及其對現代世界的影響。活動心得分享在下方文章內容中。
Thumbnail
《南渡》《北歸》《傷別離》,三大本書裡描述的是民國時期學術大師們冒著抗戰的炮火,隨著中研院與西南聯大的遷徙,由中原流亡西南(昆明 重慶),再回歸中原的故事。 傅斯年、胡適、梅貽琦、錢穆、陳寅恪、吳晗、聞一多、朱自清………
Thumbnail
《南渡》《北歸》《傷別離》,三大本書裡描述的是民國時期學術大師們冒著抗戰的炮火,隨著中研院與西南聯大的遷徙,由中原流亡西南(昆明 重慶),再回歸中原的故事。 傅斯年、胡適、梅貽琦、錢穆、陳寅恪、吳晗、聞一多、朱自清………
Thumbnail
逆境,這個字眼在阿政的生命裡,似乎特別有重量。他的研究所生活,原應是知識的海洋,思想的火花碰撞之地,卻不料在這轉角,遭遇了人生的一大挑戰——一場突如其來的登革熱疫情。
Thumbnail
逆境,這個字眼在阿政的生命裡,似乎特別有重量。他的研究所生活,原應是知識的海洋,思想的火花碰撞之地,卻不料在這轉角,遭遇了人生的一大挑戰——一場突如其來的登革熱疫情。
Thumbnail
作者:林衡哲編著/陳永興/郭松棻/吳潛誠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3-05-29
Thumbnail
作者:林衡哲編著/陳永興/郭松棻/吳潛誠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3-05-29
Thumbnail
從前我跟一位北部的教授上課,他專研版本目錄學⋯⋯
Thumbnail
從前我跟一位北部的教授上課,他專研版本目錄學⋯⋯
Thumbnail
在我的研究生階段,曾經和師長合寫過一些推廣教育著作,比如説《國學導讀》(全 三册)、《國學常識》、《國學常識精要》,拿到很優厚的稿費,既貼補了家用,也能買些自己需要的電腦設備,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邱燮友教授,待我真是恩重如山。
Thumbnail
在我的研究生階段,曾經和師長合寫過一些推廣教育著作,比如説《國學導讀》(全 三册)、《國學常識》、《國學常識精要》,拿到很優厚的稿費,既貼補了家用,也能買些自己需要的電腦設備,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邱燮友教授,待我真是恩重如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