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買進》讀書心得,人生最重要的資產是時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在面對投資時都希望買在低點,但事實上除了低點難以預測外,本書的作者利用歷史數據證明,就算買在低點的報酬都不一定能夠打敗持續買進,我會分享如何根據本書的觀念,實際應用在理財和投資上。


首先常見的理財建議就是要你記下每天的開銷和花費,然後找出不必要的支出,接著開始節儉的生活,更好的理財方式應該是從有意識的花錢和先付錢給自己開始。


有意識花錢是只花錢在自己喜愛的事物上,除了自己熱愛的事物,扣除必要支出後,其他地方最好一毛錢都不要花,至於先付錢給自己就是當今天薪水入帳,或是有一筆意外之財時,先將一小部分固定金額的錢存起來,積極一點就是將這筆錢拿去投資,剩下來的錢除了支付必要的固定開銷外,其餘的部分就可以大方地花在你熱愛的事物上。


接著就是負債未必是壞事,必須要看這是一個好負債還是壞負債,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這個負債讓你的資本增加還是減少,以房貸為例,第一個不該提早還清房貸的理由就是流動性,第二個不該提早還清房貸的理由就是會失去讓資本增加的機會。


至於關於投資,許多人將錢放在銀行定存,但以目前定存利率低於通膨率,將所有的資產放在定存等於讓自己的錢越存越少,持有股票長期來看具有優異的報酬率,可以有效對抗通膨,但短期的高波動會讓投資人遭受資產損失的心理壓力,而債券具有較低的波動性,但報酬也相對較低,可以搭配股票做資產配置來達到睡得好的效果,此外和股票定期進行再平衡可以降低風險,甚至有機會增加報酬。


許多主動投資者會自己挑選個股標的,來達到績效戰勝大盤的目標,而大部分投資人可能會覺得只要挑選資本夠大的個股,或是大公司就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但事實的真相卻不是如此,1950年後美國股市的28853家公司中,到了2009年有78%的公司已經不存在,另外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在2018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從1926年以來,整體美國股市的淨增值是由4%的公司創造的,這表示你必須具有選到這4%股票的能力,而不是選到另外的96%,這表示無論從風險還是報酬的角度來說,你都不該選擇個股,選擇指數化投資才是一般投資人最適合的投資方式。


接下來就是大家在投資時常有的疑問,到底要馬上投入還是要等到低點再投入呢?本書作者回測了歷史數據,結論就是市場是長期和大部分時間是上漲的,所以盡量將所有資金儘早投入市場,手上有一筆資金的投資人,應該要馬上全部投入而不要拆成每月投入,手上沒有一大筆資金,只能每月定期定額的投資人,應該要每月投資,而不要將錢存起來等到低點再投入。


對於退休投資人作者建議可以採用廣為人知的4%提領法則,或者是跨越點法則,但隨著醫學進步,人的壽命越來越長,另外對於提早退休的投資人來說,退休後的餘年可能超過30年,所以4%法則個人認為需要調整,可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ETF退休4%提領還適用嗎?“


最後人生最重要的資產就是時間,因為你總是可以賺更多錢,但再多的錢卻買不到時間,對於投資而言,越早開始投資,複利就能發揮更大的效果,假設在65歲要擁有800萬資產,投資年化報酬率7.2%的標的,從35歲開始投資需要100萬的本金才可以達到,但今天是從25歲就開始投資的話,那麼你只需要50萬的本金。


之後的影片除了分享投資觀念,我會分享更多投資書籍的讀書心得,且如何應用在投資上,歡迎大家追蹤我的專題。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本篇內容同步發表在我的youtube頻道:


avatar-img
51會員
82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小畢,這裡我會不定期分享個人投資和被動收入的心得和方法,歡迎大家追蹤和分享囉。我的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beeinvestnot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家好,我是小畢,在投資的路上報酬通常會伴隨著風險,但風險往往比報酬來得更快,一次重大的損失可能就會讓你損失大量資產,甚至離開投資市場,但不論從風險還是報酬來說,你都該選擇指數化投資。 首先許多主動投資者會自己挑選個股標的,來達到績效戰勝大盤的目標,而大部分投資人可能會覺得只要挑選資本夠大的個
大家好,我是小畢,一輛性能優越的車輛如果沒有定期或是適時檢修保養,那麼它可能無法繼續維持卓越的性能,資產配置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果沒有進行再平衡,那麼有一天資產配置可能無法發揮原本分散風險的效益,原因是不同資產類別,會因為隨著時間會有不同的報酬率,造成經過一段時間後,資產的比例已經不是一開始配置時的狀
大家好,我是小畢,我們知道從風險和報酬的角度來說,一般投資人都應該選擇指數化投資,但投資ETF的目的除了讓資產對抗通膨外,應該就是要能提供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但是每年要從資產中提領多少作為生活費,才不會發生錢花光,人卻還在的狀況呢? 目前比較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所謂的4%提領法則,最早是由美國財務
大家好,我是小畢,大家在投資時最關心的應該是投資的報酬率有多少?有些業務員在推銷投資商品時,常會宣稱報酬率比定存高,有可能是因為報酬率是以所謂的年均報酬率去計算,如果用考慮複利的年化報酬率去計算,報酬率就有可能比定存還要低,例如一開始投資10萬元,10年後變成20萬元,那麼年均報酬率就是20%,但是
大家好,我是小畢,對於想要投資國外股票的投資人來說,可以選擇複委託或是海外券商來購買國外股票或債券,海外券商的主要優勢在於低手續費甚至是免手續費,但因為券商帳戶在海外的關係,需要開設一個台灣的外幣帳戶,將資金匯到海外指定帳戶,因此就需要支付銀行匯到海外的手續費和電匯費,同樣地,將資金從海外券商匯回台
大家好,我是小畢,我們知道從風險和報酬的角度來說,一般投資人都應該選擇指數化投資,但投資ETF的目的除了讓資產對抗通膨外,應該就是要能提供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但是每年要從資產中提領多少作為生活費,才不會發生錢花光,人卻還在的狀況呢? 目前比較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所謂的4%提領法則,最早是由美國財務
大家好,我是小畢,在投資的路上報酬通常會伴隨著風險,但風險往往比報酬來得更快,一次重大的損失可能就會讓你損失大量資產,甚至離開投資市場,但不論從風險還是報酬來說,你都該選擇指數化投資。 首先許多主動投資者會自己挑選個股標的,來達到績效戰勝大盤的目標,而大部分投資人可能會覺得只要挑選資本夠大的個
大家好,我是小畢,一輛性能優越的車輛如果沒有定期或是適時檢修保養,那麼它可能無法繼續維持卓越的性能,資產配置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果沒有進行再平衡,那麼有一天資產配置可能無法發揮原本分散風險的效益,原因是不同資產類別,會因為隨著時間會有不同的報酬率,造成經過一段時間後,資產的比例已經不是一開始配置時的狀
大家好,我是小畢,我們知道從風險和報酬的角度來說,一般投資人都應該選擇指數化投資,但投資ETF的目的除了讓資產對抗通膨外,應該就是要能提供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但是每年要從資產中提領多少作為生活費,才不會發生錢花光,人卻還在的狀況呢? 目前比較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所謂的4%提領法則,最早是由美國財務
大家好,我是小畢,大家在投資時最關心的應該是投資的報酬率有多少?有些業務員在推銷投資商品時,常會宣稱報酬率比定存高,有可能是因為報酬率是以所謂的年均報酬率去計算,如果用考慮複利的年化報酬率去計算,報酬率就有可能比定存還要低,例如一開始投資10萬元,10年後變成20萬元,那麼年均報酬率就是20%,但是
大家好,我是小畢,對於想要投資國外股票的投資人來說,可以選擇複委託或是海外券商來購買國外股票或債券,海外券商的主要優勢在於低手續費甚至是免手續費,但因為券商帳戶在海外的關係,需要開設一個台灣的外幣帳戶,將資金匯到海外指定帳戶,因此就需要支付銀行匯到海外的手續費和電匯費,同樣地,將資金從海外券商匯回台
大家好,我是小畢,我們知道從風險和報酬的角度來說,一般投資人都應該選擇指數化投資,但投資ETF的目的除了讓資產對抗通膨外,應該就是要能提供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但是每年要從資產中提領多少作為生活費,才不會發生錢花光,人卻還在的狀況呢? 目前比較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所謂的4%提領法則,最早是由美國財務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本文探討臺灣股市ETF投資策略,針對新手與老手,分析市值型ETF(如0050、006208)與高股息ETF(如0056、00878、00919)的優缺點,並提出兼顧成長與收益的MVP組合建議。
含 AI 應用內容
#ETF#收益#市值型
退休後的財務規劃,最重要的是保留足夠的現金應對市場波動,選擇低風險低波動的投資組合(如股債配置ETF),並建立長期投資信念,避免市場恐慌時賣出資產。本文探討退休前與退休後的財務模式差異,比較高股息ETF與股債配置ETF的優缺點,並分享作者的退休財務策略與操作。
日前在演講結束後,有一聽眾問我:「是不是該買含台積電比較多的ETF?」我說去年該這麼做,但今年如果還這麼做,現在看來是很慘的。其實我認為真正的問題是,難道這是買ETF應有的考慮嗎?  
隨著高息低波ETF的迅速成長,「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成為擁護方的主要論點之一,而這個論述一直爭論不休,反對方主要以「配息只是左手換右手」、「報酬率與0050高度相關」為說詞。因此本文旨在以量化投資、因子投資的客觀角度討論高息低波ETF是否具有分散效果。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這應該是我小時候的一首詩詞,剛好符合我想表達的一個思維主題,從2025年的3月開始,我確實也做出了一些投資思維的改變,因為我有一些資本額了,我覺得如果持續抱著持續買進的心態,累積的財富可能不會比較快,所以~分享一下我這一年的一個小經驗。
本文探討臺灣股市ETF投資策略,針對新手與老手,分析市值型ETF(如0050、006208)與高股息ETF(如0056、00878、00919)的優缺點,並提出兼顧成長與收益的MVP組合建議。
含 AI 應用內容
#ETF#收益#市值型
退休後的財務規劃,最重要的是保留足夠的現金應對市場波動,選擇低風險低波動的投資組合(如股債配置ETF),並建立長期投資信念,避免市場恐慌時賣出資產。本文探討退休前與退休後的財務模式差異,比較高股息ETF與股債配置ETF的優缺點,並分享作者的退休財務策略與操作。
日前在演講結束後,有一聽眾問我:「是不是該買含台積電比較多的ETF?」我說去年該這麼做,但今年如果還這麼做,現在看來是很慘的。其實我認為真正的問題是,難道這是買ETF應有的考慮嗎?  
avatar-avatar
格編⭐桑桑
發佈於桑一下
src
隨著高息低波ETF的迅速成長,「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成為擁護方的主要論點之一,而這個論述一直爭論不休,反對方主要以「配息只是左手換右手」、「報酬率與0050高度相關」為說詞。因此本文旨在以量化投資、因子投資的客觀角度討論高息低波ETF是否具有分散效果。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這應該是我小時候的一首詩詞,剛好符合我想表達的一個思維主題,從2025年的3月開始,我確實也做出了一些投資思維的改變,因為我有一些資本額了,我覺得如果持續抱著持續買進的心態,累積的財富可能不會比較快,所以~分享一下我這一年的一個小經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縱使我們知道指數投資長期向上,但是過往經驗,總是會經歷過幾段系統性風險而大幅下挫的區間,那麼究竟我們不管這個短期的波動,持續定期定額,持續買進指數好呢?還是先把錢存下來,等到黑天鵝事件來臨,大盤崩盤在大筆投入買進指數好呢? 持續買進 vs. 逢低買進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對於接觸本書的看法 推薦度:★★★★★ 難度:★★☆☆☆ 他在書中以生動風趣的口吻,搭配豐富的資料數據,挑戰一些常見的投資迷思。我相信這本書不論新手小白,還是投資都有所收穫。作者經常使用生動的口吻,我認為新手小白更是有興趣看下去,學習到知識。
Thumbnail
本書提供了關於個人理財的建議和指導,包括儲蓄、收入、稅務和保險。作者強調在盡早投資並盡量經常投資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理財建議。
Thumbnail
這本書包含投資和理財兩個部分,作者用了許多數據及計算告訴大家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包含了許多扎扎實實的數字,雖然無法順順地讀過去,必須要和作者一起思考,但作者也寫得蠻仔細,也有稍作簡化,所以這樣得出的論點也更有說服力。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透過研究與數據來回答一些常見投資疑問,例如:應該定期定額或逢低買進、何時該買該賣、如何提早退休、要買個股或基金、基金要選主動型或被動型等~
Thumbnail
《持續買進》這本書印象的三大重點:想要增長資產,增加收入來源、越早投資(尤其是指數型基金)且持續買進投資資產、崩盤更要買進。在眾多投資方法中,作者最推薦的就是股票,尤其是指數型的基金。此外,人生中最重要的資產是時間,因此要把時間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面。
Thumbnail
《持續買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投資建議,並深入探討財務管理議題與策略。作者以科學角度解釋了儲蓄與投資的關係,並強調了平均成本法的重要性。此外,書中也探討了金錢與財富觀念背後的哲學問題,試圖達到超越金錢的層面。對於個人理財的入門者,這本書提供了寶貴的投資建議和財務議題的相關信息。
Thumbnail
作者尼克.馬朱利是位資料科學家與財經專家,他運用大量數據和10年的財經經驗,教導我們如何理財、賺錢和儲蓄。從理論到實踐,他導引我們理解底層架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並將其落實到日常生活中。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縱使我們知道指數投資長期向上,但是過往經驗,總是會經歷過幾段系統性風險而大幅下挫的區間,那麼究竟我們不管這個短期的波動,持續定期定額,持續買進指數好呢?還是先把錢存下來,等到黑天鵝事件來臨,大盤崩盤在大筆投入買進指數好呢? 持續買進 vs. 逢低買進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對於接觸本書的看法 推薦度:★★★★★ 難度:★★☆☆☆ 他在書中以生動風趣的口吻,搭配豐富的資料數據,挑戰一些常見的投資迷思。我相信這本書不論新手小白,還是投資都有所收穫。作者經常使用生動的口吻,我認為新手小白更是有興趣看下去,學習到知識。
Thumbnail
本書提供了關於個人理財的建議和指導,包括儲蓄、收入、稅務和保險。作者強調在盡早投資並盡量經常投資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理財建議。
Thumbnail
這本書包含投資和理財兩個部分,作者用了許多數據及計算告訴大家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包含了許多扎扎實實的數字,雖然無法順順地讀過去,必須要和作者一起思考,但作者也寫得蠻仔細,也有稍作簡化,所以這樣得出的論點也更有說服力。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透過研究與數據來回答一些常見投資疑問,例如:應該定期定額或逢低買進、何時該買該賣、如何提早退休、要買個股或基金、基金要選主動型或被動型等~
Thumbnail
《持續買進》這本書印象的三大重點:想要增長資產,增加收入來源、越早投資(尤其是指數型基金)且持續買進投資資產、崩盤更要買進。在眾多投資方法中,作者最推薦的就是股票,尤其是指數型的基金。此外,人生中最重要的資產是時間,因此要把時間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面。
Thumbnail
《持續買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投資建議,並深入探討財務管理議題與策略。作者以科學角度解釋了儲蓄與投資的關係,並強調了平均成本法的重要性。此外,書中也探討了金錢與財富觀念背後的哲學問題,試圖達到超越金錢的層面。對於個人理財的入門者,這本書提供了寶貴的投資建議和財務議題的相關信息。
Thumbnail
作者尼克.馬朱利是位資料科學家與財經專家,他運用大量數據和10年的財經經驗,教導我們如何理財、賺錢和儲蓄。從理論到實踐,他導引我們理解底層架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並將其落實到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