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沒有人能從媚俗中全身而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 是#米蘭昆德拉 於 1984以捷克的民主化運動布拉格之春及後蘇聯入侵捷克為寫作背景,描寫了一男兩女的愛情糾葛,並帶出各角色生命中屬於他們的「輕」和「重」。雖然小說以大量篇幅刻畫兩性關係以及性愛劇情,但更為準確的是注入了大量隱喻的哲學小說,並表達作者對於生命本質、存有、意義、靈魂肉體等主題的反思。書中插入作者旁白的獨特手法,使得讀者彷彿和作者建立了一種對話的感覺。這種叙述方式讓故事更加親近,就像是和一位朋友一同分享他對劇情的深刻想法和哲學反思。起初,作者跳出來時讓我感到困惑(以為是自己漏掉了什麼角色),但隨著故事的進展,這種手法反而成為一種獨特的書寫風格,讓我能更深入地理解和共鳴故事中的情節。

不存在著最好的選擇

小說一開始即探討尼采永劫回歸的觀念,並強調永劫回歸是最沉重的負擔。假設每個決策的瞬間都可以無限循環,我們便可以透過每次循環中改正我們的選擇、嘗試不同的方向。但在這樣的循環中,人們便無法逃避此事,使得每個行動都擔負了難以承受的沉重責任(das schwerste Gewicht)。然而永劫回歸並不存在我們的人生裡:人生只有一次,因此任何決定都無法被證明是正確的,因為無法進行比較。一切都是瞬息轉瞬,沒有預備的餘地。我們無從得知或驗證每個選擇以外可延伸的無限可能性,也無法哪生命跟前世相比或在來世改正什麼。當生命不存在最好的選擇,甚至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否對的選擇,那麼選擇有什麼意義呢?這觀點與主角托馬斯所提及的德國諺語相呼應:Einmal ist keinmal,一次算不得數,一次就是從來沒有。唯有一次的生命,宛如從未真正存在過 - 於是變成了「輕」。

生命中的「非如此不可」

重和輕,哪一個才是正的?尼采主張人難以忍受「重」的存在。然而,昆德拉則認為「輕」也是一種難以承受的存在,並且「輕與重」之間的分界並不明確。

主角托馬斯是醫術精湛的外科醫生,他曾經以為醫生是他一生中的「非如此不可」,這份執著也成為了他生命中的「重」。但因為發佈過對於當權政權不利的言論而煽動了反共情緒,又拒絕簽署撤回聲明而被迫離開醫院,淪為一名鄉間的玻璃擦洗工、最後更搬到鄉下維修汽車。在故事差不到到尾聲時,他跟女主角特麗莎說:「我沒有使命,沒有人有使命。發現自己自由自在,沒有使命,那是最大的解脫啊。」隨著他的轉變,他意識到放下這份執著,讓自己擺脫了沉重的使命感,反而變得輕鬆。

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我們的「非如此不可」,但「只有必然,才能沈重」。正因為這些事情的必然性,而成為了我們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我曾經執著於自己命定自己必須成為社工,這是自己的使命。因此當年身體出現狀況不能如期完成社會課程時,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自我質疑。但原來任何使命或意義都是自己定義的,一件事的輕或重都是自己選擇的。只有將事情看作是必然的,才會讓其變得沉重。

沒有人能從媚俗中全身而退

在字典中,媚俗被定義為「只有很少價值或沒有價值的文學或藝術」,而昆德拉則認為媚俗本有形上學或神學含義。通過引用《聖經》中的創世記,指出人是依照上帝的形象創造的,這引出了一個有趣而深刻的問題:如果人有腸子,需要排泄,那麼上帝是否也有類似的生理需求?這種思考挑戰了對上帝完美性的傳統理解,因為有屎的存在似乎與創世記中描述的絕對美好相違背。而相信世界與人的存在原本是絕對美好的信念,被描述為一種「無條件的存在認同」,而這認同可以延伸至對社會建制、傳統思想、流行概念的絕對認同。這樣的信念否定了一切不美好的存在,就像對屎的存在裝作看不見一樣,這被昆德拉稱之為「媚俗」,一種避免面對真實現實的態度。

在領取耶路撒冷文學獎時的致詞,昆德拉說:「「媚俗」(Kitsch)一詞指不惜一切代價想討好,而且要討最大多數人好的一種態度。為了討好,就必須確定什麼是大家都想聽的,必須為固有觀念服務。所謂「媚俗」,就是把這種有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麗的語言和情感把它喬裝打扮,甚至自己都會為這種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淚。」

在昆德拉的理解中,「媚俗」指的是一種平庸、標準化、缺乏原創性的文化表現和現象,通常以符合大眾口味、避免引起不安或爭議為目的。不論在民主或極權國家,政治媚俗都是普遍現象。政黨或任何政治運動都需要群眾的支持、需訴諸群眾的情感 - 用來強化權力、粉飾社會問題、維護現狀,以及阻礙個體思考的深度與批判問題。

「我們中間没有一個超人,強大得足以完全逃避媚俗。無論我們如何鄙視它,媚俗都是人類境況的一個組成部分。」

這種認識承認了媚俗存在的普遍性,無論個人的價值觀或立場如何,人類都難以完全避免受到媚俗的影響。沒有人是超越這種現象的,在社會和文化中媚俗不僅僅是個別行為的問題或需則,更是一種難以抗衡的普遍人類現象。即使我們努力追求獨立思考和原創性,仍難以完全免於受到群體壓力和主流觀點的影響。

‧̍̊˙· 𓆝.° 。˚𓆛˚。 °.𓆞 ·˙‧̍̊

𖤘 書籍資訊

書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作者|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18/10

‧̍̊˙· 𓆝.° 。˚𓆛˚。 °.𓆞 ·˙‧̍̊

工餘時間持續創作並不容易嗚~ 

💖|如果喜歡文章請按下 愛心|

🔮|對內容感興趣請按下 追蹤|

🧋|文章若有幫助也歡迎 贊助|

任何一種支持都給我敲大動力!(´▽`ʃ♡ƪ)

更多的我:InstagramVocusMediumMatters:@aaaaalvarea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再多一頁 one more page
22會員
35內容數
人生就是由無數一頁頁構成的書。 當感覺快要活不下去的時候,試著再翻多一頁吧。
2024/12/23
《#平面國》寫於1884年,表面上他像是對於空間維度的探索與思考,但裏層卻能滲透出反烏托邦與對社會階級、封閉思想諷刺的意味。書中詳細描述了二維世界的種種,因此我們也能藉著這種思維類比四度或更高維度看我們三維世界的視覺。而這種「壓扁」的二維世界,卻把社會階級、宗教議題、極權統治的議題更立體的反應出來。
Thumbnail
2024/12/23
《#平面國》寫於1884年,表面上他像是對於空間維度的探索與思考,但裏層卻能滲透出反烏托邦與對社會階級、封閉思想諷刺的意味。書中詳細描述了二維世界的種種,因此我們也能藉著這種思維類比四度或更高維度看我們三維世界的視覺。而這種「壓扁」的二維世界,卻把社會階級、宗教議題、極權統治的議題更立體的反應出來。
Thumbnail
2024/08/15
火光與硝煙退卻後,這些矛盾所帶來的憤怒、迷失、失望、無力、罪疚和迷茫,最終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塑造出一個屬於這個時代的獨特靈魂面貌。這一部作品捕捉了這些幽微的傷害,讓這些傷害被看見。
Thumbnail
2024/08/15
火光與硝煙退卻後,這些矛盾所帶來的憤怒、迷失、失望、無力、罪疚和迷茫,最終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塑造出一個屬於這個時代的獨特靈魂面貌。這一部作品捕捉了這些幽微的傷害,讓這些傷害被看見。
Thumbnail
2024/02/13
這是一個「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的故事。十三歲那年的房思琪被一直崇拜著的補習老師李國華誘姦,她小心翼翼的試探著身邊不同人對性的看法,她明白她不會得到理解 - 於是她嘗試著以愛之名,合理化這難以忍受的一切。
Thumbnail
2024/02/13
這是一個「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的故事。十三歲那年的房思琪被一直崇拜著的補習老師李國華誘姦,她小心翼翼的試探著身邊不同人對性的看法,她明白她不會得到理解 - 於是她嘗試著以愛之名,合理化這難以忍受的一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性愛拍得很美,那些綑綁之間的呼喊、喘息,都那麼真實,那麼地想從那樣的痛苦逃離,但也不盡然是逃離痛苦,或者更是一種望向內在的慾望。
Thumbnail
性愛拍得很美,那些綑綁之間的呼喊、喘息,都那麼真實,那麼地想從那樣的痛苦逃離,但也不盡然是逃離痛苦,或者更是一種望向內在的慾望。
Thumbnail
喜劇調性不時噴灑之下,偷情被美化,男女主角身體力行頌揚性愛自主。可是這也不是一部很典型浪漫的愛情電影,譬如雙方天雷勾動地火之時,女主角會先摔到扭傷腳;又譬如在男生驚喜下跪的片刻,女主角手上還戴著很難拔的洗碗手套。莫妮雅修克黎自編自導的劇本很幽默......
Thumbnail
喜劇調性不時噴灑之下,偷情被美化,男女主角身體力行頌揚性愛自主。可是這也不是一部很典型浪漫的愛情電影,譬如雙方天雷勾動地火之時,女主角會先摔到扭傷腳;又譬如在男生驚喜下跪的片刻,女主角手上還戴著很難拔的洗碗手套。莫妮雅修克黎自編自導的劇本很幽默......
Thumbnail
真事改編也好,虛構佔多也罷,《馴鹿寶貝》的魅力,或者說價值,在於豐富化跟騷案件的內涵,指出那過程中的曖昧、費解的情感;後段則以悍然自我揭露的姿態,陳述創傷當事人的矛盾,再用開放而弔詭的方式,呈現男女主角的共情。那是生命稀爛、虛無的時刻,他人的恐怖及甜蜜。
Thumbnail
真事改編也好,虛構佔多也罷,《馴鹿寶貝》的魅力,或者說價值,在於豐富化跟騷案件的內涵,指出那過程中的曖昧、費解的情感;後段則以悍然自我揭露的姿態,陳述創傷當事人的矛盾,再用開放而弔詭的方式,呈現男女主角的共情。那是生命稀爛、虛無的時刻,他人的恐怖及甜蜜。
Thumbnail
偶然的相處,讓這位痛恨禮節,愛嘲笑女生恨嫁的情場浪子,看到了女性的柔弱與無助,她們只是無力地尋求安全感,才會恨嫁。他終於看到了自己是小人而非鋤強扶弱的君子。
Thumbnail
偶然的相處,讓這位痛恨禮節,愛嘲笑女生恨嫁的情場浪子,看到了女性的柔弱與無助,她們只是無力地尋求安全感,才會恨嫁。他終於看到了自己是小人而非鋤強扶弱的君子。
Thumbnail
#可以看到夫妻一起對抗病魔的過程、丈夫與病妻的心境變化、感人的夫妻之情,以及關於死生對立的思考。  (一)新感覺派文學 西方20世紀初,面對世紀的更替、意識形態的扭轉、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其後世界大戰所帶來的不安和空虛,作家和藝術家試圖在形式與內容上實驗和創新,藉以探尋破碎失序的心靈世界,於是具
Thumbnail
#可以看到夫妻一起對抗病魔的過程、丈夫與病妻的心境變化、感人的夫妻之情,以及關於死生對立的思考。  (一)新感覺派文學 西方20世紀初,面對世紀的更替、意識形態的扭轉、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其後世界大戰所帶來的不安和空虛,作家和藝術家試圖在形式與內容上實驗和創新,藉以探尋破碎失序的心靈世界,於是具
Thumbnail
性解放和女性主義的內心糾結。「性解放」應該被看作是一個個體化的選擇和可能的道路,而不是一個唯一的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現代女性的內心糾結,探索女性主義、性解放、約砲以及性解放的培力經驗。香水百合提出了思考方向與執行之間的矛盾,希望女性能夠有自己的態度,並且分享了關於愛與性之間的感情故事。
Thumbnail
性解放和女性主義的內心糾結。「性解放」應該被看作是一個個體化的選擇和可能的道路,而不是一個唯一的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現代女性的內心糾結,探索女性主義、性解放、約砲以及性解放的培力經驗。香水百合提出了思考方向與執行之間的矛盾,希望女性能夠有自己的態度,並且分享了關於愛與性之間的感情故事。
Thumbnail
Poor Things,指的正是那些受到桎梏的男性,而女性主義的存在,也是為了解放這些男人。平權與覺醒,是屬於全人類的事。 [ 倫敦:男性所建構的世界,過度強調理性,逃避真實的情感 。] 在男性的成長歷程中,他們始終被教導著不能感情用事,做事必須有邏輯、理性。那些缺乏證據的事物,
Thumbnail
Poor Things,指的正是那些受到桎梏的男性,而女性主義的存在,也是為了解放這些男人。平權與覺醒,是屬於全人類的事。 [ 倫敦:男性所建構的世界,過度強調理性,逃避真實的情感 。] 在男性的成長歷程中,他們始終被教導著不能感情用事,做事必須有邏輯、理性。那些缺乏證據的事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