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回顧=先行研究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研究問題是研究的出發點,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指的是能回答、在研究者的能力範圍內,而且可以透過實際證據驗證的問題。

上野千鶴子教授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說明:提出研究問題之後,要假設這一個研究問題過去一定也有人提過類似或相關的問題。常常有人認自己提出的是屬於原創性」問題,之前沒有任何人提過,上野教授說,這可能是源自於研究者的無知,不知道已經有人已經嘗試提問與解答了。

前人針對類似問題所做的提問和解答稱為「先行研究existing literature」,要了解先行研究是為了確認研究者所提出的研究問題,已經被解決到什麼程度?有那些部分尚未解決?如果某篇研究已經能夠回答研究者的研究問題,研究者也滿意於現有文獻的解答,那就不需要繼續研究這個問題了。上野教授說最糟糕的是先前研究已經有了解答,但因為研究者的無知,不知道已經有解答,又拼命研究相同問題,最後得到類似的答案,這無法產生學術圈的「知識公共財」價值。

研究者所提出的問題,大多都是從過去的經驗、曾接觸的龐大資訊中累積衍生而來。了解既有的文獻就是產生新資訊的前提,上野教授指出:文學類文章和研究論文的最大差異,在於研究論文需要有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就是先行研究的清單。

研究者想要了解先行研究,可以追蹤一系列對研究者有影響,覺得不對勁,或是想要反駁的參考文獻。只要開始搜尋並閱讀參考文獻,就會出現其他論文的參考文獻,透過這些由文獻與文獻之間交織形成的網,我們就能看出先前研究中有什麼,或是缺失什麼。上野教授說,這就稱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意指文獻之間的引用、影響和對抗等,存在於多個文獻之間的關係。文獻不會有真空地帶,所謂的資訊生產,就是在這種現有的文獻上,加入某些新的成分。

研究結果要有原創性,就必須了解哪些是既有的部分。上野教授指出,懂得大量的既有資訊稱為博學或是有素養。但是只有素養還「無法」產生原創性,但素養能培養原創性,素養和原創性並非相對,而是互補。

針對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問題,其實在文獻回顧的過程中是很有趣的,我們可以看到既有研究解答的方式,同時也可以看清楚不同研究之間的脈絡,慢慢地就會形成與這一個研究問題相關的知識體系。文獻調查,是我個人在研究過程中最享受也最痛苦的步驟,享受的是看到前人努力的成果,痛苦的是要找出對於先前研究的空缺。我也常常在文獻回顧的過程中,看到有興趣的文獻內所引用的文獻,一層一層的深挖下去,我個人認為,文獻調查是研究者形成個人知識體系重要的一環,缺了這一環,就無法稱的上是學術研究。

圖片來源:https://wex.antioch.edu/2019/09/09/tips-for-writing-a-literature-review

圖片來源:https://wex.antioch.edu/2019/09/09/tips-for-writing-a-literature-review



14會員
35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進行學術研究的第一步是要提出研究問題,這也是一開始從事學術研究者所面臨的困難,如何提出好的研究問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本身是社會學者,主持東京「上野講座」近二十年,上野講座其實是一個教導研究方法的工作坊,他並將其授課內容集結出版《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 在談到如何提出研究問題的章節
我們都有機會參與一些「無聊」的會議,在會議的過程中,你可能無聊的在筆記本上塗鴉,被動的等待被點名,然後發表一些言不由衷的意見。此時,《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建議我們,可以在參加前假裝會議後我們需要對以下四個問題評分: 我是否盡最大努力追求快樂了? 我是否盡最大努
習慣與行為的改變很難做到百分之百,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意外。但Marshall Goldsmith表示,很多人在好不容易養成新的習慣之後,卻因為偶然的意外,例如已經養成準時習慣後,卻因為一兩次的遲到,又認為偶而遲到不影響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讓我們產生「差不多」的感覺。有了差不多的感覺之後,我們可能停
《練習改變》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提出對於改變進行妥善的計劃,可以讓「自我損耗」有效的降低。但問題是,計劃可以控制生活中可預測的部分:我們知道下一步該去什麼地方、遇見哪些人,做哪些事情,所以我們能做好準備。有了計劃,當面對事情發生時,我們清楚的知道自己該怎麽做。 但是在計劃之外
我發現,通常到晚上我的自制力會變差,特別是深夜時刻,有時候會不由自主的吃下不應該吃的零食,有時候則會動手刷卡結算購物車中的商品。《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說,這是因為自我損耗(Ego Depletion)所致。 《練習改變》中提及我們擁有一種“自我力量”(Ego S
不論個人或組織要進行改變,適當的計劃都可以幫忙我們更有效率的達成目標。即使是我們認為簡單的與部屬的日常溝通,透過規劃適當的問題,仍然可以有效地透過提問幫忙部屬聚焦並進行相互回饋。 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一書中就提到一個例子,有位頂尖銷售人員因為表現優秀,加上同事都喜歡他
進行學術研究的第一步是要提出研究問題,這也是一開始從事學術研究者所面臨的困難,如何提出好的研究問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本身是社會學者,主持東京「上野講座」近二十年,上野講座其實是一個教導研究方法的工作坊,他並將其授課內容集結出版《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 在談到如何提出研究問題的章節
我們都有機會參與一些「無聊」的會議,在會議的過程中,你可能無聊的在筆記本上塗鴉,被動的等待被點名,然後發表一些言不由衷的意見。此時,《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建議我們,可以在參加前假裝會議後我們需要對以下四個問題評分: 我是否盡最大努力追求快樂了? 我是否盡最大努
習慣與行為的改變很難做到百分之百,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意外。但Marshall Goldsmith表示,很多人在好不容易養成新的習慣之後,卻因為偶然的意外,例如已經養成準時習慣後,卻因為一兩次的遲到,又認為偶而遲到不影響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讓我們產生「差不多」的感覺。有了差不多的感覺之後,我們可能停
《練習改變》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提出對於改變進行妥善的計劃,可以讓「自我損耗」有效的降低。但問題是,計劃可以控制生活中可預測的部分:我們知道下一步該去什麼地方、遇見哪些人,做哪些事情,所以我們能做好準備。有了計劃,當面對事情發生時,我們清楚的知道自己該怎麽做。 但是在計劃之外
我發現,通常到晚上我的自制力會變差,特別是深夜時刻,有時候會不由自主的吃下不應該吃的零食,有時候則會動手刷卡結算購物車中的商品。《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說,這是因為自我損耗(Ego Depletion)所致。 《練習改變》中提及我們擁有一種“自我力量”(Ego S
不論個人或組織要進行改變,適當的計劃都可以幫忙我們更有效率的達成目標。即使是我們認為簡單的與部屬的日常溝通,透過規劃適當的問題,仍然可以有效地透過提問幫忙部屬聚焦並進行相互回饋。 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一書中就提到一個例子,有位頂尖銷售人員因為表現優秀,加上同事都喜歡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先看作者、標題、摘要和結論,應該是很多人的做法。同意但,建議也同步看看文獻回顧和各章節大小標。第二,可以使用書目軟體如Endnote記錄,或至少,要把有用到、會用到、可能會用到的文獻,好好收在一個資料夾中,註明在第幾頁、哪一段,有可能會引用或參照到的資訊。此外,務必也記錄資料搜尋的路徑和方式。
Thumbnail
只有當研究者把既有文獻與自己的研究勾連起來,產生對話與討論的時候,才算是真正進入了文獻回顧。
Thumbnail
你會寫學術論文的文獻回顧嗎? 我由於是數學系的背景,再寫文獻回顧的時候,總是注意著理論方法面。 但這樣的文獻回顧,其實是很侷限的。 下面是,是讓碩博士生更有效地撰寫文獻回顧,突顯研究的價值3個策略: 策略1 - 明確表達研究的社會價值:在引用他人工作時,先思考如何表達自己研究的動機,並突顯其對社會的
Thumbnail
決定來整理讀過的中英文資料,然後想為了跟我一樣珍視且希望了解威士忌的人,提供一些有脈絡跟資料來源的「類・文獻回顧(literature review)」。最終,希望這些整理和記錄的持續積累,能在未來幫助那些曾經的我 ,去更有效率的認識威士忌。
Thumbnail
目前論述鋪陳&結論等整體架構大致上出來了,但文獻回顧、論證的撰寫都還是不完整,最後一哩路還要一大段呢!當指導說我較擅長挖掘新穎觀點、做出開創嘗試,但文獻讀得太少是我的弱項,會讓論述基礎不穩時,心裡實在有種糾結和不甘! 希望最終能掌握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因應其中那些困難的狀況 ~"~
解釋什麼是capstone course,還有說說文獻回顧上我踩過的一堆坑。
Thumbnail
添加「大麻二酚(Cannabidiol, CBD)」的保養品,近年來急遽增長,成為美容保養市場的新浪潮──但這些「外用的CBD」對皮膚健康的實際功效如何?真有那麼神奇嗎?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先看作者、標題、摘要和結論,應該是很多人的做法。同意但,建議也同步看看文獻回顧和各章節大小標。第二,可以使用書目軟體如Endnote記錄,或至少,要把有用到、會用到、可能會用到的文獻,好好收在一個資料夾中,註明在第幾頁、哪一段,有可能會引用或參照到的資訊。此外,務必也記錄資料搜尋的路徑和方式。
Thumbnail
只有當研究者把既有文獻與自己的研究勾連起來,產生對話與討論的時候,才算是真正進入了文獻回顧。
Thumbnail
你會寫學術論文的文獻回顧嗎? 我由於是數學系的背景,再寫文獻回顧的時候,總是注意著理論方法面。 但這樣的文獻回顧,其實是很侷限的。 下面是,是讓碩博士生更有效地撰寫文獻回顧,突顯研究的價值3個策略: 策略1 - 明確表達研究的社會價值:在引用他人工作時,先思考如何表達自己研究的動機,並突顯其對社會的
Thumbnail
決定來整理讀過的中英文資料,然後想為了跟我一樣珍視且希望了解威士忌的人,提供一些有脈絡跟資料來源的「類・文獻回顧(literature review)」。最終,希望這些整理和記錄的持續積累,能在未來幫助那些曾經的我 ,去更有效率的認識威士忌。
Thumbnail
目前論述鋪陳&結論等整體架構大致上出來了,但文獻回顧、論證的撰寫都還是不完整,最後一哩路還要一大段呢!當指導說我較擅長挖掘新穎觀點、做出開創嘗試,但文獻讀得太少是我的弱項,會讓論述基礎不穩時,心裡實在有種糾結和不甘! 希望最終能掌握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因應其中那些困難的狀況 ~"~
解釋什麼是capstone course,還有說說文獻回顧上我踩過的一堆坑。
Thumbnail
添加「大麻二酚(Cannabidiol, CBD)」的保養品,近年來急遽增長,成為美容保養市場的新浪潮──但這些「外用的CBD」對皮膚健康的實際功效如何?真有那麼神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