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性研究的方法 - 上野式KJ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常把研究分成量化與質性兩種不同的方法(當然不止這兩種方法),其中量化分析主要在討論變數與變數的關係,而質性分析則在變數間在的互動過程與事件。因此通常在進行質性研究時,我們需要收集大量田野調查或訪談資料。做過訪談的人都知道,訪談後需要反覆的聆聽訪談錄音並將其轉化為訪談逐字稿,這是一個大工程,還好現在有許多AI工具可以幫忙,節省了不少時間。而接下來的編碼分析過程也不輕鬆,要寫出一份質性研究論文,其耗費的時間與精力,絕對不比量化研究輕鬆。

但上野千鶴子教授指出,質性研究的結果:「常常會變成研究者依照當初設定的假說,從文本中挑出符合的部分引用,寫出一篇充滿臨場感的文章來蒙混過關。如此一來,就不會有違反假說的發現,被埋沒的資料也就不會被挖掘出來,寶藏就此蒙塵。」因此,她認為質性研究的可信度低就是因為「無法抹滅研究者任意使用資料(只挑對自己有利的資訊,無視對自己不利的部分)的嫌疑。」好的質性研究要徹底歸納分析資料,讓資料說話,只要能有效利用資料,無論案例數量再怎麼少,都可以提出有力的主張。

上野教授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介紹了KJ法,用來進行質性研究分析。KJ法是以發明者川喜田二郎(京都學派的文化人類學家)的姓名字首(KJ)命名的方法,不是只被用在質性資料處理,KJ法更常被利用於腦力激盪時,將不同意見與想法用便利貼或紙片記錄下來,再將這些內容依其之間的相互關係給予分類歸納以及分類整理,進而找出解決問題的一種做法。上野教授則將KJ法應用在質性資料的分析過程中,以下是「上野流KJ法指南」:

1. 要準備的工具

KJ卡(可以用便利貼)、模造紙、橡皮筋、油漆筆(各色)、簽字筆(紅&黑)、黑色原子筆(各人)、透明膠帶

2. 步驟

   2.1  製作卡片:方法-討論/訪談/腦力激盪/分配數量

   2.2 卡片分組:依據相同類型的卡片進行分組

   2.3 製作門牌(範疇化):對同一組的卡片進行組別命名

   2.4 定位(mapping):重新針對不同組別間的關係進行整合。

   2.5 找出關聯:找出不同組別間的關聯

   2.6 說故事:根據關聯重新敘述個案故事

   2.7 發現與命題:從故事中找出發現與命題

3. 製作卡片的規則(資訊模組化)

   3.1 一卡片一資訊的原則

   3.2 不是看主題,而是看內容(報導標題式、5W1H)

3.3 簡潔明瞭

3.4 用易懂的詞彙,發揮發言的特色:例如:「婚外性行為的自我中心」→「雖然自己想外遇,但無法忍受別人外遇」

3.5 可以用自己的話統整或修飾(資訊加工是不可避免的)

3.6 字要又大又清晰(一張卡兩行以內)

4. 所需時間:資訊採集,至多一個半小時(卡片製作一個半小時,生成一百到兩百組資訊);卡片處理一個半小時,一個循環約三小時

5. 適當的參加者規模:一人以上十人以內(四到五人最適當)

6. KJ法的文章化(撰寫報告):任何一位參加者都可以製成整體報告

上野教授指出,用KJ法進行質性研究具備節省時間與能量的優點:不用把錄音檔打成文字稿,而是研究者不斷地持續播放錄音檔,即時做筆記。這一個階段最重要的是「為了之後脫離脈絡化,要將資訊分解成模組(單位),這稱為資訊模組的生產」。更積極的作法,如果有一位助手,可以在採訪時直接生產資訊模組,當採訪結束時,資訊模組也可以同步產出。

就上野教授的經驗法則來看,一個半小時至兩小時的面談,能夠生產一百至一百五十個資訊模組,最多也不超過兩百個。以上野的經驗看來,這也是一次能夠處理的資訊極限量。因此比起四萬字到六萬字的訪談稿,她認為處理一百到一百五十個資訊模組應該比較簡單。

過去我受過的訓練中,有將KJ法用於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上野教授將其運用與質性研究資料的整理,我覺得可以找機會來試試看。

圖片來源:http://newdesignmethod.blogspot.com/2012/04/b9934012kj.html

圖片來源:http://newdesignmethod.blogspot.com/2012/04/b9934012kj.htm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4會員
442內容數
Roger學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其實除了研究所需,觀察也是靈感的來源、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樂趣。
Thumbnail
其實除了研究所需,觀察也是靈感的來源、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樂趣。
Thumbnail
若說質性研究是透過觀察各種現象獲得一些有系統的結論,那我們就從觀察開始聊起。
Thumbnail
若說質性研究是透過觀察各種現象獲得一些有系統的結論,那我們就從觀察開始聊起。
Thumbnail
透過簡單的舉例,分享從原始資料到洞察發現的完整過程,包括資料清洗、特徵工程、探索性資料分析,以及如何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具體建議。
Thumbnail
透過簡單的舉例,分享從原始資料到洞察發現的完整過程,包括資料清洗、特徵工程、探索性資料分析,以及如何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具體建議。
Thumbnail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科研工作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學術論文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加,研究領域的交叉和融合日益頻繁。如何在海量的文獻中迅速找到對自己研究有價值的信息,成爲了科研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同時,科研工作的複雜性也在不斷提高,從文獻閱讀到數據分析,從實驗設計到論文撰寫,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
Thumbnail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科研工作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學術論文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加,研究領域的交叉和融合日益頻繁。如何在海量的文獻中迅速找到對自己研究有價值的信息,成爲了科研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同時,科研工作的複雜性也在不斷提高,從文獻閱讀到數據分析,從實驗設計到論文撰寫,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
Thumbnail
本文介紹進行研究的三個主要角度:靈感驅動、數據驅動和文獻驅動。透過瞭解每種方法的具體作法及其各自的優缺點,研究者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Thumbnail
本文介紹進行研究的三個主要角度:靈感驅動、數據驅動和文獻驅動。透過瞭解每種方法的具體作法及其各自的優缺點,研究者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Thumbnail
抽樣方式影響調查的樣本結果是否可以代表母體狀況。方便抽樣可能導致偏誤,應考慮更系統化的抽樣方法,例如簡單隨機抽樣,以確保樣本情況可以回推母體情況。文章透過範例說明,解釋樣本和母體之間關聯。
Thumbnail
抽樣方式影響調查的樣本結果是否可以代表母體狀況。方便抽樣可能導致偏誤,應考慮更系統化的抽樣方法,例如簡單隨機抽樣,以確保樣本情況可以回推母體情況。文章透過範例說明,解釋樣本和母體之間關聯。
Thumbnail
紅色良品(等級0)- 資訊源索引 功能:將書籍和課程轉化為Obsidian中可索引的筆記。這種做法可以幫助你更快地從大量文本中找到需要的資訊。 藍色良品(等級1)- 資訊塊 功能:將書籍或課程中的具體內容段落轉化為Obsidian中可索引的筆記。這樣做可以讓你對特定知識點有更深
Thumbnail
紅色良品(等級0)- 資訊源索引 功能:將書籍和課程轉化為Obsidian中可索引的筆記。這種做法可以幫助你更快地從大量文本中找到需要的資訊。 藍色良品(等級1)- 資訊塊 功能:將書籍或課程中的具體內容段落轉化為Obsidian中可索引的筆記。這樣做可以讓你對特定知識點有更深
Thumbnail
我們常把研究分成量化與質性兩種不同的方法(當然不止這兩種方法),其中量化分析主要在討論變數與變數的關係,而質性分析則在變數間在的互動過程與事件。因此通常在進行質性研究時,我們需要收集大量田野調查或訪談資料。做過訪談的人都知道,訪談後需要反覆的聆聽訪談錄音並將其轉化為訪談逐字稿,這是一個大工程,還好現
Thumbnail
我們常把研究分成量化與質性兩種不同的方法(當然不止這兩種方法),其中量化分析主要在討論變數與變數的關係,而質性分析則在變數間在的互動過程與事件。因此通常在進行質性研究時,我們需要收集大量田野調查或訪談資料。做過訪談的人都知道,訪談後需要反覆的聆聽訪談錄音並將其轉化為訪談逐字稿,這是一個大工程,還好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