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孩子的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還是孩子的詩〉 2023-01-11


  對於世界的與個人的歷史之驚人的相似,「押韻」這一說法特別地準確。就像是被一詩人所給定的那樣,或深思熟慮、或流瀉而出。於是就再次地,但肯定不同地發生了。如同今天聽到的這個對預言很巧妙的說法:那些事情會那樣發生,是因為他們從不改變,所以能輕易地被人知道結果。


  而這便是所謂的命運了。


  就像那被從哲學引渡到「成功學」的格言「性格決定命運」,人們的終點之所以被決定好了,那是因為他在更早之前就已經將自己終結。我們只是還未走入土中,但一但我們停止去讓自己成為一個活人,我們便已經是死人了。


  因此便需要時時地更新,在合格律的同時,找出更能精確展示真實的那些語句,在此之上,細膩地反覆,去將其打磨成一更悠長的詩歌體--



  當我說出人「如果不是作為一個演員,就是作為一個觀眾」時,心理師的那句「為什麼你不能做故事的作者?」雖然聽起來過分勵志且不在相同脈絡中。但拉開距離來看,那的確是指引一特定答案的方向。


  你勢必要站上舞台並且坐在觀眾席,但為什麼不也參與規劃和編纂?


  那是另一維度的事情,是棋盤外、和室裡、是構思一個設計之前,還未成為圖紙的塗塗寫寫:房間地板變得五顏六色,東西散落卻不至於凌亂,你不小心吃到蠟筆舌頭感到噁心,卻不自覺地快樂了起來。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XsTct1CcSDtN4D9DUoceMkvt928YPsNy15ukF3Xqh4iYfBcVcaAmTja2abdtWuoHl

avatar-img
87會員
766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衛星還是飛彈?--從台灣上空到每個人手中的「國家級警報」〉
〈" Industry Idle"--不斷追尋平衡的樂趣〉
〈古老的合作主義王國〉
〈關於輸入與輸出,或者創作與閱讀〉
〈那顆兒時不被允許購買的橡皮球:一種稚氣與素樸的保守主義〉
〈衛星還是飛彈?--從台灣上空到每個人手中的「國家級警報」〉
〈" Industry Idle"--不斷追尋平衡的樂趣〉
〈古老的合作主義王國〉
〈關於輸入與輸出,或者創作與閱讀〉
〈那顆兒時不被允許購買的橡皮球:一種稚氣與素樸的保守主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曾有過怎麼樣的時刻,就會寫出什麼樣的詩來。」
Thumbnail
年輕時不懂 為何人終究會分離 到了一定的年紀才明白 聚散離合 不過是人生的常態
  那個和媽媽一起來的孩子應該也是如此。他是以一個小孩的身分進來的,與他巧遇的兩位同學不一樣。他也會有他需要煩惱的事情,譬如說球賽、譬如說電玩的積分和階級、又或者說不定這兩名同學裡面有他暗戀的對象,「與媽媽一起出現」或許因此讓他感到困窘尷尬。
Thumbnail
在親子溝通的旅程上,我們常誤以為連珠炮般的提問能解開孩子心中的謎團,卻忽略了「傾聽」才是搭建心靈橋樑的鑰匙。 本文揭示了一個簡單卻強大的真理:透過真誠的傾聽與肯定回應,我們不僅能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更能賦予他們表達自我的力量。 邀請您一起探索,如何透過每一次的對話傾聽,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無間。閱
Thumbnail
只要家長真心想陪伴孩子,不管多忙碌,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方法,而且,孩子也一定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愛,這將會是他們長大後面對挑戰與困境的力量。
Thumbnail
學齡前兒童擁有腹肌是合理的事嗎?是健康的身心狀態嗎?即便到了現在這個世代,還是會出現揠苗助長的家長,並且認為孩子是有意願也覺得想要這麼作。但是孩子的價值觀是來自於家長的態度,因此說是孩子的想法,更該說是家長的個人期待。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曾有過怎麼樣的時刻,就會寫出什麼樣的詩來。」
Thumbnail
年輕時不懂 為何人終究會分離 到了一定的年紀才明白 聚散離合 不過是人生的常態
  那個和媽媽一起來的孩子應該也是如此。他是以一個小孩的身分進來的,與他巧遇的兩位同學不一樣。他也會有他需要煩惱的事情,譬如說球賽、譬如說電玩的積分和階級、又或者說不定這兩名同學裡面有他暗戀的對象,「與媽媽一起出現」或許因此讓他感到困窘尷尬。
Thumbnail
在親子溝通的旅程上,我們常誤以為連珠炮般的提問能解開孩子心中的謎團,卻忽略了「傾聽」才是搭建心靈橋樑的鑰匙。 本文揭示了一個簡單卻強大的真理:透過真誠的傾聽與肯定回應,我們不僅能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更能賦予他們表達自我的力量。 邀請您一起探索,如何透過每一次的對話傾聽,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無間。閱
Thumbnail
只要家長真心想陪伴孩子,不管多忙碌,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方法,而且,孩子也一定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愛,這將會是他們長大後面對挑戰與困境的力量。
Thumbnail
學齡前兒童擁有腹肌是合理的事嗎?是健康的身心狀態嗎?即便到了現在這個世代,還是會出現揠苗助長的家長,並且認為孩子是有意願也覺得想要這麼作。但是孩子的價值觀是來自於家長的態度,因此說是孩子的想法,更該說是家長的個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