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拯救布蘭妮——讀《The Woman in M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在我十幾歲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布蘭妮的時候,她跟她的媽媽在一起,被相機和記者包圍著,電台的解說談到布蘭妮是美國新晉的流行音樂天使,因為長相甜美被稱作「小甜甜布蘭妮」,她十六歲就出道怎樣怎樣,人們也在追捧她新出版的日記云云。電視裡瞟的那一樣被眾人簇擁的她,我吃驚地覺得Britney是我所見過的最美的女孩,自然,她也應該是最幸福的。誰想,幾年後,我幾乎每晚入睡都要連環播放她的專輯直到自動跳轉AB面的隨身聽兩面都聽完自己停下來,而那首《Lucky》從她唇齒間唱出來的時候,夜深人靜倒是滿滿的憂傷。


去年底,Britney的自傳《The Woman In Me》出版,幾乎在德國任何一家書店都能夠看到,同時,這本自傳也被各種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互助團體推崇備至。我在書店裡再三翻閱,直到將書真正捧在自己手中,才迫不及待地一天之內讀完。

raw-image

自傳書封

「It runs in the FAMILY!」

常聽人👆這樣說。其實,不僅財富可以代代相傳,創傷和很多代際之間的abuse及行為方式也代代相傳。Britney在自轉的開始就向讀者道出了她家裡祖上的詛咒——

Tragedy runs in my family.」布蘭妮寫道。接著,她說,自己的Middle Name是承襲了奶奶Emma Jean Spears的名字,Jean。布蘭妮的爺爺名叫「六月」(June),是一個充滿了暴力與虐待的男人。看這本自傳之前自然在心中已經有各種期待,想像布蘭妮筆下的她的被自己家庭一次次拋棄的人生是怎麼樣的,然而,老實說,我沒有想到她會從她爺爺開始寫起,也沒有料到她的爺爺June竟然將如此可怕的bad blood傳到了布蘭妮的父親身上。

第一章中,爺爺June的出場是在Baton Rouge警察局的一名警官,他跟三任妻子一共生了10個孩子。在他人生的前50年裡,布蘭妮說沒有任何一個人對June說過一句好話⋯⋯斯皮爾斯家庭裡的男人名聲都不太好,尤其是他們對待女性的方式:

Even in my family, it was said that the Spears men tended to be bad new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how they treated women. 

June的第二任妻子Jean生了一個baby,不幸baby在出生三天後夭折了。Jean非常傷心,可是,她的丈夫June卻將她送去了Mandeville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裡,他們給因為孩子夭折而傷心的Jean用了Lithium——鋰鹽(一種用於治療重度抑鬱的藥物,副作用嚴重)。從精神病院出來的8年之後,在夭折baby的忌日,布蘭妮的奶奶在baby的墓前開槍自殺,時年31歲,當時,布蘭妮的父親13歲。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80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書評•評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ry Ventura的沙龍
74會員
226內容數
不一樣的書評
Mary Ventur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06
今天是大屠殺紀念日,除了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一些熟人和朋友發布「Never Again」的貼文以外,就是學生取消了課程,因為下午要參加猶太大屠殺紀念日的大會。在這樣的一個日子裡,全球對於以色列的關注不知道跟近期比較如何增減。 《紐約客》長篇累牘地書寫加沙,讓我也默然悲傷一個個詩人的死去。有時候希望站起
Thumbnail
2024/05/06
今天是大屠殺紀念日,除了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一些熟人和朋友發布「Never Again」的貼文以外,就是學生取消了課程,因為下午要參加猶太大屠殺紀念日的大會。在這樣的一個日子裡,全球對於以色列的關注不知道跟近期比較如何增減。 《紐約客》長篇累牘地書寫加沙,讓我也默然悲傷一個個詩人的死去。有時候希望站起
Thumbnail
2024/04/22
至此,謎題揭曉,不過,我想親自到Anne Frank的House去看看,因為這本書說「阿姆斯特丹是一個充滿記憶的城市」,過去悲傷的記憶。如果成行,下篇再談☺️🙏
Thumbnail
2024/04/22
至此,謎題揭曉,不過,我想親自到Anne Frank的House去看看,因為這本書說「阿姆斯特丹是一個充滿記憶的城市」,過去悲傷的記憶。如果成行,下篇再談☺️🙏
Thumbnail
2024/04/18
作為奧托秘書,Miep跟他關係最近,奧托死後,Miep成了代言人。一次,被問到「究竟是誰出賣了Anne Frank一家?」的時候,Miep反問提問者,「你可以保守秘密嗎?」提問者被這麽一問來了精神,回答道:「我當然可以保守秘密啊!」不料Miep立馬接了一句,「Me too!」😂
Thumbnail
2024/04/18
作為奧托秘書,Miep跟他關係最近,奧托死後,Miep成了代言人。一次,被問到「究竟是誰出賣了Anne Frank一家?」的時候,Miep反問提問者,「你可以保守秘密嗎?」提問者被這麽一問來了精神,回答道:「我當然可以保守秘密啊!」不料Miep立馬接了一句,「Me too!」😂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是喬凡尼·巴提斯塔·莫羅尼的《紅衣女士》,這幅畫作中的女性形象,可能讓作者聯想到那雙充滿洞察力的眼睛,以及貴族生活中的壓抑與矛盾,從而創作出這封深情的信件,既反映了藝術作品的影響,也表達了對人物命運的深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是喬凡尼·巴提斯塔·莫羅尼的《紅衣女士》,這幅畫作中的女性形象,可能讓作者聯想到那雙充滿洞察力的眼睛,以及貴族生活中的壓抑與矛盾,從而創作出這封深情的信件,既反映了藝術作品的影響,也表達了對人物命運的深思。
Thumbnail
"你睜開了眼睛,但卻甚麼都沒看見" 泰爾妮能順利存活,除了好運加身之外,家人默默為她準備各種東西,這些經歷過恩典之年的女性都在為她的存活而努力,但當初的她沒看見。 不覺得很像這個世界的縮影嗎? 人們為了下一代付出,排除障礙、努力鋪路,但懵懂的孩子通常不會發現,因為這些人日復一日的付出已成為他的日常。
Thumbnail
"你睜開了眼睛,但卻甚麼都沒看見" 泰爾妮能順利存活,除了好運加身之外,家人默默為她準備各種東西,這些經歷過恩典之年的女性都在為她的存活而努力,但當初的她沒看見。 不覺得很像這個世界的縮影嗎? 人們為了下一代付出,排除障礙、努力鋪路,但懵懂的孩子通常不會發現,因為這些人日復一日的付出已成為他的日常。
Thumbnail
這是個閱讀改變人生的故事。《布魯克林有棵樹》描寫20世紀初期,德國移民家庭在紐約布魯克林的生活。故事從小女孩法蘭西的角度,講述諾蘭一家人在貧窮中享受快樂和自由的生活,展現了他們的個性和世界觀,淚中有笑,是美國知名的少年成長小說。
Thumbnail
這是個閱讀改變人生的故事。《布魯克林有棵樹》描寫20世紀初期,德國移民家庭在紐約布魯克林的生活。故事從小女孩法蘭西的角度,講述諾蘭一家人在貧窮中享受快樂和自由的生活,展現了他們的個性和世界觀,淚中有笑,是美國知名的少年成長小說。
Thumbnail
《她說》打造了一個極其私人的自我對話空間,17歲的她和37歲的她,以書本作為媒介,走入彼此的內心。彷彿是現代版本的《一千零一夜》,女人娓娓道來的每個故事,都是每個創作者筆下的烏托邦,這裡裝滿女孩對未來的嚮往,也藏有女人對過去的釋懷。在這個維度裡,沒有其他人、也沒有過多的情緒,只剩下書本及耐人尋味
Thumbnail
《她說》打造了一個極其私人的自我對話空間,17歲的她和37歲的她,以書本作為媒介,走入彼此的內心。彷彿是現代版本的《一千零一夜》,女人娓娓道來的每個故事,都是每個創作者筆下的烏托邦,這裡裝滿女孩對未來的嚮往,也藏有女人對過去的釋懷。在這個維度裡,沒有其他人、也沒有過多的情緒,只剩下書本及耐人尋味
Thumbnail
誰是佛吉尼亞·伍爾芙? 就是那個說「如果一個女人準備寫小說,她必須要有錢和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的那個人。 就是電影《時時刻刻》,妮可·基德曼刻意墊高鼻子飾演,最後口袋裝石頭走進河中自盡的人。
Thumbnail
誰是佛吉尼亞·伍爾芙? 就是那個說「如果一個女人準備寫小說,她必須要有錢和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的那個人。 就是電影《時時刻刻》,妮可·基德曼刻意墊高鼻子飾演,最後口袋裝石頭走進河中自盡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