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林有棵樹:也很適合大人的美國青少年定番讀物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布魯克林有棵樹》是本樸素的小說,寫20世紀初期、第一次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德國移民家庭在紐約布魯克林(Brooklyn)的生活。諾蘭家人口單純,爸爸強尼、媽媽凱蒂、敘事主角法蘭西、她的弟弟尼力、以及偶有往來的外婆和阿姨們。

諾蘭家是貧窮的,而諾蘭家在布魯克林的這棵樹,習性「就像窮人一樣」:

有人稱它為天堂樹,因為不管它的種子落到什麼地方,都會長出一棵樹來,向著天空努力生長。這樹或長在四周圍滿木籬的空地上,或從棄置的垃圾堆裡鑽出來;它也是唯一能在水泥地上生長的樹。

他們雖然貧窮,但卻不見得窮酸。爸爸強尼即使內衣破大洞,也會穿上燙得筆挺的簡易襯衣、戴上「紙領子」和華麗的裝飾鈕扣。

媽媽凱蒂則允許法蘭西將咖啡倒掉,因為「偶爾有點東西浪費也不錯,好歹能體會手頭有錢,不用東拼西湊的感覺」。而她們在法蘭西畢業時,奢侈地去了冰淇淋店,更奢侈地給了服務生好幾倍小費,凱蒂說這是「多花兩毛錢的富貴感」。

小女孩法蘭西對快樂的定義,充分顯示她的個性和世界觀

快樂是一碗零食,獨自一人在家,看著樹影搖曳,任下午時光溜走,和世界和諧共存。

長大之後——呼應她引用的左拉(Émile Zola)——法蘭西的充實生活就是「養個孩子,栽棵樹,寫本書」。與世無爭的美好。這是她「神秘如夢境」的布魯克林。


本書多次被選入美國的兒童少年文學教材,算是非常大眾的平實讀物。這或許也跟書中不時提到的「正確」意識型態有關。

對主角家庭這種先人逃到美洲大陸後、在美出生的「第一代」歐洲移民來說,比起歐陸的世襲封建制度,美國就代表著自由。

作者Betty Smith(據說成長際遇跟法蘭西非常相似)三番兩次藉由人物之口說出:「這是個自由的國家」,在她們的心中,自由就是人人有權搭乘的公共馬車——但不是免費,免費就成了社會主義國家了!自由就是未婚生子的女性在街上大方推著娃娃車。自由就是,透過教育,「她們擺脫了污穢骯髒的底層」。

閱讀寫作持續地滋養著布魯克林的天堂樹,向著天空努力生長。

故事結束在法蘭西即將離家讀大學,家人也各得其所的時候;如果這是一幅快照,那麼大概是其貌不揚但堅韌的小船,在港口準備揚帆出發的一刻吧。

就像很多溫馨的戲劇電影一樣,《布魯克林有棵樹》裡也有個溫和而充滿智慧的老奶奶角色,是法蘭西的外婆瑪麗。當法蘭西在全書結尾處想起已故的外婆,就想起她說的:「看任何事物,都要像是第一次或最後一次看到」,這樣的話,我們在世上的日子將絢麗多姿(filled with glory)。

此中禪意,橫跨近1個世紀,仍然歷久彌新。祝福每位讀者都能順利前往夢中的彼岸。


感謝您的閱讀、參與和贊助支持,讓我們持續分享宇宙和心靈的共鳴。This is it.


66會員
48內容數
禪是哲學,也是呼吸坐臥之間的生活方式,身心靈最放鬆的安身立命之道。《三不五時來點禪》這個專題,希望透過介紹並反思不同作者和讀物對禪的理解,綴以禪坐內觀的實際體驗心得,與大家分享一些觀察和體悟,並期待更多迴響與探索。一期一會、侘寂美學、正念冥想……禪的無與空蘊含著無限可能,讓我們一同來品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保羅奧斯特《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過了十一年之後,我又重新拿起了這本書。打算在這一波未平一波又來侵襲的霸王寒流裡回顧這夾帶著奇情怪貌思緒的一本書,是的,也不就是一本虛構類以描述人際關係為主要劇情的小說而已。 我一手翻著這本保羅奧斯特的《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跟小孩子講,當年在濃霧裡被仗著小孩子嚷嚷:家裡窗戶都沒有開,好悶喔!我快不能
Thumbnail
avatar
BlueSell
2024-03-07
朝聖紐約美麗的布魯克林大橋紐約不可錯過的景點還有經常出現在美國電影和戲劇中的布魯克林大橋,我這次也抓緊機會再次造訪,雖然拜訪的日子是星期四,整座橋上還是充滿了觀光客,布魯克林大橋的名氣果然名不虛傳啊~~
Thumbnail
avatar
開掛人生
2023-02-24
布魯克林孤兒(Motherless Brooklyn)﹕回到冷調、黑暗、爵士的紐約這是一部充滿紐約懷舊情懷與酷派爵士樂的黑色電影,卻不是一部好的黑色電影。《布魯克林孤兒》電影風格塑造出的50年代紐約的整體視覺風格與電影音樂上絕佳的品味超越了電影本身,讓這部黑色電影的推理與懸疑氣息,陷入在一個種族政治和城市規劃的冗長謎團裡。
Thumbnail
avatar
Sam
2022-05-24
布魯克林休賽期交易簽約評級隨著北京時間8月3日自由市場簽約大幕的拉開,各球隊開始打破平靜,紛紛上演精彩好戲。這其中有以邁阿密熱火和洛杉磯湖人為代表的“喜獲豐收隊”,他們鑼鼓喧天,招兵買馬,志在重返總決賽舞台;也有以芝加哥公牛為代表的“躊躇滿志隊”,他們張貼告示,招募才俊,意為衝擊季后賽的目標;還有以底特律活塞、奧蘭多魔術為代
avatar
吾愛NBA
2021-08-20
這就是我們:《布魯克林聖徒隊》2021美國紀錄電影《這就是我們:布魯克林聖徒隊》是一部以紐約東區小男孩的美式足球隊為記錄對象的短篇四部迷你足球電影。除了講述球隊與小孩對於自己美式足球的期許之外也記錄關於他們的家庭與帶團的教練,他們沒有多餘的金費和器材,只能在各方拼湊下努力奮鬥,並且試想自己未來的生涯。
Thumbnail
avatar
陸坡 (LUPO)
2021-05-26
看劇|逃出布魯克林(Unorthodox)這部片,是我在看Shtisel謝迪斯之家時,Netflix直接跳出來推薦的。 (內容有雷) 圖片來源 「逃出布魯克林」這部迷你影集,共4集,同樣是以極端猶太教為背景,場景換到了紐約,講述一名19歲身處極端猶太教社區(布魯克林區的Williamsburg社區)的少婦Esther(Esty),在理應要
Thumbnail
avatar
勇健安─勇敢健康安全
2021-04-29
紐約布魯克林樂團Big Thief / Paul : 保有距離, 愛情才能繼續呼吸 獻給Paul的這一首歌, 大概是來自紐約布魯克林的樂團Big Thief最受歡迎的其中一首, 沒有任何鋪陳的前奏, 一開頭就是女主唱Adrianne Elizabeth Lenker 空靈慵懶的歌聲, 用她最柔軟的嗓音, 配上劇情張力十足的歌詞情境, 像是如今已事過境遷的心境, 講述過去那一段轟烈
Thumbnail
avatar
沒關係,是人生啊!
2020-09-21
過坑‧布魯克林過坑的阿山是921協力造屋工作隊的布農族副隊長,阿山自己的家也被地震震垮了,他也申請了一戶協力造屋的專案,他老婆珍妮是美國黑人,珍妮在這兒宛如回家一樣自在,她戲稱這兒是過坑─布魯克林。
Thumbnail
avatar
鄭立明
2020-04-19
《出走布魯克林》:找回自己的聲音這部由真實事件啟發、共四集的Netflix迷你影集,描述19歲的Esty逃離非她所願的婚姻和從小居住的美國紐約極端正統猶太教社區,來到德國柏林展開新生活的過程。雖然它外表看起來冷門、很容易被忽略,但內在絕對是一部每個人都看得懂、也很容易被打動的故事。
Thumbnail
avatar
凱文的觀影筆記
2020-04-08
布魯克林孤兒(Motherless Brooklyn),無名英雄的救贖 主演是曾擔綱無敵浩克(The Incredible Hulk)的艾德華諾頓( Edward Norton),光是看海報就勾起莫名的熟悉感,彷彿是復刻,也可能是致敬那些不被理解的無名英雄。 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可電影裡的時代設在50年代有別於原著的90年代,故事情節從種族歧視,社會制度,資源分配,甚至
Thumbnail
avatar
bookarchery
20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