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網路的轉載文章「資本社會下的10個殘酷觀察:沒有富爸爸更要努力」,雖然它是發表在商周財富網上,但我仔細去追溯文章來源,作者是一位名為「生活中的程式」,在他 FB 上發表的文章。
雖然作者不是職業作家,但其內容卻值得深思,他用了些反諷的語氣,來整理所看到的社會現實與心得。
因此,我也想針對有共鳴的部份,寫下感想。
賽道很重要,在台灣除了傳統的醫牙專業,再來就是電資金相關產業會比較吃香;這邊吃香的意思是,在這個產業的薪資中位數,可能已經是另外一個產業的天花板了。
薪資想要到達產業的天花板,那得付出多少努力以及好機緣才可以做到,但產業的薪資中位數就相對簡單很多,這兩者所付出的努力絕對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但就金錢上的回報卻差不多。
我大致認同作者的說法,尤其「家庭教育」是影響習慣養成的關鍵因素。
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良好且穩定的家庭來支撐的,雖然會有一些特例,但壞習慣的養成通常比好習慣更快;如果家庭教育都是負面的榜樣,那小孩也只能有樣學樣,這些習慣養成後根深柢固,會跟隨一輩子,要透過學校教育或社會教育糾正非常困難。
這個議題先前討論過,我直接分享以前寫的心得「努力,為了讓下一代有更多的選擇!」,其中畢德歐夫說到:「一定要有一代犧牲打,第二代接棒看看能不能突破中產階級的上限,第三代就多了很多機會。」
正視人生而不平等,但我們有機會透過學習,讓自己變的比原來更好,不要輕易放棄。
作者的論述「認清自己是第幾棒,並設下合理可達成的目標。」跟畢德歐夫講的大同小異,但針對作者所說:「以前台灣錢淹腳目時的確只要肯做,幾乎做什麼都可以發家(賺大錢)」,我就有些不同的見解。
先前從台灣總體經濟的角度,討論過「台灣錢淹腳目」的時空背景,在那個時代也是中小企業主比較容易賺到錢,一般上班族還是要待對公司才有機會一起成長。
討論的細節詳見:「1990年後的台灣經濟奇蹟。」
這點我認同,成績、學經歷不是唯一,但沒有的話你要多付出 5 年~10 年的努力。
雖然很多人或專家都說學歷會越來越不重要,但他們有可能是「倖存者偏差」,因為在台灣似乎看不出這個趨勢;當升遷競爭或跳槽時,反倒是經歷可能差異不大,很難比出高下,而學歷這個相對客觀的條件會被用放大鏡檢視。
曾任台北市議員的網紅呱吉說:「沒學歷不會完蛋,但人生會變困難模式。」
一個好的平台可以把努力的成果放大,這點無庸置疑,因為更容易被看見、被認同;但也請別忘記要登上這個平台,所要付出的代價以及努力。
同時,在好的平台上,也更容易被人用放大鏡檢視,這就會引起種種的外在壓力。
任何事都是一體兩面,有好就有壞,盡可能放大好處所帶來的效果,並降低壞處所帶來的影響。
作者說:「你必須比別人更努力,每個機會都把握住並想辦法做到最好,你的後代才有機會無視這些重重阻礙。」
這點其實又回到上面討論的第三點,重點還是勉勵自己不管遇到甚麼樣的狀況,都別輕易躺平;自己如果是在不公平的起跑點,那就想辦法讓下一代有更多的選擇,請參考「努力,為了讓下一代有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