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首章就能了解台灣經濟發展上的脈絡,主要是以 1990 年為分水嶺,這也跟長輩口述的台灣經濟發展狀況相近。
1990 年以前就是俗稱的「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但與印象不相符的是,那個年代的台灣人均 GDP 也才一萬美元左右,為何多數人會覺得很有錢呢?
這應該跟本書所說的第一階段有關,當時台灣經濟以中小企業為主體,出口貿易又有「比較優勢」,由於中小企業聘雇員工眾多,再加上門檻不高,因此當經濟蓬勃發展時,才會人人有感。
長輩當時經營中小企業,非常懷念 1990 年以前的榮景,工作做不完、錢也賺不完,都說那個年代只要肯做不怕沒錢賺;但因為 1990 年以後,進入「品質競爭」的階段,再加上「中國崛起」資金跟人才都外流,當時中小企業主都會把「經濟無法繼續高速成長」的責任推給政府,認為是政治因素所造成的後果。
在 2000 年左右,當時台灣產業正面臨「產業轉型」的陣痛期,不想轉型的中小企業就直接複製同一套成功心法,到人力、土地跟政策都相對有競爭力的中國大陸去,加速台灣製造業的資金與人才外流。
因為當時正值台灣民主化的改革過程,很多人質疑是否因為民主化的關係,導致政府效能不彰,沒辦法像以前威權時代一樣高效率,把責任都推給政治上的轉型,其實有點牽強,幸好本書也會探討這個議題,釐清原因為何。
留在台灣,但沒有積極進行「產業轉型」的中小企業,從 1990 年後就開始走下坡,接著 2000 年後,業績就面臨懸崖式的下墜。
在 2000 年後,台灣的人均 GDP 還是持續成長,但此時經濟成長的主角已經從中小企業轉移到中大型企業,也因此人人有錢賺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從數據面來看,2012 年全台上市櫃公司的稅前淨利為 1 兆 1 千億元左右,但十年後的 2022 年稅前淨利已經來到 4 兆 6 千億元,稅前淨利在十年間成長 4 倍,也印證本書所說成功的「產業轉型」引領台灣脫離「中度所得陷阱」。
進一步細究數據,光台積電一間公司 2022 年的股利發放就超過 2 千 5 百億元,在 2023 年更宣布調升股利,全年將發放超過 3 千億元的股利;另外,台積電在 2022 年繳給政府的營所稅就超過 1 千億元。
2022 年全台上市櫃發放超過 2 兆元的股利,這已經遠超過十年前的全台上市櫃公司稅前淨利了,印證台灣的經濟並非泡沫,而是實實在在的成長。
那多數人民為何還是無感? 不管 GDP 成長的數字多亮眼,都無法享受到好處,反而深受因經濟成長帶起的高房價、高物價之苦;房地產是跟隨著經濟成長而升值的,過去十年經濟成長不止一倍,因此房地產十年翻一倍似乎也是合理的。
經濟成長但人民無感的主要原因,應該還是在落在分配不均上面,請參考「薪資為何凍漲」一文;前面有提到現在經濟成長大多是由中大型公司所貢獻,也因此果實只會分配到少數人 [公司員工及股東] 手上。
當「資本效率超過勞動效率」時,就只能請政府透過稅收手段讓所得重分配,不然沒錢的永遠都沒錢,搭不上經濟成長的列車;享受不到經濟成長的果實,卻要承受經濟成長所帶來的副作用,例如高房價及高物價等,民怨四起。
本章節重點摘要:
在二戰後,由開發中國家華麗轉身為高所得國家的,只有台灣跟韓國 [人口超過兩千萬人,而且非以天然資源致富]。
教育累積的腦力資源是 1990 年以後台灣產業發展的基石。
企業是參謀本部,工廠則是作戰部隊,本部無能則會累死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