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讀書會裡,某個學員提出了許多母親們共同的難題:為什麼孩子老是「講不聽」。尤其當她看見孩子又犯錯了,常常會情緒暴走,甚至忍不住飆駡!另外一位學員也呼應著說:不只是小孩講不聽,自己的媽媽也跟小孩子一樣,很幼稚,常常讓她氣得直跳腳!
對於這些常常讓我們抓狂,卻又割捨不掉的家人關係,我們究竟該怎麼面對與處理呢?
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人們會有情緒?
相信許多人心裡是有答案的。我們的情緒,主要是因為「有期待」。我們總是期待孩子能主動學習,謙恭有禮,成績優異,最好還能光耀門楣。我們也期待父母,能無怨無悔的愛著我們,不求回報,給我們完全的自由,讓我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當這些期待一次次落空的時候,累積的情緒就會讓人很抓狂!
所以,先學習「放下期待」吧!
我們的父母,雖然比我們年長許多,但並不表示他們是懂得愛的。很多人也是生了小孩之後,才開始學習怎麼當父母親的。這些「實習父母」,必需藉由跟孩子相處而產生的碰撞與摩擦,去不斷的微調自己,才能漸漸學會這個功課。這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是好幾輩子的時間,才有辦法穿越的題課。所以那些歌頌著「母親好偉大」的歌曲,其實是寫出了許多人心裡對「母親形象」的期待。
那要怎麼放下期待呢?
我們可以試著把家人的「標籤」拿掉。
當我們試著把女兒、媽媽的「標籤」拿掉,他們的角色就變成了一個普通的小孩以及一個平凡的老人。面對這兩個普通人(不再是女兒、媽媽)時,人其實是可以很平常心的。就像鄰居的小孩或是隔壁的阿姨,我們通常不會對她們有期待。
女兒或媽媽雖然是我們的家人,但是在靈魂的層面上,她們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她們只是這一世來扮演我們的家人,和我們一起學習靈魂的功課而已。(註1)
然而面對這一世的家人(尤其是孩子),總會希望他們能夠明辨是非、樂觀進取、積極向上。
所以該說的道理,該給的忠告,我們還是要說要給。只是我們可以練習,在給予的時候,「不帶任何情緒」。就像在跟朋友分享一件事那樣,只是淡淡的分享,沒有一定要他記住的「用力」。
因為大部分的人,對於各種忠告,都不太會放在心上。一定要等他自己遇到了,有了那一份「深刻度」,才會想起你曾經的叮嚀。
許多人即使踢到了鐵板,但因為不是很痛,所以壞習慣還是不會改。但這時很多家長已經沈不住氣,開始碎唸了起來,甚至很有情緒的飇駡。請你一定要沈住氣,多點耐心。你要知道,當他踢到了大鐵板,痛的哇哇叫的時候,那個「深刻度」才有可能讓他靜下來去反省。許多家長很怕孩子跌倒,但這只會將孩子寵成什麼都不敢碰,沒有擔當的媽寶。所以不要怕孩子跌倒,跌倒了自己爬起來,才能經得起挫折而更有擔當!
再拉回到正題上,如果你給他忠告的時候,是帶著善意的關懷,沒有任何情緒。那麼當他有了那一份深刻度時,他就能明白你給他忠告時的「善意與愛」。而這一份「清楚」,就可能讓他從此打開心,接納你所有善意的忠告與叮嚀!
相反地,如果你每一次面對他,都帶著「我已經講很多次了,你給我好好記住」的情緒,那麼即使他踢到鐵板,而想起你曾經的耳提面命,也會因為你對他不滿的情緒,讓他不願意去看見或是承認你的善意。所以,就算你說的是對的,他還是一樣「講不聽」。
因此,教育孩子必須練習「不帶任何情緒」(面對其他家人也是一樣)。
至於常常被父母情緒勒索的你,得先明白一個道理:父母只是比我們年長,不表示他們就更成熟或更有智慧。許多大人只是身體一直長大,但心智年齡其實跟幼稚園孩子差不多。
所以面對這些心靈未臻成熟的老人,也要像對孩子一樣:孩子哭鬧的時候不給糖吃,表現乖巧就可以給奬勵。那麼他會去修正自己的行為,也會知道自己表現的好,才會有糖吃。
註1:關於家庭功課,可延伸閱讀章成老師的文章《家庭的傷,要這樣好;人生的悟,要這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