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曉」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活著,永遠是最難的動詞。

這句歌詞,在陳小霞寫的歌- -「還活著」裡,我覺得,很能成為電影「小曉」的觀後感覺。

我覺得,這不只是一部講過動症的電影。

而是當孩子出現各種困擾、被覺得有問題的同時,標籤或診斷,可以歸類人、知道這個人‘’可能‘’怎麼了,但同時,可能將人,推往了更孤單、更困住的地方。

當孩子出現困擾人的問題時,周圍急著問:「怎麼辦?」、「怎麼消除?」,但孩子往往卡在問題、卡在這樣互動中有段時間,了解孩子背後的原因及怎麼形成的,需要時間與空間,或許,我們常只想先趕快消除環境與大人的焦慮不安?

以及,99.999…%都是先歸責於母親,也由母親承接、包辦後續的一切,包含壓力。甚至也可能讓母親的自我,不知不覺,在讚頌母親真偉大的付出中,磨損殆盡,還有種不知盡頭在哪的無奈與無助….

我們也都曾是裡面的某一個角色,感覺困住、感覺孤單,也有嫉妒,嫉妒為什麼他有我沒有,嫉妒自由,還有渴望,渴望連結、被陪伴、被記得(我們打勾勾)、渴望專一、渴望成為唯一…

在尋找愛與認同的過程中,也經歷許多不被理解的傷痕,這些傷痕,來自日常生活各種細瑣又重複的互動,與不經意的言語,以及模糊的界線,(但又因愛恨情仇、需求與孤單,讓界線更模糊不清),當堆疊交錯到一定,就需要有出口,孩子的困擾與問題,往往成為了這個最無聲,又一直困住孩子與大人的地方。

我從電影裡面,映照想起好多工作遇見的孩子與家庭,類似的紛爭與台詞、矛盾、喜怒哀樂、每天還要面對這麼多的殘酷現實,怎麼樣讓一個人還真的能夠保持良善呢?

「修復」,看完小曉後,除了嘆息與感傷外,我看見了這個面向。

人生本來就不完美,還不時痛苦,但因為「願意」「修復」,電影中,小曉的各種與周圍環境的一再嘗試和相信、大人在丟擲怒氣與酸言酸語後的冷靜與擁抱、物品壞了再有新的…

這些「修復」的嘗試跟不放棄,讓我們得以慢慢認識與接納自己、認識彼此是那麼不一樣,又其實有相同的人性與渴望、也長出與世界相處各種的方式。

(欣賞電影裡的隱喻,藉此承載許多複雜感受的難以言語,也因此得以被體會。)

「修復」,也表示仍有希望、仍有意願,心理工作中,深知最難也最怕的,是感到絕望與從此斷絕連結,連一點點嘗試都非常困難。

想起工作中,常有人問我,如何讓孩子有同理心?

說實在的,如果一個人的感受很少被好好地理解過,往往也困難於理解別人,與自己。

活著,是最難的動詞,也因如此,這個動詞,充滿了變化與各種可能。唯有願意持續相信與嘗試,才有可能經歷改變。

謝謝小曉,帶我們見證生命裡的掙扎,與韌性。

可能觀影有因與殘酷現實相似的難受,或荒謬無語、以及奇妙的彩蛋感,也因為這些複雜感覺,讓我們得以暫停下來,想一想、感受ㄧ下,並且,在回到現實世界時,仍願意嘗試做一個良善的選擇,對自己,也對遇見的人們。


小曉 Trouble Girl

推薦給尋找愛的我們每個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鹿散步 身心工作的沙龍
12會員
42內容數
2024/08/30
接續上次有關談幼稚園事件的文章- - 《凍結,是身體的保護機制,不代表沒有發生》 我從以下幾點來談: 1.對創傷壓力反應的誤解 2.陪伴孩子重建安全感、掌握感 3.規律作息與重複經驗對於受創孩子復原的重要 4.平常可以做什麼預防 5.社會環境系統的重要 (下篇從第四點開始)
2024/08/30
接續上次有關談幼稚園事件的文章- - 《凍結,是身體的保護機制,不代表沒有發生》 我從以下幾點來談: 1.對創傷壓力反應的誤解 2.陪伴孩子重建安全感、掌握感 3.規律作息與重複經驗對於受創孩子復原的重要 4.平常可以做什麼預防 5.社會環境系統的重要 (下篇從第四點開始)
2024/08/30
花了一些時間消化報導者有關幼兒園事件的專訪(連結 https://pse.is/6c49kg),有關「小孩沒有表達不願意或抵抗」,讓長期與受創孩子進行心理工作的我,覺得很心痛,也因「如果我們不關注問題所存在的這個社會系統,我們的治療工作,就僅只是風中的稻草」*,讓我想寫這篇文章,談談以下幾點:
2024/08/30
花了一些時間消化報導者有關幼兒園事件的專訪(連結 https://pse.is/6c49kg),有關「小孩沒有表達不願意或抵抗」,讓長期與受創孩子進行心理工作的我,覺得很心痛,也因「如果我們不關注問題所存在的這個社會系統,我們的治療工作,就僅只是風中的稻草」*,讓我想寫這篇文章,談談以下幾點:
2024/03/05
有沒有什麼方式,面對不確定時,不會感覺焦慮、緊張? 沒有。 因為感覺緊張、焦慮,也是提醒我們,要留意或行動,來保護自己的訊號。 「但,或許有什麼方式,可以減低或陪伴我們對不確定、變化的焦慮或恐懼。」這也是我在各種即興練習中發現也持續好奇的。
Thumbnail
2024/03/05
有沒有什麼方式,面對不確定時,不會感覺焦慮、緊張? 沒有。 因為感覺緊張、焦慮,也是提醒我們,要留意或行動,來保護自己的訊號。 「但,或許有什麼方式,可以減低或陪伴我們對不確定、變化的焦慮或恐懼。」這也是我在各種即興練習中發現也持續好奇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如何與內在小孩和解?每個大人都該看的一部吉卜力動畫電影:兒時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如何與內在小孩和解?每個大人都該看的一部吉卜力動畫電影:兒時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隔日清晨醒來,想起了電影中的情節,突然有種莫名的心痛,這就是我被電影感動時的感覺了。難道我已對《心動》動了心而不自知?
Thumbnail
隔日清晨醒來,想起了電影中的情節,突然有種莫名的心痛,這就是我被電影感動時的感覺了。難道我已對《心動》動了心而不自知?
Thumbnail
《小曉》不是甚麼教育或勵志片、歌頌母愛偉大或人文關懷的電影,它描繪了一位過動症女孩在家庭和學校生活上起伏的片隅 雖然劇情偶爾鬆散亦偶有枝節,但演員的精湛演出,深深把觀眾吸引進去小曉和母親內心的黑洞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小曉》不是甚麼教育或勵志片、歌頌母愛偉大或人文關懷的電影,它描繪了一位過動症女孩在家庭和學校生活上起伏的片隅 雖然劇情偶爾鬆散亦偶有枝節,但演員的精湛演出,深深把觀眾吸引進去小曉和母親內心的黑洞 (下有劇透)
Thumbnail
「莎莉」是一部相當接地氣的女性成長喜劇,用不同觀點為女性追愛辯駁,異國元素在片中運用相當巧妙。很喜歡 劉品言、林柏宏、楊麗音、李英宏,作為導演練建宏首部電影,也是相當出色。
Thumbnail
「莎莉」是一部相當接地氣的女性成長喜劇,用不同觀點為女性追愛辯駁,異國元素在片中運用相當巧妙。很喜歡 劉品言、林柏宏、楊麗音、李英宏,作為導演練建宏首部電影,也是相當出色。
Thumbnail
我承認,我是帶著眼淚與鼻涕走出電影院的,可能是年紀大了,沒辦法像其他座位上的孩子那樣,被動畫逗得發出可愛的歡笑聲。這是一部很平凡寫實的電影,正因為它和大多數你我的人生一樣,沒有盪氣迴腸的台詞與曲折離奇劇情,所以更觸人心弦。它就是一部如實呈現你我生命的電影。
Thumbnail
我承認,我是帶著眼淚與鼻涕走出電影院的,可能是年紀大了,沒辦法像其他座位上的孩子那樣,被動畫逗得發出可愛的歡笑聲。這是一部很平凡寫實的電影,正因為它和大多數你我的人生一樣,沒有盪氣迴腸的台詞與曲折離奇劇情,所以更觸人心弦。它就是一部如實呈現你我生命的電影。
Thumbnail
人生如果活的稀里糊塗 「就像是,你排了好久的隊才買到了一張電影票,可是一直到電影要結束了才意識到,只是一部不好笑的喜劇片」 笑著笑著就哭了
Thumbnail
人生如果活的稀里糊塗 「就像是,你排了好久的隊才買到了一張電影票,可是一直到電影要結束了才意識到,只是一部不好笑的喜劇片」 笑著笑著就哭了
Thumbnail
活著,永遠是最難的動詞。 這句歌詞,在陳小霞寫的歌- -「還活著」裡,我覺得,很能成為電影「小曉」的觀後感覺。 我覺得,這不只是一部講過動症的電影。 而是當孩子出現各種困擾、被覺得有問題的同時,標籤或診斷,可以歸類人、知道這個人‘’可能‘’怎麼了,但同時,可能將人,推往了更孤單、更困住的地方。
Thumbnail
活著,永遠是最難的動詞。 這句歌詞,在陳小霞寫的歌- -「還活著」裡,我覺得,很能成為電影「小曉」的觀後感覺。 我覺得,這不只是一部講過動症的電影。 而是當孩子出現各種困擾、被覺得有問題的同時,標籤或診斷,可以歸類人、知道這個人‘’可能‘’怎麼了,但同時,可能將人,推往了更孤單、更困住的地方。
Thumbnail
在拿下金馬影后之前,《小曉》已經開始在臉書上進行宣傳,還記得一開始海報的標語打的是:如果沒有你,我是不是能做自己。一直到電影上映約一周前,一個短版預告新加上了一小段標語: 尋找愛的解答。 看完之後可以說,相信這部電影裡找不到所謂愛的解答,儘管如此,在看完之後,竟然更被這個標語打動到了。沒錯,尋找
Thumbnail
在拿下金馬影后之前,《小曉》已經開始在臉書上進行宣傳,還記得一開始海報的標語打的是:如果沒有你,我是不是能做自己。一直到電影上映約一周前,一個短版預告新加上了一小段標語: 尋找愛的解答。 看完之後可以說,相信這部電影裡找不到所謂愛的解答,儘管如此,在看完之後,竟然更被這個標語打動到了。沒錯,尋找
Thumbnail
觀影一個多小時,如坐針氈。除了導演成功營造隨時在爆破邊緣的氛圍之外,還有切實呼應小曉媽媽發自內心的呼喊「我每天開心的事已經夠少了」(語意近似,非原句),整部電影密集堆疊一次又一次的衝突、意外、人生困境,以及所有「媽媽不像媽媽,小孩不像小孩,老師不像老師」的角色。
Thumbnail
觀影一個多小時,如坐針氈。除了導演成功營造隨時在爆破邊緣的氛圍之外,還有切實呼應小曉媽媽發自內心的呼喊「我每天開心的事已經夠少了」(語意近似,非原句),整部電影密集堆疊一次又一次的衝突、意外、人生困境,以及所有「媽媽不像媽媽,小孩不像小孩,老師不像老師」的角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