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豕」是象形字,「豕」和「犬」的甲骨文頗相似,但仍可以透過畫出動物的腹部和尾巴來區分。「犬」的腹部較小,甚至有時不會畫出來,尾巴較長,且多數是彎曲的。「豕」的腹部較大,尾巴短而筆直,畫的就是豬的形象。「豕」從《說文解字》到現在仍然是部首之一。
「豕」部字幾乎都跟豬有關,《說文解字》收錄了一些今天已經不再使用的「豕」部字。例如:小豬稱為「豰」、母豬稱為「豝」、公豬稱為「豭」、三個月大的豬稱為「豯」、六個月大的豬稱為「豵」、三歲的豬稱為「豜」。
《說文解字》將「家」字歸入「宀」部,稱它為「从『宀』,『豭』省聲」,意指「家」是形聲字,由象徵屋簷的「宀」為形符,「豭」為聲符,寫成「家」時,聲符省略只剩下「豕」。這種解釋顯然比較曲折,於是後來又有學者提出「家」是會意字,由象徵屋簷的「宀」與民間常見的家畜豬「豕」組合而成。豬在先秦社會中既可用於祭祀,又可供食用,更是禮物和嫁妝,而且母豬一胎能生出十隻左右的小豬,因此「豕」除了象徵財力,還寄託了生養眾多的寓意。由此可知,「家」字匯聚了許許多多文化意涵,在先秦時期的「家」字往往是指「家族」,在甲骨文中亦有指「國家」的例子。
「彘」可能是現代人比較熟悉,用來指稱豬的古代用法,很可能源於從前讀過《韓非子》中的〈曾子殺彘〉故事。歷來對於「豕」、「豬」和「彘」之間是否存在差異是眾說紛紜。不過,透過觀察戰國時期到西漢初年間的文獻,可發現秦國統一前「豕」、「豬」、「彘」三字並行,秦國統一後則完全以「彘」取代「豬」,到西漢後期才又重新使用「豬」字作為通名。這個現象很可能與秦統一文字有關,秦漢之間以「豕」和「彘」為書面語,「豬」僅為口語。
「甲骨四堂」之一的羅振玉曾提出「彘」是野豬,而「豕」是家畜豬,因為「彘」的字形中有代表箭的「矢」,野豬比較強壯和兇悍,需要用箭才能獵得。羅振玉的推測很可能是正確的,到了西漢以後,「豬」統括指稱野豬和家畜豬,因此它就在語言演變的長河中取代了「豕」和「彘」,成為最廣泛使用的名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