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001 環島訪媽祖始與終-中壢仁海宮

2024/02/2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3-11-28 中壢出發

2023 年的 11 月 28 日 早上八點,我帶著行李坐著小黃,到達了中壢仁海宮,這是我50天徒步環島訪媽祖的第一站。

將背包放在拜殿旁的休息區,先上完香,再向中壢媽報告一次整體的行程規劃,並且祈求過程順遂平安。

然後與共走的朋友 Dean 會合後,身上扛著約17公斤的背包,滿懷興奮的開始第一天的旅程...

raw-image

中壢仁海宮

建立時間:1826年(大清道光六年)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新街里延平路198號

源頭:北港朝天宮分靈

中壢仁海宮官方網站


奉祀神明

一樓正殿:主祀天上聖母、左邊龕三官大帝、右邊龕註生娘娘

一樓後殿:正面供奉沉香媽祖,左供奉白玉媽祖、右供奉藥師佛

二樓前殿:正面供奉關聖帝君,左供奉神農大帝、右供奉文昌帝君

二樓後殿:正面供奉斗姥元君,左供奉武財神、右供奉月老星君,兩廂六十甲子星君

三樓觀音殿:正面供奉觀世音菩薩,左供奉文殊菩薩、右供奉普賢菩薩


目前除一樓後殿外,一殿一爐,另加天公爐,總共五座香爐,現已不提供金紙及焚燒

參拜順序:天公爐、一樓正殿、二樓前殿、二樓後殿、三樓觀音殿、一樓後殿(沉香媽祖殿不設香爐)


簡介

因為仁海宮的歷史脈絡清楚,中間並沒有因為天災或是戰爭致使遷建或是中斷,且因曾作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社營所,因此在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下,是唯一沒有被拆除的宮廟,因此,相關的歷史紀錄都保存的相當良好,除仁海宮官方網站外,筆者謹設傳送門,有興趣深入瞭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閱讀其相關介紹。

維基百科-中壢仁海宮

桃園市推動國民小學在地化課程課綱-宮廟巡禮-中壢區-仁海宮


建築

仁海宮的牌樓與廟埕,與仁海宮隔著延平路(省道台一線),在沒有大型活動的時候,廟埕通常作為機車的停車場與市集地點;而廟的左方(以背對廟門為方位)為汽車停車場,接鄰新街國小,近幾年的大型活動都會使用該停車場地作為活動場地(如過年的七星橋、中元普渡等)

衛星平面圖

衛星平面圖


仁海宮正面的三川殿,除了標準的三道門之外,最左右亦各開設一道出入的門戶,因此,正面共開五道門。一般參拜民眾都是由龍邊第一道門進,虎邊第一道門出,因為天公爐是設在三川殿內,除正門外的另兩道門通常比較少人進出。


最近一次的整修是2017~2019,除了原有的建築架構整修之外,最大的改變是後殿由原來的活動空間,整建為『沉香媽祖殿』,左右並供奉由遼寧老玉興理石公司董事長趙書通捐贈的岫玉媽祖與藥師如來佛,此殿不設香爐。另外在正殿後方的壁面上,完工一幅『天上聖母怒海救民』的剪黏作品。

天上聖母怒海救民

天上聖母怒海救民


聖蹟亭

傳統名稱為惜字塔,又稱為惜字樓,台灣多稱為聖蹟亭或是惜字亭。總之,名稱很多,但是原始的意思就是『愛惜文字』,是一種對於文字、紙張的崇敬。根據桃園市政府教育局的資料,目前全台約有四十座的惜字亭,桃園地區占了六座。

中壢新街惜字亭現址並不在仁海宮內,現址距離仁海宮約50公尺,在新街國小旁邊,天晟醫院對面。聖蹟亭興建於1879年(清光緒元年),原址在新街溪畔,於1932年左右(昭和七年)遷建於現址,其相鄰為東伯公(即土地公)亦於同一時期自中壢城東門旁遷建至此,由於是在日治時期遷建,因此建築風格迥異於全台其他惜字亭,不但有中國傳統的結構,並融入了巴洛克的裝飾風格,體現了日治時期的文化融合,目前為市定古蹟。

國家文化資產網-中壢聖蹟亭及東伯公

聖蹟亭與東伯公

聖蹟亭與東伯公


現代人拿筆寫字的機會沒有以前多了,還記得小時候我們還會拿著筆一張張的寫耶誕卡、賀年卡這些的,而現在大多都是傳個訊息、貼圖,祝福就到了,也因此,現在很難體會一筆一筆的寫下文字的感覺,有時候有種感覺,每一篇寫出來的文字,真的都是自身的創作與藝術,也難怪以前的文人會如此珍惜文字..

2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