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事讓我退避三舍,說出來可能有點好笑,我很好奇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就是—我很怕動手折疊雨傘!
我在某個下雨天要出門,便用了很久沒用,折得像一團鹹菜的折疊傘,回到家後將它隨手置於一角晾乾,數日後,我突然良心發現,想讓它回復到像新傘的最美原貌,便咬起牙關,唉聲嘆氣的折起傘,折得我痛不欲生,折得手指快骨折,傘還是像一團鹹菜。
我喃喃自語:「傘啊!傘啊!為什麼您不能自動整理好您自己呢?」這就像我常癡心妄想,為什麼沒有人發明「自動洗頭洗澡機」,來幫我省事呢?
坐在一旁的朋友又好氣又好笑,不可置信的說:「拿來啦!我幫你折!」
只見她妙手回春把一片片的傘面順理好,她還不忘一針見血的指點迷津:「你一定在第一次用完這把傘後,沒有做到一個細節,就是你沒有耐心順著折痕把傘折好,只亂折一通,時間一久,雨傘被塑型,產生新的折痕,當然難折了,一開始一步細節錯,就全盤都錯!還要多花很多時間去改正,知道嗎?要一開始就把細節做好!」
我感激涕零的接過傘,連說:「是是是!對對對!」
「要一開始就把細節做好」!我想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定會讚賞我朋友「孺子可教」也!因為大師在《佛光菜根譚》一書寫到:
往好處看,往大處想,往細處察,往深處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