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入庫的3大誤區:如何提升你的寫作素材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對於熱衷於寫作和知識管理的你來說,將想法數位化不僅是一種效率的提升,也是深化思考的機會。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常見到一些誤區,可能會阻礙你從數位入庫中獲得最大的價值。讓我們一起探討這些誤區,看看如何避免它們,使你的寫作和思考更上一層樓。

  • 誤區1 - 過度依賴自動化轉錄工具:許多人嘗試通過自動化工具將手寫筆記轉化為數位形式,以節省時間。然而,這樣做可能會失去在手動轉錄過程中重新審視和思考筆記內容的機會。手動轉錄不僅有助於加深對筆記內容的理解,也是一種思考和內化的過程。因此,當將手寫書目卡上的想法轉存進數位筆記庫時,親自動手而非完全依賴自動化工具,可以更好地吸收和連結知識。
  • 誤區2 - 忽視索引卡的重要性:成功的數位入庫不僅僅是將想法轉化為數位形式,還需要將這些數位卡片有效地組織起來。忽視建立和維護詳細的索引卡,會導致知識的碎片化,難以在需要時快速找到相關內容。索引卡是連接你的思考和寫作素材的橋梁,它們使得回顧和擴展想法變得容易,是深度寫作不可或缺的一環。
  • 誤區3 - 缺乏定期審視和更新的習慣:將想法數位化並儲存後,許多人可能就會忽略這些內容,錯過了定期審視和更新知識庫的機會。定期回顧和更新數位卡片可以幫助你發現新的連結,刪除過時或不再相關的內容,並保持知識庫的活力和實用性。這不僅有助於保持你的思考清晰,也能激發新的創意和寫作想法。

你是否也在進行數位入庫的過程中遇到這些誤區呢?或者有其他的挑戰和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經驗和思考,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有效利用數位工具來豐富我們的寫作和知識管理。

覺得這個次原子想法有趣嗎?請繼續閱讀完整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6/20
這應該是日期月累的過程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61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08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一直對利用OKR來管理績效非常感興趣。OKR中的"O"代表目標(Objective),而"KR"則代表關鍵結果(Key Results)。然而,如何具體定義目標和關鍵結果一直困擾著我。直到2024年3月31日的晚上,我在得到APP的閱讀中找到了答案:關鍵成果需要與任務(Task)搭
2024/07/08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一直對利用OKR來管理績效非常感興趣。OKR中的"O"代表目標(Objective),而"KR"則代表關鍵結果(Key Results)。然而,如何具體定義目標和關鍵結果一直困擾著我。直到2024年3月31日的晚上,我在得到APP的閱讀中找到了答案:關鍵成果需要與任務(Task)搭
2024/07/08
無論是職場專業人士還是學生, 這篇文章都能給你新的啟示。 我們常常搜尋別人的解法, 但最適合自己的, 往往是經過實踐和調整後的方法。 累積自己的數據, 能讓你在實踐中找到最佳解法, 提升自我效能。 ▋理由1 - 自己的數據更具實踐性和精確性 依賴
2024/07/08
無論是職場專業人士還是學生, 這篇文章都能給你新的啟示。 我們常常搜尋別人的解法, 但最適合自己的, 往往是經過實踐和調整後的方法。 累積自己的數據, 能讓你在實踐中找到最佳解法, 提升自我效能。 ▋理由1 - 自己的數據更具實踐性和精確性 依賴
2024/07/06
無論你是筆記新手還是進階使用者, 這篇文章都將為你提供重要的寫作啟示。 它能幫助你突破寫作瓶頸, 提升創造力。 今天,我將分享我在一次免費培訓中, 重新認識自由寫作的3個重大體悟。 ▋體悟1 - 結構與好奇心的平衡 在筆記時, 人格可以分成兩種:
2024/07/06
無論你是筆記新手還是進階使用者, 這篇文章都將為你提供重要的寫作啟示。 它能幫助你突破寫作瓶頸, 提升創造力。 今天,我將分享我在一次免費培訓中, 重新認識自由寫作的3個重大體悟。 ▋體悟1 - 結構與好奇心的平衡 在筆記時, 人格可以分成兩種: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Thumbnail
我們處在資訊爆量的時代,以往的寫作模式越來越不順手! ❝ 系統式的思考,拼圖式的寫作 ❞ 或許是個解方。 從安排旅遊中獲得寫作效率的啟發,套用之後,完成文章的效率突然跳脫泥沼大提升~
Thumbnail
我們處在資訊爆量的時代,以往的寫作模式越來越不順手! ❝ 系統式的思考,拼圖式的寫作 ❞ 或許是個解方。 從安排旅遊中獲得寫作效率的啟發,套用之後,完成文章的效率突然跳脫泥沼大提升~
Thumbnail
在上篇文中,我用「數位寫作」代稱要做的行動。這個詞,用得很自然,又不那麼理所當然。我爬閱網上不同人的相關論述,整理出:6個數位寫作的特性、6個行動啟發
Thumbnail
在上篇文中,我用「數位寫作」代稱要做的行動。這個詞,用得很自然,又不那麼理所當然。我爬閱網上不同人的相關論述,整理出:6個數位寫作的特性、6個行動啟發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在數位筆記管理中,標籤混亂是一個常見問題,尤其是當出現許多重複標籤時。例如,“#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管理”,“#旅行”和“#旅遊”,“#啟發”和“#啟示”這些類似的標籤會導致分類繁複而臃腫,長期下來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Thumbnail
在數位筆記管理中,標籤混亂是一個常見問題,尤其是當出現許多重複標籤時。例如,“#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管理”,“#旅行”和“#旅遊”,“#啟發”和“#啟示”這些類似的標籤會導致分類繁複而臃腫,長期下來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Thumbnail
上一篇說到可能不是這麼好的文筆練習法。然後有小夥伴反映,如果不寫得細或者推砌詞彙,害怕文章不夠有畫面或者詳細。其實我個人覺得堆砌詞藻這件事情,只要不是太過份,理論上不會對小說做太多扣分。因為如果推砌的詞藻是虛的(也就是說沒有表達出任何劇情中重要的意涵),那讀者可以選擇跳過。   
Thumbnail
上一篇說到可能不是這麼好的文筆練習法。然後有小夥伴反映,如果不寫得細或者推砌詞彙,害怕文章不夠有畫面或者詳細。其實我個人覺得堆砌詞藻這件事情,只要不是太過份,理論上不會對小說做太多扣分。因為如果推砌的詞藻是虛的(也就是說沒有表達出任何劇情中重要的意涵),那讀者可以選擇跳過。   
Thumbnail
我在寫作的過程中時常聽到一種說法,就是作者要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術。不可否認這件事情當然是對的;就如同如果你是一個學生你要不斷增進課業能力,你是上班族,要不斷增進專業知識等等,這句話是沒有錯的。但是大家真的知道所謂的增進文章功力的方向,是要朝著那裡去嗎?
Thumbnail
我在寫作的過程中時常聽到一種說法,就是作者要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術。不可否認這件事情當然是對的;就如同如果你是一個學生你要不斷增進課業能力,你是上班族,要不斷增進專業知識等等,這句話是沒有錯的。但是大家真的知道所謂的增進文章功力的方向,是要朝著那裡去嗎?
Thumbnail
作為一位數位平台寫作人,必須天天寫作、天天發表,這是毅力的挑戰;而且必須維持水準、內容翻新,所以更是智力的琢磨。自從參與數位寫作以來,我承受過一些挫折,也有過一點點思考。以下是微末的心得,寫出來彼此共勉。
Thumbnail
作為一位數位平台寫作人,必須天天寫作、天天發表,這是毅力的挑戰;而且必須維持水準、內容翻新,所以更是智力的琢磨。自從參與數位寫作以來,我承受過一些挫折,也有過一點點思考。以下是微末的心得,寫出來彼此共勉。
Thumbnail
原「主編後記」裡的分享(新單元新嘗試)。思考著,如果能讓更多人接收到這些知識點就更棒了⋯⋯
Thumbnail
原「主編後記」裡的分享(新單元新嘗試)。思考著,如果能讓更多人接收到這些知識點就更棒了⋯⋯
Thumbnail
寫作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有靈感外,長時間撰寫其實對於手部也是很大的負擔,如果你平日工作又是高強度使用鍵盤更是如此。 這邊我會分享我自己如何使用 AI 來幫助我更輕鬆跟高效的產出,除了輕鬆外,也讓效率大幅的提升。
Thumbnail
寫作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有靈感外,長時間撰寫其實對於手部也是很大的負擔,如果你平日工作又是高強度使用鍵盤更是如此。 這邊我會分享我自己如何使用 AI 來幫助我更輕鬆跟高效的產出,除了輕鬆外,也讓效率大幅的提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