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宣示文中,我用了「數位寫作」這個詞彙,來代稱要做的行動。
這個詞,用得很自然,又好像,不那麼理所當然。
這讓我覺得,有必要先搞清楚:「數位寫作」究竟是什麼?
避免只用過往的習慣、傳統寫作文的方式來創作。
所以,我花了一些時間,爬閱網上不同人的相關論述,整理出:
1. 「對我而言」的數位寫作是什麼?
2. 這將會如何影響我接下來的行動?
以發佈在網路上為主要目標,讀者需要使用電子設備進入平台閱讀,平台可粗分為:社群平台和網站部落格兩類。
以紙本媒介為主要目標來規劃創作,內容呈現在書籍、報章雜誌等印刷品中。
這兩者的作品不會完全互斥,但可能因為不同的出發點,而在呈現時進行內容編修。
無論透過社群平台或部落格進行數位寫作,讀者大多可以立即對文章做留言、按讚或分享。
這種互動性,對創作者來說,既是一種激勵,更能快速了解讀者的需求和偏好。
考量數位寫作作品的流通平台,讀者通常是使用手機來閱讀,其次則是使用電腦。
這不僅代表需要注意格式和排版,還有以下兩個延伸的特性。
在數位環境中,讀者的注意力容易被各種資訊分散。
如過只是翻開一本書,注意力大多就停留在書上,視線範圍不會有其他資訊跳出干擾。
但使用手機的情境就全然不同。甚至,要結束對你的關注,也是輕而易舉的,沒有什麼心理門檻。
這使得「數位寫作」需要使用更強的吸引力,和維持讀者專注力的方法。
數位讀者通常處在閒暇、零碎時間,所以沒有將要閱讀大量文字的心理準備。
但是,如果內容夠有料,符合他們的需求、或能滿足好奇心,那麼,他們仍然會盡量讀完。
數位寫作的商業模式,多數是在「作品被閱讀之後」才展開。
相對地,書本則是在「被獲取到」的那一刻,讀者就已經先付錢了。
這意味著,創作者還需要另外考慮,如何從免費公開的內容中獲利,或是轉為付費訂閱的形式。
數位寫作可以隨時、隨處發布,只要確保有網路。
在發布後,仍可以不限次數地進行修改、增補。
圖片是文字的重要輔助。
在社群平台(臉書)上,圖片通常用來吸引點擊。
因為圖片只能放在最後,沒辦法隨文字段落搭配,所以,文字還是內容呈現的核心。
數位寫作的撰寫方式,能否符合搜尋引擎的偏好,會很大程度影響部落格文章的流量。
在社群平台上發文,也需顧忌演算法,和掌握市場偏好。
這是在傳統寫作時,不需顧慮的因素。
單有「好文筆」是不夠的。
以前寫作文的開頭可以是:蒼穹之下、旖旎風光...長篇而唯美的鋪陳。
但這些內容放在數位寫作中,就要懂得節制。
開始創作前,先清楚自己寫作的受眾輪廓,為他們的需求服務。
要能凸顯出這篇文章在說什麼,同時吸引讀者的興趣。
不要追求完美,因為你永遠可以更新內容,修改、補充、優化。最怕的是不敢接受現實洗禮的自己!每一次的更新都是走在進步的路上。
文字使用能力固然重要,但對於數位寫作者來說,更重要的是能同時開啟「編輯力」,用不同的視角來檢視自己的創作。
下一步需要掌握「社群寫作」和「部落格寫作」分別的特性,制定出相應的SOP轉化方法,讓目前「一稿兩邊貼」的模式變得更精緻。
對於這題,看到許多不同說法。
SEO專家說要「洞察讀者想看什麼內容,並且費盡心思去滿足讀者」;
也有人說,「遵從本心,照看他人」。
這是一個我已經想了許久,但還沒確定的問題。
或許繼續寫下去,就能摸索出,什麼更讓我興奮,哪個想法更適合我。
最後最後,感謝沒有被長文嚇走的各位朋友們,如果你有什麼見解、經驗,歡迎分享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