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II(1950)

2024/02/0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新年快樂,挑選彙整一下1950年代新聞報導談及各地各種過年習俗

  • 1954/02/03聯合報(作者亞鐵)報導台灣的習俗:「聽香」,指到廟裡擲茭確定東南西北,年夜飯後照方向去找一家戶偷聽屋中對話,依此了解自己明年運勢;新竹一帶客家人初一門上掛白蘿蔔,經過時頭碰一下,"表示新年的第一著,有一個好的象徵"。
  • 1960/01/28聯合報報導提及大陸的習俗:
西北為我國畜牧事業最發達的地區,在熱、察、綏、陝、甘、甯、青諸省及新疆南部,過年時最熱鬧的就是賽馬,由各地選送來好馬,派出健壯精悍的騎手,看誰的馬兒跑得快、跳得高,場面非常雄偉。
  • 1956/02/22聯合報黃秋霞談及閩南惠安一些習俗,其中:
除夕傍晚,各家要在自己大門庭中「引火盆」,堆了許多稻草及青松樹枝和買來的香楮焰燒起來,由家中的主婦拿一個屋頂的瓦筒和火叉,一邊燒一邊喊著:「發財發財,錢銀滔滔來!」然後叫孩子們跟著喊,並從火准中跳來跳去,最後才用瓦筒拿一些灰燼到家里各房間的床下放一小堆,意謂:「引進財源」的開始。

另該篇亦提及一現象:該縣女子除結婚時住在夫家三天,其他時間多住在娘家,只有除夕晚上到初二"不得已才於黃昏或入暮時到夫家來,有的甚至竟招呼三五同伴到附近的寺廟過年"。文中亦載"曾經許多行政首長及地方士紳與文化界人士,竭力倡導改良,但仍久未見效,殊足令人稱怪!"

  • 1954/01/01聯合報貫日談及湘南農村兩個習俗,一是「配碗魚」,或稱「燒紙魚」、又稱「庚子魚」,也就是除夕做好的魚,餐餐擺上餐桌直到15才吃掉,"據云是取「富貴有餘」的吉利含義";另一個則是「讓菜」,也就是過年期間客人來訪用餐時:"誠樸的農夫農婦,都希望客人多吃點,而作客者又耍保持斯文之風成所謂「矛盾性」"


參考資料:

  • 聯合報亞鐵,1954/02/03,台灣春節習俗。02版春節娛樂版。
  • 聯合報,1960/01/28,我國各地的春節風俗。03版萬象。
  • 聯合報黃秋霞,1956/02/22,年在勤樸之鄉。06版聯合副刊。
  • 聯合報貫日,1954/01/01,新年談食俗。06版聯合副刊藝文天地。


41會員
53內容數
走走看看,有什麼在地的小故事就記錄一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