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愛內含光,如何找回曾經相愛的光?

愛愛內含光,如何找回曾經相愛的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戲劇推薦

《愛愛內含光》是剛播出不久的台劇。故事的一開頭,即從要回家過除夕夜開始拉開序幕,很符合現在的氣氛。大家可以在過年期間,觀賞這一部片帶來的思考與觸動。

這是一部在探討社會各個年齡層、性別間、個人與社會間,各樣對「性」的態度與反應。而這些與性,其實是與「愛及親密」極為相關的關係問題,這一部戲試著去描述那些在人們心中對關係的恐懼、不安、猜疑與掙扎。

在不劇透的情況下,我提出對此劇可關注的觀看焦點:

1.性與愛,真的可以分開嗎?人真的能分清楚、切割得了身體與心靈之間的連結,單純只滿足身體的需求,像是吃飯一樣,不觸及到愛與情感嗎?

2.親密焦慮與逃避:有些親密焦慮或逃避是童年遭遇以及從父母關係中所受的種種影響有關。但也有中年的親密焦慮與逃避,是更難對彼此說出口的禁忌與疑惑,那是各種身心與生活感受經驗的混雜,所形成的疏離與情感斷裂。

3.在關係裡,誠實面對自己:關係的問題,有時透過自己怎麼想不一定能想通,也不是一昧的配合和忍耐就可以解決。在互動中,各個層面,雙方是否用心對待、彼此照顧與愛護,這其實是誠實感受,就會體會到的事。

4. 中年親密的失落與迷惘,婚內不再親密接觸的關係,失溫的關係,如何挽救,終究需要雙方都有共識,如何開啟彼此之間的對話通道,是中年關係的任務,不再只是無力的陷在被生活、工作、責任、日常消磨已久的僵化生活裡,再也沒有彼此之間的熱情。

而這一部戲濃縮了社會20-60年齡層間各種「性觀點」「性態度」「性價值觀」的差異,以一家人做為焦點,看到他們各自面對性與親密需求的反應及處理方式,這也可以做為觀眾的借鏡,看到自己與周圍的人,在親密關係、親情關係中產生的衝撞與不同,也面對自己對愛與渴望的需求。

八集的影集節奏算快,有些劇情難免走得很快,在心裡感受的深度探索上難免不會那麼深刻,但做為一部可在輕鬆中、幽默中思考社會說不太清楚的「性」議題,我認為這部片仍是台劇的突破,是值得支持的優質戲劇。

#㊗️大家過年期間看劇愉快



avatar-img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4.3K會員
216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負責,但往往是「為別人負責」,而不是好好為自己負責。 好好為自己負責,是包括能妥善運用自己的身體資本、時間、能量,管理自己的資源,發展好自己的能力。這當中包括需要用幼年到成年期的成長時間,為自己學習如何在生存與生活中獲取平衡。 不僅是自己的體能、身心健康⋯⋯
愛自己,是一切的基礎,特別是我們與外界他人的關係。不愛自己的人,或懷疑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即是容易陷入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尤其是被操縱和被羞辱的情感關係裡。不愛自己的人,基本內在核心設定是:「我不值得被愛」、「我是差的」、「我有很多不足和問題」
過去幼年時,你會收到許多大人給的訊息,你都會毫不考慮的接收下來,根本無法有自我的思考和見解。當有大人對你說:你長得這麼醜,帶你出門好丟臉,你不該這麼胖,不覺得這樣丟臉嗎? 當你這樣聽大人說,你無法辨識和過濾,就認定自己好丟臉,胖得讓周圍的大人難堪,也一定會被別人取笑。 然而,這是你誤解自己的開始。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負責,但往往是「為別人負責」,而不是好好為自己負責。 好好為自己負責,是包括能妥善運用自己的身體資本、時間、能量,管理自己的資源,發展好自己的能力。這當中包括需要用幼年到成年期的成長時間,為自己學習如何在生存與生活中獲取平衡。 不僅是自己的體能、身心健康⋯⋯
愛自己,是一切的基礎,特別是我們與外界他人的關係。不愛自己的人,或懷疑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即是容易陷入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尤其是被操縱和被羞辱的情感關係裡。不愛自己的人,基本內在核心設定是:「我不值得被愛」、「我是差的」、「我有很多不足和問題」
過去幼年時,你會收到許多大人給的訊息,你都會毫不考慮的接收下來,根本無法有自我的思考和見解。當有大人對你說:你長得這麼醜,帶你出門好丟臉,你不該這麼胖,不覺得這樣丟臉嗎? 當你這樣聽大人說,你無法辨識和過濾,就認定自己好丟臉,胖得讓周圍的大人難堪,也一定會被別人取笑。 然而,這是你誤解自己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