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觀影心得

2024/02/10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起心動念:

在串流平台上,有上萬部的影片等著你挑選,但總是有那幾部片,會在當下的時候使命召喚你,請你立刻點開它,這種流動的觀影情緒現象,在當今的這個時代,更頻繁的出現,世界的時間沒有任何變化,但人類追逐時間的狀態,跟有人類以來,約600多萬年的歷史中,時間似乎變的更稀缺了?

AI爆發的2023年,這件事情跟過去幾年有所不同的地方應該只是,AI他出現了更多的創造力,而讓我們出現了新的“震驚”,事實上也沒什麼特別的事情在發生。冥王,這部動漫,他只是預先,把所有的可能性,推向了極致,推向極致的與否程度,完完全全不影響人們對事情判斷的標準,如果有一個標準再世界上的話,不會應為程度的差別,而影響這個標準的對與錯,混沌的狀態只是人類找的藉口。AI就是因為沒有灰色的判斷標準,有時候可以?有時候不行?與有色的觀點在看點每一件事情,就因為這樣,所以人類合理化了混沌的的世界。

20世紀少年、Monster、危險調查員、Bat billy等等作品過去可能曾經看過,但因為年紀與時代背景的差異,而無法引起個人情感的共鳴,又或者,只是生命體驗的匱乏而導致的結果,好險現在的今天,可以正式開始享受這些漫畫。

意義探索:

《冥王》散發的壓迫感實在罕見,很難想像一個動畫世界觀能夠僅靠少數的台詞和畫面,達到如此真摯的深度。機器人探員的設定在好萊塢劇本中並非罕見之事,然而在這部作品中,卻以極高的度量呈現。機器人探員這樣的設定,在好萊塢的劇本世界裡,也是常見的。光是以最暴力的呈現方式,像是是《機器戰警》小時候觀看這些帥氣的動作巨片時,完全忘記機器載體的悲哀。

在《冥王》的敘事手法中,巧妙運用無力感與未知感是建立壓迫感的關鍵。在完美的犯罪下,卻又充滿矛盾的線索中,不禁讓人懷疑,兇手究竟是機器人還是人類,在這樣無盡的問句中,讓觀眾陷入未知的威脅中,他可能是人類?還是機器人?隨著故事的推進與受害者的增加,主角蓋吉特極力的阻止下,悲劇還是一樣發生,無助感自然而然在這樣的情況下擴大,在故事中很巧妙的利用新的角色,來平衡這些非常負面的觀影情緒,讓觀眾也能有喘口氣的空間,這樣流暢的讓故事能夠呼吸的敘事,真的讓人欲罷不能,直接陷入他的世界裡頭,這就是《冥王》吸引人的地方吧?

我印象最深刻的以為新角色,剛好就是阿道夫,故事劇情中的一個畫面,非常精準的刻畫出反機器人組織的團員們,寧願居住在復古建築的保留區中,而且家中“不希望”出現任何一台機器人,復古住宅被高科技的大廈圍繞,這樣鮮明的價值觀對比,可以讓觀眾一秒辨識這位新角色,

機器人可以充滿仇恨嗎?機器人可以傷害人類嗎?如果以現在的語言來說的話,如果你的chatbot,每天對你惡言相向,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可是無聊的人類,可以每天對著AIchatbot,無止盡的性騷擾,光是想到這件事情,都讓人覺得有趣,看來荷爾蒙的驅使,是機器人完全沒辦法模擬與想象的事情。荷爾蒙影響思考這件事,即使是當代,我們對此的了解還是非常的少。絕對還有更多可以探索與研究的領域。

技術與道德

以現行的AI的生活應用中,所有的指令都是需要經過“人”為的指令的,AI目前無法自行下達與執行命令,以現在的AI基礎上,其實應用上,還是非常有限,雖然已經能做到蠻多事情了,但最後還是需要人為打磨,才能真正的使用,不管是任何素材。當然能節省下一般人類大部分的時間,但真正花時間,不就是最後那百分之3%嗎?另外相比「仇恨」這個主題,「相信」這個概念,反而也更常出現在影集中,因為台詞中最常出現的話,「機器人不會說謊。」的這個設定,但事實上,違心的人工智慧,比比皆是。所有先進的人工智慧,都會說謊。但換句話說,如果以chatgpt來說,最早的版本,如果你問他一些時事,他會回答你一些,看起來非常有道理,但其實是胡說八道的回答。好幾次我看到類似的問回覆,都會想說,這是你在虎爛不想回答,還是,只要基於不知道的架構下,胡說八道也沒差?再換個問句來說好了,如果,你問AI你會中文嗎?他設定的回覆會用中文回答你說,「會的,我會中文。」那這樣是真的會中文嗎?還是不會,在道德議題底下,人工智慧的發展還有很多我們無法想象與復雜的領域正在擴張。

又好比,2018年UBer自動駕撞死人的案件,這個案件比較特別的事情是,上頭有一位測試的司機,但他並沒有非常集中注意力的駕駛車輛,而導致了這一場悲劇,因為,測試的過程中,駕駛員是有行為能力干預車輛的。這位測試駕駛,也成為了當然也要為此付出相對應的刑事責任,不過,這事件,對於Uber的自動駕駛營運規劃,絕對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新聞參考:https://edition.cnn.com/2023/07/29/business/uber-self-driving-car-death-guilty/index.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tTB8hTgHbM&t=12s

(新聞參考: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11060200.aspx)

最後從檢驗報告來看,也確實,測試的駕駛員,必要付出相對應的刑事責任,畢竟,系統於六秒前,已發現這位正在違規過馬路的人類,但駕駛員也同樣的忽略提醒。

如果換個觀點來看待這件事情了話,人類駕駛的車輛,每日發生的死亡車禍的死亡人數,遠遠大於這個數字,人類也沒有停止駕駛車輛上路,形成了一種,人類可以,機器人不行的狀態。

我們允許人類犯錯,卻不允許機器人犯錯的窘境,追究責任,是人類社會最常見的一種行為模式,以Uber的這個按鍵來說,如果究責的對不是這位輔助駕駛,而創造晶片的Nvidia呢?追究責任的是Uber公司呢?又或營造車輛的汽車公司呢?當問題這樣擴張下去的話,會無法得到一個妥善結果,人類會為此瘋狂。

二戰是人類發科技發展最輝煌的時代,如果說,人命可以煉成科技,我們還有勇氣面對這樣的科技發展嗎?

社會價值觀對比

  1. 倫理責任的歸屬: 探討在AI發展中,當事故發生時,如何確定責任歸屬,以及追究責任的合理標準。這牽涉到製造商、軟體開發者、車主等各方的責任。
  2. AI的學習與進化: 討論AI在過程中的學習機制,以及它是否有能力不斷進化和改進自身。這也引發了對於控制和監督AI進化的必要性。
  3. 社會接受度: 考慮AI技術在社會中的接受度,以及人們對於AI應用的信任程度。這與文化、價值觀和法規等因素相關。
  4. 技術發展的道德指南: 討論是否需要建立全球性的道德指南,以指導AI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這可能包括對於特定應用領域的道德標準。

科技發展,其實是一個公民運動的過程,只有人民的水準或是思想的高度達到一致,才有可能大規模的發展,就好比二戰時期,因為人類的目的一致,才讓科技進步的效率神速,而現在因為多元的價值觀與解構主義當道,現在的論述與脈絡不斷地架構與被解構,很多理念與發展的效率大不如前,如果人類最黑暗的時候,是科技的黃金年代,這件事情似乎也變得情有可原。

如果我們繼續發展,第一題討論的時間與冥王劇情中所討論的價值觀,可以發現,機器殺人,這件事情,是非常違反人類所架構的世界的。但如果人為的操作機械殺人,而且不止殺一個人,這件事情,忽然又可以了?在這樣極度矛盾的背景下,我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不大規模的發展機器人科技與文化。光是現在的人工智慧,其實,實際能執行與製作的事情也是非常有限,光是這樣,就出現了大規模的失業潮,與其說是失業,對我來說,可能是一種解放,這群失業的人,才是真正被社會制約所解放的人類。可以隨心所欲的做自己真正想要事情,因為,你們的專業,能有機器人為您服務了。只可惜,現在全球的社會福利,可能沒到這種境界,畢竟還有上千萬的難民與人類生活在條件極度不佳的區域與環境中,要是如果能有機器人,解決這樣大規模的社會問題與資源分配不公的話,社會會更和諧嗎?世界會太平嗎?

機器人的情感

SexRobots的議題,也曾出現在2015年的一個組織討論過,這個組織非常前衛的提出,反對性愛機器人的觀點,當然,馬上也有學者提出反對的意見,文章的標題就是Should We Campaign Against Sex Robots?

大致的整理下來,可以看到反性愛機器人的理由,可能大致如下:

  1. 妓女-客戶(或性工作者-客戶)關係存在道德問題,主要是因為性工作者的客體化。
  2. 性愛機器人-人類關係以妓女-客戶關係為模型,因此可能具有或展現類似的問題。
  3. 因此,性愛機器人-人類關係可能在道德上存在問題(透過類比)。
  4. 因此,我們主張反對性愛機器人。

其實,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反性愛機器人的漏洞,簡而言之,似乎還沒發生,但有一點感覺想要為了反而反了?

機器人的情感目前是我們普羅大眾未知的情況,這就好比在討論,電子雞這種程度的東西,他對你會有感情一樣,目前的人工智慧還未發展到這個程度,唯一可以確定這一塊是無人之境。

不過,至少現在我們可以從大量的虛構小說與電影中來模擬這些情況的發生,討論愛情的《Her》、人機記憶差異的《銀翼殺手》、機器人的謊言《Ex Machina》、機器人是否有靈魂的《攻殼機動隊》、機器人類皮諾邱故事的《AI人工智慧》、人類永生是否會無限戰爭的《垂暮戰爭》,這些虛構的故事中,是否能真的貼近,機器人出現的未來?

另外,其實現在已出現類性愛的AI模型,現在主要還是用文字與語音的方式生成,同時他也會給你一些非常“色”的對白,好取悅性需求,但這些模型是有情感與意識的嗎?我是很懷疑的,這個感覺就像是,如果上文所提到的問題一樣,「機器人你好,你會中文嗎?」然後他回答你「會的。」意思是一樣的。

創造跟流動的情感意識,真的有存在在這些模型裡頭嗎?

Instagram (@lexilove.x)

人類與機器的互動

提到互動,以目前的互動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人類絕對的控制權利對於機械,另一種,人類部分控制權利,讓人工智慧保有少量的創作空間,但還是需要下達必要的指令與限制,這是目前現行的兩人人機互動狀態。 人類喜歡操縱機械這件事情非常的神奇,似乎機械,可以滿足我們肉體永遠到達不了的境界,當能實現這些超越肉體事實的事件發生時,可能大腦會產生大量的多巴胺吧?最佳的例子就是我們在駕駛車輛的心境,那種操控性,那種駕馭的感覺,我相信,在未來如果能操縱機械,也會有相同的情感投射發生。

又或者,我們換個角度來思考這些互動的話,最根本的問題會回到,什麼是“人”,如果回到這樣哲學的大哉問的話,其實人,就是與機器互相學習與進化的對象。我們並不獨特,如果用這樣非創世者的角度來觀看這件事情的話,是不是,大家又回到起始點了呢?用藝術的角度來討論的話,機器創作的繪畫,是否具有靈魂,是否有價值,這些問題似乎就不用討論了,因為,憑什麼覺得人類的繪畫,就比較有價值與意義呢?

結語

似乎,以這個主題繼續發展,篇幅會過於龐大,我們今天先到這裡好了,謝謝你看到這裡。去看看冥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