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女性視角電影究竟是什麼?只因為編劇、導演或者故事主角是女性嗎?或是只拍來給女性看的電影?如同芭比一樣,我猜性別意識發展在不同階段的人,看惡女這部電影都會有很不同的感受。
秀蘭(林美秀飾)是惡女嗎?還是立美(邵雨薇飾)?又或者兩個都是?在我眼裡,兩個女人都不是惡女,都是父權體制下可憐的受害者,只是很努力改變自己受害的狀態。
為自己反擊,怎麼能算惡?又或者應該說,在父權體制下不乖乖遵守父權規訓的,就是惡。
秀蘭在影片中呈現的樣貌或許是某種上流社會的貴婦樣貌,但最初的她並非如此。一個毫無背景、學歷及美貌的女性,甚至不能出賣色相謀生,只能透過按摩的過程中付出勞力服侍男性的身體,然後努力琢磨著怎麼讓這些男人更舒服、更放鬆,接著一路探索、學習,從純粹按摩服侍肉體、學習料理服侍男人的胃、學習病患照護來填補男人從來不屑的照護工作、學習揣摩男性心理需求扮演解語花⋯⋯。
我甚至可以說,秀蘭利用父權體制中對女性的種種設定,反客為主的將其轉換成自己的優勢,使男人心甘情願付出所有財產:傳統父權體制中男性所應提供的基本條件。
反而是性,那個社會觀感中最普遍女性用來服侍男性的功能,是秀蘭在做盡所有服侍男人的工作後,用來取悅自己的犒賞,甚至在劇中唯一一個秀蘭明確提出分手的場景,是在指責伴侶的性無能。
當然許多觀影者對秀蘭這個角色仍然充滿各種道德批判,但若對調性別腳本呢?一個男性利用金錢權位獲得許多與不同女性性交的機會,當這個男性對這些女性感到厭煩而提出分手,女性因而指控對方騙了自己的感情與身體,甚至最後因為分手而自殺,會有人用「謀殺」這樣的罪名起訴這個男性嗎?不會!!!
可是當秀蘭利用家務、食物、心理與生理照護等付出,獲得許多不同男性提供財物的機會,卻會在離開男性後被認為自己在騙財,並以謀殺的罪名偵辦與起訴。
如果秀蘭是在父權體制的種種規訓下,努力理解學習遊戲規則,然後利用遊戲規則,讓自己在這個食物鏈最底層的角色,一路翻轉到最頂尖的位置,立美走的則是另外一條在父權體制下求生的路徑:複製男性。
接受良好的教育、光鮮亮麗的職業、永遠把工作擺在第一位,甚至有機會成為國家大業的其中一員⋯⋯乍看之下她似乎是成功了,但卻只是表象,事實是她不過被當成隨時可以廢棄的棋子在操弄,服贗父權價值的結果是無法複製男性成功的路徑,同時又被女性枷鎖層層綑綁:身材焦慮、對性畏懼或厭惡、可以精明幹練但不能失去溫暖⋯⋯。
所有一切直到秀蘭出現,給了立美一個完全不同的性別腳本之後,雖然兩人似乎仍然站在對立面,但確實,立美動搖了,那段有些人覺得不知所云的自慰劇情,正是立美從原本的腳本開始嘗試轉換路線的重要開展,而最終,立美讓自己與秀蘭都可以獲得重生的策略,正是從秀蘭身上學來的。
劇情到此告一段落,有些人認為,最終立美複製了秀蘭的方式來為自己復仇,有人說這是對女性莫大的嘲諷,然而在我眼中看來,那依舊是對父權體制的無力抗議,因為要找到正面對抗父權體制的方式,對所有的個人,特別是女性,仍然是巨大的困難,但我不認為這就是最終的結局,因為我相信演繹過兩種性別腳本之後,立美可以走出完全屬於自己的生命。
而我更相信,這才是這部電影的終極意義:努力擺脫各種既定腳本,走出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