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Chrome轉到Arc瀏覽器一週了:重新定義網路瀏覽器體驗
方格精選

我從Chrome轉到Arc瀏覽器一週了:重新定義網路瀏覽器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Arc瀏覽器2022就有了

經過半強迫自己將瀏覽器從Chrome轉到Arc瀏覽器一週了,分享一下我的感想:

其實在2022年4月,Arc的瀏覽器就已經發布了。

但是,為什麼現在開始有人決定從Chrome轉投Arc呢?

Arc瀏覽器的推出雖然受到了廣泛的好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和缺點:。

Arc瀏覽器的推出雖然受到了廣泛的好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和缺點:。


為什麼從Chrome轉到Arc?

創新的用戶體驗,我覺得就是像Notion的瀏覽器或是 Discord

Arc瀏覽器引入了Space(空間)的概念,讓用戶能夠根據不同的工作流程或娛樂需求創建多個獨立的瀏覽空間,從而提供了一種更為有組織的網絡瀏覽方式。這種創新打破了傳統瀏覽器的框架,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這樣太官腔了,對我來說,他就很像是Notion或是 Discord,如果你是有習慣安排房間或是分頁處理工作的話,Arc瀏覽器熟悉後整理資訊絕對比較流暢。

raw-image


高度客製化和個性化

與Chrome相比,Arc提供了更多客製化和個性化的選項。用戶不僅可以調整瀏覽器的外觀,還可以為每個空間設置獨特的主題和布局,這樣的設計讓每個用戶的Arc瀏覽器都成為了他們的個人空間。

這點真的很不錯,就像是以前很喜歡買各種款式的筆記本一樣,使用起來吸晴真的更好。


效率和生產力工具

Arc瀏覽器內建了多種提高效率的工具和功能,如快速筆記、任務管理以及與AI技術的整合,這些都是為了幫助用戶在瀏覽網絡時保持高效和生產力。

加上有 AI加持,真的很不錯

聽起來,是不是更像你在用Notion?


Arc目前的局限和缺點

平台支持有限(認為快速會被解決)

雖然Arc已經推出了Mac和iOS版本,並且Windows版本也在Beta測試階段,但相較於Chrome廣泛的平台支持,Arc的可用性還是有限。對於使用其他操作系統的用戶來說,這可能是一個轉換的障礙。


插件和擴展生態系統

Chrome之所以受到用戶喜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豐富的插件和擴展生態系統。Arc雖然支持使用基於Chrome的擴展,但其自身的插件生態系統相比之下還不夠豐富,這可能會讓一些依賴特定插件的用戶感到不便。

相對的,穩定度也是你要面對的問題。


初期的適應問題

對於長期使用Chrome的用戶來說,轉換到Arc可能會遇到一些初期的適應問題,尤其是習慣於Chrome用戶界面和操作方式的用戶。雖然Arc在設計上非常直觀,但每個用戶的適應過程可能不同。

另外就是Chrome有大量生態系的支援,像是信箱、雲端硬碟等等,Arc瀏覽器是不是真的可以方便到讓你願意花時間成本去熟悉,我覺得見仁見智


結論

Arc瀏覽器以其創新的設計和功能吸引了大量的用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瀏覽體驗。儘管存在一些局限和缺點,但Arc的發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對於那些尋求更個性化、有組織和高效率瀏覽體驗的用戶來說,Arc無疑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Arc瀏覽器學習懶人包

我自己這週都是利用 PAPAYA 大大的影片來學習,提供給有需要的朋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lNsCB4SbVc

avatar-img
凱文馬拉穆の 雪橇犬星球
33.4K會員
449內容數
本專題將探討科技在投資領域的應用。我們將介紹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和自動化投資工具,並解釋如何利用這些技術來優化投資策略和增加投資回報。透過了解智能投資的趨勢和方法,讀者可以更加精準地進行投資決策,提升投資效率和成果。我們也會介紹不同的投資工具和策略,解釋風險與回報的關係,並提供基本的投資原則和技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揭開新聞業「客觀中立」的迷思!科學證明人類無法完全消除偏見,記者亦然。本文深入探討認知偏見如何影響報導,剖析為何假裝客觀中立損害公眾信任,並提出媒體識讀與透明化的重要性。立即閱讀,了解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辨別資訊背後的真相!
探索現代男性在教育、職場和家庭中的困境:為何男孩學業落後?男性薪資停滯、父親角色淡化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篇文章從男性視角剖析女性進步對社會的影響,強調真正的性別平等不僅是女性的解放,也包括幫助男性適應新時代。透過數據和解決方案,帶你深入理解這場時代變遷中的性別挑戰。
華人喪禮中,長孫與大孫誰該捧靈位常引發疑問。本文釐清長孫(長子之子)與大孫(輩分最大孫子)的差異,並說明在閩南、客家地區,大孫因傳統文化(尊長重於嫡系、兄友弟恭)及家族治理模式,有時地位比長孫重要,捧靈位也可能由大孫擔任。最終,選擇誰捧靈位需考慮家族傳統、地區習俗及實際情況,並提前溝通避免爭執。
揭開新聞業「客觀中立」的迷思!科學證明人類無法完全消除偏見,記者亦然。本文深入探討認知偏見如何影響報導,剖析為何假裝客觀中立損害公眾信任,並提出媒體識讀與透明化的重要性。立即閱讀,了解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辨別資訊背後的真相!
探索現代男性在教育、職場和家庭中的困境:為何男孩學業落後?男性薪資停滯、父親角色淡化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篇文章從男性視角剖析女性進步對社會的影響,強調真正的性別平等不僅是女性的解放,也包括幫助男性適應新時代。透過數據和解決方案,帶你深入理解這場時代變遷中的性別挑戰。
華人喪禮中,長孫與大孫誰該捧靈位常引發疑問。本文釐清長孫(長子之子)與大孫(輩分最大孫子)的差異,並說明在閩南、客家地區,大孫因傳統文化(尊長重於嫡系、兄友弟恭)及家族治理模式,有時地位比長孫重要,捧靈位也可能由大孫擔任。最終,選擇誰捧靈位需考慮家族傳統、地區習俗及實際情況,並提前溝通避免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