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連載《療癒師の創傷修復之旅》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一部 創傷的形成與揭露

第一章 創傷本身

我是琦琦,一九八二年五月出生的生理女性,三歲之後的童年時期都和父親、母親和姐姐一起居住在台北市大安區和中正區一帶。父親和母親都是一九五〇年出生的屏東人,並且從小就在教會裡知道對方的存在;後來,又因為考上台北的大學和大專,讓二個人有了更多相處和彼此認識的機會,最後結成連理。

父親是頂大國貿系的高材生,一直都從事、經營與國際貿易相關的行業和事業;母親,雖然不是就讀本科系,但卻在國際型的社會福利機構謀職,並且因著傑出的工作能力獲得肯定,更在打破「女性在踏入婚姻之後,便會離職」的慣例後,被拔擢晉升區域中心的主任(最高主管)直到退休。

而創傷事件的時間點,大約是在我八、九歲的時候。

當時,母親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離開公司、變成自營商的父親,則是將家改裝成辦公室,在客廳放置辦公桌、檔案櫃,並且將電視搬到主臥房。而只有半天課的週三下午,因為我是三、四年級的中年級生,以及長我三歲的姐姐在學校上學,便只有我和父親在家。

那日下午,透過觀看電視學習日文的父親,一如往常地來到主臥房、轉到他喜愛的相撲節目,而我也聞聲前來坐在床沿觀看戰事。忽然之間,父親用力地將我壓制在床上,並且不顧我的奮力掙扎地咬了我的左邊胸口。

當天晚上,我將這件事情告訴了母親,而母親也給出「我會跟爸爸說,叫他不可以再這樣。」的承諾。

過了幾天之後,在相似的情景之下,父親再次將我死死地壓在床上,即便我用盡全力掙脫,還是被他張口咬了非常靠近私密部位的大腿內側。然後,我還是將這件事情告訴了母親,但是我卻在母親說了句「為什麼妳沒有保護自己?」之後,陷入困惑。


第二章 一步一步靠近創傷(上)

帶著這道創傷,我的身體還是慢慢地長大了,而待在家裡面的時間,因著升上高年級、進入需要上第八堂和補習的國中,以及到外縣市唸書、住校的高中和大學,變得越來越少。

在保持沈默十多年之後⋯⋯

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我與一名相當富有同情心的女孩交往;她曾經在女同學經血外露且不自知的情況下,不僅沒有和其他人一起訕笑,還將對方帶至角落、主動告知並提供協助。在相當信任她的前提下,我將這個「童年往事」告訴了她,然後獲得了溫暖的擁抱。

幾年之後,在研究所二年級、正需要時間和精力埋頭生產論文的時候,我被母親要求去看已經預約好了的心理師;抱著「母親終於知道:那道創傷會對我帶來傷害!」的想法,我開心地期待著與心理師的對話。然後,在第一次的時間裡,我做了大量的問卷;第二次,在終於可以和心理師真正進行對話的時間裡,我們只進行了簡單的對話,並且在心理師輕鬆地說出「妳不會得憂鬱症啦!剩下的時間,就讓我跟母親在電話中進行吧!」之後,就結束了。在那之後,我也大概只回診了一、二次,但是都沒有特別講什麼。

步入社會之後,我因爲跟隨牧師開拓教會,於是有幸可以參與特別的培訓。培訓中的一堂課,老師同時具備牧師與諮商師的資格;順著課程的節奏,我透過作業向內爬梳了童年經驗,並且在課程的互相分享環節裡,因為成員只有我相當熟悉的女朋友、牧師和牧師的伴侶,我也袒露了這道創傷;而擁有豐富經驗的老師也建議我在離開課堂後,繼續照看這道創傷⋯⋯後來,我也預約了這位老師的諮商;只是,進行了幾次的諮商,因著老師給出「把(免費的)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的建議,就中斷了!

在這個過程中,母親未經同意地翻閱了我的培訓作業,看到了我對那次事件的紀錄;於是,在我返家、回到房間的時候,出其不意地向我下跪。而我在混雜著矛盾的情緒(對於母親養育之恩的感激,以及被擅自讀了作業的、不被尊重的不舒服),在母親的膝蓋尚未觸及地板之前,便將她扶起。

只是,我再也無法勉強自己住在家裡了!

頂著母親說過的「除非結婚,不然妳們(我和姐姐)都不能離開家裡。」所帶來的壓力,以及「我是同志,根本沒辦法結婚!(當時還沒開始推動同志婚姻合法化)那不就永遠都不能離開這裡⋯⋯」的恐懼,我開始尋覓可以負擔的租屋處,並且在某個週日上午,父親和母親一定會離家、去教會做禮拜的時間裡,我迅雷不及掩耳地將自己的物品打包、搬離⋯⋯然後,除非有人陪同,我不會也不敢獨自回家,深怕會出現單獨遇見父親或母親的可能性。

一段時間之後,姐姐結婚了!

在姐姐和姐夫回家與父親和母親吃團圓飯的小年夜,我還可以在女朋友的陪同之下回家吃飯,即使還是無法待到最後;而年夜飯,因爲女友也需要回自己的家和家人團圓,會出現需要單獨與父親和母親相處的情形,我便轉而尋求其他教友的收留⋯⋯只是,這樣一來,我的身上就被親戚藉著酒意貼上「不孝順」的標籤,而母親和父親對於這樣的評論,從來不曾阻攔,似乎是樂見其成?

在那段日子裡⋯⋯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從童年創傷到身心靈整合的療癒之路。文章即是故事又是治療過程,記錄了作者對於香港腳持續復發的經歷,以及通過【妮芙露】事業的轉變帶來的心靈轉變。文章中作者坦誠分享了過去的不適和苦難,同時也表達了她是如何透過身體和心靈的整合而找到新的可能性。文章深情而真誠,將帶給讀者一場溫暖的鼓舞和啟發。
上週二(1/9)是我初次在【妮芙露|負離子健康寢具衣物】的【真善美成功團隊】在桃園舉辦的說明會上擔任主持人,有位相近恨晚的夥伴特地從台北來參與,會後我們一起吃晚餐。 席間,我哭了!其實我不太記得夥伴確切說的是什麼,好像是「我們為什麼要活著?」之類的話,讓我不禁反思「我有想要活下去嗎?」⋯⋯
當主講者「愛米拉領袖(領袖為一年業績超過一億者)」的投影片跳出「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們要記得是遇見問題的人,而不是有問題的人,我們只要思考怎麼解決問題就好。」時,我的療癒師腦袋瞬間被引爆。 畢竟「問題出在我身上!」真的是無敵常見但又超級有毒的想法啊! 「一定是我不好,爸爸媽媽才會不愛我、才會這樣對
身體的不適,其實會讓人手忙腳亂地引發杏仁核裡的「戰鬥—逃跑—僵硬」反應,失去從容應對的餘裕,而這種反應的根源其實是疾病和死亡的恐懼啊! 曾經被這股恐懼綁架的我,找到出路了! 三年前(二〇二〇年的三月),我因為急性腎小球發炎而住院四天。雖然住院只是為了進行簡單的切片手術(採集檢體,確認病因和嚴重程
今年(二〇二三)九月,我跟著太太的腳步,踏進負離子健康衣物的事業。剛開始時,同樣也是療癒師且已執業十五年的太太非常積極,而我因為正在寫下一本書,只能撥出部分時間和精力參與;但是,即便如此,我還是感受到了負離子的威力,無論是從衣物和寢具的使用上,或是團隊散發出來的愛、互助的氛圍。 這些,都讓我在十一
今年(二〇二三)九月,我跟著太太的腳步,踏進負離子健康衣物的事業;身為已執業超過十年的療癒師,在開始使用負離子的產品之後,除了身體被好好照顧了以外,我還感覺到:內在的創傷被療癒的速度,也被加速了好多。 負離子健康衣物,竟然可以加速內在的成長?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從童年創傷到身心靈整合的療癒之路。文章即是故事又是治療過程,記錄了作者對於香港腳持續復發的經歷,以及通過【妮芙露】事業的轉變帶來的心靈轉變。文章中作者坦誠分享了過去的不適和苦難,同時也表達了她是如何透過身體和心靈的整合而找到新的可能性。文章深情而真誠,將帶給讀者一場溫暖的鼓舞和啟發。
上週二(1/9)是我初次在【妮芙露|負離子健康寢具衣物】的【真善美成功團隊】在桃園舉辦的說明會上擔任主持人,有位相近恨晚的夥伴特地從台北來參與,會後我們一起吃晚餐。 席間,我哭了!其實我不太記得夥伴確切說的是什麼,好像是「我們為什麼要活著?」之類的話,讓我不禁反思「我有想要活下去嗎?」⋯⋯
當主講者「愛米拉領袖(領袖為一年業績超過一億者)」的投影片跳出「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們要記得是遇見問題的人,而不是有問題的人,我們只要思考怎麼解決問題就好。」時,我的療癒師腦袋瞬間被引爆。 畢竟「問題出在我身上!」真的是無敵常見但又超級有毒的想法啊! 「一定是我不好,爸爸媽媽才會不愛我、才會這樣對
身體的不適,其實會讓人手忙腳亂地引發杏仁核裡的「戰鬥—逃跑—僵硬」反應,失去從容應對的餘裕,而這種反應的根源其實是疾病和死亡的恐懼啊! 曾經被這股恐懼綁架的我,找到出路了! 三年前(二〇二〇年的三月),我因為急性腎小球發炎而住院四天。雖然住院只是為了進行簡單的切片手術(採集檢體,確認病因和嚴重程
今年(二〇二三)九月,我跟著太太的腳步,踏進負離子健康衣物的事業。剛開始時,同樣也是療癒師且已執業十五年的太太非常積極,而我因為正在寫下一本書,只能撥出部分時間和精力參與;但是,即便如此,我還是感受到了負離子的威力,無論是從衣物和寢具的使用上,或是團隊散發出來的愛、互助的氛圍。 這些,都讓我在十一
今年(二〇二三)九月,我跟著太太的腳步,踏進負離子健康衣物的事業;身為已執業超過十年的療癒師,在開始使用負離子的產品之後,除了身體被好好照顧了以外,我還感覺到:內在的創傷被療癒的速度,也被加速了好多。 負離子健康衣物,竟然可以加速內在的成長?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女性,我們的時間管理應該考慮到生理週期對心理和工作狀態的影響。本文分享了設定年度目標、視覺化 365 天、時間區塊管理及生理週期搭配時間管理的方法。釐清自己的選擇和絕對必要活動是時間管理的重要步驟。
本文就女性的典範、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追溯,探討了DEI與婦女意識的三個連結點、DEI相關的五大挑戰和人資工作者在DEI中的重要角色。引用了管理學家約翰·科特和聯合國前祕書長潘基文的話,強調性別平等不僅是基本人權,也是和平、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並呼籲男性積極參與推動性別平等。
身為女性,我們的時間管理應該考慮到生理週期對心理和工作狀態的影響。本文分享了設定年度目標、視覺化 365 天、時間區塊管理及生理週期搭配時間管理的方法。釐清自己的選擇和絕對必要活動是時間管理的重要步驟。
本文就女性的典範、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追溯,探討了DEI與婦女意識的三個連結點、DEI相關的五大挑戰和人資工作者在DEI中的重要角色。引用了管理學家約翰·科特和聯合國前祕書長潘基文的話,強調性別平等不僅是基本人權,也是和平、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並呼籲男性積極參與推動性別平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我與媽媽越來越疏遠,我開始害怕她,在他面前我變得小心謹慎。 可儘管如此,我依然每天被毒打,每天我都害怕著他,而他卻以各種理由將我困在不到兩坪的房間凌虐我。「我到底做錯什麼?」我凝望著鏡子裡全身傷痕的自己,那淚痕已經乾在我的臉上,我每天每有一刻安的下心,吃的下飯。 在我哥、我姊還是國中的那陣子,每
一個女兒在父親的疾病面前,努力學習並關心父親,同時也面對自己的身體變化和成長的困擾。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在輔導協談的工作中,透過內在醫治及靈修操練,在個案的原生家庭以及受傷的童年經驗裡看見父母的形象、屬於女性的故事。
Thumbnail
這次因為上天的惡趣味,讓我偶然的,在距離當初認識時很遙遠的另個縣市中,遇見了十年前沒有道別就結束的,我的第一位心理師。 在我隔著一段距離見到她的當下,創傷反應便發作了,身體僵硬、頭痛頭暈、噁心、心悸、呼吸困難......最重要的,還是冒出來的創傷重現,戳破了過去十年間潛意識覆蓋在真正記憶上的障眼法。
Thumbnail
「創傷」就是一種深刻的「孤獨」 在幼小的時代不知道怎麼面對父親痛毆母親、為什麼酒瓶會往自己砸過來、為什麼很親愛的人會在街上被人打死、為什麼某個人一槍把自己斃了,或是整天到晚拿東西痛毆孩子,或是把自己嫌得一無是處?為什麼有時候看來很和藹可親,有時候就會變了一個人?為什麼一邊痛打我又一邊痛哭著說愛我?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有大大小小的傷痛,都是起伏不定的過程... 「你是不是外面有女人了?!所以才一直藉故出差!」五歲的小漢生躲在房門內的門縫中,看著父母在客廳爭執不休的畫面。白天慈愛的母親,怎會一到夜間就變了臉色,像個惡毒的老巫婆,正在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我與媽媽越來越疏遠,我開始害怕她,在他面前我變得小心謹慎。 可儘管如此,我依然每天被毒打,每天我都害怕著他,而他卻以各種理由將我困在不到兩坪的房間凌虐我。「我到底做錯什麼?」我凝望著鏡子裡全身傷痕的自己,那淚痕已經乾在我的臉上,我每天每有一刻安的下心,吃的下飯。 在我哥、我姊還是國中的那陣子,每
一個女兒在父親的疾病面前,努力學習並關心父親,同時也面對自己的身體變化和成長的困擾。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在輔導協談的工作中,透過內在醫治及靈修操練,在個案的原生家庭以及受傷的童年經驗裡看見父母的形象、屬於女性的故事。
Thumbnail
這次因為上天的惡趣味,讓我偶然的,在距離當初認識時很遙遠的另個縣市中,遇見了十年前沒有道別就結束的,我的第一位心理師。 在我隔著一段距離見到她的當下,創傷反應便發作了,身體僵硬、頭痛頭暈、噁心、心悸、呼吸困難......最重要的,還是冒出來的創傷重現,戳破了過去十年間潛意識覆蓋在真正記憶上的障眼法。
Thumbnail
「創傷」就是一種深刻的「孤獨」 在幼小的時代不知道怎麼面對父親痛毆母親、為什麼酒瓶會往自己砸過來、為什麼很親愛的人會在街上被人打死、為什麼某個人一槍把自己斃了,或是整天到晚拿東西痛毆孩子,或是把自己嫌得一無是處?為什麼有時候看來很和藹可親,有時候就會變了一個人?為什麼一邊痛打我又一邊痛哭著說愛我?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有大大小小的傷痛,都是起伏不定的過程... 「你是不是外面有女人了?!所以才一直藉故出差!」五歲的小漢生躲在房門內的門縫中,看著父母在客廳爭執不休的畫面。白天慈愛的母親,怎會一到夜間就變了臉色,像個惡毒的老巫婆,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