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連載《療癒師の創傷修復之旅》❹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第二部 修復,在創傷被重新打開之後

第一章 「被愛,不需要努力?」&「母親也是加害者?」(中)

「為什麼我會覺得「被保護」是很陌生的?」眼淚撬開了一扇被隱藏許久的門。

一開始,我想到是不被接受的同性性傾向。高一時,信仰基督教的母親得知我與同性交往後,她就都是反對的,並且強烈地表達出「恢復正常」的期待。

升上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因為再也承受不了母親的淚水,於是迎合期待地改變了自己的穿著,並且試圖讓自己去注意異性;但是,這樣的嘗試反倒讓我因為更加認識自己而堅定於這不被接受的性傾向,並且開始認真地經營親密關係。

但是,在離開原本的教會、去另外一間同志教會的時候,我看見:有些同志的家長們,在走過糾結後的選擇是繼續愛和支持孩子。和孩子站在舞台上分享生命故事的他們,不是在檯面下、用隱晦的態度向孩子表達愛與支持,而是挺身而出地站在孩子身旁、前面;其中某些家長,更願意積極地在機構裡為「孩子也是同志」的父母們提供服務,在社會裡為同志族群建構出一層保護罩。

對於能夠擁有這樣的幸福,我很羨慕;於是,我也努力創造。

所以,在大學三年級開始、維持了近八年的那段關係中,我藉由讓女朋友來家裡一會兒、帶她一起去教會、邀請她參加家庭聚會⋯⋯等等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拓寬「被接受」的空間;用現在的位置回看當時的自己,才發現:會有這樣的行動,是因為那時的內在有「不被保護,是很正常的!」的信念。

「『不被保護,很正常!』⋯⋯是嗎?」曾經深信不疑的想法,開始晃動。

視線回到現任女友和她的女兒們身上,她們給出的接受和喜愛,是如此地立即和直接;面對阿爸/外公(這個對她們來說更親近、更熟悉的人)的反對,那反而像一面鏡子,讓她們可以將沒說出口的、「琦琦已經是家人了」的想法,不假思索地反射出來。

反觀自己,明明保護已經來到我的生命裡了,但是我還是會不自覺地想要去靠近阿爸,或者說那股他所象徵的、應該要有的反對勢力,好讓自己繼續處在習慣的、警戒狀態之中,而非進到照理來說應該更喜歡的安穩裡面⋯⋯這真的很奇怪!為什麼我需要在安全的關係裡繼續感受惶惶不安的感受呢?

而這股不確定感,再次將我拉回去觸碰那道創傷。


母親,是讓創傷越演越烈的加害者?

只是,這一次碰觸到的創傷部位,和過去有非常大的不同;而這也讓我的眉頭因為揮之不去的鼻酸緊緊地皺了起來⋯⋯而我遲遲不敢隨著創傷指出去的方向看,因為那個人影不再是我過去一直認定的加害者:父親,反倒是那個一直依附、依賴和仰望的母親啊!

掀開讓黑影朦朧的布幕,我的胸口就像被巨石壓住,停頓好久都無法喘過氣來;因為加害者不再只是直觀的、做出直接傷害行為的父親,而是用「為什麼妳沒有保護自己?」的質疑將尋求保護的我推開的母親。

那個推落,讓我意識到:母親之於孩子,就像保護裝置之於跳傘;而保護裝置,一直都是「沒用到,是最好的;如果真的要用,那就一定要發揮作用。不然⋯⋯」。於是,在成長過程中,為了存活下去,我只能死死地抓住失去作用的保護裝置,命懸一線地吊在半空中。

「原來!對於母親的保護,我有如此深沉的渴望啊!」連雲霄飛車都不敢坐的我,驚呼道。

但是,就在恐懼的情緒離去,思緒回到安全的地面之後,空氣裡面卻凝結著一股「不打算放過這次機會」的冷冽⋯⋯果不其然,結冰的湖面裂開一個大洞,而封存在記憶深處的某些畫面,因著這次的碎裂而能被區分開來,並且變得立體;只是,這些不規則大冰塊的邊緣,讓靠近觀察的我,像被鋒利的刀子刺進身體一般地感受到劇烈的疼痛,而且它們像是說好的一樣,全都刺在同一個位置,那個名為「妳本來就不值得被保護」的地方。

「我不值得被保護?」我聽見心中從未說出口的吶喊。

第一塊冰塊,沒有畫面,只有聲音。在耳邊響起的是「中、高年級時期的我,有了鬼剃頭;但是,母親在帶我去看醫生的時候,在醫生給出『應該是因為壓力太大導致的』的診斷時,母親語帶嘲諷地直接用『小孩,哪有什麼壓力啊?』進行駁斥。」的聲音。

第二塊的畫面不只一個;那是「頭上出現大片鬼剃頭的期間,母親總是帶我去同一個家庭理髮廳、接受同一位理髮阿姨的服務;這位阿姨,每一次都會未經允許、粗魯且用力地將我的頭髮拉起來,直到完整地露出大片沒有頭髮的區域,好向根本不認識的客人展示、述說她的驚奇。一旁的母親,從來沒有制止過阿姨的行為,無論是當下出聲或出手,或是事後的溝通、不再帶我去⋯⋯各種形式的保護,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數次經驗。

第三個拿起的是⋯⋯(未完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琦琦/心秩序療癒師的沙龍
143會員
126內容數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2024/04/04
「妳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媽媽!」混雜著不同感受的我,似笑非笑地這樣對女朋友說。 某日,小一的小女兒的聯絡簿上赫然出現「我發現您的孩子有說謊的狀況,需要您到校瞭解。」的紅字;然而,超出我的想像的,反而是女朋友的反應。她沒有帶著怒氣地跑去質問小女兒,而是按兵不動、一派輕鬆地等待隔天與導師對話的時間來到。
Thumbnail
2024/04/04
「妳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媽媽!」混雜著不同感受的我,似笑非笑地這樣對女朋友說。 某日,小一的小女兒的聯絡簿上赫然出現「我發現您的孩子有說謊的狀況,需要您到校瞭解。」的紅字;然而,超出我的想像的,反而是女朋友的反應。她沒有帶著怒氣地跑去質問小女兒,而是按兵不動、一派輕鬆地等待隔天與導師對話的時間來到。
Thumbnail
2024/03/22
第三個拿起的是「某個週末,我頂著鬼剃頭,從教會騎腳踏車回家。一個計程車司機,把車子停在路邊之後,示意要我坐進後座;我不疑有他地坐了進去。而他掏出生殖器官、將精液塗抹在頭頂光禿的地方;回家後,我趕忙去洗澡⋯⋯靠過來的母親,嫌惡地說出『妳的頭上怎麼黏黏的?而且還有尿味?』後,就沒再問過此事。」的情景。
Thumbnail
2024/03/22
第三個拿起的是「某個週末,我頂著鬼剃頭,從教會騎腳踏車回家。一個計程車司機,把車子停在路邊之後,示意要我坐進後座;我不疑有他地坐了進去。而他掏出生殖器官、將精液塗抹在頭頂光禿的地方;回家後,我趕忙去洗澡⋯⋯靠過來的母親,嫌惡地說出『妳的頭上怎麼黏黏的?而且還有尿味?』後,就沒再問過此事。」的情景。
Thumbnail
2024/03/16
「我們把琦琦趕出去,好不好?」女朋友的阿爸這樣問大女兒。 二〇一二年的農曆年節過後,我與女朋友才剛剛確定關係一、二個月;而女朋友的阿爸漸漸意識到我和女朋友的關係似乎不單純,於是便在某個女朋友的女兒們放學回家的午後時光,刻意地帶她們倆去買糖果、餅乾和飲料,讓她們看卡通,然後出其不意地拋出這個提問。
Thumbnail
2024/03/16
「我們把琦琦趕出去,好不好?」女朋友的阿爸這樣問大女兒。 二〇一二年的農曆年節過後,我與女朋友才剛剛確定關係一、二個月;而女朋友的阿爸漸漸意識到我和女朋友的關係似乎不單純,於是便在某個女朋友的女兒們放學回家的午後時光,刻意地帶她們倆去買糖果、餅乾和飲料,讓她們看卡通,然後出其不意地拋出這個提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母親,是讓創傷越演越烈的加害者? 只是,這一次碰觸到的創傷部位,和過去有非常大的不同;而這也讓我的眉頭因為揮之不去的鼻酸緊緊地皺了起來⋯⋯而我遲遲不敢隨著創傷指出去的方向看,因為那個人影不再是我過去一直認定的加害者:父親,反倒是那個一直依附、依賴和仰望的母親! 掀開讓黑影朦朧的布幕,我的胸口就像⋯⋯
Thumbnail
母親,是讓創傷越演越烈的加害者? 只是,這一次碰觸到的創傷部位,和過去有非常大的不同;而這也讓我的眉頭因為揮之不去的鼻酸緊緊地皺了起來⋯⋯而我遲遲不敢隨著創傷指出去的方向看,因為那個人影不再是我過去一直認定的加害者:父親,反倒是那個一直依附、依賴和仰望的母親! 掀開讓黑影朦朧的布幕,我的胸口就像⋯⋯
Thumbnail
第二章 一步一步靠近創傷(下) 在那段日子裡,信仰和教會是我相當重要的精神支持和社群。某次,牧師邀請了幾位與我相熟的教友為我禱告;其中幾位已經認識多年的教友們,甚至是第一次聽到我述說這個故事。 在說完故事之後,某位稍長幾歲的姐姐給出「這沒有什麼吧?小時候,我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的回饋;沒有想到
Thumbnail
第二章 一步一步靠近創傷(下) 在那段日子裡,信仰和教會是我相當重要的精神支持和社群。某次,牧師邀請了幾位與我相熟的教友為我禱告;其中幾位已經認識多年的教友們,甚至是第一次聽到我述說這個故事。 在說完故事之後,某位稍長幾歲的姐姐給出「這沒有什麼吧?小時候,我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的回饋;沒有想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