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地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這世界很熱,我知道,西班牙的熱浪已經來到攝氏四十一度的高溫,巴基斯坦與印度更是早一步就先開始「體驗」這波熱浪,美國的中西部更是酷熱難耐,鳳凰城那一帶的大範圍區域更是攝氏四十三度,我人在台灣的攝氏三十二度高溫就已經受不了,何況來到四十度以上?真正的苦難還沒完,如果你很熱,又缺電,還缺水,那豈不起快要不能活?


想要打開冷氣降溫,很抱歉,沒電可以用,斷電說斷就斷,而且一斷電通常八到十小時,水呢?很抱歉,乾旱造成沒有降雨,以至於買不到水,即使有水,也不是通通拿來解渴,民生用水就先去用掉一半,苦民所苦,我們百姓的吶喊呼喊不到遠方官員的耳邊,現在的經濟危機是因為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戰火持續延燒,糧食擺了三個月一定要出口,否則會生蟲,糧食壞了一大半以上,印度持續禁止小麥出口,以至於小麥價格暴跌,他們現在轉向稻米禁止出口,現在雪上加霜的是,糧食分配不均勻,很多人沒有一口飯吃。


影響所及的是全球的糧價,石油持續上漲,戰備原油趕不上現在的用油需求,戰事一直持續蔓延,受苦受難的都是這些需要民生用品的百姓們。美國的通膨還在上升,你所想得到的東西沒有不漲價,越是要抑制通貨膨脹,只會導致除了荷包更加縮水,就是買得到的東西更加品質不堪,或是我們只能購買舊品,或是二手商品,新品無法如期獲得大眾共鳴,因為出貨可能都會影響。你有沒有覺得要買到新車要等很久?因為晶片短缺,新筆電要用到的晶片需要來自很多國家的提供,一天二十四小時趕工出貨也無法立即生產成品來到你的面前,時間一拖再拖,也許新手機的發表要等到哪一個國家的市場比較有發展潛力,才會優先供貨。(看看蘋果的供應鏈就知道)


食物好貴,也得買,那些大包裝的商品,看起來划算,其實是變相縮水,給你很多,其實是少個一百公克,你也看不出來。荷包在縮水,即使有優惠加碼,也可能是去年庫存商品,只好免費送給你,或是優惠給你。賣不出去,或是很難讓你心動,全球的供應鏈趕不上前端的必需供應品,所有的生產端與消費端,沒有達成所謂的平衡狀態。


我看著出廠很久的 Nest mini,原來從上市到現在的價格幾乎砍半,等了一年以上的時間,然後我又想著裡面的晶片,會不會是舊款組裝而成。全球的供應讓整個世界變了個調,我們要一種供需平衡,其實很難說是要生產多少就賣多少這樣的成本會奏效。


電影也是一樣,你花了多少成本拍攝好一部電影,期待電影票房大賣,但是你花出去的錢,不等於你從消費者口中撈回來的錢,這些電影要在電影院上映要抽錢,發行商要抽錢,(後製)製作公司要抽錢,消費者也要抽錢(如果你打算在串流平台上映),反正什麼都需要「錢」,你賺回來的錢,如果可以大於你花出去的成本,你就大賣,反之就是虧本。問題是你怎麼知道消費者喜歡什麼樣的電影?市場調查是個很好方法,我們可以了解消費者期待看到什麼樣的製作,要走什麼樣的路線,而預計要在哪些戲院上映播出,版權要賣給誰,他們有什麼權利等等,花錢請一個明星要錢,而且要看是主流明星,還是二線演員?是客串,還是大部分的角色,台詞與戲劇內容涉及什麼?有沒有暴力與性愛?有沒有噁心與恐怖?有沒有很多台詞要記住等等,把錢花在誰身上最值得,這很難說有一個準,角色不適合,你拍出來的作品就是失敗收場,即使以上所有都買單,很抱歉,就是不夠熱賣。


我們都期待小製作成本可以創造大商機,所以這些作品才會被叫好又叫座,因為創造了想像不到的收益。如果又登上奧斯卡金像獎的得獎名單,我們的最佳影片才是實至名歸,只是我們很難看出未來市場的發展潛力。


想要預估未來的供需平衡,或是整體的市場需求,做了再多的市場調查,也無法立即滿足消費者的需要,為什麼?因為製造成本與研發成本很難與未來的市場達成完美共識,你可能覺得成本會降低,導致零件將更便宜,只是我們可以等到那時候嗎?如果未來市場既然可以更便宜,那麼那些買新品的人是笨蛋嗎?







隨著時間過去,我們現在不但不會交朋友,連彼此之間的問候都少得可憐。分裂的人際社會,讓我們很難注重彼此。








再者,我們現在需要的不是新品,而是資源的有限利用,因為地球沒有這麼多稀土元素讓你開採,地球沒有這麼多的煤礦讓你一直焚燒下去,石油可以持續從土壤下方抽取出來,但是有一天也會消耗殆盡。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耗費的資源需要三顆地球,如果我們如像富裕國家無盡消耗下去,目前的「執行速度」趕不上我們復原地球的進度,因為你很難第一時間發現我們盡我們所能的在消磨這顆地球的資源。


現代年輕人普遍來說,不關心地球生態,如果你不相信,看看熱鬧的街道上,垃圾更是塞得非常滿,資源的垃圾更是隨地擺放,塑膠瓶,紙盒與塑膠袋,還有各種鐵鋁罐全部都混在一起。我看著我公司的垃圾桶,裡面的垃圾有牛奶瓶,紙杯,喝過的手搖飲料塑膠杯,塑膠湯匙,竹筷,太多的塑膠袋,各類的剩食等等,全部都放在一起,不管是我公司的台灣同事,還是外籍同事,每一個人只知道這就是普通垃圾,其實明明旁邊就有塑膠回收桶,但就是沒有人關心與在乎。垃圾無盡地堆疊,反正眼不見為淨嘛,不是嗎?


我幾年前參加一場聚會,那是一場體驗新商品的聚會,在場的大部分都是女性,少數只有男性,我的這一桌至少有十來位女性,每一個女性都在體驗新商品,學著如何用新商品做想要吃的東西,我觀察到幾個現象,首先,女生不會想跟其他女生當「朋友」,即使這是一個「機會」,她們也不會,即使年齡很接近,每一個女生只要在當時才會跟你旁邊的女生互動,結束之後,誰也不認識彼此,從此之後都是陌生人,第二,現場氣氛很熱鬧,每一個不同桌的女生也完全沈浸在自己的世界,彼此女生就好像是不同世界的女生,第三,現場氣氛雖然熱鬧,但是情誼就是我們只是來體驗的,不是用來交朋友的。


你可能覺得沒錯啊!我們是來體驗的,不是來交朋友,因為目的本來就不是交朋友,但是你是否也覺得,既然我們有同樣的話題,為何不能成為「朋友」?我們喜歡同個商品,感受新商品的溫度,與它的新功能,但為何我們不能從這個話題開啟朋友的新商機?女生不會想跟其他女生當起朋友,是因為我不認識你,你不認識我,但來到了現在,不管是同性還是異性,朋友如果不是越多越好,起碼也要去了解為什麼我們的朋友這麼少到不可思議?甚至連兩個都不到?


再者,隨著時間過去,我們現在不但不會交朋友,連彼此之間的問候都少得可憐。分裂的人際社會,讓我們很難注重彼此,現在的社會要過好自己的生活真難,前者說的通貨膨脹,要生養一個小孩,更是不可能,崩世代的出現,造成了全拋世代,繼續上演,佛系的主流社會,乾脆把自己過活比較自在,現代人的自我為中心是不得已,但是這樣的不得已多少也是自己在過去來到現在,所自找的。


你愛自己,主流自己,自戀自己的真正社會,希望把焦點放在你身上,所以每一個人都希望可以衝高自己的抖音追蹤人數,跟誰互動,有多少有趣的影片,要怎麼在茫茫短影音脫穎而出,擁有更高的人氣?某某的挑戰好像不錯?所以很多人爭相模仿,造成的意外狀況百出,我們只想「紅」,每一個人都是自我的年代,這個社會的創新力變成了模仿力。


持續這樣生活下去,地球與網路的資源動力只會更加矛盾不下,因為網路的背後是電力的支撐,沒有電力就沒有網路,網路的背後是多少的伺服器機房?機房需要多少消耗多少電力?然後你再去看看現在的地球生態,哪一天在亞馬遜雨林也可以看到機房也不意外,因為沒有樹支撐了。


垃圾在焚燒,你的垃圾一直被送去超大型的焚化廠,你看不到,你只要家裡乾淨就好,只是不要在你家的背後蓋焚化爐就行,家裡的環境整潔勝於其他人家裡的髒亂不堪,因為自家大於其他家,每一個人的家裡多少都有垃圾,而每一個人的垃圾分類時,我們也很少想到垃圾的減量,因為反正有垃圾車可以丟棄啊!有子母車啊!反正有人會來收垃圾,每一個人消耗的垃圾量,即使減少到最小一個玻璃瓶也是很可觀的,因為全球的堆積起來,超過你我的想像,何況現在全球的資源分配不均,你抱怨油價太貴,我抱怨怎麼沒有電。


央行的升息造成的利息更是要多繳不少錢,通貨膨漲更是會上漲,沒有下降的空間,未來的物價波動也只會上揚,如果按照全球的資源波動下,我們看到的物價,即使像麵包這樣的基本食物,買到的同樣的價格,可能只有一半以上的大小。


通貨要回到以往的水準,大概除了漲價之外,沒有其他方式,畢竟,物價的上揚,如果用二零一八年以後的空間去換算,你難道沒有覺得這樣的調整是必然的代價嗎?石油的轉換,我們沒辦法把所有的成本的消耗全部數得一乾二凈,因為消費的那些一點一滴的能源都在無形中流失,就像地下水,總會有水滴噴灑在土地上,如果又不降雨,又碰上乾旱,再加上龍捲風,還有野火,對不起,這不是地球在找你麻煩,而是我們在自討苦吃。


我曾經說過,人類終將自食惡果,因為我們消費的資源速度很快,一秒全球都不見了多少億的塑膠袋?(我沒有誇大),樹木呢?你以為一天就會變成成年的樹幹了嗎?而且是每一個樹幹都可以用來製作紙張嗎?石油要提煉成塑膠製品,你以為所有的石油通通直接拿去用嗎?食物是每一個食材都可以製作成美食端上桌,你也願意享用嗎?扣除魚骨與肉類骨頭,還有不可食用的食材,我們消耗的食材與食物也沒有我們口中吃下與喝下肚的東西還要多。再者,餵飽全球,糧食現在都已經出現大問題,還記得〈問題製造者〉吧?很多問題,我們沒有用心思考真正的問題所在,反而怪罪全世界?我們到底是受害者,還是變相的加害者啊?


avatar-img
23會員
26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ornik Tsa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天告訴自己要樂觀,要堅強,這世界依舊權力在鬥爭,兩端的政治砲火不曾熄滅,留下了灰燼,我們又繼續添加燃料,連結的錯誤百出,需改變
這篇文章討論相對論中,文明和野蠻的相對性。 文明是法治完好的社會,野蠻是基於傳統與習俗的社會。此外,文明與部族,男性與女性,現代服飾與部族裝,以及政治對抗等主題,都探討了幾個相對的面向。欲知更多,請細閱全文。
本文討論了世界現階段的發展方向,包括清潔能源、減少貧窮、糧食生產、人權等議題。並就能源轉型、減少浪費、全球疫苗覆蓋率等方面提出觀點。
這是一篇討論人際關係,生活觀念和健康觀唸的文章,反饋社會擁有的不足和問題。作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一個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並指出許多存在的問題需要關注和思考。
Why bother?我的大腦突然冒出這一句,我也不知道為何這樣想,我只知道人與人之間若是不真的清楚了解,就真的何必如此呢?你不在乎,我不在乎,每一個人都不在乎的這樣社會,Why bother 就一直浮現在我腦海徘徊不去。我真的心想,何必這樣,又何必那樣?人之間太脆弱,每一個人都無法清楚了解人際關
在這個大宇宙中,我們只看見自己的小宇宙,即使有多重宇宙,我們仍舊喜愛自己的這個宇宙,至少是我們已知的這個世界觀。我不怪人們為何這麼狹隘,我只是在懷疑,我們這麼狹隘,或是這麼有偏見性,難道都不是因為人性使然而造成自己矇蔽而這樣? 政治是很好的下手標題,因為世界上早已經泛政治化,那些老油條的保
每天告訴自己要樂觀,要堅強,這世界依舊權力在鬥爭,兩端的政治砲火不曾熄滅,留下了灰燼,我們又繼續添加燃料,連結的錯誤百出,需改變
這篇文章討論相對論中,文明和野蠻的相對性。 文明是法治完好的社會,野蠻是基於傳統與習俗的社會。此外,文明與部族,男性與女性,現代服飾與部族裝,以及政治對抗等主題,都探討了幾個相對的面向。欲知更多,請細閱全文。
本文討論了世界現階段的發展方向,包括清潔能源、減少貧窮、糧食生產、人權等議題。並就能源轉型、減少浪費、全球疫苗覆蓋率等方面提出觀點。
這是一篇討論人際關係,生活觀念和健康觀唸的文章,反饋社會擁有的不足和問題。作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一個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並指出許多存在的問題需要關注和思考。
Why bother?我的大腦突然冒出這一句,我也不知道為何這樣想,我只知道人與人之間若是不真的清楚了解,就真的何必如此呢?你不在乎,我不在乎,每一個人都不在乎的這樣社會,Why bother 就一直浮現在我腦海徘徊不去。我真的心想,何必這樣,又何必那樣?人之間太脆弱,每一個人都無法清楚了解人際關
在這個大宇宙中,我們只看見自己的小宇宙,即使有多重宇宙,我們仍舊喜愛自己的這個宇宙,至少是我們已知的這個世界觀。我不怪人們為何這麼狹隘,我只是在懷疑,我們這麼狹隘,或是這麼有偏見性,難道都不是因為人性使然而造成自己矇蔽而這樣? 政治是很好的下手標題,因為世界上早已經泛政治化,那些老油條的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供應鏈戰爭》帶領讀者瞭解現代電子產品背後的原料從開採到最終產品的歷程,探討人類在追求科技與經濟發展過程中所付出的代價。透過親身的探訪經歷,作者不僅詳實報導採礦過程,更進一步引導讀者思索原料開採對生態及人類健康的影響。本書讓讀者思考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資源,並減少對環境的損害。
Thumbnail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環境挑戰。從氣候變化到資源枯竭,保護地球已經成為每個人的責任。而“投資我們的星球-地球”正是這樣一個倡議,旨在推動全球範圍內的可持續發展和環保行動。本文將探討我們可以採取的具體措施,為地球的未來投資。
這世界為什麼能使用地球魔導書...
這世界的神話為什麼和地球...
Thumbnail
《世界能源未來戰略地圖》以能源安全、因應地球暖化和經濟效率三個戰略面向深入探討全球能源格局,並提出相關國家案例。這篇文章介紹了能源戰略的重要性,以及各國對於能源的政策與因應之道!
Thumbnail
2023.3.24 衰變是丟失的過程
以下為最近蒐集到的資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Thumbnail
《供應鏈戰爭》帶領讀者瞭解現代電子產品背後的原料從開採到最終產品的歷程,探討人類在追求科技與經濟發展過程中所付出的代價。透過親身的探訪經歷,作者不僅詳實報導採礦過程,更進一步引導讀者思索原料開採對生態及人類健康的影響。本書讓讀者思考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資源,並減少對環境的損害。
Thumbnail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環境挑戰。從氣候變化到資源枯竭,保護地球已經成為每個人的責任。而“投資我們的星球-地球”正是這樣一個倡議,旨在推動全球範圍內的可持續發展和環保行動。本文將探討我們可以採取的具體措施,為地球的未來投資。
這世界為什麼能使用地球魔導書...
這世界的神話為什麼和地球...
Thumbnail
《世界能源未來戰略地圖》以能源安全、因應地球暖化和經濟效率三個戰略面向深入探討全球能源格局,並提出相關國家案例。這篇文章介紹了能源戰略的重要性,以及各國對於能源的政策與因應之道!
Thumbnail
2023.3.24 衰變是丟失的過程
以下為最近蒐集到的資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