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Why bother?我的大腦突然冒出這一句,我也不知道為何這樣想,我只知道人與人之間若是不真的清楚了解,就真的何必如此呢?你不在乎,我不在乎,每一個人都不在乎的這樣社會,Why bother 就一直浮現在我腦海徘徊不去。我真的心想,何必這樣,又何必那樣?人之間太脆弱,每一個人都無法清楚了解人際關係的距離,那麼真的不必麻煩了,不是嗎?


你大概會覺得我太悲觀了,社會哪有你想得這個樣子?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沒有必要相互認識,本來就沒必要成為朋友,或是交流的對象,你不會跟站在銀行的服務人員要對方的聯絡方式,你也不會跟常常光顧的店員聊天熱絡,人本來就是屬於自己的生活圈,沒有什麼破裂不破裂的問題,不是嗎?


你說得都對,事實上,我們要自立自強之外,也同樣需要人之間的理解與互動,這才是社會的進步與互惠方式,常常與你相處的人不一定是同住的家人,也可能是偶而才見面的團體之友,你可能不熟悉對方,但你們處在同一個交流群組裡面就會有話聊,就像常在一起跳舞的夥伴,常在一起上課的人們,或是常在一起玩桌遊的人,這些都是因為興趣而結合,或是因為某些原因而在一起的群組情誼。


他們不一定是你的「朋友」,但肯定有不少熟悉,熟悉過後可能成為朋友,也可能只是「普通」交流而已,同事不會是你的朋友,同學不一定都非常熟悉到介紹彼此的家人認識都沒關係,怎麼樣的人際互動要多熟悉,光看是怎麼人際的那一層,但我們也同時要開放哪一層才算是真正的人際互動?


我深入不了你的第二層,你可能深入我的第二層,我只是看到你的第三層與第二層的「底層」,碰觸就好,但你碰觸到我的第二層,甚至侵入我的第二層,這就是人際關係之間不對等,或是說「不」互動的一種對等模式,這種「不」相對會是「是」,來來往往,是我們有不一樣的關係模式,人際的最佳主張。


到底誰在乎誰,這沒有一定尋覓模式可循,畢竟,不對等是確立了,我們向來這樣的「階級」不對等,關係不對等,或是一定模式下的不對等,我們很難尋覓一種兩平的對等,在此說明我們是一樣的對往與對等。你是女生,我可能就需要用女生的模式看待,畢竟你真的是女生,可是你個性像男生,我就要用男生的模式看待嗎?外表是女生化,內心是男生化,要怎麼對等才算是對等,來往之間的互動就會成立一種「專屬」我們之間的互動儀式?這也大概只能這麼稱呼「單獨」的特有。


性別模式就這麼複雜化,那麼其他模式下呢?上屬對待下屬呢?長輩與晚輩呢?直系與旁系呢?是不是就有另外的對等的單有來看待?我沒有必要管理所有的旁系,以及所有的與我有格外連結的單獨方式,畢竟人際關係的互動如果全部都要「按表操課」,那麼聯絡人清單肯定會非常多,五千個人肯定都不夠用,怎麼樣的關係互動影響怎麼樣的我們之間的來往對等,這就看我們對「連結深度」的影響到什麼程度才真正「到達底部」才正確。


社會的表面很難真正深知對內心的表面深度,畢竟一般人通常都看不到,你也不會知道,走在街上叫賣的攤販,你不會知道對方的家庭背景,一個正在背著小孩叫賣的女性,對方是單親家庭,還是家暴受害者,你當然也不會知道,或者真的只是想賺點錢,這你可能就很難得知。每一個人的瞭解都是有限的,我們當然也不會要需要知道所有人的背景到底是小康,還是富有,抑或是低收入戶的家庭?那些人身上穿的,與使用的物品或許可以看出端倪,但不能證明真的就屬於那一群人。


表面的互動就屬於這樣,深入的內心才真正叫人難以理解,破碎的整體關係連結,社會那一層浮在海上的「油」,我們清楚看見,但就是無法清除乾淨,也無法恢復以往樣貌一樣,清澈無暇的藍色海岸線。


現在的問題,我們都屬於那問題製造者的領域,只是我們在關係層,在連結層,在每一個人內心,誰真正可以同時理解,誰又真正可以看出來我們的破裂不光僅僅是那種表面破裂,而是全方位的破裂,完全不留下一絲痕跡,即使有,就像撕裂的照片,那種你不像你,我不像我,又何來「在乎」之說呢?


性別中都那樣,男女的關係就有男女之間的有別互動,我們沒辦法「同性」相處,因為性別向來存在,同性的那樣領域,只是有別於同性別之間的一種人際互動關係模式,我這裡指的同性,不是同性別,而是單一不屬於性別的人互動模式,請你先了解這點,我們再來繼續探討人際關係的「新模式」,套用現在的疫情說法。


管他是類政府,還是類火車,任何「類」模式,我們自創怎麼樣的新名詞,在這樣的人際關係上肯定是無法過去那樣的熱情互動,恰入你的心坎裡,人際的關係變得像是得以和自己多相處一點,多愛自己一點,吃的大餐勝於別人買給你的大餐還要豐盛許多,來一杯手搖飲,只要愛這一點點,我們幾乎就等同於自己多在乎一點,值得多擁有一點。


對於那些愛自責的人們,問題不是出在你身上,而是別人身上,但問題是「問題製造者」裡面的問題不光只是問題本身而已,而是更多我們接連以來的問題都看不出現在的問題出發點到底是愛誰多一點,或是怎麼樣的「政治正確」,我們就像浮在冰河上的一層薄冰,以為就看得到,摸得到,但這摸得到的重點,是我們在觸及心裡,達不到真正的深入裡。


因為就問題本身來說,你很難了解,人際之間的表面,就像性別長年來的互動,這不可能漠視與忽略,我們就是有性別之間的互動,我們就是有不同階級,與不同層面之間的互動,深入哪一面,哪一層,就像人際來來往往了夾雜,我們是分不出細項的。


因此,問題在哪一層,我無法清楚說明到讓你理解,你即使是邊緣人,有很少朋友,也不是每一個能夠深入到你的第二層,讓你知道你很瞭解我,或是第三層,你的外向只是你的表現出來的一種因子,你的人際關係互動與你的來往模式,或許讓你打好人際基礎,但是真正的理解,卻不是到處像跟隨客戶一樣,隨傳隨到。







「問題製造者」裡面的問題不光只是問題本身而已,而是更多我們接連以來的問題都看不出現在的問題出發點到底是愛誰多一點,或是怎麼樣的「政治正確」。








有些人可以像長輩一樣,溫暖你的心,你需要對方時,只要一聲,說不定對方就會安慰你。但社會不是這樣運作的,否則一個需要的靠山,誰又來作為對方的靠山呢?或者社會的獨立運作是需要每一個人在連結彼此時,都可以真正理解,也能真正獨立成長,互不干涉,這就是成長的目的性,否則常常依靠,也常常就可能很難真正自個成長。我們在想到彼此時,也想到自己,人際之間的關係互動,就像依靠的兩條船,也像各自往前划的獨木舟,需要彼此牽引,也需要彼此引導,才能人際互動到最佳模式。可是現在的互動,也說真的,誰真正互動到你的心坎裡,這樣的碎裂,破掉的人際關係,就像你真的沒有我以為的那樣好,我也沒有你以為的那樣真,你只是一面之緣,我只是一廂情願,交叉的來往,也各種偏向的人際夾雜,就是這樣的破碎鏡面,只是看得到一部分的真與一部分的假。


你的解讀與我的解讀,你的認知碰上我的認知,你的正確碰上我的正確,人際關係上,朋友已經顯得很不一樣,因為我們認知的朋友已經不是那樣的朋友,性別的夾雜與關係之間的互動,成了一種阻擋在我們之間的連結模式,這樣的新關係模式,到底誰對誰好,又對誰在乎。你不在乎你的真正相處,人際之間的深入另一種偏向性,就很難真正讓我們的彼此有更深入的理解,這就是目前的艱困處境,如果你還不知道,就看看我們是怎麼樣去理解與對方在理解我們是做到什麼地步就可以了。


既然深入不到,既然你只有侷限這樣的小宇宙,你又怎麼看得到更大的宇宙性呢?why bother,何必如此呢?生活那樣的宇宙與我們千千萬萬的宇宙相連,卻只有這個宇宙我們才能彼此溝通,卻只有這個關係宇宙,我們才可以深入多一層,再多一點,卻也無法展開更大的宇宙探索,人際之間的互動,只是碰觸一時的瞬間,我們就不會互看彼此一眼,誰在誰身邊,誰又誰在彼此之間連結與相望,星空的隔一層「海岸」互看,永遠無法相連,這就是一條界線的「說明」,也是最佳的國界線。


你真的不必在乎,我也真的不必在乎,誰在誰身邊,在誰心裡,人際的關係破裂,我又何必去在乎那些與我接觸過的人們呢?反正社會要更好,人際的堅強與改善少不了,但是尋覓這種性別之間,階級之間與來來往往之間的「新關係模式」,我們就只是要拼出一個最佳的版本出來,一個交錯在我們內心所看出的關係模式,我們當然知道,也當然難知道這樣的全部是不是我們所想,或許這些的問題製造出來的本身,已經不是問題,而是驚嘆不已。


社會已經被「洗白」,就像美麗的樣子,你也從來不會說醜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ornik Tsai 的沙龍
23會員
383內容數
Fornik Tsai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本文探討人際關係的疏離、國際衝突(以巴衝突)和氣候變遷等議題,並反思人類的行為模式和社會現況。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批判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流於形式,缺乏真誠關懷;同時分析以巴衝突的歷史背景,並點出氣候變遷帶來的全球性威脅。文章並探討死亡與生命的意義,以及安樂死等議題,反思人類社會的困境與未來。
Thumbnail
2025/04/25
本文探討人際關係的疏離、國際衝突(以巴衝突)和氣候變遷等議題,並反思人類的行為模式和社會現況。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批判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流於形式,缺乏真誠關懷;同時分析以巴衝突的歷史背景,並點出氣候變遷帶來的全球性威脅。文章並探討死亡與生命的意義,以及安樂死等議題,反思人類社會的困境與未來。
Thumbnail
2025/04/20
本文探討世界分裂的現象,從個人情感、MeToo運動、國際衝突等面向深入分析,並反思社會責任與人性。文章指出社會分裂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劇了各種問題,例如難民危機、貧富差距、環境破壞等。作者呼籲人們正視問題,重建連結,尋求和平與共存之道。
Thumbnail
2025/04/20
本文探討世界分裂的現象,從個人情感、MeToo運動、國際衝突等面向深入分析,並反思社會責任與人性。文章指出社會分裂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劇了各種問題,例如難民危機、貧富差距、環境破壞等。作者呼籲人們正視問題,重建連結,尋求和平與共存之道。
Thumbnail
2025/04/15
本文探討人類社會與環境的困境,從氣候變遷、政治極端化、資源浪費、人際關係疏離等面向,批判人類行為對地球生態和社會的負面影響。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反思人類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並質疑追求物質富裕和科技進步的道路是否可持續。
Thumbnail
2025/04/15
本文探討人類社會與環境的困境,從氣候變遷、政治極端化、資源浪費、人際關係疏離等面向,批判人類行為對地球生態和社會的負面影響。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反思人類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並質疑追求物質富裕和科技進步的道路是否可持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念頭充斥著大腦   顯化似乎是每個人   有意無意的日常口號   這個時代不缺煩惱    它    燉煮著全方位的煎熬 伴著無聲的憂慮叫囂                                                            
Thumbnail
念頭充斥著大腦   顯化似乎是每個人   有意無意的日常口號   這個時代不缺煩惱    它    燉煮著全方位的煎熬 伴著無聲的憂慮叫囂                                                            
Thumbnail
最近思考了很多事情,包括國家和民族的憂慮、未來發展、愛情和親情等。但我開始想,思考到底是什麼?或許就是不斷問「為什麼」吧。讓我們一起好好思考吧!
Thumbnail
最近思考了很多事情,包括國家和民族的憂慮、未來發展、愛情和親情等。但我開始想,思考到底是什麼?或許就是不斷問「為什麼」吧。讓我們一起好好思考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