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真的存在嗎?《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之《神人之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2023年3月,我在參與為期六天的「金馬影展青少年電影課」時,有幸觀賞了盧盈良導演的作品《神人之家》,也聽到導演本人的分享。雖然無法完整記得觀後的感受,但我記得我非常喜歡,也給出四顆星的評價(滿分5顆星)。時隔近一年,2024年2月,這次在府中15《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又再一次遇到了這部紀錄片,也認識了更多紀錄片背後的故事。

我與盧盈良導演(右)的合照

我與盧盈良導演(右)的合照

「你覺得……真的有神嗎?」

raw-image

宗教信仰是台灣一大文化,也不難從片名《神人之家》發現其與宗教的連結。電影簡介這樣寫著:

「離家二十年,導演阿良回到偏遠農村的家鄉,當他與家人重新面對彼此時,卻發現當年迫使他逃跑的人事物不曾改變。國小就通靈的哥哥,與十二尊神明讓信仰成為一家人的救贖,也成了詛咒。」

在我看來,這部片是一個再普通、再平常不過的故事,但又因為故事中的每個人都有血有肉,都是「真實的」,所以造就這部紀錄片如此特別。

神,真的存在嗎?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不一樣的答案,紀錄片已此命題為出發,紀錄下導演本來疏遠的家庭,此紀錄片不只是讓觀眾認識他的家,也是讓導演自己重新認識這個家,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都有他面對的課題與挑戰,有些時候,這種課題和挑戰往往又是一個家中最私密、最難以啟齒的事情,能把這樣的「家醜」紀錄下來,甚至讓全世界的人看到,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氣。

「你原本就不是自己一個人」

raw-image

在導演的映後分享中,提到上面那句台詞被很多人批評,他原本一直想拿掉,但剪輯師把它留下來。被批評的理由不難理解,紀錄片一向被認為要中立客觀的紀錄下事實,而這句話被部分人認為太煽情了,我相信導演也這麼想。但看完整部紀錄片後,我不僅認為應該留下,更是不可獲缺。

這句話出現在紀錄片的蠻後面,是導演的哥哥對他說的。盧盈良導演18歲時就北漂追夢,「家」這個稀疏平常的字對他而言卻如此陌生,而他也一直認為自己不是家的一份子。如果不是那通電話、這部紀錄片,我相信導演也還是會對家「繼續陌生」,然而他的家人並不把導演當成外人,尤其是他的哥哥,「你原本就不是自己一個人」這句話便是家對導演包容的展現。或許紀錄片的義務是要如實呈現「人」,但「情感」不就是每個人最忠實的呈現嗎?

你有多久沒回家?多久沒見家人?還是學生的我,每天都會回家、每天都會見到家人,但未來呢?我與家會成為什麼樣的關係?或許我也從這部紀錄片學到了,「家」的一種展現:沒有煽情的台詞或熱情的肢體展現,一個眼神、一句問候,就是家。

raw-image

這部紀錄片在台北電影節得到了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觀眾票選獎等殊榮,也入圍了2022年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和最佳剪輯,雖然最佳紀錄片敗給了一樣很厲害的《九槍》,但這部紀錄片仍非常值得一看,在紀錄片中,不只認識導演的家庭,也能重新審視自己的家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可能幸福學院
39會員
142內容數
可能幸福學院|非學校・親子團・幸福家|學習幸福的可能!
可能幸福學院的其他內容
2024/04/08
曼哈坦 第一次玩覺得規則不會到很難,但又很需要思考及合作,因為是四人一組,所以玩到後面就變成二打二,非常的有趣。 一開始大家都很和平,我也想說先放比較小的建築,並且以多為主,但到了第二回合,就開始互相比誰的比較高,所以這時後就變成一打一,也從這時後開始,分數就越來越少,後來也變最少分,但中間玩的
Thumbnail
2024/04/08
曼哈坦 第一次玩覺得規則不會到很難,但又很需要思考及合作,因為是四人一組,所以玩到後面就變成二打二,非常的有趣。 一開始大家都很和平,我也想說先放比較小的建築,並且以多為主,但到了第二回合,就開始互相比誰的比較高,所以這時後就變成一打一,也從這時後開始,分數就越來越少,後來也變最少分,但中間玩的
Thumbnail
2024/03/26
每到3月就是插秧的日子,雖然有很多次經驗了但下到田裡的時候還是會覺得怪怪,腳底超癢(大概這就是真正的踩💩感??)但習慣之後就會覺得很涼快! 今天覺得比以往都累,因為剛好安排到水多土少的區域,所以要一直補土才不會讓秧苗滅頂💦 後來發現先在秧苗上面捏一坨土再放會更有效! 也學到了一些插秧的小知
Thumbnail
2024/03/26
每到3月就是插秧的日子,雖然有很多次經驗了但下到田裡的時候還是會覺得怪怪,腳底超癢(大概這就是真正的踩💩感??)但習慣之後就會覺得很涼快! 今天覺得比以往都累,因為剛好安排到水多土少的區域,所以要一直補土才不會讓秧苗滅頂💦 後來發現先在秧苗上面捏一坨土再放會更有效! 也學到了一些插秧的小知
Thumbnail
2024/03/25
今天應該是我第四次插秧,做起來感覺順手很多,畢竟也有經驗了,這次和之前一樣都在好天氣,但就是太陽有點大,不過還是很順利的完成了!雖然之前有插過,但每次下去的時候,都還是有點小緊張。 今天速度也比之前快很多,也有稍微比較整齊,完成之後其實還蠻有成就感的。 2023 2022 無照片 2021
Thumbnail
2024/03/25
今天應該是我第四次插秧,做起來感覺順手很多,畢竟也有經驗了,這次和之前一樣都在好天氣,但就是太陽有點大,不過還是很順利的完成了!雖然之前有插過,但每次下去的時候,都還是有點小緊張。 今天速度也比之前快很多,也有稍微比較整齊,完成之後其實還蠻有成就感的。 2023 2022 無照片 2021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天外奇蹟》動畫冒險喜劇電影,寫文章感謝這部電影並分享給讀者。
Thumbnail
《天外奇蹟》動畫冒險喜劇電影,寫文章感謝這部電影並分享給讀者。
Thumbnail
在河內旅行時,接到日前申請的歐洲電影碩士學程的通知,沒有獲得獎學金;過了幾日,又收到備取自費生的通知。 一陣驚喜之後陷入猶豫:能如願去歐洲留學圓我的電影夢似乎很夢幻,但值得我花掉畢生積蓄去圓一個夢嗎?至少我在完全沒有相關訓練和經驗下獨立拍了兩支短片去申請,通過了第一階段、獲得入學資格,證明了自己是
Thumbnail
在河內旅行時,接到日前申請的歐洲電影碩士學程的通知,沒有獲得獎學金;過了幾日,又收到備取自費生的通知。 一陣驚喜之後陷入猶豫:能如願去歐洲留學圓我的電影夢似乎很夢幻,但值得我花掉畢生積蓄去圓一個夢嗎?至少我在完全沒有相關訓練和經驗下獨立拍了兩支短片去申請,通過了第一階段、獲得入學資格,證明了自己是
Thumbnail
兩個多月前的農曆新年假期間,香港地清清靜靜,我特地跑去戲院看《但願人長久》優先場,院內卻差不多full house,有趣有趣 《但》主角一家的基層新移民背景,置於近年的香港屬於比較敏感的議題,但整體其實是一部敏感細膩的半自傳私小說;而且導演第一部長篇作品就自編自導自演(後段一部分),實力不容小覷
Thumbnail
兩個多月前的農曆新年假期間,香港地清清靜靜,我特地跑去戲院看《但願人長久》優先場,院內卻差不多full house,有趣有趣 《但》主角一家的基層新移民背景,置於近年的香港屬於比較敏感的議題,但整體其實是一部敏感細膩的半自傳私小說;而且導演第一部長篇作品就自編自導自演(後段一部分),實力不容小覷
Thumbnail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Thumbnail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Thumbnail
2023年3月,我在參與為期六天的「金馬影展青少年電影課」時,有幸觀賞了盧盈良導演的作品《神人之家》,也聽到導演本人的分享。雖然無法完整記得觀後的感受,但我記得我非常喜歡,也給出四顆星的評價(滿分5顆星)。時隔近一年,2024年2月,這次在府中15《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又再一次遇到了這部
Thumbnail
2023年3月,我在參與為期六天的「金馬影展青少年電影課」時,有幸觀賞了盧盈良導演的作品《神人之家》,也聽到導演本人的分享。雖然無法完整記得觀後的感受,但我記得我非常喜歡,也給出四顆星的評價(滿分5顆星)。時隔近一年,2024年2月,這次在府中15《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又再一次遇到了這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