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但願人長久》│今月曾經照古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兩個多月前的農曆新年假期間,香港地清清靜靜,我特地跑去戲院看《但願人長久》優先場,院內卻差不多full house,有趣有趣

《但》主角一家的基層新移民背景,置於近年的香港屬於比較敏感的議題,但整體其實是一部敏感細膩的半自傳私小說;而且導演第一部長篇作品就自編自導自演(後段一部分),實力不容小覷

(下有劇透)


小姊妹圓和缺隨媽媽從湖南來港與父親團聚,但這裡不是天堂,貧窮和新移民的身份使二人暗暗自卑,若要融入便得戴起面具,投其所好。父親長年吸毒,進出監獄是家常便飯,一家人生活在不安之中。女孩羽翼漸豐,她們開始反抗、逃離,在親情和自我之間拉扯掙扎。 成年後,以為可以徹底擺脫父親,卻發現自己喜歡的所有人事,原來都帶著他的影子……

1.
慷仁,我的超人

慷仁在《但願人長久》再一次挑戰自己,努力學習廣東話和湖南話,演繹橫跨壯年至老年、由大陸偷渡來港的癮君子角色,每經歷一個時期,面貌及體態更顯枯瘦蒼老(當然再駝背也沒法令身軀縮水),語氣及舉手投足均與本地的市井父親無異,幾近認不出慷仁原本是位青壯的台灣演員


2.
《但》描述一個新移民女孩及其家庭的三個十年第一個十年,初來港的童真女孩子圓跟香港人語言不通,處事處世仍處摸索階段,可靠的長輩只有已落地香港的父親,模仿和學習父親的行為,享受父親偷給她的朱古力、偷同學的手錶,直至父親鋃鐺入獄,生活開始變調

第二個十年,兩姊妹在父親缺席的情況下升上中學,日常生活已融入香港,子圓亦情竇初開,踏入青少年期的自我掙扎及搖擺,對待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貧窮(社經地位)、深陷毒癮的父親的態度亦然

第三個十年,兩姊妹長大成人,與「圓」相反,姊姊子圓長年遊走於異國工作,與父親關係疏離,一段男女糾纏的小插曲(還請來巫建和客串小鮮肉lol)襯托她內心如浮萍般不安穩的狀態;與「缺」相反,妹妹子缺對老父呵護備至,參與保衛新界東北,甚至為此惹上官非,明示她對於香港及親情的強烈歸屬感姊妹倆的流徒(或逃避)V.S. 肯定、淡漠V.S. 關愛等等,形成工整的對比,展現兩種身份認同的取向


3.
父親死後,子圓終於能夠回鄉,但開在鄉村裡美麗的百合花沒有了,鄉間環境及親戚與自己彷彿蒙了一層隔膜;她翻看小時候跟父親的合照,兩人同樣掛著燦爛無比的笑容,美好時光定格於照片之中──就只能定格於照片之中

《但》的父女家庭糾葛情感複雜,但呈現得十分克制,鏡頭亦一致地平實,盡量利用環境聲(尤其是電視劇集對白的畫外音)營造生活質感子圓與父親相處的點點滴滴,予我看來猶如回憶海洋中撈起的鏡花水月,父親是一縷幻影,於她的人生中若隱若現,剪不斷、理還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似是導演為這套回憶錄寫下的後記,父親落葉歸根後,女兒沉靜下來慢慢思念


4.
三個年代的子圓演員的面貌及氣質都很相近,飾演童年兩姊妹的小演員很可愛,而演繹中學子圓的新人演員謝咏欣演出青春少艾的倔強及脆弱(稍早前亦在香港金像獎勇奪最佳新人獎)

至於妹妹有女神Angela客串飾演成年版,但湖南話還是有點生硬呢(笑)


5.
最後好想好想吐槽一句:一看到猝然的sharp cut及黑幕過場方式已心領神會,一看片尾,剪接指導果然是張叔平(笑)


P.S. 雖然知道導演要湊「月圓月缺」的心思,但真的有父母會為女兒取名為「缺」嗎……意頭不是太好喔lol

avatar-img
21會員
228內容數
🇭🇰閒來無事,偶爾留下自我流的電影小嘮蘇 歡迎DM聊電影或其他合作~ 📧filmiwi@outlook.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ilm murmur_iw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早前分享了反戰信息濃厚的日本動畫《鬼太郎誕生‧咯咯咯之謎》,其實歐美亦拍攝過無數相關題材的電影,例如勇奪今年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及最佳聲音效果的《特權樂園》,一句話總結── 這是一套恐怖片(認真) (下有劇透)
《鬼太郎誕生‧咯咯咯之謎》的故事充滿濃濃的《八墓村》、《犬神家一族》等昭和怪談推理小說的影子,毫不吝嗇血漿及獵奇場面(反而妖怪的畫風有點過於可愛lol),亦有美型(?)角色 ❌耍帥 ⭕動作打鬥場面,是紀念原作者水木茂老師誕生百周年的超誠意之作 (下有劇透)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早在2月初已經看了《填詞L》優先場,看完即想馬上衝回家揮筆疾書,將當刻的共鳴及感觸寫下來(這是誇張的修辭技巧) 這套電影有甚麼吸引之處?講追夢、講貼地、講廣東話、講香港,但其實最最開心,是看到新一代香港導演有第二套商業作品面世 (下有劇透)
近期劉天王積極出演影視作品,其中《紅毯先生》是個人比較感興趣的一套,不過讓我期待的是導演寧浩(笑) 看畢整套電影之後,也難怪《紅》撒出內地賀歲檔(3月中在內地重新上映),但絕非因為爛片一套,而是《紅》跟內地傳統賀歲檔的宣傳定位有出入──這套根本不是單純逗人歡笑的電影 (下有劇透)
《月光之下》的原著小說取材於2016年的「相模原市身心障礙者福利院殺人案」……無獨有偶,《月》跟與今年金像獎大熱作品《白日之下》同樣以真人真事為藍本、以外人看殘疾院舍為切入角度;《白》針對光天白日下的社會制度問題,《月》則在月光底下探討人心 (下有劇透)
早前分享了反戰信息濃厚的日本動畫《鬼太郎誕生‧咯咯咯之謎》,其實歐美亦拍攝過無數相關題材的電影,例如勇奪今年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及最佳聲音效果的《特權樂園》,一句話總結── 這是一套恐怖片(認真) (下有劇透)
《鬼太郎誕生‧咯咯咯之謎》的故事充滿濃濃的《八墓村》、《犬神家一族》等昭和怪談推理小說的影子,毫不吝嗇血漿及獵奇場面(反而妖怪的畫風有點過於可愛lol),亦有美型(?)角色 ❌耍帥 ⭕動作打鬥場面,是紀念原作者水木茂老師誕生百周年的超誠意之作 (下有劇透)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早在2月初已經看了《填詞L》優先場,看完即想馬上衝回家揮筆疾書,將當刻的共鳴及感觸寫下來(這是誇張的修辭技巧) 這套電影有甚麼吸引之處?講追夢、講貼地、講廣東話、講香港,但其實最最開心,是看到新一代香港導演有第二套商業作品面世 (下有劇透)
近期劉天王積極出演影視作品,其中《紅毯先生》是個人比較感興趣的一套,不過讓我期待的是導演寧浩(笑) 看畢整套電影之後,也難怪《紅》撒出內地賀歲檔(3月中在內地重新上映),但絕非因為爛片一套,而是《紅》跟內地傳統賀歲檔的宣傳定位有出入──這套根本不是單純逗人歡笑的電影 (下有劇透)
《月光之下》的原著小說取材於2016年的「相模原市身心障礙者福利院殺人案」……無獨有偶,《月》跟與今年金像獎大熱作品《白日之下》同樣以真人真事為藍本、以外人看殘疾院舍為切入角度;《白》針對光天白日下的社會制度問題,《月》則在月光底下探討人心 (下有劇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重慶森林》是1994年上映的一部香港電影,講述人們在稠密的現代大都市香港中的孤獨內心世界。文章內容介紹了對電影的感想和評價,以及電影中的情節和演員陣容等。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他們一家人沒有互相戳破彼此的真心、沒有可歌可泣的和解戲碼,也沒有一般親情主題會呈現的相擁道歉與道謝,我想就是東方家庭的實際面,那份總是難以啟齒的情感,默默生厭再默默和解
Thumbnail
口碑甚好的港產片《年少日記 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 》引起我的注意。
Thumbnail
「不是所有關係都可以和解,只是我們可以嘗試去理解那個不容易,就算他再不好,我們也曾經有很好的時候。」
Thumbnail
剖開成長傷疤,是重新認識自己,也是重新理解家庭裡每一個人的每種狀態,各自面對的生活難題,彼此的弱點與癮。
Thumbnail
亞歷山大潘恩再次展現他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和解的那一面。全片充滿著七零年代的復古懷舊風格。劇情上並無太多轉折,慢火細燉卻也情緒飽滿。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重慶森林》是1994年上映的一部香港電影,講述人們在稠密的現代大都市香港中的孤獨內心世界。文章內容介紹了對電影的感想和評價,以及電影中的情節和演員陣容等。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他們一家人沒有互相戳破彼此的真心、沒有可歌可泣的和解戲碼,也沒有一般親情主題會呈現的相擁道歉與道謝,我想就是東方家庭的實際面,那份總是難以啟齒的情感,默默生厭再默默和解
Thumbnail
口碑甚好的港產片《年少日記 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 》引起我的注意。
Thumbnail
「不是所有關係都可以和解,只是我們可以嘗試去理解那個不容易,就算他再不好,我們也曾經有很好的時候。」
Thumbnail
剖開成長傷疤,是重新認識自己,也是重新理解家庭裡每一個人的每種狀態,各自面對的生活難題,彼此的弱點與癮。
Thumbnail
亞歷山大潘恩再次展現他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和解的那一面。全片充滿著七零年代的復古懷舊風格。劇情上並無太多轉折,慢火細燉卻也情緒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