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東西》:失憶嬰兒變身時代 最強挑戰者—貝拉的叛逆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電影介紹

《可憐的東西》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可憐的東西》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可憐的東西》改編自蘇格蘭作家Alasdair Gray的同名小說,被視為《科學怪人》的衍伸作品,於2023年9月在第80屆威尼斯影展上首映,榮獲金獅獎。在台灣於2024年春節期間上映,成為春節期間賀歲片新選擇之一。

《可憐的東西》宣傳海報

《可憐的東西》宣傳海報


女主角扮演被天才科學家「上帝」拯救回來的「貝拉」也是「維多利亞」。「上帝」將懷著身孕自殺的維多利亞帶回診所,替她剖腹取出嬰兒,將嬰兒大腦植入維多利亞腦中,以此方式讓她重生,取名為「貝拉」,因此貝拉沒有過去的記憶、經驗,可以說她是一名擁有大人外表的嬰兒。


故事的展開從科學家聘請學生麥斯觀察、紀錄開始。貝拉在科學家、管家及麥斯的照料下,飛快地成長,漸漸對外界世界感到好奇,有天決定跟 #馬克魯法洛 飾演的無良律師私奔、環遊世界。貝拉的「自我覺醒」在這趟旅程就此展開......


相信大家在這段時間,已經看過許多影評對於貝拉自我覺醒後「性慾解放」的許多解析,本文不再側重於「性慾解放」的描述,將以維多利亞時期「社會層面」介紹故事背景~


▎維多利亞時期


故事發生於英國19-20世紀初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此時正處於 #工業革命 和 #殖民主義 的高峰期。


工業化發展加速了英國社會經濟與社會結構的改變:工業革命雖然促成英國經濟成長,成為世界列強之一,促使中產階級數量大增,但也加劇了社會階級的分化,勞工階層面臨著貧窮、低薪、不安全的工作環境等的問題。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造成許多像 #勞工運動 的社會主義運動興起,作為對資本主義的回應。


電影中有一幕是在郵輪上的情節,貝拉與哈利一起站在郵輪的甲板上,他們代表佔有資本主義優勢的中產階級,哈利帶她往下俯視觀察社會底層的人們正飽受折磨狀況,反映出資本主義下的階級社會,勞工階層與中產階級生活狀態的天壤之別;電影中不斷有人教導貝拉「禮儀」和「規矩」,然而貝拉選擇不遵循上流社會所謂的禮儀與習俗,為追求個人自主權,選擇從事性工作,她與朋友經常參加社會主義聚會,這反映出她對社會階級不公的不滿,及個人自主性和社會正義的追求。可以由以上電影片段中窺探該時代的社會背景。

他們關注正飽受折磨的社會底層人們狀況

他們關注正飽受折磨的社會底層人們狀況



▎科學怪人


《科學怪人》是英國女作家瑪麗·雪萊的作品,瑪麗·雪萊生活於維多利亞時代,該作品為第一部西方文學科幻小說,該故事內容反映了對於科學與倫理、技術與道德的反思。


《可憐的東西》被視為《科學怪人》的衍伸作品,貝拉作為「女科學怪人」在戲中的表現也正點出社會道德框架的問題,個人認為也呼應當前社會對AI科學發展倫理問題的討論。

科學與倫理議題探討

科學與倫理議題探討



▎後現代


雖然「後現代」的興起大約在二十世紀,但電影中不斷出現許後現代美學的呈現,像是「上帝」家中的各種實驗寵物:狗頭雞身動物等等。(大家去看了就知道有多怪誕!)


後現代主義挑戰「將文化視為固定和階層性」的傳統西方觀念,符號與現實之間的界線瓦解。後現代主義的主要特徵包括對現代主義的批判、對主流文化和權威的質疑、對真理和現實的多元解釋。


而《科學怪人》與《可憐的東西》中探討的科學與倫理的衝突、反對傳統與既有的框架規範等這也恰好符合「後現代主義」關注的問題之一。


文|噹編


(圖片來源取自網路

《可憐的東西》

《可憐的東西》



內容總結
可憐的東西
5
/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改編自拉丁美洲革命家切·格瓦拉和好友的著作,講述1952年兩人乘坐一輛摩托車穿越南美洲的旅程。在旅途中,他們目睹了南美洲各地的貧困和社會不公,這次經歷深刻地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觀,也是切格瓦拉日後參與社會革命、成為拉丁美洲革命領袖的重要契機。
1943年,慕尼黑大學。 這部電影改編自二戰期間的真實故事,1943年德國在前線戰場遭到潰敗,特別是在 #史達林格勒戰役 傷亡慘重。
有人說,如果不了解「法國大革命的影響」這段歷史背景的人,《拿破崙》可能會看不懂。為什麼拿破崙四處征戰?拿破崙的崛起看似「時勢造英雄」,是什麼「時勢」造就英雄? 《拿破崙》電影由波旁王朝的瑪麗・安東尼(Marie-Antoinette)死於斷頭台上開啟序幕。這一幕象徵著......
觀看《美國小姐》泰勒絲紀錄片,更進一步認識泰勒絲,風格從鄉村音樂轉變到流行音樂,看紀錄片時就好似走入成長隧道一般,透過過去泰勒絲音樂袒露出的內心不安,與之產生共鳴,在這當中重新回憶我們自身的過往。
「在漁港被宰的不一定是魚」《八尺門的辯護人》是台灣較少見的懸疑律政劇,以1986年「湯英伸事件」為核心,參考2016年「和春61號事件」改編,劇情中除了探討觸動社會敏感神經的死刑議題、族群認同與壓迫,也帶出台灣遠洋漁業的困境與漁工權益。
Youtuber 錫蘭上週發布了一部長達1個多小時的影片,揭露台灣媒體的問題。造成許多人的討論。(討論模仿犯有談過媒體亂象歷史脈絡) 指出台灣媒體亂象:未經查證的資訊散播、假新聞,以及只為了點擊率而不顧新聞倫理的報導。 為什麼我們總看不見優質媒體? 新聞媒體對民主社會的重要性?
改編自拉丁美洲革命家切·格瓦拉和好友的著作,講述1952年兩人乘坐一輛摩托車穿越南美洲的旅程。在旅途中,他們目睹了南美洲各地的貧困和社會不公,這次經歷深刻地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觀,也是切格瓦拉日後參與社會革命、成為拉丁美洲革命領袖的重要契機。
1943年,慕尼黑大學。 這部電影改編自二戰期間的真實故事,1943年德國在前線戰場遭到潰敗,特別是在 #史達林格勒戰役 傷亡慘重。
有人說,如果不了解「法國大革命的影響」這段歷史背景的人,《拿破崙》可能會看不懂。為什麼拿破崙四處征戰?拿破崙的崛起看似「時勢造英雄」,是什麼「時勢」造就英雄? 《拿破崙》電影由波旁王朝的瑪麗・安東尼(Marie-Antoinette)死於斷頭台上開啟序幕。這一幕象徵著......
觀看《美國小姐》泰勒絲紀錄片,更進一步認識泰勒絲,風格從鄉村音樂轉變到流行音樂,看紀錄片時就好似走入成長隧道一般,透過過去泰勒絲音樂袒露出的內心不安,與之產生共鳴,在這當中重新回憶我們自身的過往。
「在漁港被宰的不一定是魚」《八尺門的辯護人》是台灣較少見的懸疑律政劇,以1986年「湯英伸事件」為核心,參考2016年「和春61號事件」改編,劇情中除了探討觸動社會敏感神經的死刑議題、族群認同與壓迫,也帶出台灣遠洋漁業的困境與漁工權益。
Youtuber 錫蘭上週發布了一部長達1個多小時的影片,揭露台灣媒體的問題。造成許多人的討論。(討論模仿犯有談過媒體亂象歷史脈絡) 指出台灣媒體亂象:未經查證的資訊散播、假新聞,以及只為了點擊率而不顧新聞倫理的報導。 為什麼我們總看不見優質媒體? 新聞媒體對民主社會的重要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是部美學極強的電影,友人看了預告跟我說:「很怪。」
Thumbnail
網路社會裡面,人與人之間應對進退,更包含了在不認識、生活沒交集的人面前擺出被喜愛的公眾形象。就算勇於逆風,一旦被退追蹤、被封鎖、被演算法砍,當流量崩盤,簡直變成比「社死」更卑微的「不存在」!
Thumbnail
看完可憐的東西後突然能懂為什麼這麼多讀者推薦我一定要去看,某種層面上我跟Bella的特質有很大的重疊,記得看過一篇影評討論為何要讓Bella成為妓女,大量性場景很突兀等等。從女主角的自我成長歷程出發來看,我很認同那篇影評底下的其中一段回覆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改編自同名書籍的電影,講述了一位身懷六甲的年輕女子因意外死亡後,腹中胎兒貝拉被一位古怪的外科醫生復活。這部電影涉及到性探索、社會價值觀、性別二元歸類以及羞恥等人性議題。通過主角貝拉的生命冒險,探索了人類社會的隱藏問題。
Thumbnail
故事主要講述在英國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晚期一名懷有身孕的女子跳橋自殺,被科學家哥德溫撿回,利用她胎中孩子的腦袋進行移植到媽媽本身,將她當作實驗並成功復活她,讓她以全新的身份貝拉活在這個世界上。這一次的重生,讓她的心智從嬰幼兒開始,一切歸零,也拋下了前一世的束縛與苦難,今生的旅途才正要開始冒險。
Thumbnail
尤格藍西莫的電影《可憐的東西》展示了一個關於人類的冒險奇觀,探討了人類的歷史進化和價值觀。本片以女科學怪人貝拉為主角,通過她的冒險,揭示了世界的殘酷一面,並探討了人類與動物的關係。藍西莫再一次展現他不凡的奇才,每一次出手都令人讚嘆又驚豔。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上映後廣受各界好評。電影講述了一名外科醫生將嬰兒腦移植到孕婦維多莉亞的大腦中,為她迎來第二次名為「貝拉」的人生。 比起以女性主義,它更是一部人類追求內在覺醒的電影,乃因觀眾至始至終都無從得知嬰兒真實性別,我們只知道她以女性的身體開啟全新的人生,以「性」打開對世界的探索。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由艾瑪.史東主演,是一部以科幻形式講述女權議題的電影。 其中使用了各種經典元素建立象徵,娓娓道出一位受父權結構宰制的「維多利亞」,如何在轉生成「科學怪人」之後,透過自由意志進行自我探尋,最終成為兼備「美女」與「野獸」特質的「貝拉」。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尤格藍西莫的一部充滿大膽新想法的電影,講述了人造人貝拉在一個科學家的照料下,慢慢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並展開一段探索世界的旅程,本文將從角色設定、文化束縛與解放、女權及性自主等方面進行探討。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是部美學極強的電影,友人看了預告跟我說:「很怪。」
Thumbnail
網路社會裡面,人與人之間應對進退,更包含了在不認識、生活沒交集的人面前擺出被喜愛的公眾形象。就算勇於逆風,一旦被退追蹤、被封鎖、被演算法砍,當流量崩盤,簡直變成比「社死」更卑微的「不存在」!
Thumbnail
看完可憐的東西後突然能懂為什麼這麼多讀者推薦我一定要去看,某種層面上我跟Bella的特質有很大的重疊,記得看過一篇影評討論為何要讓Bella成為妓女,大量性場景很突兀等等。從女主角的自我成長歷程出發來看,我很認同那篇影評底下的其中一段回覆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改編自同名書籍的電影,講述了一位身懷六甲的年輕女子因意外死亡後,腹中胎兒貝拉被一位古怪的外科醫生復活。這部電影涉及到性探索、社會價值觀、性別二元歸類以及羞恥等人性議題。通過主角貝拉的生命冒險,探索了人類社會的隱藏問題。
Thumbnail
故事主要講述在英國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晚期一名懷有身孕的女子跳橋自殺,被科學家哥德溫撿回,利用她胎中孩子的腦袋進行移植到媽媽本身,將她當作實驗並成功復活她,讓她以全新的身份貝拉活在這個世界上。這一次的重生,讓她的心智從嬰幼兒開始,一切歸零,也拋下了前一世的束縛與苦難,今生的旅途才正要開始冒險。
Thumbnail
尤格藍西莫的電影《可憐的東西》展示了一個關於人類的冒險奇觀,探討了人類的歷史進化和價值觀。本片以女科學怪人貝拉為主角,通過她的冒險,揭示了世界的殘酷一面,並探討了人類與動物的關係。藍西莫再一次展現他不凡的奇才,每一次出手都令人讚嘆又驚豔。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上映後廣受各界好評。電影講述了一名外科醫生將嬰兒腦移植到孕婦維多莉亞的大腦中,為她迎來第二次名為「貝拉」的人生。 比起以女性主義,它更是一部人類追求內在覺醒的電影,乃因觀眾至始至終都無從得知嬰兒真實性別,我們只知道她以女性的身體開啟全新的人生,以「性」打開對世界的探索。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由艾瑪.史東主演,是一部以科幻形式講述女權議題的電影。 其中使用了各種經典元素建立象徵,娓娓道出一位受父權結構宰制的「維多利亞」,如何在轉生成「科學怪人」之後,透過自由意志進行自我探尋,最終成為兼備「美女」與「野獸」特質的「貝拉」。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尤格藍西莫的一部充滿大膽新想法的電影,講述了人造人貝拉在一個科學家的照料下,慢慢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並展開一段探索世界的旅程,本文將從角色設定、文化束縛與解放、女權及性自主等方面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