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沙龍講座有感-創造親子互動的溝通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幸能在2/25(日)於台北國際書展受邀參與宇宙光的沙龍講座,分享《成為孩子的情緒導師》,推薦知名作家諾曼‧萊特(H. Norman Wright)所寫的書《孩子的情緒導師》。在分享的過程中,有位母親幾乎全程參與,坐在沙龍講座的一角。及至結束後,這位母親趨前而來,提出了自身的問題。

她是一位遠從彰化而來的母親,孩子念國三,身為媽媽總想多關心下小孩。這位媽媽說她是比較傳統的人,她會直接開孩子的房門進去,但總被小孩推出去。即使小孩在房內也不怎麼用手機、電腦,但是做母親的總是想要問問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孩子就都說:「還好!」

這位母親聽完我的分享後,才發現我所講的親職教養金三角「關愛與滋養」、「紀律與規範」、「尊重與放手」,她有所忽略。她疏忽了第三個元素:尊重與放手。她沒意識到孩子已經國三,需要有自己個人的空間,同時若是要進孩子房間,需要先敲個門。

由於家裡只有這一個小孩,她繼而問到,那該如何關心孩子?或者聽到孩子講「還好」時,又該如何接話下去,而不至於被句點。聽聞到這點時,我自己也很有經驗。我就跟這位母親分享,可以假借理由創造親子間的精心時刻,像是到晚上九點時,可以切盤水果,然後敲門進孩子房間,詢問他今日的生活過得如何。一邊吃著水果,一邊陪孩子講話。

萬一孩子又說「還好」,不要怕被「還好」句點。可以將「好」分成10分量表,10分是「非常好」,1分是「非常不好」,你的還好是落在那個分數。如果孩子回說是落在5分以下,屬於不及格的分數,就可以進一步問:「在學校發生什麼事,讓你的還好只有4分。」同理,若還好是在5分以上,可以進一步套用前述的語句:「看起來在學校有好事發生,讓你的還好有6分,讓媽媽也聞香一下是發生什麼事。」透過好奇心的探索,運用各種語句,逐步接近孩子的內心世界。

隨著這位母親感受到跟孩子的互動可以有些技巧,又繼續詢問,孩子跟他爸一樣都不太講話。他爸也是什麼事都很少說,也不覺得孩子有問題。聽到這位母親繼續追問,我簡單回應或許是他們在本質上與這位母親的不同,就我自己的經驗發現,不少男性屬於問題解決導向,女性則是屬於情感解決導向。因此,男性遇事不見得會說,而是透過找出事件的規律性,尋找答案。女性遇事比較會透過分享來連結情感,尋求認同或者是找到答案。

隨著這位母親接到手機來電,也就結束了我們這場Q&A,期待這位母親能夠回去後,與孩子有美好的關係,同時運用今日沙龍講座介紹的溝通技巧,打造出嶄新的家庭互動模式!


#親職教養金三角

#假借理由創造親子間的精心時刻

#不要怕被「還好」句點

#將「好」分成10分量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四號阿丁的沙龍
1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和幾個閨密們笑著聊天 總有幾個話題,除了引發共鳴之外 也會勾引出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小毛蟲 而且越聊會越可怕,越聊會越一發不可收拾 母女關係 就是其中一個經典   讀深度心理學的時候 某一階段的課程,我們會有母女關係的主題   成長經驗中的自己和被教育的環境裡 母親的偉大、犧牲、奉
Thumbnail
和幾個閨密們笑著聊天 總有幾個話題,除了引發共鳴之外 也會勾引出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小毛蟲 而且越聊會越可怕,越聊會越一發不可收拾 母女關係 就是其中一個經典   讀深度心理學的時候 某一階段的課程,我們會有母女關係的主題   成長經驗中的自己和被教育的環境裡 母親的偉大、犧牲、奉
Thumbnail
透過文學家與心理專家,探討母愛。接納母親的人性。破解母親角色與收回錯誤的投射,一起走出不被愛的孩子困境。
Thumbnail
透過文學家與心理專家,探討母愛。接納母親的人性。破解母親角色與收回錯誤的投射,一起走出不被愛的孩子困境。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在輔導協談的工作中,透過內在醫治及靈修操練,在個案的原生家庭以及受傷的童年經驗裡看見父母的形象、屬於女性的故事。
Thumbnail
                                       在輔導協談的工作中,透過內在醫治及靈修操練,在個案的原生家庭以及受傷的童年經驗裡看見父母的形象、屬於女性的故事。
Thumbnail
有幸能在2/25(日)於台北國際書展受邀參與宇宙光的沙龍講座,分享《成為孩子的情緒導師》,推薦知名作家諾曼‧萊特(H. Norman Wright)所寫的書《孩子的情緒導師》。在分享的過程中,有位母親幾乎全程參與,坐在沙龍講座的一角。及至結束後,這位母親趨前而來,提出了自身的問題。 她是一位遠從彰
Thumbnail
有幸能在2/25(日)於台北國際書展受邀參與宇宙光的沙龍講座,分享《成為孩子的情緒導師》,推薦知名作家諾曼‧萊特(H. Norman Wright)所寫的書《孩子的情緒導師》。在分享的過程中,有位母親幾乎全程參與,坐在沙龍講座的一角。及至結束後,這位母親趨前而來,提出了自身的問題。 她是一位遠從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