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財產過戶行為的合法性:為何其他子女無法介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一位年長的父親突然將名下的財產—無論是土地或房產—

直接過戶給其中一位子女,

並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後,

此舉可能引起其他子女的關注和疑問。

特別是當這個行為被其他子女發現,

且未事先獲得通知時,

可能會引發家庭內的疑慮或爭議。

老父親處分自己的財產,兒女有權力干涉嗎?

老父親處分自己的財產,兒女有權力干涉嗎?


父親處分財產的合法性

  • 自由意志下的個人財產處分:在沒有遭受欺騙或脅迫的情況下,基於自由意志將財產過戶給某一子女的行為,在法律上是受到保護的。只要行為人(父親)具備完全行為能力,即有權利自主決定財產的處分方式。

其他子女的法律立場

  • 法律救濟的限制:其他未獲財產過戶的子女,面對父親的這一財產處分行為,法律上並無直接的救濟措施。這是因為個人對於自己財產的處分擁有絕對的自主權,除非該處分行為存在法律上的缺陷。

法律框架下的財產處分

  • 財產處分的自由:法律保護個人對自己財產的自由處分權,這包括買賣、贈與等移轉過戶等各種形式。只要財產處分過程中未違反法律規定,且行為人具備完全行為能力,其處分行為即被視為合法且有效。

結論

在家庭成員之間的財產處分問題上,

特別是父親將財產過戶給其中一位子女的情況,

其他子女在法律上難以尋求撤銷或干預的救濟。

這種情況下,除非能證明財產處分行為存在法律上的瑕疵,

如欺詐、脅迫或行為人缺乏行為能力,

否則父親的財產處分是具有法律效力。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

人都還在,就沒有所謂的遺產,

根本沒有所謂遺產減少的問題存在。


Q&A


問題1:父親將財產直接過戶給其中一位子女,這樣的行為合法嗎?

答案:是的,只要這樣的行為是基於父親的自由意志,且父親具有完全的行為能力,無論是土地還是房產的過戶,都是合法的。


問題2:如果其他子女對此行為感到不滿,他們可以採取什麼法律行動?

答案:在法律上,如果父親的財產處分行為沒有違反任何法律規定,其他子女並無直接的法律救濟措施。除非能證明父親在進行財產處分時存在法律上的缺陷,如遭受欺詐或脅迫。


問題3:個人對於自己的財產有哪些處分權利?

答案:個人對自己的財產擁有完全的處分權利,包括賣出、贈與或過戶等。只要財產處分過程中沒有違法,且行為人具備完全行為能力,其處分行為即被認為是合法且有效的。


問題4:其他子女認為父親財產處分會侵害他們未來可能繼承的遺產份額,這種看法在法律上站得住腳嗎?

答案:不可以。在法律上,遺產是在死亡才產生,人都還活著,並不會產生遺產,只要父親的財產處分行為是基於自由意志且合法進行的,即使其他子女認為這會侵害他們的未來可得的遺產範圍,這種認知並不構成對財產處分行為的有效異議。


avatar-img
18會員
111內容數
分享讀書心得,以及工作常見法律問題的討論,一個一起努力分享知識的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家庭成員因腦部疾病導致認知功能障礙時,家庭面臨保護其財產和支付照顧費用的挑戰。法院的監護或輔助宣告可確定其法律行為能力受限,並指定法定代理人代理所有法律事務,以保障受傷家人的權益。這一程序確保受傷家人不會因認知障礙而遭受財產損失,同時合法地使用其財產支付必要的照顧費用。
剩餘財產分配是離婚夫妻未約定分別財產制時的一種制度,要求對雙方財產和債務進行結算。計算方法涉及評估各自財產、扣除債務後,比較淨值差額,淨值較少者可要求分得差額一半。例如,若一方淨值為50萬,另一方為0,淨值較少者可請求25萬元。此制度旨在保障離婚時財產分配的公平性。
共有關係常見於家族成員透過繼承獲得,如兄弟姐妹共有房產或土地。當其中一人使用此財產時,可能引起使用權的爭議。法律允許任何共有人提起分割訴訟來解決爭議,確保每個人的權益得到公平處理。有效溝通和法律途徑對於解決共有財產的爭議至關重要,共有物分割訴訟提供透過法院判決的解決方法。
過年時家族團聚可能因繼承而共擁土地,引發對分割的討論。法律賦予共有人平等管理與處分權,無論持份大小。如達不成共識,可訴請法院分割。深入了解需從共有土地概念、持分影響及分割訴訟程序三方面入手,以全面理解管理法律框架及解決分歧方法。
農曆新年期間,臺灣旅遊景點面臨停車管理挑戰,在熱門活動有些民眾以「人肉佔車位」方式尋找停車位,這不僅引發爭議,也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這種行為可能導致衝突和刑事案件,破壞出遊心情。過年旅遊景點停車位需求高,建議耐心等待或使用大眾交通工具。
臺灣公司於年終舉辦尾牙宴會感謝員工,活動常伴隨豐盛餐點與慶祝酒水。尾牙是重要的文化現象和團隊凝聚時刻,但節慶期間酒後駕車問題日益嚴重,對司機與他人安全構成威脅。酒測超過0.25毫克將面臨重大刑事責任。故提升對酒後駕車危害的認識,並採取適當措施如推廣叫車服務是必要的。
當家庭成員因腦部疾病導致認知功能障礙時,家庭面臨保護其財產和支付照顧費用的挑戰。法院的監護或輔助宣告可確定其法律行為能力受限,並指定法定代理人代理所有法律事務,以保障受傷家人的權益。這一程序確保受傷家人不會因認知障礙而遭受財產損失,同時合法地使用其財產支付必要的照顧費用。
剩餘財產分配是離婚夫妻未約定分別財產制時的一種制度,要求對雙方財產和債務進行結算。計算方法涉及評估各自財產、扣除債務後,比較淨值差額,淨值較少者可要求分得差額一半。例如,若一方淨值為50萬,另一方為0,淨值較少者可請求25萬元。此制度旨在保障離婚時財產分配的公平性。
共有關係常見於家族成員透過繼承獲得,如兄弟姐妹共有房產或土地。當其中一人使用此財產時,可能引起使用權的爭議。法律允許任何共有人提起分割訴訟來解決爭議,確保每個人的權益得到公平處理。有效溝通和法律途徑對於解決共有財產的爭議至關重要,共有物分割訴訟提供透過法院判決的解決方法。
過年時家族團聚可能因繼承而共擁土地,引發對分割的討論。法律賦予共有人平等管理與處分權,無論持份大小。如達不成共識,可訴請法院分割。深入了解需從共有土地概念、持分影響及分割訴訟程序三方面入手,以全面理解管理法律框架及解決分歧方法。
農曆新年期間,臺灣旅遊景點面臨停車管理挑戰,在熱門活動有些民眾以「人肉佔車位」方式尋找停車位,這不僅引發爭議,也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這種行為可能導致衝突和刑事案件,破壞出遊心情。過年旅遊景點停車位需求高,建議耐心等待或使用大眾交通工具。
臺灣公司於年終舉辦尾牙宴會感謝員工,活動常伴隨豐盛餐點與慶祝酒水。尾牙是重要的文化現象和團隊凝聚時刻,但節慶期間酒後駕車問題日益嚴重,對司機與他人安全構成威脅。酒測超過0.25毫克將面臨重大刑事責任。故提升對酒後駕車危害的認識,並採取適當措施如推廣叫車服務是必要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出資為子女購置不動產,無論子女成年或未成年,父母親都應依法申報贈與稅。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向他人購買農地,並直接登記於子女名下,其贈與標的為「購地資金」,並非土地,應課徵贈與稅,不能適用不計入贈與總額之免稅規定。 該局進一步說明,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0條第1項第5款贈與農地得不計入贈與總額之規定,係指贈與人直接將自己名下之農地贈與子女,即贈與標的為「土地」,才能適用
重點 繳納稅款正常來說應該要用現金繳,但如果被繼承人過世沒有預留稅源,就會讓子女沒有錢繳遺產稅,無法繼承財產 但如果被繼承人的遺產裡有存款(現金),則由繼承人過半數及其應繼分合計過半數同意,或繼承人的應繼分合計逾三分之二同意,就能向國稅局提出申請,以「被繼承人遺產中的存款」繳納稅款
Thumbnail
摘要 在二等親之間的房地買賣,要可以提出支付價款不是和長輩拿的證明,不然有可能被認定為贈與 另外,也不可以用過低的價格買賣,否則也會被當成贈與(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2款規定,以顯著不相當之代價,讓與財產、免除或承擔債務者,其差額部分以贈與論,依法應課徵贈與稅) 如果被當成贈與,除了可能要補贈
受益人 受益人類型 爸爸成立信託,約定用不動產做信託,這期間房租歸兒子,十年後房子還給爸爸自己 兒子 = 孳息受益人(他益) 爸爸 = 原本受益人(自益) 受益人資格 基本上沒甚麼資格限制,除了「不得受讓特定財產權之人」,不可為該財產權的「受益人」和「受託人」
Thumbnail
談到「遺產」、「繼承」這些敏感字眼問題,有時確實是很傷感情,但又是一個人一生中不能不面對、並會牽涉到法律的嚴肅問題。除非是一個人的家境原本就十分貧窮,完全無任何的資產存在,因而其父親或母親死後,自然而然就無財產(不論是土地、房子或金錢)可留給他(她)。
Thumbnail
買賣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契稅、房地合一稅,其中有五點需要留意,賣給子女後,房屋產權就是屬於特定子女的,不算父母的遺產;相反,房屋買賣轉移的價金就屬於父母財產。
Thumbnail
法定代理人與未成年人共同繼承的事件中,毫無例外地,要求選定特別代理人的制度,合理嗎?
Thumbnail
許多父母為了稅務考量,或是子女結婚贊助新房等理由,提早把房子登記在孩子名下,但晚年與子女間產生紛爭,演變成有家歸不得的窘境。究竟,把房子登記在孩子名下之後,父母還有什麼權利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出資為子女購置不動產,無論子女成年或未成年,父母親都應依法申報贈與稅。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向他人購買農地,並直接登記於子女名下,其贈與標的為「購地資金」,並非土地,應課徵贈與稅,不能適用不計入贈與總額之免稅規定。 該局進一步說明,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0條第1項第5款贈與農地得不計入贈與總額之規定,係指贈與人直接將自己名下之農地贈與子女,即贈與標的為「土地」,才能適用
重點 繳納稅款正常來說應該要用現金繳,但如果被繼承人過世沒有預留稅源,就會讓子女沒有錢繳遺產稅,無法繼承財產 但如果被繼承人的遺產裡有存款(現金),則由繼承人過半數及其應繼分合計過半數同意,或繼承人的應繼分合計逾三分之二同意,就能向國稅局提出申請,以「被繼承人遺產中的存款」繳納稅款
Thumbnail
摘要 在二等親之間的房地買賣,要可以提出支付價款不是和長輩拿的證明,不然有可能被認定為贈與 另外,也不可以用過低的價格買賣,否則也會被當成贈與(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2款規定,以顯著不相當之代價,讓與財產、免除或承擔債務者,其差額部分以贈與論,依法應課徵贈與稅) 如果被當成贈與,除了可能要補贈
受益人 受益人類型 爸爸成立信託,約定用不動產做信託,這期間房租歸兒子,十年後房子還給爸爸自己 兒子 = 孳息受益人(他益) 爸爸 = 原本受益人(自益) 受益人資格 基本上沒甚麼資格限制,除了「不得受讓特定財產權之人」,不可為該財產權的「受益人」和「受託人」
Thumbnail
談到「遺產」、「繼承」這些敏感字眼問題,有時確實是很傷感情,但又是一個人一生中不能不面對、並會牽涉到法律的嚴肅問題。除非是一個人的家境原本就十分貧窮,完全無任何的資產存在,因而其父親或母親死後,自然而然就無財產(不論是土地、房子或金錢)可留給他(她)。
Thumbnail
買賣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契稅、房地合一稅,其中有五點需要留意,賣給子女後,房屋產權就是屬於特定子女的,不算父母的遺產;相反,房屋買賣轉移的價金就屬於父母財產。
Thumbnail
法定代理人與未成年人共同繼承的事件中,毫無例外地,要求選定特別代理人的制度,合理嗎?
Thumbnail
許多父母為了稅務考量,或是子女結婚贊助新房等理由,提早把房子登記在孩子名下,但晚年與子女間產生紛爭,演變成有家歸不得的窘境。究竟,把房子登記在孩子名下之後,父母還有什麼權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