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夢境的導演

2024/03/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跟家人朋友聊天的時候,你會不會經常想分享:「我昨天作了一個奇怪的夢……」。

在觀察青少年和朋友聊天的過程中,自己內心世界屬於真實情感或情緒的部分,不見得會跟別人分享。但如果是夢境,卻很主動樂意地描述夢裡的事。

是不是因為「夢」在真實世界裡,是一個不存在的事實,夢裡經歷什麼過程,不用承擔社會或法律責任,可以很輕鬆自在地跟別人分享一個現實不存在的事件。

但是,夢與現實的連結性,卻是大多青少年所熱衷探究的。女兒屬蛇,有一天在夢裡遇到一條大蛇,隔日起床立刻上網查詢夢到蛇代表什麼?

發現網路上夢到蛇代表財富之後,問我是不是該買哪一支股票,搞不好就會大賺一筆。

我回答女兒,就算我再怎麼相信心理學、神秘學裡所探討的夢境意涵,我也不相信夢到蛇,就代表你現在就可以因為買股票賺大錢。我問她:「夢到一條大蛇應該很害怕,你夢裡的情緒是怎樣?」她說她忘了,好像沒有那麼害怕。

人生前四十年,我跟大部分的人一樣,相信科學、論證、事實。四十歲之後,開始探索人生,漸漸相信看起來不那麼真實的事。

我原本對於在夢境裡的畫面和經驗,因為重複出現的場景和情緒,僅止於困惑和害怕,完全沒有想要找人解夢。直到看到有一本書建議大家書寫夢境,我才開始半信半疑地開始寫夢。

寫了大半年,沒什麼特別的體悟,也就停筆。直到策劃podcast《不痛不癢的人生》,合作夥伴邀請一位解夢專家李香盈,我們節目聊完之後,隔天便開始依照老師寫夢的方法書寫夢境。

解夢專家李香盈老師在她的著作《揭開夢境的秘密》裡提到,夢境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想要的」人事物,亦或者「想要卻無法得到的」人事物。既然是一體二面的事,究竟是不想要還是想要,也只能問自己才知道,花錢花時間去找解夢專家,都只能得到片段的概念。

我的人生25歲到45歲之間,長達20年的時間,以一個月至少1次的頻率夢到蟑螂。夢裡的情節很一致,就是好幾隻會飛的蟑螂,在我頭上盤旋,然後突然停在我身上。通常是停在我的背上,看不到也打不到,沒有人在我的旁邊,所以無法呼救,只能自己覺得很痛苦,背上又癢又不舒服,然後就嚇醒。網路上說夢到蟑螂會有好事發生。但不管即將要發生好事是如何的好,我壓根就是不想在夢裡與蟑螂膊鬥。

小時候住家環境後方有一條臭水溝,每天都會有幾隻蟑螂爬到廚房或廁所。又因為爸媽工作很忙,沒辦法幫小孩處理蟲蟲危機。我不敢用拖鞋直接打它們的情況下,每天都要用不同的招術對付蟑螂,包括用水、用藥、用火,簡直無所不用其極。

我以為小時候這樣的痛苦陰影,持續在我的潛意識裡,在夢裡與蟑螂相遇的機會實在太擾人,卻不知怎麼解決。

日本有一位榮格心理學派的作家河合隼雄在《青春的夢與遊戲》一書當中,描述面對夢境的態度:「從現實的多層性來看就會明白,夢是極度多義的,我們必須訓練自己承受它的多義性,從中萃取出真正對自己有深遠意義的要素。」

於是,2022年9月開始,只要我醒來還記得夢境,起床第一件事,就先寫下夢裡的場景、事件、人物、東西、情緒。而「情緒」的部分,才是寫夢的重點。

斷斷續續地寫著,我發現寫夢的過程,似乎是在另一個空間生活著,又或者是在跟累世的靈魂對話。

漸漸地,寫夢的過程像是噴灑殺蟲劑,蟑螂幾乎不再出現。原本是用第一人稱寫夢,今年開始改用第二人稱書寫夢境。並且以「Dear Soul 親愛的靈魂」作為開頭,先跟靈魂問好,亦或是提出一個問題,接下來才開始寫夢。

寫夢是一個覺察與整理的過程,聆聽podcast《不痛不癢的人生》—做自己夢境的導演,讓「寫夢」的過程更瞭解自己,跳脫情緒的束縛。



8會員
49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