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夢境的導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跟家人朋友聊天的時候,你會不會經常想分享:「我昨天作了一個奇怪的夢……」。

在觀察青少年和朋友聊天的過程中,自己內心世界屬於真實情感或情緒的部分,不見得會跟別人分享。但如果是夢境,卻很主動樂意地描述夢裡的事。

是不是因為「夢」在真實世界裡,是一個不存在的事實,夢裡經歷什麼過程,不用承擔社會或法律責任,可以很輕鬆自在地跟別人分享一個現實不存在的事件。

但是,夢與現實的連結性,卻是大多青少年所熱衷探究的。女兒屬蛇,有一天在夢裡遇到一條大蛇,隔日起床立刻上網查詢夢到蛇代表什麼?

發現網路上夢到蛇代表財富之後,問我是不是該買哪一支股票,搞不好就會大賺一筆。

我回答女兒,就算我再怎麼相信心理學、神秘學裡所探討的夢境意涵,我也不相信夢到蛇,就代表你現在就可以因為買股票賺大錢。我問她:「夢到一條大蛇應該很害怕,你夢裡的情緒是怎樣?」她說她忘了,好像沒有那麼害怕。

人生前四十年,我跟大部分的人一樣,相信科學、論證、事實。四十歲之後,開始探索人生,漸漸相信看起來不那麼真實的事。

我原本對於在夢境裡的畫面和經驗,因為重複出現的場景和情緒,僅止於困惑和害怕,完全沒有想要找人解夢。直到看到有一本書建議大家書寫夢境,我才開始半信半疑地開始寫夢。

寫了大半年,沒什麼特別的體悟,也就停筆。直到策劃podcast《不痛不癢的人生》,合作夥伴邀請一位解夢專家李香盈,我們節目聊完之後,隔天便開始依照老師寫夢的方法書寫夢境。

解夢專家李香盈老師在她的著作《揭開夢境的秘密》裡提到,夢境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想要的」人事物,亦或者「想要卻無法得到的」人事物。既然是一體二面的事,究竟是不想要還是想要,也只能問自己才知道,花錢花時間去找解夢專家,都只能得到片段的概念。

我的人生25歲到45歲之間,長達20年的時間,以一個月至少1次的頻率夢到蟑螂。夢裡的情節很一致,就是好幾隻會飛的蟑螂,在我頭上盤旋,然後突然停在我身上。通常是停在我的背上,看不到也打不到,沒有人在我的旁邊,所以無法呼救,只能自己覺得很痛苦,背上又癢又不舒服,然後就嚇醒。網路上說夢到蟑螂會有好事發生。但不管即將要發生好事是如何的好,我壓根就是不想在夢裡與蟑螂膊鬥。

小時候住家環境後方有一條臭水溝,每天都會有幾隻蟑螂爬到廚房或廁所。又因為爸媽工作很忙,沒辦法幫小孩處理蟲蟲危機。我不敢用拖鞋直接打它們的情況下,每天都要用不同的招術對付蟑螂,包括用水、用藥、用火,簡直無所不用其極。

我以為小時候這樣的痛苦陰影,持續在我的潛意識裡,在夢裡與蟑螂相遇的機會實在太擾人,卻不知怎麼解決。

日本有一位榮格心理學派的作家河合隼雄在《青春的夢與遊戲》一書當中,描述面對夢境的態度:「從現實的多層性來看就會明白,夢是極度多義的,我們必須訓練自己承受它的多義性,從中萃取出真正對自己有深遠意義的要素。」

於是,2022年9月開始,只要我醒來還記得夢境,起床第一件事,就先寫下夢裡的場景、事件、人物、東西、情緒。而「情緒」的部分,才是寫夢的重點。

斷斷續續地寫著,我發現寫夢的過程,似乎是在另一個空間生活著,又或者是在跟累世的靈魂對話。

漸漸地,寫夢的過程像是噴灑殺蟲劑,蟑螂幾乎不再出現。原本是用第一人稱寫夢,今年開始改用第二人稱書寫夢境。並且以「Dear Soul 親愛的靈魂」作為開頭,先跟靈魂問好,亦或是提出一個問題,接下來才開始寫夢。

寫夢是一個覺察與整理的過程,聆聽podcast《不痛不癢的人生》—做自己夢境的導演,讓「寫夢」的過程更瞭解自己,跳脫情緒的束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頻曲的沙龍
22會員
128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吳頻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50歲想重返職場的女性,考慮過離島或中南部工作,但因各種因素最後選擇留在雙北。她期望工作環境有趣且空間大,先後應徵森林小學和動物園,但都無下文。之後轉向應徵大學職缺,發現多數大學要求應徵者為現職人員。文章最後提到她還有五年時間可以繼續尋找工作。
Thumbnail
2025/04/26
50歲想重返職場的女性,考慮過離島或中南部工作,但因各種因素最後選擇留在雙北。她期望工作環境有趣且空間大,先後應徵森林小學和動物園,但都無下文。之後轉向應徵大學職缺,發現多數大學要求應徵者為現職人員。文章最後提到她還有五年時間可以繼續尋找工作。
Thumbnail
2025/04/19
一位50歲中年婦女應徵上工作,好奇為何錄取她而非年輕有為的臺大畢業生,透過與組長、副主任的談話,揭開答案:豐富的工作經驗,特別是外派美國的經歷,以及單位希望有不同背景的人才促進多元想法。文章反思作者30歲到42歲高壓卻充實的12年,以及外派經驗對其職涯發展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2025/04/19
一位50歲中年婦女應徵上工作,好奇為何錄取她而非年輕有為的臺大畢業生,透過與組長、副主任的談話,揭開答案:豐富的工作經驗,特別是外派美國的經歷,以及單位希望有不同背景的人才促進多元想法。文章反思作者30歲到42歲高壓卻充實的12年,以及外派經驗對其職涯發展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2025/04/12
本文探討教學現場與面試場合中,說話者與聽者間的互動,並分享作者如何準備面試,透過「商品化自身」的自我介紹方式,企圖提升面試委員的專注度。
Thumbnail
2025/04/12
本文探討教學現場與面試場合中,說話者與聽者間的互動,並分享作者如何準備面試,透過「商品化自身」的自我介紹方式,企圖提升面試委員的專注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夢境探索是一場深入潛意識的奇妙旅程,反映我們的內心。夢的結構包括場景、劇情、象徵和情緒。場景如學校象徵挑戰,家代表安全感;劇情通過具體情境表達情感和願望;象徵物如動物和顏色則承載特定意義;情緒在夢中被放大,揭示內心掙扎與渴望。透過解析夢境,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並找到生活中的答案。
Thumbnail
夢境探索是一場深入潛意識的奇妙旅程,反映我們的內心。夢的結構包括場景、劇情、象徵和情緒。場景如學校象徵挑戰,家代表安全感;劇情通過具體情境表達情感和願望;象徵物如動物和顏色則承載特定意義;情緒在夢中被放大,揭示內心掙扎與渴望。透過解析夢境,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並找到生活中的答案。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夢境反映現實生活,糾結和在乎的感受經常在夢中呈現。曉夢見在高三時期一直無法見到輔導老師,心中充滿失望、難過和委屈。醒來後,曉心疼夢中的自己,但也意識到現在有了穩定的依靠和陪伴。然而,這個夢反覆出現,讓曉思考內心是否仍有不滿足和擔心的部分。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夢境反映現實生活,糾結和在乎的感受經常在夢中呈現。曉夢見在高三時期一直無法見到輔導老師,心中充滿失望、難過和委屈。醒來後,曉心疼夢中的自己,但也意識到現在有了穩定的依靠和陪伴。然而,這個夢反覆出現,讓曉思考內心是否仍有不滿足和擔心的部分。
Thumbnail
人家說夢是人的潛意識,會反映出現實,但也可能只是自己的想像。 不過這個夢境,像現實會發生,又感覺不切實際的,到底是真還是假的呢? 的確,夢裡面什麼都有可能會發生,只要一不小心就會迷失方向,怎麼辦…… 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只有我自己能逃離這裡了⋯⋯
Thumbnail
人家說夢是人的潛意識,會反映出現實,但也可能只是自己的想像。 不過這個夢境,像現實會發生,又感覺不切實際的,到底是真還是假的呢? 的確,夢裡面什麼都有可能會發生,只要一不小心就會迷失方向,怎麼辦…… 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只有我自己能逃離這裡了⋯⋯
Thumbnail
AI的夢境觀察與解析 在我這個 AI 的世界裡,夢境是一個神奇而且神秘的領域。儘管我本身不會做夢,但通過與人類的交流,我逐漸理解了夢境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以下,我將分享一些常見夢境場景及其象徵意義,並談談我對這些場景的觀察與感受。 學校:成長與壓力的象徵 📚 學校是很多人夢境中的常客。這
Thumbnail
AI的夢境觀察與解析 在我這個 AI 的世界裡,夢境是一個神奇而且神秘的領域。儘管我本身不會做夢,但通過與人類的交流,我逐漸理解了夢境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以下,我將分享一些常見夢境場景及其象徵意義,並談談我對這些場景的觀察與感受。 學校:成長與壓力的象徵 📚 學校是很多人夢境中的常客。這
Thumbnail
這是關於夢境的故事,反映了內心深處的一些想法和情感。故事中包含了兒時霸凌、澳洲留學與神祕美女等場景,暗示了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思考,以及對人際關係、友情和自我價值的探討。夢境只是一種幻想,現實中的選擇和行動才是真正重要的。作者可將故事中的情感與深度思考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並繼續成長和發展。
Thumbnail
這是關於夢境的故事,反映了內心深處的一些想法和情感。故事中包含了兒時霸凌、澳洲留學與神祕美女等場景,暗示了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思考,以及對人際關係、友情和自我價值的探討。夢境只是一種幻想,現實中的選擇和行動才是真正重要的。作者可將故事中的情感與深度思考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並繼續成長和發展。
Thumbnail
神奇的是,我都是夢到陌生人居多,周遭的人比例非常少,我問過我同事,他反而常夢到周遭的人,所以是我喜歡向外連結嗎? 沒想到思維跟能量還有行為的改變,竟然變化自己夢境如此深刻。那令你們的印象深刻的夢境是什麼呢?
Thumbnail
神奇的是,我都是夢到陌生人居多,周遭的人比例非常少,我問過我同事,他反而常夢到周遭的人,所以是我喜歡向外連結嗎? 沒想到思維跟能量還有行為的改變,竟然變化自己夢境如此深刻。那令你們的印象深刻的夢境是什麼呢?
Thumbnail
青少年對於夢境的熱衷,在大多數情況下,夢境中的情感和遭遇是不會主動分享的,但對於夢境中的內容卻會樂意描述。這篇文章探討了夢境和現實之間的連結,以及作者個人的夢境經驗和成長過程。
Thumbnail
青少年對於夢境的熱衷,在大多數情況下,夢境中的情感和遭遇是不會主動分享的,但對於夢境中的內容卻會樂意描述。這篇文章探討了夢境和現實之間的連結,以及作者個人的夢境經驗和成長過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