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惟苦諦(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raw-image

所有的苦難,最終都會讓我變得更勇悍!

所以必須在這條菩提路上決斷前行,

沒有剎那的猶豫,也不要有一絲絲的退意。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廣論‧消文】

一、科 判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意樂 

   庚一、明求解脫之心

庚二、發此之方便

        辛一、由於苦集門中思惟

         壬一、思惟苦諦生死過患

           癸一、顯示四諦先說苦諦之意趣

             癸二、正修苦諦

              子一、思惟生死總苦

                    丑一、思惟八苦

                    丑二、思惟六苦

                    丑三、思惟三苦

                子二、思維別苦

                    丑一、三惡趣苦

                    丑二、人苦

                    丑三、非天苦

                    丑四、天苦

                       寅一、欲天三苦

                       寅二、上二界粗重苦

         壬二、思惟集諦流轉次第

      辛二、由於十二緣起思惟

                                                                                                                    

二、消文

希求解脫方便分二.

由於苦集門中思惟.二由於十二緣起思惟。 

初中分二.一思惟苦諦生死過患.二思惟集諦流轉次第。 

初中分二.一顯示四諦先說苦諦之意趣.二正修苦諦。  今初


名詞註解:四聖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四聖諦是生死流轉生死還滅的指導原則。(出自聖嚴法師說四諦)

四諦兩重因果:苦果(苦諦)-苦因(集諦) / 樂果(滅諦)-樂因(道諦)

↓ ↓

生死流轉 生死還滅

以下引日常師父開示略解四諦

四諦兩重因果:苦果(苦諦)-苦因(集諦) 樂果(滅諦)-樂因(道諦)

苦諦:生死的特質是什麼?苦! (苦的事實)(苦的果)

集諦:那麼為什麼會在生死當中流轉呢?生死的苦是有漏的業,業又是煩惱所起,那麼煩惱的根本是我執(苦的原因)

滅諦:原來這個我執這個東西,不是天生的,而卻是虛妄顛倒的,你可以把它淨化、消滅。找到苦的因在這地方,原來可以止息的,那個時候你就想:啊!那我一心也要止息。(滅苦的可證性 亦指滅諦涅槃之樂)(樂之果)

道諦:但是你要止息怎麼做法呢?原來有它止息的一定的方法,那個叫作「道」!修道的時候,講戒定慧三學。(得涅槃樂的原因-修道諦:戒定慧次第)

(個人筆記)

因惑而造業,因業而感輪迴投生六道之中,因輪迴生死而有生死苦,如此輾轉被縛,困在三有輪迴中不得安寧。(業力與輪迴)

因了解輪迴苦是由惑(無明)造生死業而起,誓斷生死而發起戒、定、慧三學,走一條趣向還滅的路。由持戒對付粗猛的貪、瞋、癡煩惱,不因煩惱而再造新黑業;由禪定收攝散亂心,截斷煩惱續流,使心於善所緣能安住無違;進一步入甚深覺觀,發起空性觀慧,滅盡煩惱種子,證無餘涅槃(還滅與二乘羅漢果)(二乘聖者)

菩薩於此處不會先取證二乘果位,而是直趨上士道次第:菩提心與六度的學習,由菩提心攝持下才修證空性,進入勝義菩薩位階,修無邊福智資糧,成就佛果位)

<一>自設問答 

集諦為因.苦諦是彼之果.故集是先.果應是後。何故世尊不順彼義之次第而作是說.諸比丘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耶。

集諦是輪迴的因,苦諦是輪迴的果。從因果的角度而言,應當先說集諦、再說苦諦,為什麼世尊不順著這個因果次第,反而說:「比丘們!這是苦聖諦,這是集聖諦」呢?


<二>回答此中密意

1.略答

大師於此違因果次第而宣說者.以有至大修持扼要.故無過失。

佛陀之所以不按照先因後果的順序,而先說果(苦諦),後說因(集諦),是因為這其中蘊含著修持的大要訣,所以並沒有過失。

2.廣解分三:

(1) 依次宣說苦集滅道之必要 (2) 以教證成立 (3) 以理證成立

  (1)依次宣說苦集滅道之必要 分四:

① 先說苦諦之意趣 ② 苦後說集之意趣 ③ 集後說滅之意趣 ④ 滅後說道之意趣


① 先說苦諦之意趣:

此復云何.謂諸所化.若於生死自先未發無倒希求解脫之心.根本斷絕.彼於解脫云何能導。

這個道理怎麼講呢?因為所教化的眾生,如果對生死的本質並不了解,貪著難捨,從來沒想過要解脫,解脫輪迴的根本(希求解脫之心)也就完全斷絕了。那如何能引導他們趣向解脫之法?

以諸所化無明闇覆.於諸苦性生死圓滿.執為安樂.顛倒所誑。

由於眾生被無明癡暗所覆蔽,看不清楚輪迴的真相,對於生死中本質為苦性的一切圓滿,倒執為樂,還不停地追求,被顛倒妄想所欺騙、迷惑。

如四百論云.「此大苦海中.悉無諸邊岸.愚人沈此中.云何不生畏。」先須為說此實是苦.非有安樂.說多苦相令起厭離.是故於初先說苦諦。

就如《四百論》中所說:「生死苦海,渺無邊際,愚者沈溺其中,竟然不知怖畏!」

由於眾生被暫時的安樂假相所蒙蔽,因此須先為他們說明,輪迴的本質是純然的苦性而沒有安樂,並多方面的引導說明苦相,讓眾生發起厭離心,想到要解脫,因此佛陀先說苦諦。

② 苦後說集之意趣

此後自見墮於苦海.則於苦海欲求脫離.便見其苦必須滅除。此復了知.未止其因苦終不滅.便念其因復為何等.由此始能了知集諦.是故集諦於苦後說。

依著苦諦而真正認識苦以後,眾生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正身陷苦海之中,這時自然會想要從中脫離,會意識到必須滅除輪迴之苦;並知道,若不從止息苦因著手,痛苦終究不會無故息滅。於是就會去追究痛苦之因來自哪裡,而後趨入集諦的學習。因此,集諦應在苦諦之後宣說。

次知生死眾苦.皆由有漏業生.其業復由煩惱發起.煩惱根本是為我執.便知集諦。

進一步了解,世間一切苦都來自有漏業,有漏業則來自煩惱,而煩惱的根本是我執,這樣由果尋因,便能認識集諦。

③ 集後說滅之意趣

若見我執亦能止滅.誓願現證滅苦之滅.故於集後宣說滅諦。

如果了解苦因集諦的根本是我執,若無我執,則煩惱不生,若無煩惱,則業不造作,業不造作則無苦。如果痛苦是可以解決的,我執是有辦法滅除的,我們就會發下誓願,一定要現證能滅苦的滅諦,所以世尊在集諦之後宣說了滅諦。

若爾開示苦諦之後.即於解脫發生希求.苦諦之後應說滅諦。

也許有人會問,佛陀宣說了苦諦之後,眾生已對解脫產生希求心,為什麼佛陀不在苦諦之後直接開示滅諦呢?

答云.無過.

回答:這樣做沒有過失。

爾時雖有欲解脫心.欣得寂滅眾苦之滅.然猶未明眾苦之因.未見其因定能遮止.故於解脫.不能定執為所應得.定當證滅。

因為眾生雖然已由苦諦生起了欲求解脫心,對能息滅眾苦的滅諦生起了歡喜心,但此時尚未認識眾苦之因,也不知道這個苦因能不能被斷除,所以對斷苦因而現證滅諦的解脫,也無從肯定一定能証得。 唯有當修行者深信滅諦可證,確定解脫可得時,才會思索如何獲得解脫,這樣就自然地趣向道諦了,所以道諦最後宣說。

④ 滅後說道之意趣

如是若執定當證滅.定當解脫.便念何為趣解脫道.趣向道諦.是故道諦最後宣說。

唯有當修行者深信滅諦可證,確定解脫可得時,才會思索如何獲得解脫,這樣就自然地趣向道諦了,所以道諦最後宣說。

(2) 以教證成立

如是亦如相續本母云.「如病應知斷病因.當得樂住應依藥.苦因彼滅如是道.應知應斷應證修。」

就如《相續本母論》中所說:「病人先要知道自己有病,才會去找醫生治療;想要脫離病苦,須先找到病因,斷除了病因就可以得到安樂;為了得到遠離病苦的安樂,就需要醫藥;這是一定的次第。佛說四聖諦猶如醫病的次第,知道苦諦如同知病,斷除集諦如同斷除病因,所以說知苦斷集。然後如同想要得到遠離病苦的安樂,所以佛說了證滅;如同治病需依於藥,所以佛說了修道。」這幾句話把四諦安立的理由說得非常清楚。

(3) 以理證成立

如是四諦.大小乘中皆數宣說.是為善逝總攝生死流轉.生死還滅諸扼要處。故修解脫極為切要.亦是修行大嗢柁南.故須如是次第引導學者。

苦集滅道四諦,在所有大小乘的教典中都曾多次宣說,它是佛陀總攝生死流轉與生死還滅的扼要法門,對於修習解脫而言,四諦法至為重要,它同時也是修行的總綱,因此必須以這樣的次第,如法引導弟子修學。


<三>反面論證

若未真實思惟苦諦.厭捨生死.則求解脫亦唯虛言.隨其所作悉成集諦。

如果對苦諦沒有正確的認識,或者雖然認識了,沒有如理思惟生起相應的量,那我們的心還是會耽著在世間的一切安樂,不會去厭離生死,嘴巴上說要追求解脫,不過是空話而已,於是一切所作終將淪為輪迴的因(集諦)。

若未思集.善知惑業生死根本.猶如射箭未見鵠的.是即斷截正道扼要.遂於非脫三有之道妄執為是.勞而無果。

如果不去思惟集諦,不了解煩惱和業是輪迴的根本,就如同射箭卻不見目標,不過是無的放矢,這是截斷了修行正道的扼要,忙了個半天自以為在修解脫三有之道,其實完全不相應,必將徒勞而無果。

若未能知應斷之苦集.則亦不明靜苦之解脫.故欲求解脫.亦唯增上慢耳。

如果對應斷的苦諦、集諦,認識不足的話,也就不能了解寂滅息苦的解脫之道。這種情況之下,所謂的修行求解脫,最多也只是增上慢而已。

avatar-img
26會員
67內容數
一旦我們的內心調到一個學習的角度, 無論面對任何境界,我們只會計算學到了什麼——昇華內心,服務他人。 我們最在意的是內心的收穫,所謂欲平天下者,先平自心。 —《希望新生四季法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2春103班部落格 的其他內容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佛陀說,所有痛苦的因都在我們心中。 所以必須把內心深處的問題解決之後 痛苦才不會再發生。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真如老師                                
師父叮嚀:不過這個地方犯戒前面已經說過了,尸羅、軌則、淨命、正見這個四樣東西,前面三樣東西沒有圓滿,如果你正見具足的話不會墮落,這個我們要了解。尤其是現在末法的時候,你要絕對清淨的話,這個的的確確比較難;但是呢反過來,如果說你得到了正見,努力去做的話,這個就有絕大的功德。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佛陀說,所有痛苦的因都在我們心中。 所以必須把內心深處的問題解決之後 痛苦才不會再發生。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真如老師                                
師父叮嚀:不過這個地方犯戒前面已經說過了,尸羅、軌則、淨命、正見這個四樣東西,前面三樣東西沒有圓滿,如果你正見具足的話不會墮落,這個我們要了解。尤其是現在末法的時候,你要絕對清淨的話,這個的的確確比較難;但是呢反過來,如果說你得到了正見,努力去做的話,這個就有絕大的功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通過旅行和誦讀《金剛經》領悟出的人生智慧和體悟,透過比喻和真實的故事,分享了對於不執著、慈悲包容的見解和體會。書籍中融入了佛教智慧,提供了一個柔軟且超越善惡,拋開執著的生活哲學。
光師傅說心經4 作者 慧光法師/菩薩寺廟 IBS 總住持 2022 維摩舍文教 ❍ ❍ ❍ ❍ ❍❍ ❍ ❍ ❍ ❍❍ ❍ 斷煩惱更是如此,唯有靠自己努力,自己的苦才有辦法超越。 愈認識煩惱,你就愈有動力去消滅它;愈不認識煩惱,你就愈可能認敵為友、任它擺布。所以要精進,要主
Thumbnail
新的一步總是奠基在先前一步。有軌跡可循,有方向有行,溫故知新,全都化為踏實前進的能量。  學習慈悲讓心安住,在真確、回歸的價值中,一步一步成長。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通過旅行和誦讀《金剛經》領悟出的人生智慧和體悟,透過比喻和真實的故事,分享了對於不執著、慈悲包容的見解和體會。書籍中融入了佛教智慧,提供了一個柔軟且超越善惡,拋開執著的生活哲學。
光師傅說心經4 作者 慧光法師/菩薩寺廟 IBS 總住持 2022 維摩舍文教 ❍ ❍ ❍ ❍ ❍❍ ❍ ❍ ❍ ❍❍ ❍ 斷煩惱更是如此,唯有靠自己努力,自己的苦才有辦法超越。 愈認識煩惱,你就愈有動力去消滅它;愈不認識煩惱,你就愈可能認敵為友、任它擺布。所以要精進,要主
Thumbnail
新的一步總是奠基在先前一步。有軌跡可循,有方向有行,溫故知新,全都化為踏實前進的能量。  學習慈悲讓心安住,在真確、回歸的價值中,一步一步成長。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